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绣的发展

绣的发展

来源:筏尚旅游网
绣的发展

来源:安靖镇 录入时间:2009-05-25

〖字体: 大 中 小 〗〖 背景色:

〗〖 打印本稿 〗〖浏览 749 次 〗〖 关闭 〗

汉末三国时,蜀绣就已经驰名天下,作为珍稀而昂贵的丝织品,蜀国经常用它交换北方的战马或其他物资,从而成为主要的财政来源和经济支柱。

清朝中叶以后,逐渐形成行业,尤其以成都九龙巷和科甲巷一带的蜀绣为著名。 1831年(清道光年间),随着蜀绣行会的成立,成都的蜀绣工艺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店铺、作坊多达数十家,从业绣工也有1000余人。这一时期,刺绣产品开始由专业的设计师进行设计,产品逐渐划分为穿货、戏衣、灯彩三个行业。伴随着民间蜀绣的生生不息,蜀绣工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清代末期,提倡振兴实业,又在成都开办了劝工局,劝工局下设刺绣科,专门管理蜀绣的生产和销售。蜀绣中不少精品被指定为皇室贡品,而且优秀的艺人还被授予“五品同知衔”的称谓,极大地鼓励了蜀绣的生产和制作。

清末至初年,蜀绣在国际上已享有很高声誉,在1915年国际巴拿马赛中荣获金奖。

建国后,在50年代末蜀绣有过一段发展的高峰。当今绣品中,既有巨幅条屏,也有袖珍小件;既有高精欣赏名品,也有普通日用消费品。比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的巨幅“芙蓉鲤鱼”座屏和蜀绣名品“蜀宫乐女演乐图”挂屏,双面异色的“水草鲤鱼”座屏,“大小熊猫”座屏,就是现代蜀绣中的代表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