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危险物品的种类分为易燃、易爆物质;有害物质; 刺激性物质;
、 、 、 、 、 、 。(腐蚀性物质;有毒物质;致癌、致突变及致畸物质;造成缺氧的物质;麻醉物质;氧化剂;生产性粉尘。
2、储存危险品的仓库必须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
,其库房及场所应设 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防护用品。(技术人员,专人管理;)
3、储存的化学品应有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B190《安全标志》的规定。同一区域储存 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以 危险物品的性能做标志。(两种或两种以上、最高等级) 4、危险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安全要求,
、 、 、 不得露天堆放。(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 5. 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处置企业和单位隐患排查治理主要内容包括:在检修、维修作业
中, 、 、 、 、 、 等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起重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 6、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和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
的 、 、 、 和应急器材是否符合要求。(安全防护距离、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应急预案)
7、生产性毒物的防毒措施中:采用 、代替剧毒物质,这是从 。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方法。(无毒、低毒物质;根本上)
8、储存危险品的建筑物、区域内
和 。(严禁吸烟、使用明火)
9、储存危险化学品应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能, 、 、 。储存。各类危险化学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储存。(分区、分类、分库)
10、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储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 。(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11、能够较长时间浮游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粉尘。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形成的粉尘称为 。(生产性粉尘)
1
12、危险品必须储存在经门批准设置的专门危险品仓库中,经销部门自管仓库储存危险品及储存数量必须经门审批,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 。(危险品仓库)
13、危险品储存方式分为 、 、 三种。(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分离储存) 14、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是指
、 、 。(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表) 15、《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获得
、 、 等职业病防治服务。(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 16、电能对人体可能造成
、 、 。(电伤、电击、电磁伤害) 17.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有
、 、 、 、 、 、 。(绝缘、屏护、安全距离、安全电压、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漏电保护、电气安全用具)
1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 )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 )和安全( ),掌握( )的安全操作技能。(安全生产教育、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本岗位)
19.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 )的从业人员,不得( )作业。(培训合格、上岗) 20.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 )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 )佩戴、使用。(国家标准、使用规则)
21.三违现象是指( )、( )、( )。(违反劳动纪律、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22.三不伤害是指( )、( )、(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23.人员安全行为是( )的外在表现,安全素质决定着( )行为。(安全素质、安全) 2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 )和安全素质,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 )的重要途径。(安全意识、失误)
25.生产经营单位应进行全员的( )和教育。(安全培训)
26.燃烧三要素:( )、( )、( )。( 可燃物 、 助燃物 、 点火源) 27.《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年( )月( )日起施行,共7章97条。(2002年11月1日)
2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3月28日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 )年( )月( )日起施行。(2007年6月1日)
29.事故报告应当及时、( )、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 )不得迟报,漏报、( )或者瞒报。(准确、事故、慌报)
30.特种作业人员是指( )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直接从事)
二、判断题()
1、我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2.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是由于电磁伤害造成的。
2
( )×
3.储存危险品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 )√
4.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在不采取任何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
5.
销毁、处理有燃烧、爆炸、中毒和其他危险的废弃化学物品,应当采取安全措施,并征得所在地和环境部门的同意。同时,大量销毁易燃易爆化学品时,应当征得所在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同意。( )×
6.
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
7.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
3
8.
危险化学品单位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危险品的生产和储存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不得留有事故隐患。处置方案应当报所在地县级负责危险品安全监督管理主管部门和同级环境保护部门、门备案。( )×
9.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时的爆炸下限越低,则危险程度越小。 ( )×
10.
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报登记。( )√
11.
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 )√
12.
按蒸气压力大小划分,p=13.7MPa为高压锅炉。( )×
4
13.
瓶帽是为了防止瓶阀被破坏的一种保护装置。( )√
14.
临界温度小于-15℃的气体叫永久气体。 ( )×
15.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时的爆炸范围越宽,则危险程度越小。 ( )×
16.
盛装腐蚀性气体的气瓶,每3年检验一次。( )×
17.
按管道的设计压力划分,p≥10MPa为中压管道。( )×
18.
按照国家标准对火灾的分类,A类火灾为气体火灾。( )×
19.
绝缘是指把带电体用绝缘材料封闭起来。( )√
5
20.
参加检修作业的人员应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
21.
检修作业人员应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22.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但无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
2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包括10部分内容?( )×
24.
氧气瓶阀太紧,开启不便,可涂些凡士林使之润滑。( )×
25.
