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茶艺专业教学计划

茶艺专业教学计划

来源:筏尚旅游网
茶艺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 510112(滇) 专业编号:022

制订时间:2008.8

一、学制

(一)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三校毕业生 (二)学习年限:三年 二、培养目标:

为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科教兴滇”战略,为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播。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茶艺、茶文化、茶学、食品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专层次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人才规格: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理解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有良好的敬业精神,专业思想牢固,能吃苦耐劳,具有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良好意识,品德优良,技术过硬。

(三)专业能力较强,既能较熟练地掌握茶艺表演和推广、茶文化宣传以及茶叶营销与管理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独立获取信息、跟踪新知识、和利用新知识的能力。

(四)善于团队协作,有创新精神。

(五)具有可持续发展、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具有较强的英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计算机操作水平达云南省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考试一级;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写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有关专业英语资料,达到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水平。

(七)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敢于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身体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

四、业务范围:

本专业学生通过三年的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培养有较深厚茶文化底蕴;掌握茶叶的生产、加工知识,了解茶叶消费者需求;系统掌握茶文化、茶艺表演与推广、茶艺美学、现代茶叶营销技巧、食品品质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艺;能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如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具有一定的社交和口头表达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茶艺表演与推广、茶文化宣传与教育、茶叶审评、食品品质检测、茶叶营销与管理及茶会设计与组织等方面的工作。亦可围绕茶叶市场自主创业。

五、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分解

茶艺专业素质能力结构表(附表一) 学生能力要求与支撑知识(附表二) 六、教学模块课程设置 (一) 教学模块

本专业教学分五个教学模块,即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专业拓展和人文素质。 (二)课程设置 1、公共必修课

由《军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实用英语》、《实用语文》、《大学计算机基础》、《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组成。

2、专业必修课

由《美学基础》、《形体训练》、《茶学概论》、《茶艺理论与茶艺表演》、《中国茶文化》、《茶艺馆装修与设计》、《茶叶生物化学》、《茶叶标准化加工技术》、《茶叶市场贸易学》、《现代饮食业经营管理》、《茶艺技能训练》、《茶文化概论》、《消费心理学》、《现代礼仪》、《茶叶加工学》、《茶叶审评与检验》、《茶馆经营与管理》、《民族茶艺与茶文化》、《美学基础》、《茶席设计与茶会组织》、《茶叶综合利用》和《专业认知实习》、《暑期社会实践》、《课外综合实践》、《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组成。

3、专业限制性选修课

《插花艺术》、《声乐理论名曲欣赏》、《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茶叶市场营销学》、《茶叶营养与保健》、《茶叶包装与贮运》、《民族音乐概论》、《演讲与口才》、《审美学概论》、《茶文化经典选读》等课程组成。

每人选修不少于四门,不超过五门。

4、任意必选课(由学院统一安排,详见附表六) 5、任意自选课(由学院统一安排,详见附表六) 七、实践教学环节(附表三) 八、实践教学占总教学课时百分比 1、理论教学时数:1291 2、实践教学时数:1688 3、总教学时数:2979

4、实践教学占总教学时数百分比:56.6% 九、考证时间安排(附表四) 十、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五) 十一、有关情况说明

2

本专业2006年申报,2007年开始招生。计划突出实践教学,做到实践教学三年不断线,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主线,突出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

十二、修订说明 (一)修订的依据

1、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关于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性意见(热院[2006]58号);

2、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关于调整《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意见(人基系2007年5月9日发); 3、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2008年第二次会议纪要(热职院(专建委)[2008]02号)。 (二)修订的过程

自专业开办以来,每学年都组织专业教师对计划中所开设的课程、学时数及选修课等方面进行修订,并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小组会议对教学计划进行审定。还广泛收集本专业学生的意见,对部分课程进行合理调整。同时广泛征求生产单位和用人单位的意见,根据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对相关课程做出适当调整。

(三)修订的结果

1、专业培养目标更加准确,更能体现本专业的特色; 2、教学进程更加合理,可操作性强;

3、根据实际情况整合了部分课程,把《美学基础》、《形体训练》调为专业必修课等;

4、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本系教学资源,对专业限制性选修课进行适当调整,增强了实用性和操作性;

5、专业教学计划更加合理,格式更规范。

实用文档

附表一:茶艺专业素质能力结构表 思想政治素质 两课、形势与政策 锻炼身体、体育 身心素质 基本素质 心理健康 国防意识、军事技能 军事课 文化素质 茶文化、应用技术写作、人文素养 专 业 英实综 语用基本英语听说能合 应英素 语 用质 能阅读专业英语能力 能 力 力 产品营销能力 基 企业管理能力 本 基本企业管理能力 能 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 茶语言表达演能力 艺艺术等级考试 表舞台表演能力 职 演业 能 茶艺表演能力 茶艺师等级考证 能 力 力 茶机运用能力 茶 叶茶叶初制能力 专加 业工茶叶精制能力 技能能 力 茶叶品质审评与检验品质检验能力 茶具鉴赏能力 茶文化传播能力 专业科技写作能力 职业综合能力 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获取分析、利用信息能力 品质审评能力

