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窗受理深化“放管服” 一网通办提升供给力
■文 / 王彬彬
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在省市场监管局的领导下,联合省审改办、省编办以及福州市、南平市有关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高度重视标准化对“放管服”的引领作用,提出创新“放”“管”方面标准化工作、优化提升“服”方面标准化工作实效的思路,加强“放管服”改革地方标准建设,积极以标准化形式巩固、强化和深化改革创新成果,为推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抓“权源”,“放”上下大力,权责清单标准填补空白。与省委编办、南平市委编办等共同研制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规范》于2018年12月13日通过专家审定,实现福建省在“放”方面标准研制新突破。该标准规定了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的术语和定义、原则与要求、编制与公布、动态调整、组织实施、信息化管理和监督管理等内容,属国内首创,是福建省“放管服”改革中标准研制方面的新突破,对推动福建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打造福建“3.0版”权责清单以及充分发挥权责清单制度在深化简政放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制度效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管”上严要求,“双随机、一公开”标准国内领先。积极总结福建省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先进做法,与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南平市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共同制定全国首个《政府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DB35/T 1792-2018 )》地方标准,让随机不随意、监管不任性、公开更公正。该标准规定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术语和定义、总则、组织方式、工作基础、监管实施、结果运用和协同联动等内容。该标准是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统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和流程的具体措施,有助于提高各政府部门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理解和
认识,有助于构建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机制,对指导政府部门提升监管工作水平、提高执法效率、构建执法联动响应及失信约束机制、优化营商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服”上提效率,线上线下相融合助力马上办。自2011年以来,该院致力于服务全省的行政服务、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等标准化工作,研制的多项标准对福建省实现行政服务线上线下相融合,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做出贡献。在全国率先研制的《政府工作部门行政许可规范(DB35/T 1630-2016)》,是国内首个对《行政许可标准化指引(2016版)》进行细化操作的地方标准,创新地方实践模式,荣获2018年“福建省标准贡献奖”三等奖;与南平市行政服务中心联合研制的《政务服务“一窗受理 集成服务”规范》《政务服务“一窗受理”管理平台建设》两项省地方标准,对形成以“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为目标、以信息化为支撑、以标准化为手段的福建省政务服务新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线下“一窗受理”、线上“一网通办”,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下一阶段,该院将进一步深入推进福建省“放管服”改革标准化工作,开展专题宣贯培训,推进相关标准实施,确保标准的落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使其成为一种习惯,为优化、提升福建省营商环境做出贡献;持续开展“放管服”改革相关标准研究,逐步建立福建省“放管服”改革标准体系,系统指导福建省“放管服”改革标准化工作;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线上线下相融合标准体系,形成新型行政服务标准化系统解决方案,进一步发挥标准化对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供给能力的技术支撑作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