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 向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中,开始滴加试剂X,之后改滴试剂Y,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mol)与试剂体积V(mL)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X是盐酸,Y是NaOH溶液,且c(Y)=2c(X) B.原混合液中,c(Al3+)∶c(Mg2+)∶c(Cl-)=1∶1∶5 C.X是NaOH溶液,Y是盐酸,且c(NaOH)∶c(HCl)=2∶1 D.从7至9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2. 下列关于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正确的是
A.B 的阳离子的氧化性比A 的阳离子强,说明A 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B 元素强 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A 原子失去电子比B 原子多,则A 的金属性一定比B 强 C.将少量Na2O2固体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为红色
D.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mL 10.00 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后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的溶液,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15 A.1mol A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消耗2 mol NaOH B.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4 mol H2 发生加成反应 C.符合题中A分子结构特征的有机物只有1种 D.与A 属于同类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只有2 种 4. 【2018版高考总复习专题九课时跟踪训练】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第 1 页,共 9 页 A.化学式为C6H6O6 B.乌头酸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 C.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含l 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 5. 近几年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型可控电池——锂水电池,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极发生的反应是2H2O+2e=== H2↑+2OH— — B.有机电解质和水溶液不可以互换区域 C.该装置不仅可提供电能,还可得到清洁的氢气 D.标准状况下产生22.4 L的氢气时,正极消耗锂的质量为14 g 6. 根据合成氨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2(g)+3H2(g)=2NH3(g) △H=-2(a-b)kJ·mol-1 B.断裂0.5moIN2 (g)和1.5molH2(g)中所有的化学键释放aKJ 热量 C.2NH3 (l)= N2(g)+3H2(g) △H=2(b+c-a) kJ·mol-1 D.若合成氨反应使用催化剂,反应放出的热量增多 第 2 页,共 9 页 7.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 B.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 C.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2H++O2﹣═H2O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CO32﹣+2H+═CO2↑+H2O 8. 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且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Cl2通入FeI2溶液中,可存在反应3Cl2+6FeI2====2FeCl3+4FeI3 2B.每1 mol Co2O3在酸性溶液中被氧化生成Co时转移2 mol e 2C.FeCl3溶液能将KI溶液中的I-氧化 D.I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将Co氧化成Co2O3 9. 某A. B. C. D. 、、、、 、、 的透明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 210.T K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10molCOCl2,发生反应 COC12g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得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12gCOg,经过 A.T K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1 75 B.反应在前2s的平均速率vCO0.015mol·L-1·s-1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若新平衡时c(C12)=0.038mol·L-1,则反应的△H<0 D.平衡后向上述容器中再充入0.10molCOCl2,平衡正向移动,COCl2的转化率增大 11.下列有关“电离平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分子的浓度和离子的浓度相等 B. 电离平衡时,由于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 C. 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 D. 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后,各种离子的浓度相等 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98K时,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第 3 页,共 9 页 B.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 C.在硫酸钡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处理,向所得沉淀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Ksp(BaSO4)>Ksp(BaCO3) D.常温下,pH均为5的盐酸与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13.有一铁的氧化物样品,用50mL5mol/L的盐酸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与通入的0.56L氯气(标准状况)反应,使Fe2+全部转化为Fe3+,则此氧化物为 A.Fe2O3 B.Fe3O4 C.Fe4O5 D.Fe5O7 14.常温下,共价键 A. B. 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 C. D. 436 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57 568 432 298 15.有关硫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有浓硫酸参与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硫在足量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SO3 C.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漂白性 D.二氧化硫可用于抑制酒类中细菌生长,可在葡萄酒中微量添加 16.已知A. B. 是比 还弱的酸,氯水中存在下列平衡:,达到平衡后,要使 C. D. 的浓度增大,可加入足量的下列哪种物质 、 17.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锂—空气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回收水性电解液可制取锂 B.可将有机电解液改为水溶液 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4e- + 2H2O = 4OH- 第 4 页,共 9 页 D.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4Li + O2 + 2H2O = 4LiOH 18.CO2经催化加氢可合成乙烯:2CO2(g) + 6H2(g) C2H4(g) + 4H2O(g)。0.1MPa时, 按n(CO2)∶n(H2)=1∶3投料,测得不同温度下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的关系如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0 B.曲线b代表H2O C.N点和M点所处的状态c(H2)不一样 D.其它条件不变,T1℃、0.2MPa下反应达平衡时c(H2)比M点大 19.