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JeanPiaget)说过:“儿童的认识全来源 于活动。”活动是少年儿童学习的初始。
少先队体验活动是依据少先队组织引导少先队员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的教育 思想,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把少先队教育目的内化为少年儿童的 自身品质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 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 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分为指定领域和非指定领域,少先队活动就包括在非 指定领域之中。比较两者的异同,将综合实践课程与少先队体验活动进行合理的优化整合, 既能改善少先队体验活动,又能落实综合实践课程的任务,是少先队工作者必须思考和实 践的新问题。
学校少先队组织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优势,以体验教育活动为途径,积极推进少先 队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实践少先队体验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化整合,引导学 生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感悟。
一、少先队体验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少先队体验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少先队体验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 联系 教育理念相 通 以队员为主体的体验,具有 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 主观能动性。实践育人、活 切联系队员自身生活和社 动育人 会生活,以综合教育思想、 实践教育思想、开放教育思 想、主体教育思想为教育理 念。 教育目标相 同 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 在“体验中研究”,即让队 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 员亲身参与实践,在实践中 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 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为习惯的过程。 教育内容相 近 涵盖了少先队思想道德教 主要内容除了研究性学习, 育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的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 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帮助 队员寻找一个“岗位”,扮 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 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 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等指定领域外,还包括大量 的非指定领域,如传统活动 (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 以及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 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 健康活动等。 区别 组织方式 以少先队组织性为前提的, 由任课老师依据课程标准 在少先队组织引导下开展 和课程安排有计划地进行 的体验活动。强调的是一种 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角色体验意识,即以自己的 是以班级活动、小组活动为 身份和视角去体验,以他人 单位在课内外开展的。 的身份和视角去体验,进入 设定的事件和情境中去体 验。一般以大队、中队、小 队、假日小队等为单位在校 内外开展的。 评价方式 采用“雏鹰奖章”的方法, 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 通过定章、争章、颁章等系 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 列活动体现少先队独特的 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反 评价理念。 思性评价”。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包含着团队活动,两者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等有许 多相同之处;这些正是两者整合的可能性。但在教育活动内容的侧重点、组织方式、评价 手段的不同方式等方面,也有一些差异。这就要求少先队工作者在两者整合的过程中,充 分发挥少先队的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少先队的独特优势,促进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施。
二、少先队体验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的经验
(一)关注生活,目标体现综合化
以往的少先队活动主要是关注如何对少先队员进行思想教育,往往忽略了孩子其他方 面能力的全面培养。在新课程理念下,少先队活动在活动目标上要体现综合化,要通过体 验活动、探究活动,从少先队员的生活、学习目标出发,以主题式的活动调动少先队员认 知、实践的主动性和潜能,提高少先队员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少先队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两者同属活动课程体系,都是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描述的。两者的优化整合,为少先队员提供了更多的机 会,引导他们广泛接触社会、关注生活,置身于自然的生活环境中,带着问题去思考,通 过观察、走访、调查、查阅资料和开展演示操作等体验、探究活动,提高了自身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操作中,可根据学校及所在地区的特点,充分开发与利用学校、社区和地方的 课程资源,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少先队活动一致的,或比较接近的目标整合成一个共同的目 标,拓展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的空间,体现教育活动目标的综合化。
