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旅游生态位视角的漳州地区旅游空间格局研究

基于旅游生态位视角的漳州地区旅游空间格局研究

来源:筏尚旅游网
第37卷第11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Vb1.37 NO.1l 2017年11月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Technology NOV.20l7 Doi:10.140678.cnki.1673—923x.2017.11.029 http://qks.csuft.edu.cn 基于旅游生态位视角的漳州地区 旅游空间格局研究 李明峰 ,郭青海 (1.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2.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21) 摘要: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建立包括旅游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及环境维的漳州区域旅游生态位指标 体系。选取2011—2015年漳州统计年鉴及相关部门数据,测评漳州区域旅游生态位,结合聚类分析,构建漳 州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漳州区域分为3层等级的旅游空间结构1市区旅游生态位居首位O.198 92,为 第1类核心区域;东山县、龙海市、南靖县和漳浦县为第1I类节点区域;平和县、长泰县、诏安县、云霄县、 华安县为第1Ⅱ类网络区域,本研究结果可为漳州各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与协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旅游生态位;聚类分析;空间格局;漳州地区 中图分类号:¥78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23X(2017)11-0177.05 Study o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ourism county in Zhangzhou region based on tourism niche LI Mingfeng 一,GUO Qinghai (1.School ofBiologic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MinnanNormal University,Zhangzhou 363000,F ̄ina,China;2.Key Laboratory ofUrban Environment and Health,Institute ofUrban Environment,ChineseAcademy ofSciences,Xiamen 361021,Fujian,China) Abstract:Establishing the tourism ecological niche index system of Zhangzhou City,which includes tourism resources,market dimension,social economy and nevironmental dimension based on tourist ecological niche theory.Selected the statistics in 2011—2015 from Zhangzhou statistical yearbook and related departments to evaluate the tourism ecological niche in Zhangzhou and construct hte regional tourism spatial pattem in Zhangzhou combiinng clustering naalysis.the results shows that Zhangzhou Area is divided nito three tiers of tourism space structure,urban tourism ecology is the first in the core area of class 1,Dongshan county,Longhai city,Nanjing countyandZhangpu countyarethe second classnodeareas,Pinghe county,Changtai COunty,Zhaoan COunty,Yunxiao county andHuaan county are hte tll们area ofnetwork.111is study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collaboration ofvarious regions in Zhangzhou. Keywords:tourism ecological niche;clustering naalysis;spatial pattern;Zhangzhou region 漳州市在福建省旅游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 面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尺度或是京津冀[1 、长三 位,运用旅游生态位理论,研究漳州区域旅游空间 角 ¨ 等跨省域,或是河北省 、贵州省 】、山 格局,分析县、区及市间旅游业发展的自身优劣势, 东省【"】等省域尺度,或是局限于森林公园 】、自 有利于促进区域间的旅游协作,实现漳州旅游业的 然保护区[1 等更小的区域,较少涉及市域尺度, 可持续稳定发展。国内学者黄芳最早将生态位理论 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旅游空间格局。