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盟Q:幽 Science and Techn0l0gy lnnovation Herald 工程技术 电厂高低压加热器疏水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方案 郝光真 (河北国华沧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沧州061 1 1 3) 摘要:本文针对高压 低压加热器水位调节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造,在某电厂#1一#6机组高压.低压加热器的应用及效 果,以21 0MW高压加热器介绍为倒。 关键词:高压 低压加热器 疏水 改造 中图分类号:TM 6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4—098X(2011)01(a)一01 20—02 某电厂二期为四台K 2l5一l30一l型汽 负荷时除氧器水温可达166℃(如表1)。 轮机组。在额定蒸汽参数下,全部投入回热系 统,切除附加抽汽,流通部分清洁,冷却水温 1问题的提出 不大于20℃时,汽机最大容量可达220MW。 汽轮机组的高压加热器是充分利用蒸汽 高压加热器及疏水系统简介: 热能加热给水提高机组热效率的设备,高压 2l0Mw汽轮机组配备有三台高压加热 加热器一般都是随机滑启或机组达到额定功 器(5#、6#、7#高压加热器)。高压加热器是 率的70%时投入,据资料表明高加不随机组投 允许利用蒸汽热能加热给水以提高机组热 入运行,整台机组发电出力将降低10%,同时 效率的设备每台21OMW机组配置的三台高 因给水温度的降低使供电煤耗要提高3%,这 压加热器均为立式简体式结构采用串联方 样不但导致机组发电的经济行大大降低,而 式布置。高压加热器分别连接在一、二、三 且因锅炉入口给水温度不能达到设计值,从 段抽汽上,水侧工作压力比锅炉汽包压力 而使锅炉的运行工况远远偏离设计工况,引 还要高工作温度在19O~249℃范围内,汽侧 起超温爆管,泄漏现象时有发生,不能保证锅 温度常在300℃以上,可见其工作条件是很 炉的正常运行,所以高压加热器的投入率对 差的,往往引起加热器焊接受热面泄漏。为 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直接的关系。 了防止管系统泄漏或加热器疏水装置因不 保证高加投入率,提高给水温度,最终提 能有效排放疏水,使汽侧水位不受限制地 高电厂循环热效率。某电厂二期为四台K一 升高而倒流人气轮机,高压加热器均装有 215-l30-l型汽轮机组。改造前高加运行的疏 保护装置一但汽侧水位达到极限时,通过 水方式为逐级自流,疏水由调整门控制,在十 电器回路在控制盘上显示危险信号,并同 几年的运行中该调整门先后采用过基地仪 时从水侧和汽侧将高压加热器解列。 表、气动执行器和电动执行器等不同的疏水 高压加热器疏水采用从7#高压加热器 调整门控制方式,但无论执行器为电动式还 至除氧器逐级自流的方式,还设置有在机 是气动式,各类液位控制器的执行机构动作 组启动,事故等非正常运行情况下的5#高 频率普遍存在易卡涩、磨损、腐蚀、泄漏等问 压加热器至凝汽器疏水系统6#、7#高压加 题。由于疏水调整门故障不能自动调整,在机 热器至除氧器疏水系统的切换系统。在正 组运行中,运行人员为了防止高加汽侧水位 常运行中,除氧器的汽源由四段抽气供给, 过高返如汽轮机内部,引发事故,经常将#5 其内部压力。温度随负荷呈滑压运行,额定 高加至#6高加,#6高加至除氧器疏电动门 表1 抽汽 抽汽处级后 用户 抽汽量(t/h) 抽汽室蒸汽参数 一段抽汽 9 #7高加 33.0o 4.17MPa 385℃ 二段抽汽 12 #6高加 47.00 2.83MPa 337℃ 三段抽汽 l5 #5高加 22.20 1.26MPa 447℃ 四段抽汽 l8 除氧器 20.70 0.676MPa 361℃ 五段抽汽 2l #3低加 20.9O O.296MPa 260℃ 六段抽汽 23 #2低加 29.40 O.133MPa l79℃ 七段抽汽 25和29 #l低加 22.5O O.O27MPa 67℃ 图1 1 20 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水开启,使之长期处于全开状态,来避免上述 事故的发生。