【案例一】“一张纸中队”活动
纸张是一种资源消耗的密集型产品,以木材为主要原料,同时,造纸又是高能耗、高 污染型产业,每一张纸都来之不易。而恰恰就是这样一张纸,却往往在生活、学习和工作 中被人忽视。一张纸对于一个人来说也许微不足道,如果全社会每个人都能节约一张纸, 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正是基于此,我们选择“节约每一张纸”这个主题,是因为纸张与 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节约纸张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做到,也就是教育活动目标容易达 到。
几年来,“一张纸中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队有响亮的口号:“节约一张纸, 留住一片绿。”中队的标志上画着一片茵茵绿草,草地上有一颗茂盛的大树,树边画上了
一张白纸,中间用树枝画了一个等号的形状。这是告诉大家,别小看一张纸,它也是用大 树做成的,只有节约每一张纸,我们才能保留住这片绿色。
探究活动中,把中队分成几个探究小组。采用自由结组的分组方式,让少先队员自愿 结组,体现少先队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探究性。
(1)研究小组:少先队员上网查资料,了解造纸的基本原理,了解纸张的主要原材料、 生产流程、主要工艺以及资源、能源消耗情况、污染和治理情况,初步了解节约用纸及纸 张消耗的代价,给学生以警示;
(2)调查小组:开展《身边的纸浪费》社会调查活动,少先队员走进社区,对用纸现 状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去葵涌坝光村调查红树林。活动中,少先队员了解了纸铅笔、 纸电池、环保再生纸容器和纸航空板等高科技产品。
(3)实验小组:开展“我为节约支一招”的讨论活动并献计献策:倡议“两面用纸、 节约护树”,回收正反两面都用过的纸,放在教室后面的可回收垃圾桶里;小组成员每周 到各办公室回收老师淘汰下来的废报纸、办公用纸;旧报纸的妙用等。
(4)行动小组:去海边清理垃圾;在教师节、母亲节、儿童节等节日,他们用废旧材 料作贺卡,不买传统贺卡来节约纸张。
“节约每一张纸”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培养了积极 向上的人格意识,增强了创新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了少先队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综合化。 “一张纸中队”被评为“广东省先进中队”,这个中队涌现了广东省优秀志愿者、少先队 深圳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王婧馨。以此为基础开展的《“绿色的一代 (506^0口60口0厂2五0口)”队日活动》也获得广东省队日活动竞赛二等奖。
(二)整合教育内容,活动实现系列化、校本化
综合实践活动的焦点是: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这些才是学生真正的问题或 课题。因此,对于活动内容的选择,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尽可能 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具体性,符合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兴趣、特长和认知方式、学 习方式,努力把学科知识与体验教育结合起来,落实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关注每一个儿童 的发展”,为每个孩子的发展创造空间。
教育内容整合是少先队活动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实质性的整合。少先队活 动涉及科技、自然、社会等主题,与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领域基本一致。少先队体验活动 在学校开展了几十年,辅导员(教师)对少先队活动驾轻就熟,更为亲切,形成了较为成 熟、全面的活动内容体系。
学校少先队开展的“五节”活动:“奇思妙想”科技节、“沐浴书香”读书节、“金 色童年”游戏节、“真情趣味”体育节、“七彩摇篮”艺术节等都是学校少先队的传统活 动项目。而许多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确定都来源于“五节”活动。因此,少先队活动课程 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可以营造更加浓郁的少先队教育文化,将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系 列化、校本化。
(三)整合教育方式,建立开放式的活动体系
新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资源重组、整 合,以开放的心态指导活动的开展,建立开放式的活动体系,帮助学生更直观、更现实地 接触各种资源,不断地感悟,不断地迁移、内化和强化。
现以曾获得广东省“十佳”队日活动“红领巾和谐过大年”为例,谈谈如何整合教育 方式,建立开放式的活动体系。
【案例二】红领巾和谐过大年 1 .活动对象、地点开放
“红领巾和谐过大年”的活动人员不仅仅有少先队员、辅导员,还有家长、校外辅导 员等一切热心者,活动地点也不只是在学校、家庭、社区,还可以到活动基地或野外,这 就促进了这些元素的有机契合,形成了一种最富生命活力、最具创造空间的合力。
2 .活动内容开放
从少先队活动的基本理念出发,其内容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可以说,只要符合少先队 员的年龄特点,具有潜在教育价值的任何主题,任何项目均可以成为少先队活动课程和综 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
(1)新春“红领巾爱心送温暖”活动。以“雏鹰假日小队”为依托,队员深入社区的 困难家庭、敬老院等场所,通过义务打扫卫生、小小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
(2)关爱送给“最可爱的人”活动。少先队员代表年初一到附近派出所、社区警务室 开展慰问活动,将自己亲手书写、精心制作好的新春贺卡送到叔叔、阿姨们的手中,表达 心中对警察叔叔的无限崇敬和感恩之情。
(3)感受“年味”活动。写春联、贴春联、读春联活动,“我是小能手”“我是小主 人”体验活动等。
