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绿色小卫士——变垃圾为资源》 教学设计
沛县杨屯镇卞庄小学 刘茂荣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生态道德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激励他们能够从身边做起,主动参与环保。
2、了解生活垃圾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感知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 3、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了解回收利用的意义,学会从身边做起,积极主动参与环保。
教学重难点:学会给生活垃圾分类,能够从身边做起,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的家庭垃圾情况小调查,垃圾分解小 实验)垃圾名称卡片,分类垃圾桶,PPT。
活动过程:
导入:与学生谈谈近年来沛县的环境变化, 激发学生对家乡变化的自豪感和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引出课题——绿色小卫士。
活动(一)——做一个家庭垃圾小调查,感知垃圾的产生
1、 以图片作对比,让学生有卫生意识
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欣赏我们美丽的家乡(出示美丽景色图片)。学生发出赞叹声。
可是如果有一天它变成这样。 (出示垃圾乱丢的画面),学生说感
受。
(小结:没有人喜欢生活在到处都是垃圾的地方) 2、 大家一起交流调查结果,寻找垃圾的来源
这么多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呢?请同学交流课前做的 “家庭垃圾小调查”结果。
(小结:每个家庭都是一条“盛产”垃圾的生产线。) 活动(二)——交流实验成果,分析垃圾的危害 1、交流垃圾分解实验成果
请同学交流在垃圾分解实验中的收获。
(小结:有些垃圾填埋在土里会腐烂(分解),最后变成泥土, 但是像塑料袋、玻璃等不能马上分解。)
2、自由发言,审判垃圾
那些难以分解甚至有害的垃圾会给环境带来什么危害? 请学生自由发言,进行审判垃圾的危害。
(小结垃圾的危害:①侵占大量土地②污染土壤和水源③气味难 闻、污染空气④滋生细菌、传播疾病)
活动(三)——展示资料,了解垃圾的妙用 1、垃圾控诉,学生思考交流
生活垃圾又脏又臭,还影响我们的环境,可这真的是它们自己的 错吗?让我们也来听听“垃圾的控诉”。
播放“垃圾的控诉”录音,学生思考谈想法。
3、 播放视频,了解垃圾妙用。
播放垃圾回收利用视频, 请学生来了解垃圾究竟有哪些利用价值。 请学生也来谈谈自己了解的垃圾的其他利用价值
(小结垃圾的妙用: 回收循环利用制作新制品, 沼气沼肥的利用, 垃圾燃烧发电等)
4、 阅读资料,了解回收意义 阅读课文中“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的资料。了解垃圾回收的意义。
活动(四)——小游戏:垃圾分类,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同学们从资料中知道不把垃圾放错位置的好办法是什么吗?——垃圾分类。
1、 做好分类标志,认真学习垃圾的分类。
A、 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主要包括纸类、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用蓝色垃圾容器收集。
B、 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废弃物,如废电池,坏了的体温计、油漆桶等,用红色容器收集。
C、 厨房垃圾 家庭生活饮食中所需用的来源生料及熟品或残留物(剩饭、剩菜、果皮、菜叶、蛋壳、茶叶、骨头)用绿色容器收集。
D、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空气及土壤的污染。用灰色容器收集。
(补充:也有一些地方的垃圾桶只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都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2、 小组合作,进行游戏:垃圾分类。 3、 活动(五)——交流并总结收获,拓展应用。 学生出代表作交流,小结“变垃圾为资源”。
我们在这一节课堂中学会了对垃圾的分类,做好垃圾分类的好处是什么呢?学生自由讨论。
(小结: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资源,引出环保) 变废为宝,提升环保意识
要做到环保,除了垃圾分类,我们首先要做到什么呢?——减少垃圾的丢弃。请同学们动脑筋,学会变废为宝,减少垃圾丢弃。
学生谈谈生活中如何处理生活垃圾。 4、 作业
A、制作手抄报开展“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校内宣传。 B、选用废旧物品自己设计并完成一项小制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