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有着丰富的水及水圈的概念、特点和水的重要性; 2.了解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3.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概念主要环节及其类型及意义; 二、能力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分析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和特点,思考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及其原因;
2.学生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
三、情感目标
1.认识可利用的淡水在地球水体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理解水循环和水平衡对淡水资源更新的重要意义,牢固建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2.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2.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3.分析洋流对地理环节的影响。 [教学难点]
1.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1.小组式讨论法; 2.多媒体教学法;
3.读图分析讨论法; 4.案例分析法; 5.启发式讨论法; 6.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一个人昏迷不醒的时候,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一般说第一个字是什么呢?(学生齐答“水!”)可见水为生命之源,其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问题:水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固液气三态变化、比热、胀缩、溶剂等)那么,地球上的水都存在哪里呢?(海洋、河流、湖泊、地下、冰川、沼泽、大气、生物体等)
明确: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这实际上就是水圈。
二、新授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 水圈的构成
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观看:水圈的构成
看图回答:在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种类型?占总水量的多少?
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有哪些?
(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 在地球淡水中,主体是什么?约占淡水总量的比重? (冰川、2/3)
淡水中我们较常能利用到的淡水有哪些?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淡水、土壤水、生物水、沼泽水) 它们能占到淡水总量的百分之多少? (30. 45%)
但是,目前把它作为淡水资源直接加以利用的还不多。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2. 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展示: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并思考教材上的读图思考题。
陆地水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最主要的补给。我国大多数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河流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河流,受冰川融水补给作用明显,河流径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此外,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互相补给的关系。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修建水库更是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中,占主体的冰川及永冻土底冰是目前人类尚不能利用的。另外,在地下淡水中,由于它们非常分散,而且绝大部分埋藏很深,因此,只有很少一部分浅层水可供人类利用。既然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这么有限,那么,随着人类对淡水的利用越来越多,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岂不是很快就枯竭了吗?淡水是不是越来越少了呢?
自然界的水资源是不会枯竭的,因为,水在地球上是循环运动的,在这种循环运动中,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分析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叹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但若果真水不复回的话,黄河早就干涸了。那么,黄河水是怎样更新的呢?
海洋中的水蒸发成水汽,风将水汽送到陆地上,形成大气降水,从而为河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
(教材第55页水循环示意)边画板图边讲解: 水汽输送
蒸腾 蒸发 降水
降水
A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水在常温下就会发生三态变化,一方面,在重力的作用下,陆地上的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不断地注入海洋中。另一方面,海洋上大量蒸发的水汽也会克服重力的束缚,随大气的运动被输送到陆地上,在适当条件下形成降水,从而补充到陆地表面、下渗到地下、被植物吸收。这样,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大的循环。这被称为海陆间的循环。当然,海洋上蒸发的水汽大部分还是降回到海洋中,形成一个海上内循环;而陆地表面水体蒸发、植物蒸腾的水汽降回陆地表面,就形成了内陆循环。
1. 类型
(1)海陆间循环 (2)海上内循环 (3)内陆循环 思考题
(1)海陆间的循环实际上应该是双向的,为什么我们常常画成单向的? (2)三种形式的水循环中,哪种最重要,为什么?
(3)水循环对于整个地球的自然环境来说,有什么意义? 明确:
(l)海陆循环画成单向。是因为海洋到陆地的水汽输送量要比陆地到海洋的大得多。 (2)三种循环类型中,海陆间循环最为重要,因为正是它形成了陆地上淡水资源得以更新。
(3)水循环促进了水资源的更新、全球范围内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意义极大。 关于水循环对于整个地球的自然环境的意义还有哪些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60页教材
内容进行总结。
2.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即从总体来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2)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通过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4)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板书设计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 水圈的构成
2. 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类型
(1)海陆间循环 (2)海上内循环 (3)内陆循环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通过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