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食品安全建设思路

来源:筏尚旅游网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食品安全建设思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一个遍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直接关系人类的健康生存,而且还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近年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苏丹红鸭蛋、孔雀绿鱼虾、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甲醛奶糖、带花黄瓜、爆炸西瓜、地沟油、染色花椒、墨汁石蜡红薯粉、瘦肉精、假牛肉(用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河南南阳毒韭菜、青岛福尔马林浸泡小银鱼、染色馒头、沈阳毒豆芽、宜昌毒生姜、毒竹笋焦亚硫酸钠超标至少144倍,都令国人“谈食色变”,可见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一、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环境污染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首要因素。一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直接污染 大气、 水源、 农田, 给农作物的生长、 发育带来影响, 从而影响食品原料的安全。二是滥用农药、兽药,农产品、禽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高、 源头污染严重。由于农民缺乏对农药残留特性和规律的认识, 在某些农作物上使用禁用农药是造成食品中农药污染的根本原因。

(二)生产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直接因素。在食品安全管理中, 普遍存在守法成本高, 违法成本低的现象, 即处罚力度过轻, 风险与收益不成比例, 在高额利润的引诱下, 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不法商贩和部分从业者唯利是图, 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制造食品的过程中使用不合格原料及应用新原料、 新工艺, 添加有毒物质,为谋取暴利置人民的生命健康于不顾。如假冒伪劣烟酒、 毒香油、地沟油、黑加工点等令消费者不寒而栗的事实。

(三 )执法不严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因素。在工业化程度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加工食品越来越成为人体主营养素来源的同时, 我国的食品标准, 总体水平偏低, 部分标准之间存在交叉、矛盾, 重要标准短缺, 标准的前期研究薄弱、实施状况较差, 甚至强制性标准都得不到有效执行。另外, 我国虽然相继颁发了食品卫生法、质量法等法律、法规, 但不够健全, 主要表现为执法依据不充足、执法主体不明确, 甚至出现法律监管的空白点。

(四 )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一些农民对于农药残留问题认识不够, 群众识别假劣食品能力较低,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于食品安全事件, 消费者一方面存在麻痹思想, 对有些有害性物质估计不足,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另一方面又受生活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制约, 有些无可奈何, 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

二、 推进食品安全建设的思路推进食品安全建设, 必须采取相应对策, 标本兼治, 重在治本, 防治结合, 重在预防, 健全工作机制, 综合力量, 形成整治力度, 努力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重点整治。

(一)加强环境整治 。保持干净卫生的水质,杜绝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规定排放标准, 减少和消除污染源的排放, 采用重复用水及循环用水系统, 使废水排放减至最少或将生产废水经适当处理后循环利用。二是种植业要保护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土地不受污染, 规范种子、肥料、农药、除草剂等投人品的质量。

( 二 ) 加强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建,正确引导食品从业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 做到诚信守法, 健全制度, 规范经营, 开展承诺服务, 自觉接受消费者监督和执法部门监管。引导食品从业人员树立以诚信守法为

荣, 以欺诈违规为耻的经营理念, 建立信用自律和风险防范制度, 着力打造诚信企业, 深入推进食品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构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以群体的力量迫 使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 使不法商家做到自我规范。 频繁的安全事件从侧面反映出目前诚信缺失的严重性。市场经济给人们带来了经济自由, 但也使道德 出现了趋利忘义的裂缝, 并撕裂了诚信和利益之间原本的纽带。对利益最大化的狂热和尚不完善的获利机制思想引导下, 假冒的东西就层出不穷的了。政府应在食品行业进行社会舆论引导, 使企业自觉把对食品行业的道德评判升华为职业道德。同时作 为一项诚信协议纳入到创办企业必备的条件中去, 并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让广大食品生产企业都意识到只有大力发展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 才能促进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 )加强市场的准入管制 一方面, 加强国内生产经营的食品准入管制。政府应当加强建立严格的食品准入审查制度。 要打击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开放, 有序的市场环境。 另一方面, 加强对进口食品的准入管制, 同时要尽快建立一套具有国际水平的检疫技术。由于食品流通涉及众多环节, 而每个环节都可能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影响, 因此, 对食品安全的监督需要贯彻在各个环节。虽然我国负责食品安全的部门很多, 如农业、工商、药监、卫生、质检等近十个部门, 但由于这种多头执法容易产生相互推诿现象, 影响工作效益, 建议合并食品市场监督机构, 使监管工作有机地衔接起来, 不给市场监管留下漏洞。

( 四 ) 加强法制建设严格执法, 加大对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惩罚力度。当前我国食品安全还存在一些问题, 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建议提高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罚款数额, 加重违法者的违法成本, 使其得不偿失。国家在建立食品安全应急机制的同时, 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明确应急机制各部门及其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对主观上故意瞒报、不作为、隐瞒信息等行为, 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必须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要从重从快处罚, 对那些没有认真履行执法责任的失职人员也要承担相关的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