由于采用这种运行方式,使加热 器的水位不能维持在预想的位置,使高加常 处于无水运行。高加汽侧无水运行,即高加内 无水封限制,在过热段、凝结段未完全凝结的 蒸汽就畅通无阻的进入其冷却段,使其换热 效果下降。在上述运行方式下,高加的端差就 可达25℃,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当高加的端差 达 ̄20 ̄C,疏水中就有带蒸汽现象}高加内无 水运行,此时高压力,大流量的蒸汽在高加内 部冷却凝结成水并以小水珠的形式与蒸汽混 合在一起,由于高加底部无水,则蒸汽带水形 成两相共流,以高速进入疏水冷却段,严重地 冲刷着疏冷段的管子,致使其部分管子管壁 减薄,特别是盘管出口弯头处极易减薄,引起 泄漏。从#7高加疏冷段出来的疏水、汽水混合 物温度高与其设计值,当此时混合物自流入 #6高加时,疏水便会发生闪蒸现象,所产生的 蒸汽会抑制#7高加的进汽,这样就降低了#7 高加的经济性。这样的运行方式,无论对高加 的经济运行,还是安全寿命都是不利的。无水 运行会导致加热器的疏水在逐级自流到下一 级的同时 量的蒸汽串人下一级加热器,造 成机组的热经济性大幅降低(原因之一是高能 低用,之二是传热恶化造成加热器出口给水 温度降低);满水运行则存在汽轮机水击的危 险,同时高加高水位保护动作而解列,从而严 重影响设备和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 由于控制器的不稳定,使加热器的水 位不能维持在预想的位置,经常造成加热 器无水或满水运行。无水运行会导致加热 器的疏水在逐级自流到下一级的同时大量 的蒸汽串入下~级加热器,造成机组的热 经济性大幅降低(原因之一是高能低用,之 二是传热恶化造成加热器出I=1给水温度降 低),满水运行则存在汽轮机水击的危险,同 时高加高水位保护动作而解列,从而严重 影响设备和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 2解决方法 高加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抽取部分在 汽轮机中做过功的蒸汽加热在管束内流动 的锅炉给水,蒸汽凝结成高加疏水由调整 门排至下一级加热器或除氧器,常规用的 调整门由执行机构来控制,执行机构有活 动部件、触点等,易出现卡涩、磨损、接触不 良等问题,尤其在机组负荷变动期间需频 繁调整,使运行与检修人员工作量增大。鉴 于运行设备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经过考察 和调研,我们对四台机组共l2台高加进行 了汽液两相流水位自调装置的改造。 3工作原理 汽液两相流水位自调装置是基于流体 (下转1 22页) !! Q: ! Science and TechnoIogy Jnn0vatlon Herald 工程技术 距为8OOmm X 800mm;在巷道顶板按“… 3333…”型式布置中22 X 7400mm锚索,锚索 间排距l400 X 800ram,每排锚索配一根3. 2m长( 锚索梁,锁具与锚索梁间加5 l6 X 80×200mmN热板(如图1)。 3.3.2挑棚、木垛加强支护参数 (1)挑棚:扩面前,距老塘帮2.7m、3. 5m、4.2IIl处各打一排单体挑棚;扩面巷每 进够4.5m,距老塘帮5.1m、6.Om处随扩随 挑,打二排工字钢 体挑棚。挑梁为4.5m长 的ll#工字钢,一梁4柱,柱腿均使用 DW45—200/l1OLX型单体支柱。 (2)术垛:导硐、扩面巷内木垛交替迈步 布置,术垛中对中间距lOm,木垛采用 200 X l60 X 3000ram及 200×160 X l800mm双 线;北边ll 51(3)工作面已于2004年l0月收 作,ll6l(3)底抽巷和顶板抽采巷已施工完 毕,720m以下1 3~-l煤尚未开采。