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育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300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第一个学士学位项目开始于( ) A.1900年 B.1909年 C.1910年 D.1920年 2.我国护理学士学位项目最早开设于( ) A.1920年 B.1921年 C.1950年 D.1984年 3.活动课程的特点是( ) A.以学科为中心 B.以学习者为中心 C.以社会需要为中心 D.以能力为中心 4.发生在变化的时间的强化称为( ) A.固定间隔强化 B.固定比率强化 C.变化间隔强化 D.变化比率强化 5.俗语说:“三日不练,手也生”是指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率 B.应用率 C.失用率 D.效果率 6.遗忘的规律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逐渐减慢 D.逐渐加快 7.从课程的层次构成上看,可以将课程分为( ) A.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B.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 C.学科并列课程和核心课程 D.大、中、小、微型课程
8.“学生能够运用小儿营养计算法,正确地为特定年龄和体重的儿童计算食物摄入量”这一目标属于认知层次的( ) A.知识层次 B.理解层次 C.应用层次 D.分析层次
9.在四年制的护理专业中,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分别安排在前两年与后两年修完,这种护理课程设置模式为( ) A.“建筑式” B.“渐进式” C.“平行式” D.“金字塔式”
10.20世纪欧洲“新教育”运动,特别是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的倡导,产生了(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广域课程 11.情感领域目标由低到高的第三层次目标是( ) A.反应 B.接受 C.价值观念组织化 D.赋予价值
12.认知领域目标分类中“作出某种计划或提出一套操作方法”属于认知领域层次中的( ) A.知识 B.分析 C.应用 D.综合
13.学院的风气体现为“领导勤奋、灵活,在必要的时候制定条例和目标”属于( ) A.开放型 B.家庭型 C.自治型 D.控制型
14.小组教学中,由指导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一种传统方式称为( ) A.命令式 B.苏格拉底式 C.启发式 D.协商式 15.富有意义的经验应具备的特点是( ) A.连续性和测量性 B.连续性和互动性 C.互动性和测量性 D.持续性和发展性 16.利用经验试图去影响他人属于( ) A.面临 B.参与 C.内在化 D.传播
17.试题的量应根据考试时间、内容、题型等选择,一般考试时间为2小时,试题的量应该是中等水平学生完成的时间是( ) A.1小时到1小时30分 B.1小时30分到1小时40分 C.1小时40分到1小时50分 D.1小时50分到2小时 18.下列有关教师授课评价,描述正确的是( ) A.对授课进行评价的诸多方法中,观察法是标准方法 B.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参与授课评价
C.让学生评价每次讲课比评价这门课程更有意义 D.教师之间相互进行评价没有实际价值
19.在小组教学中,有关不同座位安排方案的正确说法是( ) A.允许学员自由选择座位安排形式
B.根据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选择座位安排方案 C.在不同座位安排方案中,圆圈形方案最常用
D.方桌会议型座位,只适用于人数较多的工作成员正式讨论时使用 20.“经验继续影响其生活方式”属于经验分类中的( ) A.面临 B.参与 C.认同 D.内在化 21.“替代性强化”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诺斯
22.在对生物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两种学习行为中,斯金纳更加强调的是( ) A.应答性行为 B.操作性行为 C.反射性行为 D.刺激性行为
23.学习者的概念属于“自我定向型”,属于( ) A.儿童教育模式 B.成人教育模式 C.终身教育模式 D.问题为中心的模式 24.护理教育的研究方法中,观察法具有( ) A.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性
B.明确的目的性、严密的组织性和计划性 C.科学、严谨性 D.客观、真实性
25.综合课程又称( ) A.广域课程 B.分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蔽课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华生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斯金纳 E.班杜拉
27.桑代克的基本学习规律包括( ) A.增强律 B.反射律 C.效果律 D.准备律 E.练习律
28.成人教育理论强调( ) A.教师帮助创建适宜的学习环境 B.鼓励学习者参与学习计划 C.判断学习者的需要 D.提供满足需要的学习经历 E.与学习者共同设计学习计划
29.属于间断性强化的有( ) A.固定间隔强化 B.变化间隔强化 C.固定比率强化 D.变化比率强化 E.固定地点强化
30.在小组教学工作中,指导教师的职责是( ) A.可作为领导者,对小组指导工作承担主要责任 B.作为促进者、知识的资源者
C.随时评论学生的问题,并商议对策
D.要给小组充分自由度,避免受计划的约束 E.要向全组强调,所有成员均应为集体作出贡献 31.开放式学习的特征是( ) A.能按指导教师要求控制学习范围 B.由教师指定选修课程 C.以学习者需要为中心 D.采用多媒体进行学习 E.有导师指导及支持系统