本研究以 应用到旅游领域[1】,此后,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漳州2区1市8县为研究对象,运用旅游生态位 运用生态位理论进行旅游地生态位概念【2]、旅游生 理论,建立测评指标体系,结合聚类分析,对漳 态位指标体系口】、旅游竞争力 】、旅游竞合模 州地区旅游空间格局开展研究,旨在为漳州区域 式[6-S]、旅游发展策略[9-10]及空间格局[10d2]等方 的旅游合作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收稿日期:2017.05.12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170358) 作者简介:李明峰,讲师,博士 通讯作者:郭青海,副研究员,博士;E-mail:qhguo@iue.ac.cn 引文格式:李明峰,郭青海.基于旅游生态位视角的漳州地区旅游空间格局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7,37(11):177.181 178 李明峰,等:基于旅游生态位视角的漳州地区旅游空间格局研究 第l1期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漳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位于“闽南金三 角”,与隔海相望。现辖芗城区、龙文区、 龙海市、东山县、长泰县、漳浦县、诏安县、平 和县、南靖县、云霄县和华安县,全市土地面积 1.26万km 。漳州市行政 域共2个市 、1个县 级市及8个县,为方便本文研究旅游审问格局, 将漳州市分为l0个区域,其中芗城区和龙文区2 个市区归为1个空间区域(见图1)。 N 华蜜县 长察县 南靖县 一 、  ‘j市 ~ 、’  一、 。 尼海市 平和县 . . 、 . 、 . .. 漳浦县 。。 、 ¨^ 丢霄县. 、 . f 诏蜜县、 图1漳州区域分布 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ourism cities in Zhangzhou 2015年漳州市接待旅游总人数达2 232.6万人 次,旅游总收入为239.5亿元,2项指标增长均较快, 总人数同比增长15.0%,总收入同比增长17.7%。其 中,围内游客达2 190.2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 218.72亿元,游客数同比增长15.2%,收入同比增长 17.0%;入境游客42.44万人次,同比增长4.4%。 本文主要数据来源为: 《漳州市统计年鉴》 (2011—2015)、各区县市2011—2015年统计年鉴、 环境公报及旅游网站,数据 一致时,以更高层 次部门发表的为准。 2 研究方法 2.1 旅游生态位评价模型 依据“超体积生态位理论”原则,结合 漳州地区旅游发展的特点,构建旅游资源、旅游 市场、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4个维度。根据生态 位的态势理论H8],漳州地区旅游生态位可以分为 2个基本属性——“态”和“势”。其计算的公式为: /, N =( + )/ ( ,+ , )。 (1) / /=1 式(1)中:i,j=l,2,……, ; 是旅游生态位; 为旅游区域i的态;P 为旅游区域的势;A,和 , 则是刚量转换系数; + 尸,则为绝对生态位。 运用生态位态势模型,把漳州市2015年的数 据为“态”的度量指标系数,再把漳州市2011m 2014年的平均值作为“势”的度量指标系数,运 用公式,把影响漳州地区的生态位变量进行计算, 得出每个变量的生态位,得出每个区域的综合生 态位。其计算公式为: r M =>JV../n。 (2) j=l 式(2)中:ij=1,2,……, : ,是综合生态位; ,则是每个变量要素的生态位; 是因子的个数; ,为城市的个数。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态”和“势”分别 为2015年的数据和2011—20l4年的平均值,选 取1年的时间作为刚量系数,则是A 和 ,的取值 为1。根据上面2个公式,可得出将漳州各区域生 态位数值。 在统计旅游资源时,为了更方便的计算其分 值。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为9分,国家森林公园为 8分,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为7分,省级以上自然 保护区为6分,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为5分,中 国历史文化名村、镇为4分,省级以上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为3分,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为2分。 为了避免统计的重复,在同一 区域内拥有2个以 上的以高级别类型计算。 2.2旅游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超体积生态位理论”的启示,结 合漳州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特点,本着科学性、系 统性、数据易取性、可比性和代表性原则,构建 漳州区域旅游生态位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经济维、 旅游资源维、旅游市场维、旅游环境维4个维度, 旅游资源维8项指标( ,一B )、旅游市场维4项 指标( 。.B ,)、社会经济维9项指标(B B )、 旅游环境维4项指标( :一B: ),见表1。 3 结果与分析 3.1测评结果 根据所获取的数据代入公式(1)和(2), 第37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l79 表1 漳州地区旅游生态位测量指标体系 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ourism ciies t计算得到旅游资源维、社会经济维、旅游市场维、 环境维及旅游综合生态位和排名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市区的旅游综合生态位远远高于 其它几个市县,虽然市区的旅游资源维生态位仅位 第5,但在社会经济维、市场维及环境维中排第1, 说明在漳州地区旅游城市中位于核心地位;东山综 integrative niche in Zhangzhou 合排名第2,由于人口数量及地域面积较小,社会 经济维度排靠后,但其它3个维度得分较高,整体 旅游竞争实力较强;龙海、南靖分列第3、第4位, 龙海社会经济及环境较好,旅游资源分值也较靠前, 但旅游市场数值偏低,旅游接待能力较薄弱;南靖 在旅游资源和市场维度方面的分值较高,但是社会 经济、生态环境排名靠后,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社会 经济,改善生态环境;漳浦排第5,社会经济、生 态环境维度生态位在各区域中均排第3,但旅游市 场和旅游资源维度方面排名中届平和、长泰、诏安、 云霄、华安分列第6、第7、第8、第9、第l0位, 4个维度分值均较低,城市旅游竞争力均较弱,需 要从各个方面努力来提高其旅游生态位。 