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O(g),发生反应: CO+H2O (g) CO2 +H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 的体积分数为x。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 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大于x的是 A.0.5 mol CO + 2 mol H2O(g) + 1 mol CO2 +1 mol H2 B.1 mol CO +1 mol H2O(g) +1 mol CO2 +1 mol H2 C.0.5 mol CO +1.5 mol H2O(g) +0.4 mol CO2 +0.4 mol H2 D.0.5 mol CO +1.5 mol H2O(g) +0.5 mol CO2 +0.5 mo H2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符合分子通式CnH2n+2的烃一定都是烷烃,分子中均只含单键 B.通过石油裂化可以得到多种气态短链烃,其中包括重要化工原料 C.苯和乙烯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D.甲醛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可用于浸泡海鲜食品 二、填空题 21.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取m g固体样品进行加热,完全分解产生CO2112mL;另取m g固体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150mL稀盐酸时产生CO2112mL,过量时产生CO2448mL(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 第 5 页,共 9 页 (1)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 ; (2)盐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保留2位有效数字) 22.现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的含酸量(g/100 mL)。(15分) Ⅰ、实验步骤: (1)量取10.00 mL食用白醋,在烧杯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 mL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定容,摇匀即得待测白醋溶液。 (2)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白醋溶液20.00 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剂。 (3)读取盛装0.1000 mol/L Na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如果液面位此时的读数为________mL。 (4)滴定。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滴定,并记录NaOH溶液的终读数。重复滴定3次。 Ⅱ、实验记录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mL) V(样品) V(NaOH)(消耗) Ⅲ、数据处理与讨论: (1)按正确数据处理,可得市售白醋含酸量=________g/100 mL(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2)乙同学仔细研究了该品牌白醋的标签,发现其中还含有苯甲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他想用资料法验证醋酸与苯甲酸钠不会发生离子互换反应,需查找在一定温度下的醋酸与苯甲酸的________(填写序号)。 a.pH b.沸点 c.电离常数 d.溶解度 (3)在本实验的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碱式滴定管在滴定时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中加入待测白醋溶液后,再加少量水 d.锥形瓶在滴定时剧烈摇动,有少量液体溅出 23.实验室用下列方法测定某水样中O2的含量。 1 20.00 15.95 2 20.00 15.00 3 20.00 15.05 4 20.00 14.95 置如右图所示,则________作指示 第 6 页,共 9 页 (1)实验原理 2+ 用如图所示装置,使溶解在水中的O2在碱性条件下将Mn氧化成MnO(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再用I将生成的MnO(OH)2还原为M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OH)2+2I+4H Mn2++I2+ 3H2O。然后用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反应方程式为I2+2Na2S2O3 (2)实验步骤 2NaI+Na2S4O6。 ①打开止水夹a和b,从A处向装置内鼓入过量N2,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注射器抽取某水样20.00 mL从A处注入锥形瓶; ③再分别从A 处注入含m mol NaOH的溶液及过量的MnSO4溶液; ④完成上述操作后,关闭a、b,将锥形瓶中溶液充分振荡; ⑤打开止水夹a、b,分别从A 处注入足量NaI溶液及含n mol H2SO4的硫酸溶液; ⑥重复④的操作; ⑦取下锥形瓶,向其中加入2~3滴___________________作指示剂; 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⑧用0.005 mol·(3)数据分析 ①若滴定过程中消耗的Na2S2O3 标准溶液体积为3.90 mL,则此水样中氧(O2)的含量为__________(单L-1)。 位:mg· “偏小”或“不②若未用Na2S2O3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则测得水样中O2的含量将___________(填“偏大”、变”)。 ③实验要求加入适量的H2SO4使溶液接近中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T℃时,发生反应C(s)+H2O(g) CO(g)+H2(g)。 (1)T℃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C和1molH2O(g),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C的转化率为20%。 ①0~5min内,用H2O(g)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 A.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第 7 页,共 9 页 B.气体的密度不变 C.H2O(g)、CO(g)、H2(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2)T℃时,在下列密闭容器中加入相应的物质进行实验,中间的隔板可以自由滑动。 ①若左室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直保持不变,则反应开始前H2O(g)、H2(g)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 ②反应在达到平衡时,中间的隔板所处的位置是________。 A.1~1.5之间 B.1.5处 C.1.5~2之间 (3)已知: I.破坏1mol 共价键所需要的能量如下表: 共价键 石墨中的碳碳键 H-H C≡O H-O 能量/kJ 475.7 Ⅱ.石墨层由六角形蜂巢结构的碳原子构成,如图所示: 436 1072 463 某同学构想:通过下列装置实现C(s)+H2O(g) CO(g)+H2(g)的反应。 ①按该考生的构想,石墨电极发生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这个构想成立吗? 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 第 8 页,共 9 页 雷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参)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A 11 C 2 D 12 B 3 C 13 C 4 B 14 D 5 D 15 D 6 A 16 B 7 B 17 B 8 C 18 C 9 A 19 B 10 A 20 A 二、填空题 21. (1)1:1 2分(2)0.10mol/L 2分(不保留2位有效数字的答案得1分) 22.Ⅰ、(1) 容量瓶 (2) 酚酞 (3) 0.70 (4)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并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Ⅲ、(1) 4.500 (2) c (3) ab 23.(1)2Mn2++O2+4OH- 2MnO(OH)2 (2)①赶走装置内空气,避免空气中的O2的干扰 ⑦淀粉溶液 L-1 ②偏大 (3)①7.8 mg· ③若碱过量,则Mn(OH)2不能全部转变为Mn2+,而酸过量时,滴定过程中Na2S2O3可与酸反应 24.0.08 mol/(L·min) abd 5:3 a C-2e- +2OH-=CO↑+H2O 不成立。因为根据反应C(s)+H2O(g) CO(g) +H2(g),物质的断键和成键的能量变化是:1.5×475.7 kJ +2×463 kJ -1072 kJ - 436 kJ=+131.5 kJ>0,说明是吸热反应,不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第 9 页,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