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森林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对比分析研究

森林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对比分析研究

来源:筏尚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6卷 第2期 林业经济问题(双月刊) V01.26 №2 2OO6年4月出版 Problen ̄ofForestry Economics l 2O06 森林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对比分析研究 赵红霞,刘伟平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州350002) 摘要:对现有森林旅游资源评价方法进行总结与对比,从森林景观资源评价方法、森林旅游资 源经济评价以及森林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三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出各种方法的利弊与 适用范围,为以后的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森林旅游资源;森林旅游资源评价;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F59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709(20O6)02—0116—04 Study Oil the Forest Traveling Resouro ̄A_s 嚣圊llent Method Contrast Analysis ZHAO Hong—xia,LIU Woi—ping (Management and Economy CoUege 0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contrasts and summaries the existing forest traveling nj90urces assessment method. T ̄ugh forest scenic resotllc'e¥a& ̄essment method。forest traveling res0u es economic evaluation sa well as forest travelign ersources quality synthetic evaluation method to analyze,then analyze each method the ad— vantages and hte applicable scope,then provide the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later appraisal work. Key words:forest travelign resources;forest travelign resources assesmsent;assessment method 旅游资源是开展各项旅游研究与发展旅游事业的基础,森林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特别是自然旅游资 源的主体之一。系统研究森林旅游资源,确定其分类和评价方法是今后开发和管理资源的有效保障之 一,也是我国森林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森林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就是便于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 用,评价的本质就是对比与比较。创新需要创意,而创意就是需要差异。由于我国森林旅游起步较晚。 目前尚无统一的评价方法,现有的森林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很多,森林旅游资源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包 括森林旅游经济评价、森林景观质量评价以及森林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等…。但是其中可以真正可以从 根本上对资源进行有效评价的还没有形成一个体系。所以需要从现有的这些方法中进行总结,找出各自 的特点以及存在的差异,通过进行相关的分析,力图可以得出一些对于资源评价具有指导意义的意见和 建议,从而可以找到更好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更有效的建立一套森林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 l森林景观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森林景观质量评价主要着眼于对森林景观的评价,尤其是对视觉景观的评价。国外对森林景观质量 的评价大致采用3种方法:描述因子法、调查问卷法、审美态度测定法 】。 1.1描述因子法 描述因子法通过对景观的各种特征或成分的评价获得景观整体的美景度值 】。描述因子法的最大优 点是它可以对很大尺度的景观作出评价。但该方法存在两大缺陷:①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依 赖于应用者的专业知识和判断,以及依赖于所选择的描述性特征与美景度之间的相关性;②这种方法难 以直接将各种景观特征与美景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很难建立起一种特征与美景度之间的关系模型。 1.2调查问卷法 调查问卷法被广泛地用于了解公众对各种景观经营活动的满意程度或可接受程度。这种方法建立在 一个重要的但通常没有明确提出的假设之上,人们越喜欢的景观就是越美的景观 。调查问卷法的优点 ・收稿日期:2OO5—10—12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生旅游资源分类评价研究”( ̄0o3Bos3) 作者简介:赵红霞Q980-),女,内蒙古人,在读硕士生,从事林业经济研究,(E一咖n)zhxzhenli@126.coIn。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赵红霞等:森林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对比分析研究 ll7 是:①比较方便和经济;②对问题的选择不受森林资源现状的,并且问题的大小完全可以根据目的 任意确定。