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3课《祖国美景知多少》教案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3课《祖国美景知多少》教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3课(祖国美景知多少)样板教案

第十三课 祖国美景知多少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祖国的风景名胜,了解取景和构图的知识。

2.发觉身边漂亮与独特的景色,能拍摄出主体突出、构图新颖的风景摄影作品,提高发觉美、捕捉美、制造美的兴趣与能力。

3.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艺术的美好感情!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气象万千,物产丰富,历史文化悠久。5000年的人文制造和自然造就的景观为我们留下了景象骄人、数量繁多的名胜古迹,制造了辉煌的文化艺术。本课旨在通过摄影作品观赏、摄影实践活动,带着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祖国的漂亮,感受摄影作品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激起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摄影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它以照相机和感光材料为工具,运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或

.

色调〕等造型手段来表现主题和制造艺术形象。拍摄者依据艺术构思、运用造型技巧,拍摄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自然或社会景观,表达丰富的感情。随着科技的飞速开展,摄影已经成为现代美术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现代视觉艺术的最重要形式之一。

本课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六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已初步形成,在此根底上初步接触摄影知识,符合其认知规律。很多学生在平常生活中就喜欢用数码相机、 等拍照,但他们不具备摄影根底知识,通常很难拍出美的作品。这一课教学,旨在教给学生风景摄影重要的技法——取景,重点介绍构图方法,难度并不高,让学生轻松学会拍摄出主体突出的照片。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祖国美景,学习风景摄影的取景方法,尝试用不同的构图拍摄同一风景。

难点:用美、用心、用情拍摄出取景巧妙、主体突出的风景摄影作品。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打算

〔学生〕单反相机〔或数码相机〕。

.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单反相机、大小不同的取景框数个。

教学过程

1.谈话导人,揭示课题。

(1)教师: “同学们,你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

“在你的印象中,祖国什么地方的风景最美?〞

“你还期待去哪个地方旅游?你是怎么了解那里的?〞

“同学们,祖国美景你知多少?〞

(2)揭示课题:(祖国美景知多少)。

(3)游戏互动。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逐一播放祖国美景。

要求:去过的或了解这处美景的同学举手,并说出此处美景的名字或地点。

小结:祖国美景数不胜数,关键是我们要拥有一双会发觉美的眼睛,拥有感受美的智慧与

.

表现美、制造美的能力。

以上展示的图片都是摄影大师、旅游爱好者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的祖国美景。

(4)展示教具:单反相机〔展现祖国美景的优质媒介工具〕。

2.传授新知,了解摄影。

(1)取景知识教学。

播放视频,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观赏祖国美景。

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认为最美的景。

展示不同取景方法。

教师: “你更喜欢那张作品?为什么?〞

〔板书:取景。〕

小结:取景就是在拍摄时,对风景进行取舍。按景象的距离,取景可分为远景、近景和特写。

.

提示:依据教学需要及学生学情,可适当讲解平视取景〔给人以平静、舒适、稳定之感〕;仰视取景〔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加强,给人以雄伟、高大之感〕;俯视取景〔给人以辽阔、宽广的感觉〕。

〔板书:远景、近景、特写。〕

教师: “两张照片的取景有什么不同?〞

小结:取景的原则是要突出主体物,让人一看就明白你要表现什么。

〔板书:突出主体。〕

(2)构图形式点拨。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黄果树瀑布图片〕,示范不同的构图方法,并讲解构图原理。

〔板书:竖构图、横构图。〕

教师出示一张大的风景照,让学生上讲台,试用大小不同的取景框取景、构图。

要求:做简单表述〔主体物在哪?表现了什么?〕。

小结:构图的形式要合适表现景物的特点,主次清楚,突出主体。

.

3.引导探究,实践摄影。

(1)认识相机各功能键:确定拍摄内容远近、大小,选择功能键微距模式、肖像模式……

课件出示风景摄影模式的调节法,指导学生在相机上调一调。

(2)观赏用此相机、此功能拍摄的风景照,找找画面中的主体。

(3)摄影实践,制造美。

引言: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美景,如果你有发觉美的眼睛,有摄影师的取景技巧,能恰当地构图,也能拍出漂亮的风景画。〞

作业要求:

①可选择几处有特色的风景或角度,拍出最美的风景。

②选择一处风景,用不同的构图,表现不同的效果。

③注意主次清楚,突出主体。

纪律要求:

.

①加强时间观念,规定15分钟拍摄时间结束,马上同到教室。

②拍摄期间禁止大声喧哗,禁止出校园或攀爬高处。

学生实践摄影,教师巡视辅导。

4.作业点评,分享艺术。

搜集局部学生作业,导人多媒体课件展示,同景归组,进行比照式点评、互评〔重点评价取景构图〕。

5.深度挖掘,创设意境。

(1)出示四张优秀风景摄影作品,请学生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形容自己的感受。

(2)播放四段音乐,请学生给这四张作品选最合适的音乐。

6.课堂拓展,感情延伸。

伴随着歌曲(我爱你,中国),教师小结。

小结:

.

艺术大师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觉美的眼睛。同学们,我们热爱祖国,热爱我们的家乡,生活中,不仅要特长发觉美,还能表现美、制造美。

美的摄影作品如同一篇美的文字,一段美的音乐。优秀的摄影师,不但有高超的拍摄技巧,我觉得他们其实还有深厚的文学、音乐修养,看到一处美景,胸中就能呈现出一段优美的音乐,勾勒出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