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当前中国经济内外均衡问题的思考

来源:筏尚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当前中国经济内外均衡问题的思考

作者:文晶

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18年第25期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在面对更加复杂的发展环境,而经济内外失衡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质量。所以有必要分析内外失衡的原因,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内外失衡问题。

关键词:国内经济;内外均衡;经济发展;经济对策

中图分类号:F316.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18)25 -0072-02 伴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质量。而内外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引起重视。解决好内外失衡问题需要建立相应的联动机制,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国内经济内外失衡的表现和原因分析 1.经济内外失衡的表现形式

(1)总量失衡。经济发展是否存在内外均衡需要借助相关的指标。从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到,存在经济总量失衡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物价、充分率和国际收支方面存在不平衡性。从这些指标中可以体现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些冲突问题,这些问题相互作用导致了经济总量明显的内外失衡。特别在当前经济有下行趋势时,国际收支存在逆差表现时,内外均衡矛盾就凸显出来。为了消除经济下行采用了扩张政策,导致国际收支逆差会持续增加。为了消除国际收支存在的不利影响需要采取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但这类政策会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增长。经济发展中伴随着总量失衡问題。

(2)结构失衡。内外经济存在的失衡还在结构性矛盾中得以体现。经济发展中可以从通货膨胀、储蓄投资率以及消费率等指标中体现出来。比如在国际收支方面,经济内外失衡显示出结构性矛盾。经济内外失衡显示出通货膨胀和汇率存在矛盾,货币的内外价值发生了偏离。储蓄投资由于存在缺口,影响到国际收支的平衡。在国内储蓄数量高于投资的情况下,剩余的储蓄就会借助出口或投资的形式外流,间接影响到国际收支,因此加剧了国内经济的失衡问题。内外经济存在的失衡在经济结构更加突显。 2.经济内外失衡的原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对外开放会产生影响。当前经济内外失衡的发生和经济开放程度有关。在实施改革开放前,国内的经济较为封闭,与世界上的其它国家缺少经济往来,对外经济的比例很小,所以内外失衡问题不存在。随着中国的逐步开放,中国与别国的经济来往变得逐渐增多。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发生了共同作用,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会到国内供求关系的影响,还会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作用。经济的发展是内部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发展的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难以保证独立性,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会导致内外失衡的发生。

(2)经济结构存在失衡。经济结构导致的失衡问题主要体现在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资本结构等。这些失衡内容会发生共同作用,对于内外经济失衡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果经济结构调整中没有有效解决发展中的调结构问题,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不仅难以实现根本解决,还会在经济发展中反复产生影响。特别当前经济增长方式依然借助于资源消耗,经济增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实现集约型,所以经济增长是以高投入和高消耗为基础,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改变。

(3)政策的协调效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调控,国家会出台多种政策,比如财政政策、汇率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等。这些政策虽然调控目标不同,作用方式存在差异,但是在执行时会发生相互作用,政策效应会发生相互抵消,由于内耗的存在对内外经济失衡起到了推动作用。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时为了通货紧缩,国家会对汇率进行调控,在汇率维稳中会出台经济政策,在国内经济周期和国际经济形式发生不同步时,财政政策的效果难以保证。如果政策存在不协调,会导致银行信贷发生大的变化,货币供应量的调整直接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发展环境,经济发展难以实现国外均衡。 二、实现经济内外均衡的对策 1.经济内外失衡调节的原理

一般情况下,国家为了实现内外经济均衡的发展,会通过宏观经济调控来对经济增长采取干预措施,以保证内外经济的均衡发展。经济调控政策主要有:产业政策、出口政策、汇率政策等。比如当前国家实行的浮动汇率制度,就是为了控制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国家对于经济的内外部均衡可以通过汇率的调整来实现。在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受到限制时,对于外部均衡会发生主动作用。但在经济存在下行时,利率的调整也容易诱发内部失衡。对于利率的控制要结合内外经济的变化趋势。所以对资本流动性的控制会直接作用于内外均衡。利率调整会影响到内部通胀,汇率波会对顺逆差产生影响,所以内部失衡会影响到外部失衡,在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内外均衡需要采用联动机制。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需要作用于不同的层面。在企业层面要建立基于生产工艺的循环模式。从在原料的选择入手,并强化生产过程的资源控制。生产流程出来的一切物品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变成其它流程的原料,实现工业废物的“零排放”。在区域层面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不同经济体建立起循环经济关系。另外,还要在全社会层面上建立循环经济模式。虽然国内对于目前发展循环经济已形成共识,但是循环经济的发展还仅局限于保护环境,没有作用于资源的高效利用。针对循环经济发展,政府还需要出台相应的经济刺激政策,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2)实施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发展可以转变经济原有的发展方式,经济发展具有了新的推动力。创新发展存在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提升现有的生产力水平,还可以实现放大作用,提升多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创新驱动发展是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同层面的协调配合。所以国家要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结合自身优势实现创新点,特别是要实现科技水平的再创新。对于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关键技术要有产业政策的支持,以实现经济上的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另外,国家要主动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发挥社会不同主体的创新主观能动性。

(3)调整经济结构。国家经济的良性发展和经济结构存在直接关系。当前,国家经济的发展环境也处于变化中,所以需要结合形势的发展变化调整经济结构。当前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注重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是企业,企业要结合实际了解市场的变化和供需关系,主动调整经济结构,以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政府要为企业的调整结构创造条件,比如提供多样化的市场信息,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此外,还要实施金融体制改革,发挥金融对产业调整的支持作用。

(4)发挥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宏观经济的调控需要通过财政政策来实施。所以财政政策要充分结合经济内外均衡的变化。政策工具要发挥协调配合作用,比如货币政策要结合货币在市场的流通情况,适时采用实行积极的政策,引导经济的发展,改善现有的内外失衡现象。政策还要保证时效性,财政政策的时效性要结合投资、消费实际,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避免经济发生大幅的波动。 三、结束语

当前,国内的经济存在内外失衡问题,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质量。针对经济内外失衡的表现形式需要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实现经济的内外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子健.当前我国经济内外部均衡矛盾的严重性及宏观调控选择[J].中国经贸,2015,(10):102~103.

[2]谢晓朴.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J].国际经济评论,2016,(8) : 130 ~13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孙志红.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J]. 企业经济,2015,(3): 105~106 .

[4]贾立刚.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J]. 行政管理改革,2016,(10) :162~163 . 作者简介:

文晶,供职于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