防止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高危险性的工业设施。( )√
6
26.危险化学品共分10类。( )×
27.爆炸的三种形式: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 )√
28.《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将标志设为主标志16种,副标志11种。( )√
29.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共有10项内容。( )×
30.根据国家标准对火灾的分类,B类火灾为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 三、选择题()
1、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 )。B
7
A、报告 B、控告 C、意见 D、建议 2、下列气体中属于永久气体类别的有( )。A、B
A、空气 B、氧 C、二氧化碳 D、光气 E、氨 F、液化石油气
3、临界温度( )的气体称为永久气体。B A、tc<-15℃ B、tc<-10℃ C、tc<-20℃
4、临界温度( )的气体称为液化气体。C A、tc≥-15℃ B、tc≥-20℃ C、tc≥-10℃ D、tc≥-5℃
5、临界温度( )的液化气体称为低压液化气体。D D、tc>70℃
6、临界温度( )的液化气体称为高压液化气体。A
A、-10℃≤tc≤70℃ B、-15℃≤tc≤70℃ C、-10℃≤tc≤65℃ D、-20℃≤tc≤60℃ 7.溶解气体气瓶的最高工作压力一般不超过( )。
A、tc>60℃ B、tc>65℃ C、tc>75℃
C A、5.0MPa B、2.0MPa C、3.0MPa
8
D、4.0Mpa
8. 盛装腐蚀性气体的气瓶,每( )年检验一次。C
A、1年 B、3年 C、2年 D、4年
9. 盛装一般气体的气瓶,每( )年检验一次。B
A、1年 B、3年 C、2年 D、4年
10.目前我国纳入安全监察范围的压力容器应同时具备下列( )个条件。B
A、1 B、3 C、2 D、4
9
11.我国标准规定交流安全电压的限值为( )V。C
A、40 B、45 C、50 D、55 12.我国标准规定直流安全电压的限值为( )V。D
A、100 B、150 C、130 D、120 13.对于低压配电网,保护接地电阻不应超过( )欧姆。A
A、4 B、10 C、30 D、100 14.爆炸事故的特点具有:突发性、复杂性、( )。C
A、特殊性 B、破坏性 C、严重性 D、摧毁性
10
15.当安全阀的入口处装有隔断阀时,隔断阀必须保持( )并加铅封。B
A、一般状态 B、常开状态 C、常闭状态 D、半开状态
16.综合治理:就是综合运用经济、( )、行政等手段,人管、法制、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的监督作用,实现安全生产的齐抓共管。( )B
A、标准 B、法律 C、法规 D、制度
17.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 )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D
11
A、伤亡 B、伤害 C、残废 D、损害
18.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 ),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D
A、工艺流程 B、操作方法 C、操作程序 D、操作规程
19. 从业人员发现( )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A
A、事故隐患 B、危险源 C、严重危害 D、违章操作
12
20.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 )C。
A、福利待遇 B、工作环境 C、工作条件 D、工资标准
21.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 )及以上文化程度。( )C
A、初中 B、专科 C、高中 D、中专
22.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基本措施有:生产设备及系统尽量( )化。( )C
A、标准 B、封闭 C、密闭 D、密封
23.对燃爆危险品的使用、储存、运输等都要根据其( )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
13
D
A、特殊性 B、特征 C、特点 D、特性
24.消除或者控制点火源的防范措施有:防止因可燃气( )压缩而着火。( )B
A、绝缘 B、绝热 C、超压 D、超温
25.截止阀又叫球心阀,用于调节( )。D
A、流速 B、流程 C、速度 D、流量
26.止逆阀又叫( )当工艺管道只允许流体向一个方向流动时,就需使用止逆阀。( )A
14
A、单向阀 B、减压阀 C、稳压阀 D、转向阀
27.液面计是显示容器内( )位置变化情况的装置。( )D
A、反应物 B、介质 C、液体 D、液面
28.如果容器内装有两相物料安全阀应安装在( )部分,防止排出液相物料发生意外。( )B
A、结合部 B、气相 C、液相 D、顶部
29.爆破片装置由爆破片本身和相应的( )组成。( )B
15
A、附件 B、夹持器 C、系统 D、部件
30.爆破片是一种断裂型安全( )。C A、减压装置 B、稳压装置 C、泄压装置 D、防护装置 四、问答题 ()
1.《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义务主要有哪些?
答:(1)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16
(3)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2.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 答:(1)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2)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3)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4)具备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3.简述危险化学品的概念。
答: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属于危险化学品。
4.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答:(1)消除导致火爆灾害的物质条件 ①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可燃物 ②生产设备及系统尽量密闭化 ③采取通风除尘措施
④在可能发生火爆灾害危险的场所设置可燃气
17
(蒸气、粉尘)浓度检测报警仪器 ⑤惰性气体保护
⑥对燃爆危险品的使用、储存、运输等都要根据其特性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2)消除或者控制点火源 ①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
②防止因可燃气绝热压缩而着火 ③防止高温表面引起着火 ④热射线(日光)
⑤防止电气火灾爆炸事故 ⑥消除静电火花
⑦预防雷电火花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⑧防止明火
5.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行规主要有哪
些?
答:(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三)《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五)《工伤保险条例》;
(六)《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6.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有哪些? 答:(1)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岗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违章作(2)
业。
18
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操作,认真做好记录,发现(3)
安全事故隐患应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并及时报告。
做好各种生产设备与工具的保养工作,保持作(4)
业场所清洁,搞好文明生产。
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各种劳动防护用品和器(5)
具。
拒绝违章作业的指令,并及时向上级报告、向(6)
检察部门反映或举报。 7. 什么是重大危险源?
答: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了临界量的单元。 8. 综合治理的概念
答:就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制、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的监督作用,实现安全生产的齐抓共管。 9.简述窒息、冻伤现场的急救措施。 答:(1)窒息现场急救措施:
① 脱离不良环境,松开患者身上过紧的衣服,使呼吸道顺畅。
② 轻拍患者背部或用手指清除患者口、鼻、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和异物。 ③ 人工呼吸或者面罩吸氧。 (2)冻伤现场急救措施: ①脱离低温环境。
19
②体外被动复温。
10.爆炸品的危险性及其贮运危险因素辨识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从单个仓库中最大允许贮存量的要求进行辨识。
(2)从分类存放的要求进行辨识。
(3)从装卸作业是否具备安全条件的要求进行辨识。
(4)从铁路运输的安全要求是否具备进行辨识。 (5)从公路运输的安全要求是否具备进行辨识。 (6)从水上运输的安全要求是否具备进行辨识。 (7)从爆炸品贮运作业人员是否具备资质、知识进行辨识。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