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及实施策略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逐步展开。新课改,让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课堂教学更精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尤其是“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加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合作 合作学习 特点 策略 一、合作的重要意义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和重要动力。合作、与人共事的能力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但这种素质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合作学习把合作的观念引入到教学领域,让儿童在学校中不仅要学会竞争,而且要学会合作,这符合时代的要求。 从儿童开始,学校就应该在教学计划中留出足够的时间向儿童传授合作的知识,对儿童进行交往合作训练。我们知道,时代的发展特别需要人们具有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关心公众利益的责任感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自信心和能力,而这些品质和能力都需要通过教育来加以培养。所以,学会合作不仅是学习的需要,更是未来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二、合作学习的含义及其特点
1.合作学习又称协作学习,是指学生、同伴、教师和社会成员一起共同思考,努力探究某一个问题。当学生与他人共同努力以探究问题并建构理解时,他们形成了一个学习团体。合作学习,以师
生、生生、师师合作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2.合作学习的基本特点是指任何一个合作学习都必须应该具有的要素,不管这个合作学习的具体方式、方法如何,离开了这些基本要素,就不称其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实践活动性;(2)亲历参与性;(3)教师指导性;(4)形式开放性;(5)方法综合性;(6)资源共享性;(7)任务完成的合作性;(8)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性。
三、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有效实施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1.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小组合作的兴趣
皮亚杰认为,对于智慧发展来说,儿童之间的合作十分重要。学生在各种认识矛盾的交锋中集中正确意见,选择最佳思路,总结一般规律,这个过程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获得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并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兴趣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获取成功的先驱。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首先应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创设教学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合作的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
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这一课时,我一开始先让学生自
己看着电视屏幕统计在5分钟内通过学校门口的车辆,学生兴趣较高,个个想做一个小统计员,在说开始后,同学们是一会儿看,一会儿记,弄得手忙脚乱。5分钟后,学生汇报出来的数据是各不相同,抓住这个机会,我就立即问学生:“为什么会也现这种情况呢?”同学们一下子议论开了,有的说我看了这辆,就忘了那辆;有的说,边看边记我忙不过来了……抓住这个契机,我就及时提问:“那你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这时在学生的心中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最好有同学跟我合作该多好呀!经过同学们的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每人统计一种车辆。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教师立即加以采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了统计,学生的兴趣高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习惯
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因此,合作学习要想成功开展,建立分工合作的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1)分工。就是让每个同学各司其职,可这并不容易,因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所以分工的方式也不同。在小组建立之初,这个问题尤为突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在小组内要建立民主协商的氛围,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 (2)合作。合作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合作氛围的营造开始。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时,每个小组有一个袋子,里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一个学生按小组其他同学的要求从袋中摸出一
个物体。这个活动就使得他们必须合作才能完成,为合作意识的培养提供了物质环境。
3.小组合作学习应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
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例如,我在教学《9加几》时,当“还有多少盒饮料?”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我没有急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先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举起了一双双小手,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我说:孩子们,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学生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点数法、接数法、凑十法……像这样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非常必要!教师有意识为学生提供探索空间,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使学生体会到了合作创新的乐趣,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4.实施合作学习应努力做到“三个互动”
由于合作学习视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观而言,它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推延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改
以来,师师互动的集体备课,做到了理念共造、资源共享、群体共进。师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充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把教学建立在更广阔的交流背景上,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教学的本质,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进教学的效果。不少教师深有体会地说:“注重三个互动,我的嗓子不疼了,教学效果提高了”。
5.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也应积极参与
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和参与是分不开的。在此,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职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儿童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但是要使合作学习始终卓有成效,仅仅依靠教师的事先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