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接触网工程 第八章 接触网承力索架设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工程 第八章 接触网承力索架设作业指导书

来源:筏尚旅游网


第八章 接触网承力索架设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营业线接触网工程承力索架设。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阅读、审核有关设计图纸、设计文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本标段所采用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熟悉采用的新工艺、新标准、新材料。制定针对本条线的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并实际演练,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及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作业。

2.2 外业技术准备

2.2.1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的收集,包括线路资料、道岔资料、路基相关资料等的收集。

2.2.2 检查附加线起落锚所用材料的外观质量。 3. 技术标准

3.1 按设计要求检查材料质量。

3.2 复线曲线处加固,应根据曲线半径和承力索的张力计算水平张力大于垂直张力时,方可采取加固措施。

3.3 起锚处承力索补偿坠砣在支柱上加固:在支柱适当位置处安装一临时固定抱箍,用钢丝套把坠砣固定在支柱上(或用尼龙套固定在坠砣固定框架适当位置处)。

3.4 承力索下锚终端线夹安装严格执行回头制作工艺,确保一次达标。

3.5 “S”钩的长度,应事先根据承力索设计额定张力按有载计算,分为A、B 两种,即靠近悬挂点为A,跨中为B,放线时按型号位置安装。

3.6 放线宜采用恒张力架线车,行驶速度3~5km/h,承力索架线张力为8KN。 4. 施工流程与工艺流程 4.1 工艺流程

5. 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

施工前对照施工表,架线程序表,熟悉施工现场和施工条件。检查工具和材料,落实人员和机械,对架线车进行熟悉,对施工人员进行讲解和培训,并根据技术交底,了解线路和电力线情况。

5.2 施工工艺 5.2.1 架线准备

5.2.1.1 检查架线锚段的支柱装配及补偿装置是否安装正确,并调查所架设锚段范围内线路附近、线路上方电力线等干扰情况。

5.2.1.2 加固腕臂,复线区段曲线处每隔3~4 跨加固一次,方法见图1。铁线不宜过紧,能承受紧线时腕臂偏移力即可。单线区段曲线内侧支柱腕臂加固方法见图2。转换柱采取将工作支与非工作支用双股φ4.0镀锌铁线绑在一起来固定。

5.2.1.3 检查架线机械、工具和材料的质量及数量是否符合作业要求,并将工具和材料装在架线车组上。

5.2.1.4 起锚人员提前到达现场,检查支柱强度及拉线、坠砣及滑轮补偿装置等是否达到要求。在支柱合适位置安装固定抱箍,把坠砣提到设计位置后,固定在临时抱箍上,或用尼龙套固定在坠砣限制架适当位置处,使坠砣串在架线过程中基本保持在该位置。

5.2.1.5 架线车编组顺序为:恒张力架线车+轨道吊车+平板车。

5.2.1.6 检查线盘号与锚段号是否符合,打开线盘注意线头方向是否正确。

5.2.1.7 技术人员应按设计图纸提前做好放线计划及示意图,发给各项施工负责人每人一份。

5.2.1.8 提前将架线要点计划提交给运输管理单位,并将放线车组停放在临近车站,架线当天,架线人员在封闭点前提前一个小时到达。

5.2.1.9 架线作业人员将卷扬机钢丝绳缠绕在绞盘上,恒张力架线车司机按操作程序将张力和百分比的设定值设为“0”,工况转换开关用1 号位;将压块与绞盘的间隙适当调大,把卷扬机离合器脱开位(离合器手把在内侧),按走线方向绕过绞盘(绕1圈半),最后从绞盘下面向线盘方向引出(架线作业人员配合)并将承力索与网套连接好。助理司机摇动支架,将立柱顶部张力滑轮抬高。

5.2.1.10 司机按程序操作,先把线盘与两个绞盘上的线收紧,将百分比设为20%,工况转换开关用1号位。将“绞盘缓解”按纽按下后,线盘应缓慢转动,直到把线收紧为止。

5.2.1.11 司机按程序把选择开关(电器柜上)打到遥控位,工况转换开关用2号位,把卷扬机离合器扳到接合位,操作遥控器收回卷扬机钢丝绳,同时将线盘上的金属线引出,缠绕在两个绞盘上。

5.2.1.12 司机按程序操作,解除线盘移动定位,并用细绑线将打开后的线盘移动定位板

固定住。把工况转换开关扳到3号位,用手稍微推、拉摇动杆,线盘应随着左右横向移动。

5.2.1.13 司机按程序操作,将液压装置全部恢复到原始位置,所有的定位销(定位板)置于锁定位。

5.2.1.14 将承力索头与网套分离,将卷扬机离合器扳到脱位,人工将卷扬机钢丝绳收回,把承力索拉向作业台。待放承力索起锚端引过柱顶部滑轮,将其拉到作业平台,架线人员按回制作工艺,安装好起锚端终锚固线夹。