但该方法也有明显的缺点:①同一内容在不同的问法下可能会得到完全不同的反应,所以如 何措词显得很关键;②有时候,人们在回答问题时所作的选择与面对景观实体或图片时所作的选择相互 矛盾;③调查中大部分市民对这种调查工作是理解和支持的,但也有少数人不愿意配合,很多老年人又 由于视力或文化原因不便填写调查表,有的市民只是回答调查表中的部分问题,有的市民回答问题和自 己的真实想法不一致。 1.3审美态度测定法 审美态度测定法又可称为心理物理学方法 ,其建立森林景观评价模型包括3部分内容:①测定公 众的审美态度,即获得美景度量值;②将森林景观进行要素分解并测定各要素量值;③建立美景度与各 要素之间的关系模型。显然,该方法具有两个特点:①其森林景观价值高低以公众评判为依据,而不是 依靠少数专家;②森林景观的物理特征能够客观或比较客观地加以测定,更能客观反映某一森林景观的 实际美学价值。但它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现有的研究几乎都是对林分进行景观质量评价,而极少用于 评价林分与其它景观因子综合体的景观质量。 综合以上的方法可以看出,对于景观质量的评价还是以视觉景观评价理论方法为基础的。本文对于 现有的景观质量评价方法做一个评价可以看出它们存在的差异如附表所示。 附表 现有视觉景观评价理论方法的比较分析 T ̄ble Visuallam【日c日 app ̄saltlle0 method∞mp vem,mlysi  ̄2森林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对}匕分析 森林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主要是着眼于对森林旅游资源的风景质量条件、开发条件以及其他的综合条 件的整体价值的评价。 2.1资源要素评价 在旅游开发的实际工作中,通常要求对特定地域的旅游资源总体进行评估,就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 估而言,则要求评价资源要素组合的适宜性状况和等级。这种评价对于开展专项旅游活动如登山、滑 雪、游泳等比较适用。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现在较为成熟的方法有海滩和海水浴场的评价(日本洛克 计划研究所。1980)、滑雪旅游资源评价(美国)、康乐气候分析(刘继韩,1988),溶洞的评价(陈诗 才,1993)l】 ,钟林生,吴楚才(1998)对森林资源评价中的空气负离子的研究,吴章文等(1999)于 1998年4月对北京市小龙门森林公园的某槲树林的植物精气进行了调查研究,某些植物的植物精气有 较好的保健功能,但此类方法须由专业人员实施。 2.2层次分析法 我国在森林资源评价方面主要还是运用的是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是美国运筹学家A.L.Se ̄ty 最早提出的,基本原理是将待评价或识别的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由专家或决策者对所列指标通过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l8 林 业 经 济 问 题 第26卷 重要程度的两两比较逐层进行判断评分,利用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确定下层指标对上层指标的贡献 程度或权重,从而得到最基层指标对于总体目标的重要性权重排序。 层次分析法具备的优势是:思路简单明了,将思维过程条理化、数量化,便于计算,容易被人们接 受;所需的定量化数据较少,对问题的本质、问题所涉及的因素及其内在关系分析得比较透彻、清楚。 但层次分析法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对于同样一个决策问题,如果在互不干扰、互不影响的条件下, 让不同的人同样都采取AHP决策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则他们所建立的层次结构模型、所构造的判断矩 阵很可能是各不相同的,分析所得出的结果也可能各有差异,而且判断矩阵易出现严重的不一致现象。 2.3模糊评价法 旅游资源模糊评价法[9】是在前人对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 型,将模糊因素数量化;利用向量的乘积,求出综合评价结果的代数值;按数量由大到小排队,对评价 对象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直接比较、优势劣势一目了然。 旅游资源的模糊评价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将模糊因素量化,克服了人为情感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从而 使旅游资源评价更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但模糊法的应用,也有它的局限性及不确定性,如评价因子的 选取,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等。而且它不能解决评价指标相关造成的评价信息重复的问题。 2.4特尔菲法和专家征询法 特尔菲法就是专家预测法_l副,是一种直观预测方法,应用于各种目的,特别是在研究被大量无法 定量表达的影响因素所包围的事物时,常可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专家的个数可以为2o~5O个不等。专 家可以不是面对面的,时间需要几天甚至数周。但其需要设计好问题,选准专家,准确反馈信息,只要 这些条件满足了特尔菲法不失为一种集众多专家智慧于一体的简单易行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专家征询法就是指在评价过程中收集有关专家的意见,通过规范化程序,从中提取最一致性的信 息,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来对系统进行评价¨ 。有些类似于头脑风暴法,专家的个数一般是5~9个 不等。面对面进行评价,时间比较短大约1 2个小时。 特尔菲法和专家咨询法用于对评价因子的确定和评价因子权重的赋值上。两种方法都有可能产生一 定的专家偏好,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和别的方法结合比较好。 2.5打分评价法 打分评价法的优点是具有较大的推广性和实用性以及操作性。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往在打分的过程中对于资源单体评价时分值的描述模糊,往往显得 不直观。也很繁琐,不容易被人所理解。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对于评价人员的要求较高,了一些除 专家以外的人员的介入。国标里的旅游资源是作为单体存在的,主要评价资源单体自身,对于需要一定 规模方能开发的一些旅游资源则不够适用。 