(4)欢乐探究看“年俗”活动。压岁钱的由来,拜年压岁祭祖走亲戚,吃年糕或饺子 ---- 团圆和谐,贴春联、窗花、年画和贴“福”字,逛庙会看节目等包罗万象,丰富多彩。
(5)“上绿色健康网,做阳光青少年”和“读书、知爱、明理”书香假期活动。这些 有益的活动,给少先队员营造了文明健康的生活空间。
(6)“爱心飞翔”教育活动。倡导理性消费,教育少先队员合理利用压岁钱,捐出部 分“压岁钱”,捐出部分压岁钱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
3 .组织形式开放
学校充分发挥教师团队的集体智慧,是提高少先队活动课程效益的组织保障。综合实 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和协同教学,是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学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决 定的。在设计和实施活动方案的过程中,从语文、艺术、信息技术、科学等学科知识点出 发,围绕“诵春联、贴春联、写春联、讲春联、品春联”,引导少先队员探究春节贴春联 的风俗及春联的种类、特点,切实将少先队员在课堂上学习的技能技巧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深入家庭生活,感受亲情,传承民族文化;通过延伸、综合、重组、提升把教师的智慧集 中起来,对少先队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取得了预设的活动效果。
(1)酝酿活动主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提出活动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在确定活动主题时,坚持学生自主选择 和主动参与,尽量让少先队员形成问题意识,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综合实践活动的许多活 动主题就是从学生的问题中来。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多问为什么:“春 联是怎样产生的?从古到今春联形式有没有变化?春联的内容主要有哪些?什么内容的春 联最受老百姓的欢迎?”等问题,引导少先队员讨论,酝酿、生成活动主题。
(2)确定研究专题:在少先队员讨论的过程中,辅导员指导少先队员把众多的问题归 类,确定研究专题:
①对联的来历及发展;②趣联故事;③对联的对仗与平仄;④生活中的对联。 (3)建立研究学习小组:小专题确定以后,指导少先队员按对问题的兴趣或家庭距离 的远近自由分成几个小队,并给小队起一个富有个性的名字,在自愿组合的基础上,辅导 员适当指导,选举综合素质较高的少先队员为小队长,建立研究学习小队,这样活动搭配, 便于带动能力较差的少先队员,也便于活动的开展。
(4)开展调查。在小队长的带领下,全体队员共同制定调查计划表,设计问卷,完善 研究计划,确定本小队研究的日程及研究方式等,使计划更完善,更具有操作性。
小队队员开展调查,去社区、买卖春联的商店、公园、文化站等书写春联的公共场所 调查,并做好统计工作。
(5)查阅资料。上网、到图书馆查阅有关春联的故事。
(6)自主探究。到各自所在的社区实地考察一些贴春联的地方(如社区大门、家里的 大门和房间门等)记录位置、内容(分清上下联、横批的读法等)。在关注预设问题时, 更关注活动过程中生发的问题,培养少先队员的问题意识,指导少先队员在自主学习、探 究活动中解决问题。
4 .成果展示开放
展示交流是对少先队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调查研究报告、 作品、主题演讲等)作一个小结,同时也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 的机会,是少先队员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成果展示分为对内和对外两种形式。对内是指向本组本班,可采取这些形式,如:班 级讨论会,辩论赛,制作展,交流会,墙报展,调查报告展,一台节目,论文答辩会等。
对外是指向家长、全校、社区展示。
“红领巾和谐过大年”活动专题展览在开学后进行。展示少先队员在传统春节的真切 体验:有实物展示、操作表演,也有书面材料(体验日记、问卷调查表、活动小报),还 有活动照片、录音、录像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使活动成果的展示形式多 样化、开放化。
开放的活动内容、开放的组织形式和开放的成果展示,以少先队员的兴趣与需要为出 发点,引导开展了调查实践、亲身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拓展了少先队员的知识面,发展 了少先队员的技能。
(四)评价的多元性
评价是少先队实践活动课程效益的外加手段,用好评价工具有利于学校层面实施该课 程的有效性,有利于学生参与该课程积极性。
我们在现阶段关注三个层面的评价:
一是校本活动方案的效益评价,主要看两个方面: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是否有利于实践办学理念、丰厚学校特色。评价方法主要有方案形成后的论证 和实施一轮后的反思。
二是对教师团队实施活动方案的评价:团队的协同性,教师课前准备,活动过程,活 动成果。评价方式主要有听课评价、资料展示、学生评价。
三是关注对少先队员的评价,这是少先队员实践活动评价系列中最值得探索的方面, 我们现在重点关注:参与活动的态度评价、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的评价、活动成果的评价。评价的主体有自我、同伴、父母、老师。评价的形式有:叙述 性评价、等级评价等。
总之,开展少先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优化整合的研究,以少先队的独特方式,将 少先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为少先队教育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更为鲜活的生命力, 给课改中的少先队活动带来新的思考、新的观念、新的实践效益。而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 的开展也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更为宽阔的舞台,与时俱进,更上一层楼。我们将继续在 少先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优化整合之路上进行探索。
(文/魏国勇)
(备注:此文曾获深圳市科技教育论文一等奖、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论文比赛一等奖, 曾发表在《深圳教学研究》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刊—中国少年儿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