3.2漳州地区旅游区域生态位的聚类分析 根据表2漳州地区旅游综合生态位测评的结 果,将计算得到的各数值输入SPSS13.0软件中, 得到图2所示的结果。 表2漳州地区旅游综合生态位得分排序’ Table 2 Tourism ecological niche score and ranking of tourism cities in Zhangzhou 十漳州市区包括芗城区和龙文区。 由表2中的旅游生态位得分情况和图2聚 5。第3类旅游城市包括平和、长泰、诏安、云霄、 华安,旅游生态位值分别为0.082 89、0.078 09、 0.074 62、0.073 97、0.052 33,依次排第6、第7、 第8、第9、第10位。 类分析,可将漳州区域旅游生态位分为3种类 型。第1类包括漳州市区,旅游生态位数值为 0.198 92,位居第1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良、 旅游市场条件高、环境质量高,在漳州区域中处 核心地位。第2类旅游城市包括东山、龙海、南靖、 漳浦,旅游生态位值分别为0.119 79、0.106 06、 0.094 39、0.093 54,依次排第2、第3、第4、第 3.3漳州地区旅游区域生态位空间构建分析 构建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应优先发展整体区域 的,考虑各区域之间的差异,从而促进整个区域 180 李明峰,等:基于旅游生态位视角的漳州地区旅游空间格局研究 第l1期 的旅游。所以构建合理有效的旅游空间结构,可 以很好地使区域内的旅游资源搭配互补,实现区 域旅游发展最佳化。 根据漳州地区旅游生态位及聚类分析,结合 各县、区及市区域社会、经济、旅游发展现状, 以及自然地理位置,本文将第l类城市作为漳州 区域旅游系统的核心城市,第2类城市东山、龙海、 南靖、漳浦为作为节点城市,第3类作为平和、长泰、 诏安、云霄、华安网络城市,构建漳州区域旅游 空间结构,结果如图2所示。 谓安8 云霄5 平和1O 长察7 华安9 漳浦2 南靖6 寐nJ 4 她海3 市赋l 图2漳州地区旅游生态位聚类分析 Fig.2 Tourism ecological niche clustering pedigree of tourism cities in Zhangzhou 3.3.1 一级核心区域 由表2可知,芗城和龙文市区作为漳州市的 政治和经济中心,旅游综合生态位排第1,远远高 于其它区域,除旅游资源维排第5,社会经济、市 场及环境维度分值均排首位,由此可见,市区的 旅游综合实力强,在漳州区域旅游系统中处于核 心位置。作为漳州市的核心区域,应不断提高旅 游吸引力,弥补旅游资源的不足,利用自身优势 向周边区域扩散,带动其它区域的旅游发展。同 时也应加强与福建其它地区的联动,充分发挥在 核心的辐射带动作用。 3.3.2二级节点区域 东山、龙海、南靖、漳浦为二级节点区域, 作为次级中心,应发挥连接漳州市区,并辐射带 到平和县、长泰县、诏安县、云霄县和华安县旅 游发展的作用。 东山旅游资源维中位居全市首位,市场维列 第2,环境维列第3,但社会经济维较低,仅列第8。 旅游业在东山县定位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 可通过其旅游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及旅游接待服 务设施完善的优势条件,快速发展旅游业,从而 带动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同时可与龙海、漳浦、 云霄3个沿海区域,共建漳州东南部“蓝色旅游 经济带”,打造区域旅游品牌,达到区域旅游空 间结构的一体化。 龙海社会经济维列第2,环境维列第2,旅游 资源维中列第4,但市场维较低,仅列第7。 由此,龙海应充分利用其城市社会经济及环境 的综合优势,不断提升旅游资源的价值,增强旅游 接待能力,吸引广大游客。同时应与长泰协作,设 计海山精品旅游线路,利用与厦门市的地缘交通优 势,共同开拓厦门客源市场,不断提高市场的份额。 南靖旅游资源、市场维较靠前,分列第2,3, 但社会经济、环境维较低,均列第6。由此,南靖 应借助其世界文化遗产土楼等旅游资源的禀赋优 势,发挥市场的优势,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发展 文化遗产旅游,拉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漳浦社会经济、环境维度均列第3,旅游资源 维列第6,市场列第5;漳浦应发挥社会经济及环境 方面的有利优势,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及接待服 务设施,利用世界级的火山地质公园及六鳌沙滩文 化节的品牌,招徕更多的游客,深度开发客源市场。 3_3.3三级网络区域 平和、长泰、诏安、云霄、华安为3级网络区域, 作为漳州市旅游综合生态位较低的区域,社会经 济、环境维、旅游资源、市场维生态位值大多较 低。该类区域应积极挖掘潜力,依据自身的优势, 重点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并加强漳州 市区域间的合作,发挥其在旅游空间结构中的中 转中心作用。如长泰,与厦门相邻,可以利用厦 门旅游市场大的优势,开发休闲农业旅游产品。 华安各维度的旅游生态位数值均最低,但其生态 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负离子含量极高,可 开发山地生态旅游产品。另外的几个区域应分析 自身的优、劣势,不断利用优势提高旅游竞争力,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增强旅游综合实力(见图3)。