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说课稿

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说课稿

来源:筏尚旅游网


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说课稿

回河镇小学

王洪芳

2011.05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所选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将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和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四节的内容,这是在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对小数加、减法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是形成良好的小数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我在教学中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体育运动素材,作为本节教学的背景,用学生感兴趣的表格引出学习内容,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3. 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能根据数的特点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难点确定为: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定律正确进行计算。 二、 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

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借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2. 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 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思考的好习惯。 三、 教学方法分析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强调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 教学过程分析 (一) 复习导入 1. 在○里填上>、<或=

⑴36+52○52+36 ⑵(126+38)+86○126+(38+86)

填写后引导学生说说根据什么,不用计算出结果就可以很快判断。 明确:第⑴题运用加法交换律,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第⑵题是运用加法结合律,即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2. 迁移

上面两题是整数,用了整数的加法运算定律,如果把它们改成小数: ⑴3.6+5.2○5.2+3.6 ⑵(1.26+3.8)+8.6○1.26+(3.8+8.9)

应该填什么符号?(=)看来,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的进入学习情境。

(二) 教学实施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伴随声音响起:下一个项目是四年级组男子4×50米接力赛,请四年级各班做好准备。四年级4个班运动员50米选手的情况表:

2011年校春季运动会 田径 四年级组男子4×50米接力赛选手情况 班级 各位选手的50米成绩/秒 第1棒 第2棒 8.46 8.56 8.68 8.67 第3棒 8. 8.61 8.70 8.58 第4棒 8.58 8.39 8.36 8.50 可能的总成绩 四⑴班 四⑵班 四⑶班 四⑷班 8.42 8.40 8.32 8.42 说说从上表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需要解答什么问题。

2. 经历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过程,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⑴ 在交流中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师: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先算一算四⑴班可能的总成绩,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每个学生自主计算,巡视,及时发现学生中的不同算法。

在多数学生都完成的情况下,请不同算法的学生上台写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说明理由,学生的算法可能有以下三种: ① 8.42+8.46+8.+8.58 ②8.42+8.46+8.+8.58 =16.88+8.+8.58 =(8.42+8.58)+(8.46+8.) =25.42+8.58 =17+17 =34(秒) =34(秒) ③ 8.42+8.46+8.+8.58 =8×4+(0.42+0.58)+(0.46+0.) =32+1+1 =34(秒)

⑵ 在对比中感知较优的算法。

师:上述三种算法中,你认为哪一种较优?为什么?

引导学生先自己思考,自言自语或轻声说出较优算法的理由,然后在班上交流。让多数学生在交流中感受较优算法的依据有二:①应用了加法的运算定律;②根据数据特点将加法变成乘法。 ⑶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运算中。

师:你能用简便方法算出四⑵、四⑶、四⑷班可能的总成绩吗?算完后,用自己的方法验算你的结果,并预测冠军是哪个班,四⑴班可能得第几。

① 要求每位学生先用较优的方法写出简算过程,并说明理由。然后集体反馈: 四⑵班:

8.40+8.56+8.61+8.39

=8.40+8.56+(8.61+8.39)或=8×4+0.40+0.56+(0.61+0.39) =8.40+8.56+17 =32+0.40+0.56+1 =33.96(秒) =33.96(秒) 四⑶班、四⑷班成绩分别是34.06秒、34.17秒。

② 全班学生用自己的方法验算上述结果。验算后将4个小数排队:33.96﹤34﹤34.06﹤34.17,估测出冠军可能是四⑵班,四⑴班可能是第二名。

③ 师:通过上面4次简便计算,你认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适用吗?你能否再举几个例子说明。

学生举例说明。将所举例子写在黑板上,全班交流、评判。通过有限的简算实例,帮助学生合情推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④ 小结:请学生翻到课本104页,例4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请同学们默读并理解例4下面的一段话: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三)课堂作业设计 ⑴.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① 12.5+8.6+7.5=12.5+□+8.6 ② (1.37+2.)+3.36=□+(□+□) ⑵.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①17.17-3.7-6.3 ②1.69+0.75+0.25 ③13.6+2.82+6.4+1.18 ④8.+9.35+1.46+0.65

(四)提高练习

1+1.2+1.4+1.6+1.8+„„+9.6+9.8+10=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一要审清题目;二要看清数字特征,选择简便算法;三要认真计算;四要仔细验算,检查数字是否抄错,检查顺序是否正确,检查每一步计算结果是否有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