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认识典型宣传典型——关于期刊的写作漫谈之五

来源:筏尚旅游网
典型引路是我们党和政府一贯的工作方 法,媒体宣传也一样。不管是过去、现在以至 注重典型的思想性,就是把隐藏在事实之中的 思想价值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要在大量杂乱 无章的事实中理出头绪,要把感性的认识上升 到理性的高度。这几年,灾害频繁发生,地震、 火山、台风、雪灾、水灾、煤矿透水、 火车相撞、飞机失事等各种灾害接 将来,任何媒体都把典型宣传放在重要地位, 无论是宣传模范人物,还是介绍工作经验,无 论是表扬先进,还是批评落后, 都在作典型宣传,都希望用典 型来引导热点,宣传政策.鼓舞 群众。作为期刊.尤其需要用典 型宣传来增加刊物的知名度和 连不断。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 玉树地震.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党组 织冲锋陷阵,在第一线抗震救灾,充 一 吸引力。在实际宣传中,往往会 出现不同的人采写同一个典 型,写 来的报道各不一样,有 分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 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九十年代华 东地区发生特大洪水,党的政治优 势在抗洪救灾中得到了充分的展 的报道震撼人心.有的却平淡 无奇.究其原因,除了作者的文 字功底有差别外,主要是作者 对典型价值的认识、对典型特 征的捕捉有没有新闻敏感造成 一 量 。 。Il关于期刊的写作漫谈之五 ㈣ 一 一一 ∞ 。蔫 示。但人们在担心:党的基层组织在 ; 抗洪救灾斗争中发挥的战斗力是偶 然的还是必然的?共产党员在发挥  。的先锋模范作用是自发的还是自觉 的?党群关系亲密无问的状态是暂 时的还是长远的?我参加了抗洪救 的。一个思想敏锐的作者,他会 在纷繁复杂的事物面前,一眼 就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写出有 ◎ 灾的报道.通过对大量事实进行多 深度的典型报道来。要让典型 报道取得理想的宣传效果,我 们的期刊作者、编辑要作必要 的努力 第一。注重典型宣传的思想 墓 高 角度、多因果的分析,对问题作了比 较充分的回答。第一,抗灾是一个特 殊的战场.我们的党和政府的坚强 领导,不仅能取得抗灾斗争的彻底 胜利,同样能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 性。一度时期,社会对典型宣传提 义建设的伟大胜利;第二,共产党员 在抗灾的关键时刻先锋模范作用发 挥得那么突出,他们的政治觉悟是 主要的原因,在灾害面前激发起强烈的责任意 出过不少非议。宣传推进改革的 先进经验.有人认为宣传色彩太 浓,没有新闻价值;还有人认为现在应该多登 社会新闻,少登典型报道。这些话的本质就是 淡化典型的思想性。思想性对于期刊来说特别 识;第三,党群关系的改善主要靠党的自身形 象,在抗灾的特殊战场上,干部群众的思想得 重要,它是区别典型与非典型、一般典型与重 大典型的根本标尺。只有具备思想性的典型, 到了交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 流,成为群众的希望和依靠。这篇报道所表达 灾报道一等奖,就是在今天,这些思想观点又 一业 才能取得期刊的典型宣传效果,才能发人深 思。具有说明问题的穿透力和打动人心的震撼 力。当前,思想空前活跃,新思想、新观念在与 传统观念的碰撞中显示出先进性。期刊宣传中 的思想丰富而深刻,不仅在当年被评为全国抗 务 次被抗震救灾的事实所证实。 漫 谈 第二。强化典型宣传的针对性。当前,我 江苏教育通讯 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文 业 化和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价值观念日趋多样 务 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漫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 谈 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一些人在价值标 准、道德原则、行为方式等方面陷人迷茫。同 时,改革不可避免地触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 一触及一些原有的利益格局.出现认识上的分 歧。利益上的参差,心理上的失衡。这种现实 的情况,要求我们的期刊在宣传中,必须摸准 群众的思想脉搏,有的放矢地做好群众的思 想引导工作。对人们群众所关心的社会问题 和实际问题进行必要的解释、疏导,消除人们 思想观念上的困惑和疑虑。党风廉政建设一 直是人民大众关心的焦点,尤其是反腐败问 题更是人们的家常话题。江苏党刊先后组织 了三期特别策划。一期以《反腐见效在于你我 他》为题,组织专家权威、普通群众全面分析 讨论反腐败与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有多大关 系,如何自觉地与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进行 斗争.得出的结论是:人民群众是反腐败的主 力军,只有人人参与对权力的监督,惩治腐败 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期以《重典惩治权力 腐败》为题,重点剖析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 以及应该记取的教训,阐明消除职务犯罪这 一腐败现象,关键在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用 法治代替人治,用制度制约干部的权力。这期 策划重点放在消除职务犯罪方面,刊发后群 众反响强烈。一期以《反腐败关键在公开透 明》为题,宣传公开透明的正面典型,分析不 能公开透明的原因,指出实现公开透明依赖 于政治文明的进步。这三期策划从不同的角 ‘度把反腐败的热点话题说深、说透、说到位。 由于针对性的宣传,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第三,把握典型宣传的准确性。期刊宣传 典型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引导、鼓舞广大群 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团结奋斗,贡献力量。因此,只有那些事实就 是、朴实无华的典型,才能走进大众的心田, 得到受众的肯定。那些完美无缺、高不可攀的 典型.人们无法学、学不到;那些水分太多、虚 假偏面的典型不能学、不该学。我们的期刊宣 传了这样的人和事,不仅伤害了读者的感情, 更重要的是损害期刊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和 信誉。因此,把握典型宣传的准确性是绝对不 能忽视的。我们在宣传典型时,需要把握现象 真实与本质真实的关系.做到现象真实与本 质真实的统一。典型的现象真实,是指宣传的 典型符合事物的外部表现。也就是说,典型要 确有其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都要符 合实际情况。典型的本质真实,是指典型宣传 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揭示了内在的实际意义 和事物的发展规律。记得1976年1月3日 《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一篇长篇报道,题目 是《文化大革命推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报 道中例举了小麦、水稻单倍体育种成功等事 实,以此说明文化大革命的正确和及时。这篇 报道中,小麦、水稻单倍体育种成功这是事 实,但这只是个别事实,不能代表本质的真 实。文化大革命本质的真实是对社会进步、科 学发展的极大破坏。报道的错误就在以偏概 全。最近,看到一篇报道,介绍一个村连续10 年实现“零招待”。外地人看了这篇报道深受 教育,是一个廉政典型。然而,本村村民看了 嗤之以鼻。这个村地处深山,村里很穷,至今 不通汽车,只有一条碎石小路通向外界,一年 到头根本没有上级领导或者什么干部到村里 来检查指导。村民说:“我们招待没有人,吃喝 没有钱。”这篇报道是一篇失实文章。原因就 是本质不真实。我们的编辑在编发这类典型 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典型的本质真实.做到典 型宣传的准确性 (陆静高。江苏省期刊协会常务副秘书 长、编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