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1)漳州市区为第1类区域,旅游综合生态 位值0.198 92,远远高于其它区域,东山县、龙海 市、南靖县和漳浦县为第1I类区域,生态位值分别 为0.119 79、0.106 06、0.094 39、0.093 54;平和县、 长泰县、诏安县、云霄县、华安县为第1II类网络区域, 0.082 89、0.078 09、0.074 62、0.073 97、0.052 33 第37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l8l 图3漳州市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构建图像 Fig.3 Spatial pa ̄ern of tourism cities in Zhangzhou reg,"on (2)因旅游资源、市场、社会经济、城市环 境质量,以及空问的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漳 州各区域问的旅游生态位水平差异较明显。芗城、 龙文市区作为漳州的中心区域,综合生态位得分 较高,而其他的区域综合生态位得分较低。构建 以漳州市区为核心区域,东山、龙海、南靖和漳 浦为节点区域,平和、长泰、云霄、诏安、华安 为网络区域,形成等级层次分明、互补协作的3 层等级的旅游空间结构。 (3)漳州各区域应剖析自身旅游业发展优、 劣势,整合资源,做到合作发展、互惠互利、取 长补短,以达到区域共同发展的局面,实现漳州 地区旅游的持续稳定发展。 4.2讨论 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区域及旅游生态位评价指 标与前人的研究有所差别,但结果与暴向平等【l o] 对关中地区、冯辰浩等 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郭伟等l】5J对河北省运用旅游生态位理论的研究结 果大致相似。根据收集到的201l一2015年的数据 资料,对漳州区域旅游生态位测算,在一定的程 度上可避免数据的波动性和偶然性,不过由于长 时间的变化,有必要选择更长的时间尺度来进行 深入研究。 目前将生态位理论,运用到区域旅游 空间格局的研究中成为~ 种新的方法。但由于旅 游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且不同旅游地的差异也 较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结合研究区域的实际 情况,选取更适合的旅游生态位测评指标,科学 合理地评价旅游地的生态位。 参考文献: 黄芳.优化旅游系统的牛态学原理[J1_生态经济,2001(1 1): 19—20. 邹仁爱,陈俊鸿,陈绍愿,等旅游地生态位的慨念、原理及 优化策略研究[J]_人文地理,2006(5):36.40. 汪清蓉,余构雄.区域旅游城巾生态位测评及竞合模式研究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旅游学刊,2008,22(3):5o一56. 王少华.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河南省城f}了旅游竞争力评价与研 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3(5):533—539. 孙海燕,孙峰华,吴雪i{I,等: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山东半岛蓝 色经济区旅游业竞争力[J].经济地理,2015,35(5):198—203. 秦立春,傅晓华.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竞合协渊 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11):58—62. 李淑娟,陈静.基 生态位的山尔省区域旅游竞合研究fJ1. 经济地理,20 1 4,34(9):】80. 陈娟.基于生态位理沦的丽江区域旅游竞争态势研究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4):l】7-120 彭莹,严力蛟.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浙江省旅游城l巾竞争发展 策略[J].生态学报,2015,35(7):2195—2206. [10] 暴向平,薛东前.基于旅游生态位测评的关中地区旅游城m 空间格局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6):189—194. 李淑娟,刘海斌.山东半岛黼色经济区旅游空问结构研究肇 于生态位理论[J]. q川旅游学院学报,2014,122(4):53—59 [12] 冯辰浩,周世健.基r生态位评价模型的旅游空问结构分析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J】l汀两科学,2014,34(3):323.327. [13] 张亚明,党春梅,唐朝生,等:生态位视域}=_京津冀区域旅游 发展协调度研究[J].生念经济,2016(7):126—129. [14] 江金波,余构雄.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竞 合模式研究[J]_地理 地理科学学,2009(5):93.97 [15] 郭伟,郝娟.基j:生态位测评的区域旅游城市空间格局研 究【Jj.生态经济,2011(3):126—129. [16] 王健菊,尹龙.基于生态位理论的贵州旅游城市空间格局研 究[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0(4):70—76. [17] 戈冬梅,姜磊.基T 生态位理论的山东省旅游地竞争力研 究[J].旅游论坛,2012,5(2):74—78 [18] 卢妮妮,凌威,郭情,等.基于生态佗分割的森林资源经 营与评价以北京鹫峰网家森林公尉为例…中南林业科技火 学学报,2016,10(10):41.47. [19】 李燕芬,铁军,张挂萍,等.L【J西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 T油松林生态位特征[J]_生态学杂志,2014,33(1 1):2905.2912 【20】 朱春全.生态位态势理论与扩充假说【J]l生态学报,1997, 1 7f3):324—332. [本文编校:吴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