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环境下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
■李梓玉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媒体、云计算等热词深 入人心,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也随之改变。本文对新环境进 行了简要阐述,继而从5W糢式入手,对新环境下的档案信 息传播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档案信息;传播模式;5W糢式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等新事物逐渐 被人们熟知,2016年依托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人工智 能也随之产生,这些新鲜的事物很快闯入了社会生活 的各个领域,档案管理部门也不例外。如何使档案工 作适应新环境的变化,是档案工作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对传播者的分析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传播者是信息传播的起源,它 要把信息经过收集、整理、筛选等方式传播出去,要对 所传播的信息进行把关,此时的传播者即为“把关人”。 但此时的“把关人”对信息的处理因自身知识储备能力 有限或其他不可抗力原因而存在漏洞。在新媒体环境下, 有学者认为传播者“把关人”的角色正在被削弱,因为 互联网的交互性、关联性、便捷性、快速分享性使大量 的用户原创内容充斥传播环境,使每一个用户都能够快 速发表言论或分享内容,成为信源的补充。
对传统“把关人”角色进行削弱的不仅是新媒体的 快速发展,还有在2016年崛起的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 能的兴起对社会各个行业部门都有着很大的冲击,档案 部门也不例外,此时档案信息传播者的作用也应进行改 变。人工智能结合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可以将一个普 通的机器变成一个智力超于常人数倍的机器人,这个机 器人可以将档案信息进行精密地收集、整理、筛选、加工, 再进行传递、传播,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支撑的人工智 能则会大大减少信息处理时的失误,从而传播相对准确 无误的档案信息。所以,在新环境下档案传播者的角色
也在逐渐改变。档案工作者应该全面提升自身素质,适 应新环境下各种因素的变化,积极发挥档案的宣传作用, 做好档案信息传播者这一重要角色。
二、 对传播内容的分析
传播内容就是指传播者在进行信息传播时到底传 递了什么信息内容。传统媒体环境下,人们接收信息 处于被动状态,通常是传播者传播什么信息就接受什 么信息内容,而且传播者传递的内容不一定是受传者 所需要的内容。但是在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等新 环境下,人们接收的档案信息内容却与传统媒体环境
下大有不同,传播内容呈现个性化、具体化、多样化。 例如用户在网上购物时,购物平台也会根据用户浏览 购买记录进行数据分析,从而为用户推送个性化的商 品信息,最大限度地节省了用户挑选商品所需的时间。 那么档案信息传播内容也应如此,档案部门应针对用 户制定个性化的档案信息内容,让用户接收的档案信 息内容是自己所需,而不是无目的的接受。在传统媒 体环境下,档案信息的传播内容方式多为文字、图片等, 只有视觉上的直观感受,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档案 信息传播内容完全突破了这一点。
三、 对媒介的分析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 传播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回顾档案信息传播媒介 载体的发展历程,它由结绳记事,到甲骨、金文、石刻、 简牍、缣帛,再到纸张以及胶片、磁性材料、激光材 料等新型档案信息载体。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各级各 类档案馆进行档案展览,更多的是实体展示,但是人 们会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并不能到场参观,这就使 展览的意义大打折扣。转眼看现在新媒体下的档案信
2020.01 /1〇1
Work Discussion 工作探讨
息传播媒介,各种生活交友软件层出不穷,人们可以 利用手机移动终端进行信息查阅。越来越多的档案馆 开始了网上展览,并且采用先进的技术,把线下的档 案馆搬到了网上,三维空间的线上档案馆使用户有了 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感觉更加新奇,也更加震撼。 网上展览不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还可以展出 更多的档案信息资源,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到 海量档案资源的魅力。
云空间把海量的数据聚集在一起,云计算则将这 些大数据经过严密地计算变成人工智能。现在的信息 传播媒介已经突破了传统媒介受时间空间局限的束缚, 大大增强了人们交流的方式,拓宽了人们进行交流的 渠道。档案信息传播媒介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载 体也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随之改变。在新媒体的环 境下,档案部门应该注重利用微信、微博等应用软件, 最大限度地利用移动终端用户传播档案信息。同时, 要加强与影视媒体合作,这种跨界合作会使档案信息 以更加快速和及时的方式传递给社会各界。
四、对受传者的分析
受传者就是指接收信息内容的对象,与传播者相 对,是信息传播的终点。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受传者 主要是被动接受信息,传播者向受传者传递什么内容, 受传者就会无目的的接受此内容。在传统媒体环境下, 档案信息大多是通过传播者将信息传播出去,人们只 是被动接受,所接受的内容也是杂乱无章,传播者传 了什么信息,人们就接收什么信息,就算是自己不喜 欢的东西也要盲目接受。人们不能将自己的感受及时 表达出去,不能和更多的人进行及时交流,获取信息 内容的途径也比较狭隘。而在新环境下,受传者接收 信息的灵活性增强,己经摆脱了传统媒体环境下被动 接受的状况,可以根据自己所喜欢的信息内容进行选 择性的接收。反观档案管理部门在进行档案信息传播 时,也应从受传者的角度入手,了解受传者感兴趣与 不感兴趣的内容,从而为用户推送与之对应的信息内 容,所以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科学技术的投入,完 善系统设备,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档案的价值, 发挥档案的文化作用,真正做到档案为社会服务。
102
/ 2020.01
五、对传播效果的分析
在传播学中,传播效果有两层含义:第一,它是 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 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第二,它是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 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 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 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 潜在的。其实简要来说,传播效果就是指传播者传递 的信息对受传者的一种影响结果。传统媒体环境下, 档案信息传播的效果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它可能要经 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获得用户的反馈,这就像早期的 拉斯韦尔模式,其只是一个单向直线的模式,只考虑 到了受传者的反映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 与上文传播媒介相对应,若想让传播效果达到最佳效 果,“跨界”合作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新环境 下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正是有了这种优势,才使得档 案信息进行了最大限度地传播。例如,“档案微平台 研宄”公众号就是一个关于档案公众号的研宄。它把
国内有关档案的微信公众号按照省级、高校、企业、 个人等类别进行排名,各类别的排名依据为用户阅读 数量、文章内容获得的点赞量等,根据这些内容可以 直观反映出各个公众号推送结果以及对用户产生的影 响如何。档案管理部门在进行诸如公众号文章推送时, 要明确自己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示要发表的内 容,要形式多样,才能让用户有一个良好的浏览体验。
新环境下信息传播者,信息内容、媒介、受传者和 传播效果都与以往环境下有所不同。那么,档案工作者就 要积极运用全新的科技手段向社会传播喜闻乐见的档案文 化,从而达到充分发掛当案价值、为社会服务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夏刚.拉斯韦尔5W糢式视域下档案佶息的传播[J].山西档 案,2017 ⑴:79-81 .
[2】周文静.大数据时代下的新闻客户端的信息茧房效应—以今
日头条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〇17(15):99+180.
[3]刘聪.论媒体个性化推荐糢式对“信息茧房”的影响—
以新
浪新闻“即时推”功能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23):丨1+44.
W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