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的培养策略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的培养策略

来源:筏尚旅游网
2020年第4期(x)

抬各f @

教学研究----------------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

的培养策略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李巧云

摘要结合高中生物学教材,具体阐述从辨别迷信和伪科学、参与生物学社会议题、宣传保护环境、解释

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4个方面培养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的策略。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教学;社会责任;培养策略 文章编号 1005 - 2259(2020)4x-0021 -02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首次提出了生物学核心素养,其中重要的 一条素养就是社会责任。而在以往的高中生物学教 学中,学校大多以高考为目的,教师对“社会责任”了 解甚少,所以“社会责任”教育缺失得比较严重。在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每 个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结合笔者的实习经历, 从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培养高中生的社会责任 素养。1

运用社会现象,辨别迷信和伪科学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伪科学论断,如“吃基因补基

因”“孩子的性别由妻子决定”等,更有一些保健品过

分夸大其作用的宣传语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这 些现象为例,引导学生基于生物学知识,辨别迷信和 伪科学。例如,在学习“细胞中的无机物”这一章节 时,教师可以就当前社会上各种补钙产品日益兴盛, 人们盲目补钙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钙”的 生理作用,不要盲目相信商家的夸大宣传。又如,在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教学中,教师

可以联系当前氨基酸保健品的现象来设计导人:近年 来,氨基酸保健品非常广泛,许多宣传中提到氨基酸 片具有提高免疫力、帮助慢性病恢复、保护心血管等时血型的配对方式,即A型血的病人可以使用A型 血和0型血,B型血的病人可以使用B型血和0型 血,AB型血的病人可以使用A型血、B型血、0型血, 〇型血的病人只能接受〇型血。

利用学生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研 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对学生检验假设、分析 论证、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提升,也是对学生知 识接受程度的一种检测。学生只有综合全面、有逻辑 性地分析问题,基于证据解决问题,科学思维才能不 断提升。

透过实验现象抽象出事物的本质需要在科学思 维建构之后进行分析推理才能得出,而科学思维的养 成对学生观察生命现象、区分事物的不同、透析事物 本质及客观解决生活问题都有积极的影响。通过问 题牵引、分析材料、参与实践的教学内容,辅以创设情 境、实验操作的教学方式,学生的科学思维丨更会在无 形之中得到培养。

11]

http://www. zxswjx. com

过程中,学生能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有理有据地建立解

决方案,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养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例如,在学习“输血与血型”时,笔者注重引导学 生参与实践,解决生活问题,学生在接收课堂内容之 后,认识到血型有A型、B型、0型和AB型4种。实 际生活中,学生经常会听到战争、车祸之后的病人需 要输血,那么,输血会有什么要求呢?这便是隐藏在 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学生在认识到血型的决定因 素之后,了解到A型血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血清中 有抗B抗体;B型血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血清中有 抗A抗体;AB型血红细胞表面有A,B两种抗原,血 清中既没有抗A抗体,也没有抗B抗体;0型血红细 胞表面没有A,B抗原,血清中既有抗A抗体,也有抗

B抗体。针对输血原则,即避免抗原抗体结合产生凝 血现象,所以含有某种抗体的血型,它不接受对应抗 原的血液。然后引导学生利用血浆进行操作实践,让 学生感知凝血现象。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得出了输血

A

^

...

你M

教学研究

功能,并专门针对老年人进行推销,很多老年人因此 倾家荡产,后悔不已。那氨基酸保健品真的有用吗? 如果你的爷爷或奶奶问你,你会怎么向他们解释?在 学习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后,教师再次提出以上问 题,学生小组讨论氨基酸保健品的功效,得出结论:除 了 8种必需氨基酸之外(婴儿是9种),其余所有氨基 酸都是人体可以合成的,根本无需添加。而人体所需 的8种必需氨基酸,只要常人正常饮食,都不会缺乏, 因此,氨基酸保健品功效有限。

2对涉及生物学社会议题的知识定期举行辩论赛

当今是信息蓬勃发展的年代,学生可以通过互联 网关注社会热点,但如何客观、正确地看待相关生物 学社会议题,这是生物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新课 标倡导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我国的 国情,分别从各专题的学科进展及争议焦点展开讨论 或辩论,以丰富相关学识,加深对科学、技术、社会相 互关系的认识。因此,对涉及生物学的相关议题可以 定期举行辩论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例如, 在学习“基因工程的原理及其应用”后,教师可以组 织“基因编辑婴儿是否安全”为辩题的辩论,设置正 方(基因编辑婴儿安全)和反方(基因编辑婴儿不安 全),根据学生意愿确立正方组、反方组、评委组和观 众组,并宣布辩论规则,让学生小组分工查阅资料。 辩论前,学生到图书馆,利用互联网查阅基因工程的 应用、转基因生物、基因编辑婴儿的相关资料,为自己 方的论点提供论据。教师可指导学生从人类健康、道 德伦理等方面去思考科学的两面性,辨析生物学家的 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在辩论活动中学会辨别科学与伪 科学,感悟社会责任。又如,通过“细胞核——

系统的

控制中心”的学习,开展“克隆技术”“试管婴儿技术” 相关辩论,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法律法规,做一个合格 的公民。此外,还可以开展对转基因植物、克隆哺乳动 物、艾滋病、禽流感、SARS芩主题的辩论,向学生传递 正确的科学知识,有助于他们理性地面对相关的社会 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3

案例教学,宣传关爱生命、健康生活、保护环境 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健康生活、关爱 生命、保护环境的资源。教师不仅可以借助教材资源 渗透与社会责任相关的知识,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补 充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探究和分 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健康生活和保护环境 的社会责任。例如,学习“免疫调节”时,教师可以补知识

2020年第4期(x)

充我国器官移植面临供体短缺的案例,并进行器官移 植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公益事业(器官、骨髓、造血 干细胞的捐献等),形成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的责任素 养。又如,在讲解“生态系统”知识时,可以以“生物

圈2号”作为案例,提出问题:“生物圈2号”为什么会 失败,科学家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从不 同角度开放性地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地 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在茫茫宇宙中只有地球这 一个家园。从而让学生认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 要性,认同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养成环保的意识 和行为,培养主动宣传环境保护的责任素养。通过案 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讨论相关案 例,学生更加了解健康生活、保护环境的知识,主动向 他人宣传社会责任知识。4

科学探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道: 组织以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 键,以探究为特点的教学不仅会直接影响核心素养中 “理性思维” “科学探究”的落实,也会间接影响另外 两个核心素养的达成m。教材中不仅有诸多具体的 探究性实验,还有许多涉及日常生活的生物学问题。 例如,学习水和无机盐后,可以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证 明某一种或几种无机盐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设计实验方案,课堂上评价 学生实验设计的问题,讲解注意事项(如培养基的选 择上很多同学选择了蒸馏水和土壤),最终确定实验 设计方案。又如,在学习酶的知识后,要求学生设计 一则加酶洗衣粉的广告,同时教师可渗透“酶在医药、 食品、环保、化工、物质能源等领域广泛应用,让学生 尝试通过酶或酶工程来解决生产生活中与生物学相 关的问题”[2]。通过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开展科学 实践,能加深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紧 密联系,培养其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 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应充分融入社会责任教 育,促进学生在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掌握社会责任 知识,激发其社会责任感,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社会责 任意识C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 任守运.基于教材资源培养高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J].生物学教学,2017,42(4〉:13-14. A

http://www. zxswjx. 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