5.2.2 起锚

5.2.2.1 接到线路封锁命令后,架线车组运行至起锚支柱位置停车,司机摘开高速运行档,转换到液压走行档位。将工作台栏杆扶起固定好,解除作业台回转定位,绞盘架摆动定位。把工况转换开关扳到1号位,并在操作室计算机显示器上确认,同时确认张力和百分比皆为“0”。

5.2.2.2 司机按程序把工况控制板上“线盘制动缓解”和“绞盘制动缓解”按纽持续按住,将线盘和绞盘缓解。

5.2.2.3 架线作业人员人工转动线盘与绞盘,将线索端头拉到补偿装置附近。 5.2.2.4 司机按程序操作,将立柱升到工作高度,同时将立柱滑轮托架落到最低位置。 5.2.2.5 架线车上作业人员上作业平台组装合成绝缘子等起锚零件,旋转平台靠近锚柱补偿装置位置处。起锚人员一人上杆,配合架线车上人员把补偿滑轮递给架线车上人员,并检查补偿绳是否在滑轮槽内,架线车上人员应根据放线计划表看起锚是否穿线,如需穿线,则架线车停在需穿线位置然后穿线,穿线后,起锚人员将承力索拉至锚柱与合成绝缘子连接。再与下锚补偿装置的杵环连接牢靠。

5.2.2.6 进行作业车与架线车解体,摆正作业车平台,起锚人员下杆,起锚完成。 5.2.3 承力索展放

5.2.3.1 架线车司机在操作台上将放线距离数值清零,计算机故障确认(清零),设定架线参数。起锚架线速度选1速,如架线速度选2档,应在下锚前一跨调为1速。司机用遥控器操作放线车开始放线。把承力索放在悬挂点的放线滑轮内。

5.2.3.2 作业平台上1人观察线条的走向,1人负责指挥司机操作。架线车向前运行至下一支柱时停车。1人负责扳正腕臂并扶住,2人抬起承力索放入承力索支撑线夹处的滑轮内,完成后,架线车继续往前架线。

5.2.3.3 架线车上的作业平台基本接近下锚柱时,指挥人员与起锚人员随时联系,掌握起锚处的变化状况。指挥架线车停止展放,准备进行落锚。

5.2.4 落锚

5.2.4.1 架线到落锚地点后,司机将工况选择开关保持在3 号位不动,司机遥控操作,将作业台转向锚柱,并使放线车体倾向下锚侧(田野侧)。

5.2.4.2 落锚施工人员在承力索和下锚连接线之间适当位置安装紧线器,用链条葫芦把补偿装置与承力索连接。下锚人员配合紧链条葫芦,当链条葫芦加力至葫芦逐渐向田野侧偏移,司机配合逐渐降低承力索的张力,待实际张力稳定后,把张力与百分比的给定值同时设为“0”,此时线索基本到下锚方向。

5.2.4.3 链条葫芦继续紧线,起、下锚人员观察坠砣串及b 值,当b值符合设计要求时,通知紧线人员停止紧线。

5.2.4.4 司机将立柱缓慢下落,使立柱顶线索松开。立柱下落后,如张力与百分比值都已到零,但从外观看不出从架线车立柱顶部引出的线索完全松弛,此时可应下锚人员要求向起锚方向稍微移动架线车(距离约0.5~1 米)以彻底使金属线松弛。此时,严禁使用遥控器移动架线车,必须在司机室内操作。

5.2.4.5 断线安装终端线夹:先准确对位(在起锚、落锚坠砣高度都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对位剪线)剪线后,严格按回头制作将承力索双耳楔型线夹安装好。

5.2.4.6 把合成绝缘子将承力索双耳楔型终端锚固线夹与落锚补偿装置的复合绝缘子连接,再与下锚补偿装置的杵环连接牢靠。

5.2.4.7 紧线操作人员缓慢松链条葫芦,拆除链条葫芦和紧线器,架线车归位,即完成正式落锚连接。架线车司机操作使作业平台及车体归位至正常位置。

5.2.4.8 架线人员将卷扬机和钢丝绳与剩余线头连接,司机将工况转换开关用2号位,百分比设25%,用遥控器收线。

5.2.4.9 如封闭时间还可架线,施工负责人指挥架线人员吊装线盘,重复上述2)、3)、4)程序架设另一锚段线。

5.2.5 结束

5.2.5.1 架线车液压装置复位:司机将工况转换开关扳到1号位,拆下线盘摆动传感器,把绞盘架调整到水平位置,绞盘架摆动定位销及线盘移动定位板放到“锁定”位置,检查滑轮托架在最低位置后,把立杆落到原始位置,把作业台落到最低位,并把作业台回转锁定销放到锁定位。放倒作业台栏杆。

