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项训练十一(10道)
1.【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
2.【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3.【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到2010年改至长草沙(见下图)。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4.【海洋地理】
下图是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海底地形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①处海域属于 。该处海底储量巨大的矿产资源是 。海上航行、海底隧道和港口建设均利用的海洋资源类型是 。
(2)①②④三处比较,表层海水温度最低的是_______ 处,原因主要是
(3)2011 年12 月18 日,③处附近一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倾覆,救援船只因舷窗破损进
水导致作业中断。造成这次救援中断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 、 。
a.天气严寒 b.台风影响 c.海浪和海冰冲击 d.海水污染严重
(4)④处海底地形类型为 。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5.【城乡规划】
北川新县城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项目中惟一一个整体异地重建的县城。下图是北川新县城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川新县城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 。
(2)与N 地住宅区相比,M 地住宅区的有利条件有 、 、 。
(3)北川新县城交通用地的主要类型是 。在城市建设中,美化景观、提高空气
质量的重要建设用地类型是 。
(4)北川是全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如何在该县城规划与建设中突出传统文化特色?
6.【旅游地理】
2011 年6 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 是杭州西湖主要景
点
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如果游览杭州西湖,出游前可以通过新闻媒介、 、 等途径收集
相关旅游信息,初步了解其景观内涵。
(2) 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有 、 、 。
(3) 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 。
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 b.适当距离仰视
c.在较高位置俯视 d.把握观赏时机
(4) 杭州西湖为免费开放的世界文化遗产。谈谈免费开放举措带来的社会经济效
益。 。
7.【环境保护】
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 。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 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3) 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
是 、 (填图中代号)。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A组(适合选择“任选模块一”的考生)
8. 【自然灾害与防治】
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常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流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分布范围。
(1)该地区泥石流哪几个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为什么?
(2)判断图中①、②、③所示区域,哪一个是泥石流高危区,并说明理由。
9.[城乡规划]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现状及规划范围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I)M用地的功能区是______________- ,其区位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该市规划一个大型工业园区,甲、 乙、丙、丁四处最适合的位置是 _____________,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形态的点和需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环境保护】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得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图13表述某地区
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图中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
描述图示地区霾的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的原因。
答案:
1.(1)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利于文物保存)。
(2)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媒体展示等。
2.(1)甲为地震。(西邻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风源地。
(2)加强灾害监测和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性设施;加强防灾教育和培训。
3.(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4. 1)公海 多金属结核(或锰结核、铁锰结核) 海洋空间资源
(2)④ 纬度高 (3)a c
(4)海沟 大洋板块与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
5.(1)地质;地形;水源;交通 2)靠近河流;靠近文物古迹;远离工业区(或污染小)
(3)公路 绿地 (4)突出羌族建筑风貌;保护文物古迹;突显民俗风情
6.(1)网络、旅行社(或导游手册、亲朋好友等)
(2)数量多;种类多;品质高(或价值高、知名度高);组合好摇 摇 (3)d
(4)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延长游客在杭州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 收入;改善民生,还湖于民
7.(1)c d (2)风力作用 (3)③ 土地荒漠化
(4)①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④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
8.(1)月份:7、8、9月
原因:该地地处华北地区,7、8、9月为一年中降水频度和强度比较大的月份,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这段时间更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因此发性泥石流灾害的概率也较其他月份为高。
(2)判断:①所示区域为高危区。
理由:与西北坡相比,该山脉东南坡坡度更陡,松散碎屑物更多;且东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频度和强度大于西北坡,东南坡有一断层,断层活动更易诱发松散碎屑物失稳,因此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降水活动与断层两点任答一点即可)
9. (1)商业区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通达度高)、利于人流集散;地价高。
(2)丁处位于最小风频上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向);城市河流下游;用地条件好 (土地平坦开阔)
(3)集中团块型(集中型)布局紧凑、节省用地和投资;便于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交通拥挤;功能冲突;发展余地小
10. 总体上,中部、西南部多,自中部和西南部向周边地区减少,西南部最多;太行山东麓、燕山南麓多(冬季风背风坡多),华北平原东南部较少,坝上高原少;城市地区较多,乡村地区较少。与冬季相比,甲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气流沿太行山东坡上升,加上近地面气温高(逆温现象少),空气对流旺盛,有利于干尘粒扩散;夏季降水多,空气较湿润,有利于干尘粒沉降;生活用煤量少,烟尘排放少;植被茂盛,吸烟滞尘作用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