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卷第8期 2Ol1年8月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1.9,NO.8 Aug.20ll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初探 以宁夏同心县为例 肖 晓 (北方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学部,宁夏银川 750021) 摘要: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关注作为弱势群体的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问题,为他们营造更好的生存和发 展环境是其父母、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文中以宁夏留守儿童问题较为突出的同心县为例,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同心县;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672—5379(2011】08—0248 02 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 守儿童都是“隔辈”抚养,即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 外婆抚养。这些长辈大多数对“隔辈”的孩子非常溺 爱,在物质需求和精神生活上采取放任的态度,其管 教结果往往不如人意;也有一部分长辈,由于年事已 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相对落后、交通闭塞、信息滞后,留守儿童问题更加 突出。笔者以留守儿童问题较为突出、较为聚 集的宁夏同心县为例,对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开展思 想政治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少 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 高,精力有限,对于留守儿童没有能力管教,使孩子 养成了恣意妄为、蛮任性、喜欢惹是生非的性格。 由于父母常年打工在外,留守儿童长期见不到 父母。根据《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 一、同心县概况及其农村留守儿童思想 报告》显示,由于长期远离父母,超过四成的留守儿 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同心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隶属于吴 忠市管辖。2007年底总人口36.8万人,其中,回族 人口31.2万人,是全国建制县中回族人口最多的 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的同心县,昼夜温 差极大,雨雪稀少,经常发生沙尘暴、干热风、霜冻、 冰雹等自然灾害。由于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灾害频 童感到孤单。这种长期缺乏亲情的成长环境,导致 留守儿童在生活上的难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在情感 的培养上缺乏亲情教育,甚至个别极端的孩子由于 长时间的精神压抑产生了精神和心理疾病。 (二)个人素质低下 留守儿童个人素质较低,道德观念低下 。由 于缺乏管教加上儿童的自控能力较差、反叛心理严 重,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数都比较差,知识无用 的思想也在这些儿童中间盛行。加上父母对其学习 听之任之的态度,留守儿童厌学情绪严重,很大一部 发,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十分缓慢,是国家级老、少、 边、穷县之一。同心县农村青、壮年无论男女,大多 长年在外打工,各乡、村留守儿童的比例非常高。这 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得不到父母关心、引导,其健 康成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通过调研,同心县留守 分儿童已经辍学,导致个人素质较差,不能正确地认 识事物的是非对错。大部分父母由于长时间在外打 工,对子女有较强的亏欠感,所以通过各种方式用金 儿童思想政治情况存在如下问题: (一)“隔辈”抚养弊病多 钱去补偿对子女在亲情上的愧疚。这反而在一定程 度上形成了留守儿童金钱至上和享乐主义的思想。 (三)法律意识淡薄 留守儿童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淡薄,容易拉帮 结派,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严重,“亲情饥渴”状况严 重u 。在调查中得知,外出打工的父母经常一年只 回家一到两次,有的甚至几年回家一次,大部分的留 收稿日期:2011一O6一O8 作者简介:肖 晓(1 985),女,山东济宁人,北方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第9卷第8期 肖 晓: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初探——以宁夏同心县为例 249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加上农村法制建设 进程缓慢,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较小,农民法律意识 淡薄。留守儿童无所事事,容易拉帮结派,久而久之 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这些处于成长时期懵懂 入,制定保护留守儿童的并且贯彻落实,让这些 留守儿童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教育部门、各级妇 联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 和专业水平培训,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农村教师的教 育积极性,完善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设置,创造一切环 的少年儿童很容易就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在 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因素。 (四)教育资源极度匮乏 境让广大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国家还应放 宽农村留守儿童进城的户籍,尽量允许留守儿 童跟随父母进城生活和学习,给这些留守儿童创造 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极度匮乏,教师教学 积极性较差,思想政治教育得不到必要的物质保障。 学校和教师在一个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儿童世界观、 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 展滞后,广大农村教师的教育水平较低,积极性也不 高;教学方式落后守旧,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思想政 治教育方式以灌输为主,缺乏耐心和主动性。 二、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 育问题的对策 (一)父母应该承担对子女的教育责任 父母应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对于留守 儿童多加关爱。许多农民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背井 离乡去城市打工,初衷是为了家庭,无意中却忽视了 构成家庭核心要素的子女。在子女教育上父母不能 一味用金钱去补偿,还应多关心子女的健康、学业、 德育等发展情况。父母应抽出更多的时间、采取多 种方式与子女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孩子的全面发展 和精神世界给予更多关注。 (二)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 彻底改善留守儿童教育,加大少数民族地 区教育投入,各级要加强对相关的实施和 执行。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首先要从法律层 面建立起保障留守儿童权益的机制。目前这项工作 在许多省份已经或正在着手进行。例如《河南省未 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已于2O10年5月25 日提请省常委会审议,修订的内容主要围绕留 守儿童、校园安全、网瘾等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新问 题;重庆欲为未成年人立法,保护其健康成长,其中 包括重点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安徽省日前出台法规, 明确规定应保障留守儿童各项权益,首次提出留守 儿童的保护问题。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敬 一丹等24名政协委员也提交了《关于为农村留守儿 童建立成长保障制度的提案》。同样,各级尤其 是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投 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三)加强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 关注 提高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关注 程度,运用新兴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提高对留守儿童 问题宣传的力度。鼓励社会各界有爱心和有能力的 人士来少数民族地区投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尽自己的一分 力。采取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留守儿童参与 多种多样的有意义的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亦 可用网络这种新兴媒体,让社会各界更加便捷、全面、 迅速地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加强 与外部社会的沟通,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一群体。 三、结语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条件等原因,东西部经济存 在着一定差距,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看到 电视中城市同龄孩子优越的生活时会感叹生活和命 运的不公平,这种心理的不平衡对其自身的发展极 其不利,随着这些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不平衡感很 有可能演变成为一种负面心理,对社会造成危害。 所以,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 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这关系到社会安定团结的大 局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陈淑莹.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和思考——以 从江县雍里乡龙江村为例[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2O10(10):131—133. [2] 马瑞娟,.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对策[J]. 警官文苑,2010(3):46 49. 责任编辑: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