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极弧系数对小功率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性能影响的分析

极弧系数对小功率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性能影响的分析

来源:筏尚旅游网
第4卷第3期 2013年8月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Vol_4。No.3 Aug.。2013 Journal of Engineering of Heilongj iang University 极弧系数对小功率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性能影响的分析 刘作坤 ,安国平 ,陈 思。 (1.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43;2.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72;3.哈尔滨理 工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 要:随着永磁材料价格上涨,电机设计中控制永磁材料的使用量、降低成本是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研究重 点之一,以500 W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为例,利用电磁场分析软件,对电机内电磁分布和输出性能进行计算, 并研究永磁体不同圆周方向长度(改变极弧系数)情况下电机性能的变化,为此类电机的优化设计和成本控制 提供参考。 关键词: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磁极结构;极弧系数;输出性能 中图分类号:TM 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08X(2013)03—0097—06 Influence of pole arc coefficient on performance of low power PM BLDC motor LIU Zuo-kun ,AN Guo-ping ,CHEN si。 (1.Beijing Shouga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Beijing 100043,China;2.Beijing Feb.7 Railway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LTD.,Beijing 100072,China;3.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With the price rising of permanent magnetic materials,permanent magnet(PM)brushless DC motor costs also rises.The controlling of permanent magnet material utilization amount is also one of the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permanent magnet brushless DC motor.In this paper,taking a 500W permanent magnet brushless DC motor as example,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alysis software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motor electro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and output performance.Motor performances are reasearched in the circumstances of different circumferential lengths(pole-arc coefficient)of permanent magnet.The study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is kind of motor. Key words:PM BLDC motor;magnetic pole structure;pole—arc coefficient;output performance 理论和电机理论的发展,已将直流电动机的励磁部分 0 引 言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永磁材料、微机、新型控制 收稿日期:2013—04—12;修订日期:2013—05—17 用永磁材料替代,从而产生了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它是一种集机电和电子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品。近年 来这种电动机在各种驱动、伺服和控制领域得到了迅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20100480185);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2012RFQXG083) 作者简介:刘作坤(1978一),男,北京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设备可靠性与寿命预测分析,E-mail:zuolunliu@163.com;通讯 作者:陈思(1975一),女,湖南长沙人,讲师,研究方向:电机设计与机械强度分析,E-mail:chensi0501@163.corn。 ・98・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第4卷 速推广和应用,且又因其体积小、结构简单、效率 高、无转子损耗,目前已在中小功率范围内得到广泛 的应用[1_ 。近年来永磁材料价格的高涨,也增加永 磁电机的成本,因此,控制永磁材料的使用量、降低 成本也是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研究重点之一。 本文以500 W、8极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为 E 例,利用Ansoh软件对额定工况下电机的性能、 输出特性和磁场分布进行了分析,并改变永磁体的 C 参数,研究永磁体不同圆周方向长度(改变极弧系 数)情况下电机性能的变化,为此类电机的优化设 计和成本控制提供参考。 1 I 删l舳图1电机求解域模型 l re 帅of II咖dec m翰 c f暑e m盈I 在电机二维横截面的定子外圆和转子内圆处施加 第一类边界条件,AE、AF处施加半周期边界条件, 1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场有限元 分析 可得到时域计算电机二维瞬态场的数学模型: 瓦0 I 1 )+ (吉 )1.一(Jzml ̄ ) (1)  r1:A l BDc—A l肼一0 在电机电磁场求解过程中,为了简化分析,做 I出如下假设_8]:①电机气隙相对于磁极极距的尺度 lr2:A l舡一一A ,I AF 较小,且是均匀的,其磁感应强度或磁场强度一般 认为沿电机的轴向是不变的,为建模和计算方便, 电机铁心轴向有效长度内的电磁场按二维场来处 理,铁心外缘的散磁忽略不计;②定子载流导体和 式中A 为磁矢量; 为磁导率; 为电导率;t为 时间;J 为外加轴向电流密度。 为了考虑外电路和电机端部效应,可用场路耦 合的方法计算电磁瞬态过程,场路耦合计算中的等 效电路见图2。通过定子绕组的电动势将电磁场有 限元方程与绕组电路方程联立起来,直接求解磁矢 位和绕组电流。 铁心中的集肤效应忽略不计;③场域内各处的场量 均随时间正弦变化(包括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 向量磁位、电流密度等)。考虑电机结构的对称性, 取1/8个电机模型为求解区域,见图1。 图2场路耦合计算的电路图 Fig.2 Circuit diagram for field-circuit coupling calculation 第3期 刘作坤,等.极弧系数对小功率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性能影响的分析 将式(1)变分合成,得到离散化方程: KA+丁 一C1 (2) 『L K-q?0 R L /I ~2]。L~ r C  。 ~ ,, 有限元区域的电动势可通过绕组交链的磁通变 化求得,一个线圈边的一根导体单位长度的平均电 动势为 一 :出dy--一 Adxd (3) 2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额定工况分析 \ \、、 ,,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额定点数据见表1。通过上 述计算方法进行电磁场有限元分析,得到求解域内 / /的磁场分布见图3。 表1电机的额定参数表 Table 1 Motors rated parameters 式中A 为半槽面积。 若线圈边划分成m个单元,线圈有N 匝,则 一、 一 个线罔边的平均电动势: P 一N】L ,g 一 N1L , (去耋 ) (4) 参数 功率/w 电压/V 取值 500 24 参数 相数 转速/r・(rain) 取值 3 1 480 式中L 为电枢计算长度,A , ,A 为剖分三 极数 定、转子铁心长 定、转子铁心材料8 6O DW315 定子槽数 定子外径/ram 定子内径/ram 24 120 75 角形3个节点的磁矢位, 积。则相绕组电动势 e一为剖分三角形单元面 每相串联匝数 24 0.56 瓦片形 5 0.84 转子内径/mm 永磁体材料充磁方式 永磁体极弧系数永磁体矫顽力/ kA・(m) 25 XG160/120 径向 0.8 是( 车 ) (5) 空载气隙磁密/T 永磁体形状 永磁体厚度/ram 永磁体剩磁/T 联立可得到瞬变电磁场与绕组电路方程耦合的 空问离散模型:  一0 L ~ 一 0誊 一 ]● J ( 强 (a)磁力线分布 (b)磁密分布 图3额定负载时电机磁场分布 Fig.3 Magnetic field dislribution in motors iflder rated operating 图4为电机起动过程的转速曲线,可见电机在 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稳定,但电机在起动的瞬间冲击 电流较大,见图5,随着转速的增加,电流逐渐趋 于稳定,由于电流换向作用,使得电流波形不完全 是方波,在换向处产生一些脉冲而呈一定锯齿状畸 变,相应的电机输出转矩波形见图6。 反电动势是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设计中的一个 重要的过程量,见图7,它的大小、相位直接影响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出力,也就是说,只有电机 的电枢电流与反电动势同相时才能得到电磁转矩的 第3期 刘作坤,等.