3森林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森林旅游资源的经济评价主要体现了森林旅游资源的经济属性。国外森林旅游经济价值评估已有 4o多年的历史,许多经济学家已提出了多种森林旅游经济价值方法[2】。其中,旅行费用法(TCM)和条 件价值法(CVM)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流行的两种游憩价值评估方法。[5 】 3.1旅行费用法(TCM) TCM的最大贡献是对消费者剩余的创造性使用。 它的局限性是其评价的旅游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TCM计算出的消费者 剩余并未反映用于旅游的森林的自身价值,而是区域社会经济结构的一种反映。TCM所得到的估算结 果只适用于具体的景点以及已开发的景点,只能评价森林旅游的使用价值而其非使用价值却不能评价。 3.2条件价值法(CVM) 条件价值法【2 圳是国外森林旅游价值评估领域最有前途的一种评价方法,它不仅可以评价森林旅 游的利用价值,而且也可以评价其非利用价值(包括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存在价值)。CVM特别适用 于其他方法难以涵盖的环境问题评价,CVM的具体操作是通过采访,要求调查对象对环境的变化标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赵红霞等:森林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对比分析研究 119 价值。这种方法由于主要依赖人们的观点,而不是以人们的市场行为作为依据,而且需要较大的样本数 量,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经费,因此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容易出现偏差。CVM如果与TCM或费用支出法 等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则更能体现它的价值。 4结果分析 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的原料和形成基础,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那 么就森林内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而言,其是对资源本身开发价值及外部开发条件的综合性论证,可以对 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起到战略指导作用。旅游资源评 价方法有很多,各种方法适宜不同的目的,数量化评价方式虽然具有先进性,但因涉及复杂的计算而尚 未得到推广,而且它实际上是在建立一个定性指标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量化处理的【】 。所以定性描 述方案是一种基础评价方法。评价本身是一个较为主观的过程,任何一种方法都会涉及指标的量化问 题,如何使定性向定量较直观较简便的转换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对于现有的森林旅游资源评价相关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对于森林景观评价而言,主要还是建立 在视觉景观评价的基础上的,其中以专家学派为主,建立相关的评价标准与体系。经济评价中由于运用 综合方法,对资源的经济测量缺少适用的方法和结论而使现在森林旅游资源经济评价这个方面比较薄 弱。森林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中运用的方法不少,各种方法都存在着一些或多或少的缺点与不足。综 合评价还是主要以打分评价为主。真正对资源进行有效评价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还没有形成一 个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从对各种方法的优势劣势进行的相关分析中,可以尝试从这些方法中找 到比较好的契合点,扬长避短,争取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综合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冯书成,武永照,冯嵘,张经道.森林旅游资源评价方法与标准的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2OOO,(1):23—26. [2]梁修存,丁登山.国外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OO2,(12):253—260. [3】梁学成,郝索.对旅游复合资源系统建立的价值分析[J】.旅游管理,2O04,(2):24—28. [4】杨云良,阎顺.区域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以昌吉回族自治州为例[J】.干旱区地理。1999,(1):10—19. [5】Donnely D M et a1.Net ̄onomie value of deer hunting in Idaho.USDA,FS.1986。l{:esoulv ̄Bulletin:RM一13. [6】BonnilyD.M et a1.Net ̄onomie value of recreational SteelheadfishinginIdaho.USDA,FS.1986,Rescm ̄Bulletin:RM一9. [7】Bemm J F.Public values for em4rmnz ̄fean ̄in emmm ̄al fmeets[J].Quarterly Jomal西Forestry,1992,86(1):9—17+ [8]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98—167. [9]程道品,林治.模糊评价法在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1,(2):186—191.、 [1O】张杰.帽儿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与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OOO,28(2):57—60. [11]喻学才.旅游资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87—109. [12】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O4:166—19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