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 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2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填在“答题卡”上;然后再将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信息点上。
2.第Ⅰ卷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的序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
的。选对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零分)
1.如图1所示的北京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它主要运用的
声学原理是 A.声音的反射 B.回声能加强原声 C.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能在墙壁中传播
图1
2.如图2所示光线经镜面反射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A.30° B.60° C.90° D.120°
30° ( 图2
物理模拟试卷(一) 第 1 页 (共 10页)
3.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
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A.熔化现象 B.液化现象 C.汽化现象 D.凝华现象
4.图3甲为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则该同学
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眼镜是图3乙中的
甲
图3
A B C D
乙
5.下列能源中既属于一次能源又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 B.核能 C.太阳能 D.天然气
6.从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RUI。关于电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A.当电压增大时,电阻也增大 B.当电流增大时,电阻减小 C.当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D.电阻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与电流、电压无关
物理模拟试卷(一) 第 2 页 (共 10页)
7.生活中掌握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很有必要,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A.保险丝用铜丝代替 B.更换灯泡时先断开电源
C.发现有人触电时,用剪刀去剪电线 D.电器设备失火时,先用水灭火,再切断电源
8.如图4是研究电和磁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揭示发电机原理的是
A B C D
图4
9.高速列车经过时,若人离铁道太近很可能被吸进铁道,应特别注意安全。从物理学的
角度来看,其原因是火车通过时,人体与车辆之间 A.空气流速比外侧大,压强减小 B.空气流速比外侧大,压强增大 C.空气流速比外侧小,压强减小 D.空气流速比外侧小,压强增大
10.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计,其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A.一般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10kg B.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4m/s C.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约为3 m D.一个鸡蛋受到的重力约为5 N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所提供的几个选项中有
一个或几个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错选的得零分)
物理模拟试卷(一) 第 3 页 (共 10页)
11.如图5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糖块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D.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13.图6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源电压未知,R0是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能够
测算出未知电阻RX阻值的电路是
图6
A. 海市蜃楼
B. 小孔成像
C. 铅笔好像折断了
D. 水中倒影
图5
14.小明利用斜面进行如图7所示的实验,图中数据是在测量斜面机械效率时得到的,并
且从弹簧测力计中读出匀速拉动物体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是6N。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斜面的机械效率约为48%
10cm
70cm
20cm
B.斜面的机械效率约为42% C.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为3.5N D.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为3.1N
物理模拟试卷(一) 第 4 页 (共 10页)
G=10N
图7
2010年宝坻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一)
物 理 试 卷
座 位 号 (准考证号末两位)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Ⅱ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试卷此页左上角的“座位号”填写清楚。 2.第Ⅱ卷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题 号 得 分 三 四 22 23 24 25 26 27 28 总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5.如图8所示,针对力与运动的关系,小明与小华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 的
观点是正确的。在自行车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是为了 摩擦。
图8
图9
16.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透镜放在如图9所示的位置,这时在右
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17.图10甲为商店里使用的台秤,使用时,先将游码移至左端0刻度处,若发现秤杆右
端上翘,则调零螺丝应向 (选填“左”或“右”)旋动才能使秤杆平衡;现用该台秤称某物体质量,通过在砝码盘中添加槽码使秤杆平衡,所加的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0乙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kg。
物理模拟试卷(一) 第 5 页 (共 10页)
蜡烛
凸透镜 光屏
甲
图10
乙
18.一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即轮船的排水量)为1000 t,河水的密度为
1×10kg/m, g取10 N/kg。则轮船满载时受到河水的浮力为 N,轮船满载时排开河水的体积为 m3。
19.现代社会,手机已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通信工具,它是由 来传递信息的;
某手机发射的信号频率是1500MHz,那么信号的波长为 m。 20.如图11所示的扬声器,当线圈中通过如图所示
的电流时,线圈受到磁铁的作用将向 运动。一个成年人的质量为60kg,人的密度大致 与水相近,那么,这个人的体积约为 m。 21.人的血压分收缩压和舒张压(俗称“高压”和“低压”),
某人在某一时刻的收缩压为100 mmHg,合 Pa。 屋顶的面积是50m2,大气对屋顶的压力约为 N。 (g取10 N/kg)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0分)解题中要求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还要有公式及数据带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4
22.(5分)珠江温泉城的某温泉池内有1×10 kg 的温泉水,如果这 得 分 评卷人
物理模拟试卷(一) 第 6 页 (共 10页)
3
3
3
N S
图11
些温泉水的温度由70℃降至40℃,则这些水可以放出多少热 量?[水的比热容c水 = 4.2×103 J / ( kg·℃)]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评卷人 23.(5分)图12所示是撑杆跳高运动员比赛时的图片。女子撑杆
跳高的世界纪录接近5m,比普通跳高的纪录高得多,这是为什 么?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图12
24.(6分)如图13所示,一辆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
驶,汽车速度计的指针一直停在如图14所示的位置。
(1)请以“0 ”点为力的作用点画出小汽车在水平方向所受力的示意图。
(2)如果小汽车的功率为6×10W, 以图14所示的速度匀速前进了2500m,求小汽车
所做的功是多少?
4
O 图13
图14
物理模拟试卷(一) 第 7 页 (共 10页)
得 分
评卷人 25.(6分)小明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
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以及符合实验要 求的滑动变阻器、电表、开关和导线。实物电路如图15所示。 P 4 3 2 0.6 3 3 15 U /V 1 + 图15
0 I /A 0.1 0.2 0.3 0.4 图16
(1)小明连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但电压表有
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2)小明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通过移动滑片P,分别记下了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
表的读数,并绘制成了图16所示的U-I图象。根据U-I图象提供的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3)之后小明又仔细分析实验数据,算出小灯泡在几个状态下的电阻值,发现各次算
出的结果都有一定差异,你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得 分 评卷人
26.(6分)下表为一台电烤箱的铭牌,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17所
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
求:(1)电烤箱在低温挡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2)电路中R1的阻值。
图17
物理模拟试卷(一) 第 8 页 (共 10页)
得 分 评卷人 27.(6分)小明在家观察洗衣机排水后,对容器排尽水的时间与排
水孔大小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浓厚兴趣。为此他找来四个同样大 小的圆柱形塑料容器,在它们的底部相同位置各开一个排水圆
孔,排水孔的直径d分别是1.5 cm、2.0 cm、3.0 cm和5.0 cm。在容器里各放入30 cm深的水,打开排水孔让水流出,用秒表测量水完全流出所需的时间t依次分别为73.0s、41.2 s、18.4 s和6.8 s。
(1)请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并将小明测得的数据填写在表格中。
(2)请在图18中画出排尽水的时间t与排水孔直径d的关系图线。
(3)分析实验数据,初步可以看出t与d之间的关系为d越大,t越小,但是还不能确
定它们之间明确的数量关系。有的同学猜想可能是t与d成反比,请写出证实此猜想的思路。
2
图18
物理模拟试卷(一) 第 9 页 (共 10页)
得 分 评卷人 28.(6分)我们知道,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得超过其量程。但小明和小英
想利用一个粗细均匀的直棒作为杠杆(直棒总长1 m,均匀分成10 份),并利用直棒和量程为10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超过它量程的
物重。小明和小英设计的方案均是将直棒在O点悬吊起来(O点固定不变),用一绳套吊着重物(重物位置可移),并从B端挂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19所示。
(1)请你分析说明,上述设计方案中谁的更科学?
(2)若采用小英的方案,可以精确地测量出的最大物重是多少?具体操作方法是怎样
的?
物理模拟试卷(一) 第 10 页 (共 1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