4

附表二: 茶艺专业学生能力要求与支撑知识表

类别 能力单元 支撑知识 备注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舞台表演能力 茶 艺、茶文化 专业技术能力 语言表达艺术知识 舞台艺术知识 茶艺与表演知识 茶文化基础知识 茶文化基础知识 茶叶加工知识 品质审评检验知识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 市场营销知识 相关知识 计算机相关知识 实用语文、普通话相关知识 公共关系与礼仪 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 茶艺表演能力 茶具鉴赏能力 茶文化传播能力 茶叶加工与检验技术 企业经营管理 制茶能力 食品品质审评与检验能力 企业管理能力 产品营销能力 信息收集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沟通与合作能力 工作能力 关键能力 适应能力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管理及协调能力 安全意识 社会责任感 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 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 创新思维

实用文档

附表三: 茶艺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安排表 学期 实践教学计划、内容 序号 1 内 容 军训 形体训练 天数 10 3 课时 60 18 12 24 24 60 备注 一 2 1 二 2 1 三 2 3 4 1 四 2 3 五 六 1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2-1) 2周 专业认知 现代礼仪 声乐理论 茶叶包装与储运 课外综合实践(2-1) 2-3周 2 4 4 1周 为一门课程 为一门课程 选 修 为一门课程 为一门课程 为一门课程 茶艺师考证 为一门课程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2-2) 2周 课外综合实践(2-2) 茶艺师技能培训 专业实训 1周 10 2周 六个月 153 1 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论文 合计 720 918 为一门课程 备注:专业认知、专业实训、暑期社会实践、课外综合实践按周计算,不计入总学时。

6

附表四:茶艺专业考证时间安排表 序号 1 2 3 4 5 6 考证名称 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云南省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 茶艺师 秘书证 制茶工 普通话 等级 B级 C级 中、高级 中级 高级 三级甲等 考证时间 在校期间 在校期间 第五学期 第四、五学期 选考 第五学期 第一学年 必考 备注 必考 必考 必考

实用文档

附表五:茶艺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时数 序 号 1 2 公 共 必 修 课 3 4 5 6 7 8 1 2 3 4 5 专 业 必修 课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专业限选 课 4 5 6 7 8 9 10 军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按学期分配学时数 实践 60 6 14 一 90 36 18 二 36 三 四 15 15 五 15 15 六 备注 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 100001 100002 100003 100004 100005 100006 100007 100008 222101 222102 222103 222104 222105 222106 222107 222108 222109 222110 222111 222112 222113 222114 322101 322102 322103 322104 322105 322106 322107 322108 322109 322110 合计 90 36 54 理论 30 30 40 形势与政策 实用英语 体育与健康 实用语文 大学计算机基础 合 计 美学基础 形体训练 茶学概论 茶艺师技能培训 舞台艺术 现代礼仪 茶馆经营与管理 茶文化概论 茶叶审评与检验 茶叶加工技术 茶叶专业英语 基本声乐理论 消费心理学 民族茶艺与文化 合 计 茶叶市场营销学 茶叶包装与储运 茶叶综合利用 插花艺术 绿色食品生产检验 声乐理论名曲欣赏 茶叶营养与保健 茶文化经典选读 75 50 25 15 15 15 72 48 24 72 72 6 66 36 36 36 24 12 36 72 30 42 72 507 258 249 267 159 51 72 60 12 72 36 12 24 36 72 72 72 72 72 72 72 72 36 72 36 72 900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0 40 12 40 48 40 40 40 40 24 40 24 28 488 24 24 24 24 24 24 24 36 24 24 32 60 32 24 32 32 32 32 12 32 12 44 4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72 180 72 72 72 72 72 72 72 36 72 36 72 144 144 216 216 36 民族音乐概论 演讲与口才 合 计 252 108 36 36 36 36 36 36 72 108 36 36 36 36 144 至少选修4门、但不能多于5门

8

课程类别 课程时数 序 号 1 2 3 4 5 6 课程名称 专业认知 暑期社会实践 专业综合实训 课外综合实践 顶岗实习 毕业论文设计 合 计 课程编码 合计 理论 2周 4周 2-3周 2-3周 360 360 720 实践 一 按学期分配学时数 二 三 四 五 六 备注 专业必修课(实践)第2学期2—3周 2-5学期的2个暑假 第5学期不少于2周 第3、4学期的课余时间进行 5-6学期3个月 第6学期3个月 任意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详见附表六,其中选5门必选课,其余至少选修4门,但不修能多于5门 课 总 计 学时数按总学时408、理论学时272、实践学时136计算 2733 1217 1516

备注:

1、 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2109学时;选修课912学时,其中应从中选修588学时左右;专业必修课

720学时。

2、 选修课从第一学期开设,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100学时以上。

3、 总学时数约2733学时;其中理论教学时数是1217学时(必修课825学时,选修课392学时),实践教学时数为1516

学时(必修课600学时,选修课196学时,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72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约44.5﹪,实践教学约占55.5﹪。

实用文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