极弧系数对小功率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性能影响的分析 CtuweInfo lnducedVotlage(PhaseA) Setupl:Transient —InducedVotlage(PhaseB1 5O O0 25・00 Setup 1:Transient InducedVotlage(Ph ̄eC、 Setup1:Transient —≤ o【)(】 一25 00 .I、 、 ㈡l 、 一5O O0I … ……  .. … 80 OO 82.5O 85.OO 87.5O 90.00 92.50 95.00 97 5O 100.00 t/ms (a)电枢电流 图8 80~100 ms局部放大图 Fig.8 Partial enlargement in 80 ̄100 ms 0 8 O 6 ————气隙磁密 基波 3次谐波 5次谐波 7次谐波 O 4 |= ————0 2 ——0 ——9次谐波 ㈣ _l: 11次谐波 O 2 . ¨ ——13次谐波 _二. .一∞ 一 势 0/(。) ~9 ~04 A , ∞ 图9气隙磁密及其谐波分析 Fig.9 Harmonics of flux density in aiPgap 表2电机的额定负载时主要性能 Table 2 Motors performance at rated load 个电机成本比重较大,直接影响电机的市场竞争 力。为此,分析了永磁体不同的周向长度(永磁体 极弧系数 不同),对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额定负 载时性能的影响。 对永磁体的a 从0.5~0.9(a 越小,永磁体用 量越小)之间取值进行电磁场分析,得到电机额定 T作状态下的主要性能随a 的变化关系见图10。_ 由图1O可见,各性能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 在取值区间内,随着a 的增加,转速逐渐降低, 转矩逐渐增加, 越大,两者的变化趋势变缓。 3不同永磁结构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在设计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时,磁钢尺寸的设 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电机的性能,同时磁钢尺寸也 影响电机永磁材料使用量,而永磁材料的成本占整 在0.5~O.7之间变化时,a 越小,电枢电流越 大,效率越低,a 为0.7时,电机的效率最高, 随后效率逐渐降低, 为0.75时,电机的电流最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第4卷 83 0 82 8 82 6 ~ 82 4 82 2 82 0 0 5 0 6 0 7 0 8 0 9 , (b)效率 2 000 1 900 I 800 1 700 1 600 1 500 1 400 0 5 O 6 0 7 O 8 0 9 。c (C)转速 4 0 3 5 E Z 3 0 \ 2 5 2 O 0 5 0 6 0 7 0 8 0 9 口 图1O电机性能随%变化关系曲线 Fig.10 Variation of motors performance with 。 小,随后电流逐渐增加,但变化较小。极弧系数为 0.8时电机永磁体的用量为0.394 kg,按照目前市 场价格永磁体材料成本约为197元,占整个电机材 料成本的1/3左右,若采用极弧系数为0.7的永磁 体,永磁体的用量将降低到0.345 kg,成本为172 元,可节约成本25元,占电机材料总成本的 4.2 ,利润空间大大提高。 虽然a 为0.7时电机的效率最高,电流也较 低,电机成本也降低,但由于此时转速较高,转矩 <3.2 N・m,达不到指标要求,因此选择a 为 0.8,虽然效率略低一些,但符合指标要求。 4结论 通过小功率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永磁体圆周方向 长度(永磁体极弧系数)对电机性能影响的分析, 可知电机的主要输出性能随极弧系数的变化趋势不 尽相同,设计时应根据指标要求,选取的极弧系数 首先要满足设计要求,然后再根据电机输出性能的 余量来调整极弧系数,达到最佳的节约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夏长亮,方红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及其控制[J].电 T技术学报,2012,27(3):25 34. [2]罗玲,刘卫围,窦满峰,等.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 机绕组嵌放对磁势的影响[J].巾同电机T程学报, 2Oio,(9):86—91. [3]黄迪两,崔群,房菁.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永磁无刷直 流电机设计_I1].电机与控制应用,2012,39(8):10,15. [4]王芳,陈小军.基于Ansoft的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 机磁场有限元分析[J].南昌_r 业大学学报:_ 1科版, 2012,34(4):387 389,395. [5]向娅梅,罗玲,黄其.场路结合的9 kw永磁无刷 直流电动机设计_J].微电机,2012,45(9):48 52. [6]朱彩红.基于Ansofl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磁场有限 元分析[J].微电机,2010,43(6):103—105. [7]丁旭玮.Ansoft软件在尤刷永磁直流电动机优化设计 中的应用[J].机电技术,2010,33(2):60—62. [8]I i weili,Cao junci,Zhang xiaochen.Electrothermal a nalysis of induction motor with compound cage rotor used for PHEV[J].IEEE Transaction on Industrial E [ectronics,2010,57(2):660—66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