5.2.5.2 现场负责人要求架线人员检查全锚段的接触网状况,人员机具、材料全部撤除施工现场,检查无问题后,架线车在封闭点内返回车站。

5.2.5.3 施工负责人填写施工记录。 6. 劳动组织:

6.1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 施工人员应结合人员组合、工期进行合理配置。

架设每一个锚段承力索人员配置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项 目 组长 副组长 起锚人员 落锚人员 作业人员 司助人员 防护人员 单位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数量 1 1 2 2 4 3 6 备 注 负责架线全过程的指挥工作 由作业队技术人员担任 架线车2人,吊车1人 车站1人,现场5人

7. 材料要求

7.1 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的应符合验标要求,并经监理确认。 7.2 各种下锚终端型号、材质应和线材项匹配,并符合设计要求。 7.3 下锚绝缘子经验收合格,并经监理确认。

主要材料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名 称 承力索 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 悬式绝缘子 杵环杆 坠砣 坠砣杆 滑轮补偿装置 钢线卡子 接地跳线固定板 单联碗头挂板 规格或型号 按施工图定 按施工图定 按施工图定 按施工图定 按施工图定 按施工图定 按施工图定 单位 km 套 套 件 块 件 套 套 套 套 数量 若干 若干 若干 若干 若干 若干 若干 3 套 套 备 注 与锚段相配套 每锚段2套 按设计数量 按设计数量 按设计数量 按设计数量 按设计数量 起锚用 按设计数量 按设计数量 8. 设备机具配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名称 恒张力放线车 平板车 轨道吊车 放线滑轮 断线钳 倒链葫芦 钢丝套子 紧线器 紧线器 棕绳 规格 进口 闭口 3T、1.5T φ12×10m 单位 组 辆 辆 个 把 个 个 个 套 条 数量 1 1 1 160 1 各1 3 2 2 2 备 注 装备用线盘 吊线盘用 采用尼龙滑轮,数量可根据所放锚段增减 落锚用 落锚用 起、落锚吊坠砣用 承力索用 夹补偿绳用 传递线条用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名称 棕绳 棕绳 报话机 安全帽 安全带 脚扣 防护旗 温度计 镀锌铁线 工具袋 电工工具 喇叭 钢卷尺 长钩子 棉纱 扳手 导线揋完弯器 规格 φ20×15m φ20×50m 红/黄 摄氏 φ4.0 或口笛 5m 3m 375mm 单位 条 条 台 顶 条 套 面 个 kg 个 套 个 把 个 kg 把 套 数量 2 2 6 若干 2 2 各2 2 若干 2 若干 2 3 1 若干 2 1 备 注 起、落锚各1条 张力盘上引导线条用 每人一顶 起落锚各1套,型号根据杆型定 防护及行车指挥用 起落锚各1 吊导线及起落锚用 每人一套 起落锚各1,作业车上1 钩正腕臂用 打回头 落锚用 作业车起落锚用 9. 质量控制及检验 9.1 质量控制

9.1.1 线材进场质量应符合《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3), 线材规格、型号设计要求。

9.1.2 承力索的接头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9.1.3 承力索的张力补偿器应符合设计要求。 9.2 质量检验

9.2.1 线材进场质量应符合《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3), 线材规格、型号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书,进行外观检查。 9.2.2 承力索的接头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

9.2.3 承力索的张力补偿器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 10. 安全和环保要求 10.1 安全要求

10.1.1 材料质量不合格严禁使用。 10.1.2 注意补偿绳不得跳槽。

10.1.3 临时固定在支柱上的抱箍和固定坠砣的钢丝套在放线过程中不得解除,以防其在放线过程中上下窜动。当正式落锚后方可解除。

10.1.4 紧线器安装要牢固可靠。

10.1.5 事先检查锚柱的顺线路倾斜率,调整拉线调整螺栓,保证其符合标准,紧线时认真观察,如大于标准时,应紧拉线调整螺栓,并达标。

10.1.6 恒张力架线车司机应严格执行《CEM100.121 恒张力架线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0.1.7 防护人员应坚守岗位,现场防护人员应与驻站防护人员密切联系,列车通过前应及时通知施工人员,现场防护人员应加强防护。

10.1.8 车停稳后,方可上下,严禁抢上下。

10.1.9 放线车应在封闭点内返回车站,即放线作业必须在封闭点内完成,严禁延点,影响运输。

10.2 环保要求

10.2.1 坚决执行环保法规,制定管理办法,在施工中严格执行。

10.2.2 加强职工的施工环保意识,保护施工环境,及时回收施工中发生的包装废弃物,不随意丢弃。

10.2.3 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保护水资源免受污染。 10.2.4 保持好原有的地貌、植被和既有路基的稳定性。 10.2.5 文明施工,不随地扔垃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