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1826号
周浦镇纬二路(周东路~周园路)建设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可公开文本)
建设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人民政府 编制单位:上海达恩贝拉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二Ο一二年一月
1. 说明
本文内容由上海达恩贝拉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编制,并经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人民政府确认同意提供给环保主管部门作周浦镇纬二路(周东路~周园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受理信息公开。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人民政府、上海达恩贝拉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本文本内容的真实性、一致性负责。
2. 建设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周浦镇纬二路(周东路~周园路)建设工程 (2) 建设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人民政府 (3) 建设地点: 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 (4) 建设性质: 新建 (5) 建设内容:
周浦镇纬二路(周园路~周东路)建设工程西起周东路,东至周园路,路线全长约581.542m,规划红线宽20m,为城市支路,双向2车道。
本工程主要内容包括:道路工程,雨污水排管工程、绿化、照明、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等道路附属设施。
3.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 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上海市相关环境质量功能区划,项目涉及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如下: ①环境空气:据《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2011年修订版)》,评价区域属环境空气二类功能区。
②地表水:根据《上海市水环境功能区划(2011年修订版)》,项目所跨越的小沥港为V类水质区。
③噪声:拟建项目位于浦东新区周浦镇,根据 《上海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沪环保控[2008]143号,2008.6.1实施),项目所在区域为1类噪声标准适用区。
(2) 现状环境质量评价
①声环境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沿线各敏感点现状声环境质量昼间、夜间均能
1
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4a类及1类标准限值,因此项目沿线现状声环境质量良好。
②振动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沿线各振动监测点昼间、夜间均能达到《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中“交通干线公路两侧”及“居民、文教区”适用地带范围的标准限值,因此工程沿线现状振动环境质量较好。
③大气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本底较好。
4. 评价范围
(1) 地表水: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范围。 (2) 环境空气: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范围。
(3) 声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范围,适当扩大到周浦医院住院楼。
(4) 振动环境:道路红线外两侧各30m内带状区域。 (5) 社会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米以内地区。
5. 评价重点
施工期和营运期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6. 主要环境敏感目标
(1)声环境、振动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经经过现场踏勘,本项目两侧已全部拆迁完毕;本工程沿线声、振动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共有1处,为周浦院(在建)。
根据《上海市南汇区周浦新市镇09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海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2008.1),本项目K0+280~K0+380南侧规划为基础教育用地,其余为二类居住用地
(2)地表水保护目标:本项目跨越水体为小沥港,水质保护要求为Ⅴ类,采用桥梁形式跨越。
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1)工程分析
拟建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分为施工期和营运两个阶段,各主要的环境
2
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见表1。
表1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环境要素 一、施工期: 声环境 地表水环境 振动环境 项目施工会采用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等施工机械。 主要包括物料堆场冲刷等的生产废水、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对沿线地表水环境影响。 主要来源于运输渣土、建材的重型运输卡车行驶振动,以及钻孔机等冲击型施工机械产生的振动影响。 项目施工期以扬尘污染为主,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道路施工扬尘及施工期车辆行驶二次扬尘。此外沥青摊铺和部分施工机械作业时产生少量废气。 建筑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施工期产生的工程废弃渣土、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 短期、不利 短期、不利 短期、不利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 影 响 性 质 环境空气 短期、不利 固体废物 二、营运期 环境空气 声环境 振动环境 短期、不利 汽车通行将产生汽车尾气,主要为NO2、CO等。 车辆运行产生的噪声、噪声大小与车流量、道路结构、路面结构等形式有关。 车辆运行会产生振动,振动级与道路形式及敏感点与最近行车道距离有关。 长期、不利 长期、不利 长期、不利 长期、不利 长期、有利 地表水环境 营运期主要为路面雨水径流对水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 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促进沿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环境影响分析 a) 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主要包括物料堆场冲刷、车辆冲洗等的生产废水、管线开挖废水及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对沿线地表水环境影响。
项目营运期对地表水环境影响主要为桥面径流的影响,由于项目区域水体为Ⅴ类水,因此项目营运期水环境影响较小。
b) 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运输车辆以及土建施工中的施工机械。施工期夜间噪声影响具有影响范围大、影响显著的特点,应避免夜间施工;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低噪声施工方式;加强施工期管理,防止因运输车辆超载、超速、鸣笛以及野蛮施工等带来的人为噪声污染。
3
公路进入营运期,沿线声环境质量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噪声影响。 c)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扬尘、车辆行驶导致的二次扬尘及沥青烟气等,可通过设置施工场地围挡、洒水、密闭运输等进行控制。
营运期,根据类比分析,认为拟建项目的建设对区域空气质量影响较小,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d) 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挖掘产生原有地面道路的建筑垃圾、施工中产生的大量渣土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按照《上海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2010)》的相关要求及时外运、合理处置。
e) 振动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振动主要来源于打桩作业,由于施工机械的振动影响具有短暂性的特点,随着施工结束,这类影响也随之消失,因此施工期振动影响较小。根据类比分析,本工程地面道路交通带来的振动总体上比较轻微,道路两侧红线外能够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居民、文教区”适用地带范围的标准限值,即昼间≤70dB,夜间≤67dB。
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①声环境保护措施
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尽量减少22:00~次日6:00的运输量;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低噪声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加强设备的维护和养护;加强施工管理,减少施工期中不必要的人为噪声。
②空气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扬尘:在施工区域周围设立简单隔离围屏;材料堆场定点定位,采取防尘措施;定时对施工区域及施工车辆行驶路面进行洒水;加强对施工机械和车辆的维修和保养;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施工期间周围道路的交通组织。
沥青烟气:使用油布覆盖沥青,避免成品运输过程中散逸和泄漏;施工布置中尽量集中铺设,减小沥青废气影响范围;缩短作业时间,减少沥青废气影响时间。
4
③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场地产生的泥浆水,机械设备淋洗等生产废水等,必须设置泥浆水沉淀池,经沉淀、澄清后的上清液循环使用,多余水量用作降尘洒水用,其余部分则就近达标排入基地周边污水管道,严禁排入附近水体。
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经三级沉淀达标后尽量纳入污水管网,不能纳管的则收集定期抽吸外运。
④固体废物保护措施
在施工区的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应加强管理,做到统一收集合理处理。 (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①声环境保护措施
在不考虑高差、道路两侧建筑物分布等情况下高于地面1.2m处的水平声场的噪声预测结果,对于两侧规划开发的地块,道路两侧红线外一定范围内不宜新建声环境敏感建筑物,如果不能满足以上距离要求,则应将非敏感建筑设在前排,同时做好噪声防治工作,确保新建敏感建筑环境噪声达标;加强机动车运输管理,合理控制道路车速和车辆鸣号,避免车辆拥挤,并禁止车辆超速行驶,建议管理机构考虑夜间禁止通行的可能性。
②空气环境保护措施
建议项目营运期应加强道路清扫、洒水,确保道路路面清洁。
9. 公众参与及各方面意见采纳情况
本次公众参与调查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执行,在上海市环境热线网站上开展了两次环评公示,并提供了环评简本。经过现场公众参与调查可知,拟建道路附近居民绝大部分认为项目建设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支持项目建设,无人表示反对。
1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综上所述,拟建项目符合国家法律,符合《上海市南汇区周浦新市镇09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海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2008.1)。项目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通过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营运阶段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对策后,其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降低至最小,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5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