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6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读课标,找考点——明确学习方向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二、自主学习 读课文,找重点——构建知识体系 复习内容
1.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2.工业按照主导区位因素分为哪几类?代表性的工业部门有哪些?
3.城市化的表现有哪些?
预习内容 填图训练:请在下图中标注出如下地理事物:(参考地图册P104) (1)经纬线:北纬23°、北回归线、东经114° (2)城市:广州、深圳、珠海、、
(3)其他:珠江、北江、东江、西江、大亚湾、南海 (4)铁路线:京广线、京九线
1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课上探究区 三、合作探究 读地图,找难点——攻破思维壁垒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李守银一家从事传统的蔗基鱼塘农业生产。但没过几年,附近的基塘农田被一家家工厂所取代,李守银在农田里种起了蔬菜、花卉。1988年,李守银的儿子洗净泥腿放下裤管进入了当地的一家外资箱包厂工作,20世纪90年代,当地开办了几家电子厂,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李守银的儿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进了一家电子厂工作,每月收入从800元提高到了2500元。由于吸引的电子电器类投资不断增加,当地规划建造高新技术产业园,李守银的房子被拆迁,现在,李守银一家住在附近新建的公寓房中
探究一 注意看材料,分析当地发生了什么?简述近20多年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
(1).案例中的关键句——李守银儿子1988年进了外资箱包厂。李守银的儿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了一家电子厂。李守银儿子工作的变更体现了工业化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2)按照分类,箱包厂属于什么性质的工业?类似的还有什么工厂?
(3)为什么这一阶段珠三角发展了箱包厂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4)为什么他要事先经过培训才能胜任工作?
2
淄博一中高二地理(上)导学案6 主备人:王新兵 谭宏冰
(5)他为什么要跳槽至电子厂?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山市某电子有限公司(甲方)与某玩具有限公司(乙方)的一份协议书:“甲方负责提供生产所需的厂房70000平方米、生产工人900人和相应的水电设施,为乙方加工玩具、电器配件、工业品,收取加工费,加工产品全部出口,交回乙方国外销售,乙方负责提供生产设备、电器配件、工艺品所需的各种设备一批,价值163696美元,产权属乙方所有… …以上设备由乙方以免费方式提供… …” 探究二:(1)协议中的工业是哪种类型?
(2)协议的可行性如何?
(3)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4)协议实施后对珠江三角洲有什么影响?
材料三 资料1:进入新世纪以来,东莞发展中的“双优势效应”明显减弱。经过多年的发展,东莞的土地、劳动力、能源等供给出现瓶颈,成本不断上升,后发优势已今非昔比。东莞陷入了“双边缘化困境”
材料:从2005年爆发“民工荒”以来,缺工的阴影就一直笼罩在珠三角的上空。民工荒不只是简单的劳动合同法的问题,更是珠三角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和区域经济发展形态的反映。那些技术含量低、规模不经济、只会依靠挤压劳动者待遇来获利的企业,将在新一轮民工荒中淘汰出局。 探究三 1东莞发展失去哪些优势?
2.东莞产业结构如何调整和升级,应采取什么措施?
资料四:
珠三角国道省道“市街化”“一字长蛇阵”现象
“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 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
由于缺乏宏观规划和指导,城市功能定位模糊,城市之间的互补性较差。珠江三角洲各城市间盲目的
3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土地、项目、龙头之争影响了珠三角整体竞争力。汽车本是广州的“独门暗器”,但最近深圳放言也要搞汽车。会展业方面,广州有广交会、深圳有高交会、东莞有电博会。 恶斗的结果,便是整体力量的削弱,区域竞争优势大打折扣。
材料反映了珠三角地区城市建设方面存在的三大问题,如何改进?
资料五
1:珠三角大部分地区灰霾天气持续进入10月份,其主要原因为PM2.5污染造成,而全市最近24小时的PM2.5均值再度全面超标。去年广州、深圳等城市灰霾天气超过了120天;珠三角地区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酸雨频率达45.4%;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越来越突出。严重的灰霾使市区能见度差,汽车白天也要开灯行驶。
2:“珠江口水浊,鱼虾难以见到踪迹。发黑的咸淡水交汇处在高温下散发出阵阵恶臭 上述材料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治理?
【能力提升】
一.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
对外开放 小商品经营 大城市扩散 沿边开放 森林、矿产资源开发 外资企业建立 珠江三角洲模式 人体私营企业 浙江温州模式 乡镇企业发展 苏南模式 边贸发展 云南德宏模式 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 工业化 城市化 东北模式
[例1]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简述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⑵.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何异同点? ⑶.读右图,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⑷.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是什么?
40 30 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轻纺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 工业化 工业化 工业化 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 全国的1/3,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其20 10 0 1985
1990
1995
2000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