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8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1001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学讲演录》的作者是( ) A.苏格拉底 C.黑格尔
2.“美学”的原初意义是( ) A.艺术学 C.感性学
3.审美活动的价值特征是满足人的( ) A.物质需要 C.感官需要
B.社交需要 D.心灵需要 B.心理学 D.理性学 B.柏拉图 D.鲍姆加登
4.审美活动中两个基本要素的关系是( ) A.先有审美对象 C.互为条件无法分离
5.审美发生的特殊标志是( ) A.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C.自然对象向审美对象的转化
B.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 D.人类社会的形成 B.先有审美主体 D.因时而异灵活出现
6.装饰的发明说明原始人具有了最初的( ) A.科学意识 C.社会意识
7.所谓审美形态的兼容性是指其( ) A.历史生成与个体相对性生成 B.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 C.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
1
B.伦理意识 D.审美意识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
D.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8.以下最能使人产生优美感的树木是( ) A.山间的松柏 B.湖畔的垂柳 C.路旁的冬青
D.森林的灌木
9.古人说:“宁可食无鱼,不可居无竹”表达的是一种( ) A.审美需要 B.审美经验 C.意象结构
D.物质欲求
10.“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忒性存,无痕有味”一语,强调艺术作品的( ) A.感性特征 B.理性特征
C.情感特征
D.感性与理性交融的特征
11.在发生认识论看来,改变原有心理图式进行审美活动是( ) A.同化过程 B.调节过程 C.想象过程
D.感悟过程
12.能够为主体感官直接把握,是艺术意象的( ) A.虚拟性 B.感性 C.想象性
D.情绪性
13.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是艺术的( ) A.娱乐消遣功能 B.认识功能 C.思想启迪功能
D.社会干预功能
14.艺术只能存在于( ) A.物质世界之中 B.人类社会之中
C.民族文化之中
D.主体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之中 15.艺术家的灵感是( ) A.神秘力量的启示 B.对客观规律的抛弃 C.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
D.时刻伴随艺术思维的过程 16.下列艺术中纯粹属于空间艺术的是( ) A.舞蹈 B.文学 C.摄影
D.影视
17.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又称为( ) A.观
B.品
2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
C.悟 D.思
18.中国近代率先提出“美育代宗教”观点的学者是( ) A.梁启超 C.蔡元培
19.美育的过程往往是( ) A.立竿见影的 C.因人而异的
20.美育的目的是使人( ) A.增长知识 C.健康体魄
B.历练才干 D.身心完美 B.潜移默化的 D.顿入佳境的 B.王国维 D.严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构成审美活动动力机制的内在要素是( ) A.审美需要 C.审美趣味 E.审美享受
22.决定个人审美体验深度的原因有( ) A.生理遗传 C.社会阅历 E.知识储备
23.下列戏剧中属于悲剧作品的是( ) A.《俄狄浦斯王》 C.《威尼斯商人》 E.《雷雨》
24.下列现象中属于艺术品的有( ) A.丰收硕果 C.城市雕塑 E.学术专著
25.艺术的功能包括( )
3
B.审美理想 D.审美创造
B.人生体验 D.精神追求
B.《普罗米修斯》 D.《窦娥冤》
B.机器设备 D.流行歌曲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
A.审美功能 C.道德教育功能 E.社会干预功能
B.宗教感化功能 D.心理平衡功能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6.审美经验 27.崇高 28.模仿说 29.意境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0.美学学科孕育与形成中经历了哪些阶段? 31.如何理解审美活动中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 32.简要评述席勒的美育思想。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3.从“义勇军进行曲”看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34.以实例说明,艺术活动在人类审美活动中的地位。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