该工作面 走向长度1932m,倾斜长度205m。 l3 l煤层产状l85。~200。 10~l5。,平 均厚度5.53m,煤层结构0.43(0.3)3.6(0.4) 0.8m,煤层为黑色,以粉末状为主,含较多颗 粒及少量块状,属半暗半亮型,煤层倾角 l0。~1 5。,平均倾角12。。煤层老顶为中砂 岩,厚度为5.47m,颜色为灰白色,丰要为石 英,长石次之,硅质1 3 2煤,厚度为4.56m, 泥岩为深灰色,泥质结构,含较多植化碎 片,见滑面,易碎;l 3—2煤局部相变为炭质 泥岩。直接底为深灰色泥岩,厚度为2.65m, 泥岩结构、块状构造,含植物根茎化石。 2巷道维护特点 (1)巷道埋藏深(642m一680m),地压 大,属于典型的深井高低压巷道。 (2)1 3 1煤层顶板为复合顶板,由泥岩 3.3具体支护参数 3.3.1锚网索支护参数,如图l所示 或泥岩和1 3 2煤层组成,其中13--2煤层厚 (1)切眼导硐支护参数:顶板采用 度不稳定,锚杆锚固基础不能可靠保证,支 4800mm长的M5型钢带、l0#一1O00mm X 护难度极大。 (31受切眼东边Fs205断层及分支断层 5300mm的菱形金属网和中22mm×2500mm 的锚杆支护,锚杆间排距为900mm×800mm; 影响较大,煤体、顶板较破碎。 (4)位于断层附近,距断层最近7m,且切 老塘帮采用2700mm长的M3型钢带、l0# 眼附近硐室多,处于应力集中区。 lO00mm×3000mm的菱形金属网和 20mm 2000ram的锚杆支护,锚杆间排距为800mm (5)采用sl 50综掘机掘进,分步施工分 X X 800ram;扩面帮采用200mm×2300mm长的 次支护。 皮带锚条、lO 1000mm×3000mm的菱形金 属网和中18ram×l600mm的锚杆支护,锚杆 3切眼支护参数设计 间排距为lO00mm×800mm。同时在巷道顶板 3.1支护参数的确定原则 am锚索, 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发展已经不再单纯 按“…5555…”型式布置 22×7400ram,每排锚索配一根 强调锚杆的强度,大量现场实际事故表明,仅 锚索间排距l100 X 800r有锚杆的强度是远远不能保证巷道的支护效 4.8m长锚索梁,锁具与锚索梁间加6 l6 X 80 果。如果锚杆不能与围岩形成协调统一的承 X 200mm ̄N 板。(2)切眼扩面支护参数:顶部采用 载共同体,不能有效调动围岩自身的承载能 力,锚杆就基本不起作用或其性能就不能充 3900mm长的M5型钢带、l0# 1O00mm X 分发挥出来,将随围岩的离层垮落一并下落, 4500mm的菱形金属网和 22mm×2500mm 0Innl× 即发生锚杆完好无损而巷道结构失稳垮冒的 的锚杆支护,锚杆间排距为90 现象。因此,就必须想办法调动围岩的承载能 800mm;扩面后帮采用2700mm长的M3型钢 0#--1O00mm X 3000mm的菱形金属网 力,使施工锚索后的围岩强度提高,形成具有 带、l和 20ram X 2000mm的锚杆支护,锚杆间排 定强度、刚度的梁板结构,从而有力维护巷 一道的稳定性,锚索除具有普通锚杆的悬吊作 用、组合梁作用、加固作用、楔固作用外,与普 通锚杆不同的恳吊作用对顶板进行深部锚固 而产生强力悬吊作用,并且沿巷道纵轴线形 成连续强支撑点,以大的预紧力减缓顶板下 沉,同时通过二次密集挑棚、木垛施工加强巷 道整体稳定性。因此,以高强锚杆为基础以高 预紧力为核心的深部巷道史护参数的确定原 则为:(1)高预应力(杆体屈服载荷的30%~ 50%)、加长或全长锚固;(2)预应力扩散,增大 护表构件的刚度和强度;(3)临界支护强度、刚 度概念,不能低于临界值;(4)高强度、高刚度、 高可靠性;(5)联合支护,先期锚杆锚索主动支 护,后期密集挑棚、木垛加强支护。 3 2确定巷道断面 l16l(3)工作面为大采高工作面,选用液 压支架:ZY1O8【)(】/60/65,为保证巷道能满足 通风、支架安装等安全生产需要,切眼设计 断面为矩形,净宽×净高 8.8m×4.Om。 