32.有关教育评估与评价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教育评估是对教育成果的测量 B.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成果的价值判断
C.教育评估与教育评价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 D.评估是一种事实判断,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 E.评估是评价的基础
33.属于课程评价的项目是( ) A.课程目标、结构、进度 B.教学方法的效果 C.教学资金提供的情况 D.课程后学生的能力 E.工作人员的进取心
34.对事物进行量的测定的方法有( ) A.测量 B.评估 C.评价 D.评判 E.判断
35.满意的临床学习环境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是( ) A.提供良好的医疗护理服务 B.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
C.适当合格的工作人员提供足够的教学和指导 D.提供专业继续教育的机会
E.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以维持一定的标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36.美国的教育评估和评价的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萌芽期、___形成_____期和_发展_____期。 37.“导师制”的目标是通过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密切的联系,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不断向学生个体提供___支持_____与___指导_____,以促进学生的训练活动。
38.讲授的目的是与听众____交流信息____,其主要的媒介就是讲授者的声音。 39.任何教育活动都有4个基本要素。即___教育者__、受教育者、_教育内容___和教育手段。 40.“我准备进行一次注射”属于经验分类中的_参与_______。
41.小组成员按照一定的互动结构进行相互学习的系统学习方法为__合作学习______。 42.试卷质量分析的主要量化指标包括___难易度_____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43.护理教育:指为护理学科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学,护理学等知识,并能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的活动
44.操作性作为:指没有已知的刺激,而是由机体自身发出的行为,因而又称自发性行为,可写成公式R(反应行为)→S(刺激)
45.强化消退:指在反应之后,如果不给以继续强化,反应行为就会逐渐消失。
46.感觉记忆:对所得到的刺激只记录很短一段时间,它是一个高效能的系统,能够记录所有感受器输入的原始形态的刺激。 47.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是指利用有关学校组织,校园文化,社会过程和师生相互作用等方面给学生以价值上,规范上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8.简述Tyler提出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四个基本问题。 (1)学校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什么?
(2)学校要提供哪些课程方能达到这些目标?
(3)学校应该如何对这些课程有效的组织安排? (4)如何对这些课程评价?
49.简述制订课程科目大纲应遵循的原则。 (1)课程目标合理
(2)明确课程内容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澄清评价方法与教授方法的异同点 (4)分清主次,认识关键所在 (5)确认课程内容的顺序
(6)树立课程评估的整体性观念
50.简述综合性护理课程的三种方法。
(1)论证法:通过论证人体发育和衰老的过程,把从出生到死亡的概念作为组织课程的基础。课程始终以人为中心,把各部分知识综合成较大的整体。
(2)操作法:根据学生的需要组织教学,油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本人需要的活动。
(3)以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课程:根据护理实践中的各种问题组织教学,这些问题经过护理专家的省定。
51.简述克服带教制缺点的有效措施。
(1)带教老师对健康护理的认识与学习一致。 (2)提高高质量护理并与学校的目标一致。 (3)临床教师热情并热爱自己的专业
(4)临床教师具有提供高质量护理所必须的知识 (5)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2.论述课堂讲授法的缺点。 讲授法的缺点 (1)讲授不能照顾个别学生的需要 (2)讲授的进度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 (3)教师可能会存在明显的偏好 (4)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 (5)学生得到的是“第二手”资料 (6)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减弱
53.论述试卷编制的基本原则。、
(1)编制试题应该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试题内容。 (2)根据不同的考试目的和用途进行试卷的设计和试题题型的选择。
(3)试题的量应根据考试的时间、内容、题型难度及被测试对象的特点等选择。一般考试时间为2小时,试题的量应该在中等水平学生能在1小时30分钟到1小时40分钟完成为宜。 (4)教学大纲的符合率高,一般不可以超出教学大纲。
(5)教学大纲的覆盖率好,试题的内容及重点应与教学大纲要求一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