面扒皮料,沿巷道走向布置2根3000mm长双 面扒皮料,中对中间距1.2m,横向布置3根 1 800ram双面扒皮料,中对中间距1O00mm。 4施工组织方案 由于切眼较宽8.8m,采用SISO综掘机施 一r无法一次成巷,施T采用分步施工法,先导 硐施工净宽5.Om,净高3.Om,后扩面净宽3. 8m,净高3.Om,然后通过卧底达4.Om高度。 5支护效果 l 161(3)人采高工作面切眼自2010年7月施 工结束,硐室掘进50天后围岩变形趋于稳定, 支护方案达到预期的目标,控制变形效果较 好,为工作面支架安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结语 (1)火断面巷道综掘机掘进,分步施工 分次支护是解决掘进支护施工困难的一种 有效措施。 (2)谢桥矿大采高工作面切眼掘进支 护实践征明,高强锚杆锚索与挑棚、木垛联 合强化支护技术是控制深井复合顶板大跨 度切眼巷道围岩变形的有效方法。 (3)支护方案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切眼 支护效果良好,两帮及顶板围岩位移得到 很好的控制,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给同类切 眼掘进支护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 从根本上克服了常规水位控制系统的固有 缺陷,很好地解决了加热器的水位控制问 题,使该类故障率大幅度降低。新装置无磨 损、无泄漏、使用寿命长、自调能力强,水位 稳定,减轻了运行人员的操作和监视的工 作量。 间变化时,高压加热器水相当稳定,无需频 力学理论,利用汽液两相流的流动特性设 繁的调整操作,拆除了原来的疏水调整门,简化了系统。同时克服了由于无水位运行 计的一种新型液位控制装置。这种液位装 置无需外力驱动,属自力智能调节,需消耗 对疏水管道冲蚀,使高加的泄漏率大大减 少量的蒸汽(约为排水量的1%~2%)作为执 少,高加的投入率显著提高,提高了机组的 行机构的驱动源。该液位控制装置主要有 循环热效率。#3一#6机的#2、3低加也加 调节器和信号管两部分组成。该控制在高 装上“汽液两相流自调节水位控制器”后,效率会得到大大提高。 压加热器上的连接系统如图1所示。信号管 的作用是发送水位信号和变送调节用气; 调节器的作用是控制出13水量,相当于自 5存在问题 在机组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该控制器 动调节系统中的执行机构。其调节原理是; 当加热器内的水位上升时,信号管内的水 也存在不足之处,当控制器有调节作用时 位随之上升,信号管中的调节汽量的通流 就会有一定量的蒸汽和不凝结气体进入下 面积减少,对于一个固定的断面,流过的汽 级加热器或除氧器,虽然蒸汽含量少,但 对下一级加热器的抽汽仍然有排挤作用; 量减少,流过的水量必然增加,高压加热器 的水位随之下降。反之亦然,由此实现了加 不凝结气体危害较大,会影响加热器换热, 进入除氧器后还会加重其工作负担。 热器水位的自动控制(如图1)。 (上接1 2O页) 一参考文献 [1】吴季兰.汽轮机设备及系统【M】.中国电 力出版社出版,2000,9. 【2】汽轮机设备检修(高级工)【M】.中国电力 出版社出版,…西省电力工业,l997,4. 【3]汽轮机检修工艺规程(K 2l 5一l30 l 型),l997,12. 【4】汽轮机运行规程(K一21 5…1 3O 1型), 2004,3. 4应用效果 6结语 【5】汽液两相流水位控制器的理论研究,西 安交通大学. 【6】汽液两相流与沸腾换热,西安交通大 毕. 在#3、#4、#5、#6机组高压加热器加装 虽然该系统存在不足,但与以往的水 “汽液两相流自调节水位控制器”后,效果很 位调节装置相比优点明显:汽液两相流水 好,汽轮机组在负荷从11OMW~2lOMW之 位自调装置无机械运动部分和电控元件,1 22 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