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我国学者对美国主流教材的地理实验教学进行了研究。本文着重介绍了美国高中地理教材的发展现状,以及教材地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对目前对美国地理实验教学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地理实验教学的展望,以期对我国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和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有所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美国高中;教材;地理;实验教学
1前言
地理实验教学是地理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促进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强化学生地理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与载体。地理实验教学是对常规地理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并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功能,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去观察、观测、考察、探究,是成为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高中地理教材《科学发现者·地理》,是美国主流理科教材(以下简称“美国高中地理教材”)。与国内的高中地理教材相比,丰富的地理实验是该教材的亮点和特色,这套教材无论是在内容的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远远地超过了国内的教材。
2美国高中地理教材发展现状
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依据,一部优秀的教材能较好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和文化积淀。在美国和国外其他教材地理教材方面,我国学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曹军在2022年以美国高中地理教材为基础,归纳出其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注重实验、引导探究,目标明确、强化技能,汲取科技、关注生活的特点;并且出美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在地理观、教学观和文化观方面与中国高中地理教材的差异。同样,邱连根在2022年从教学目标和知识体系分析了美国高中地理教材的特点,同时提出其知识的呈现方式是过程式和探究式的,拥有知识传输与能力培养有机的融合以及教材形成了开放的学习平台,习题或说评测体系的科学性等先进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此外,叶松林在2007年分析了美国高中地理教材体系、编制原则、内容设置、规划、课程形式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着重把中美教材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中国教材倾向于“面面俱到”,美国教材偏重于“点到为止”以及中国教材多让学生“记”,美国教材鼓励学生“学”等两大区别。杨晓焕在2022年归纳了美国的中学地理教材是以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遵循注重理念、直观性、“因地制宜”、适宜性等教材编写的一般原则编制而成,体现了学生为中心、实用、个性发展、注重能力的教学理念,与灵活多变的学分和注重能力的综合考评制度密切相关等美国教材编制特点。
3美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实验教学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
美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实验部分是该教材的亮点和特色;美国高中地理教材实验数量众多,共有124个实验。其实验类型多样,分为探索实验、迷你实验、技能实验、地学实验。每种不同类型的实验,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要求,对于地理知识结构的掌握和地理技能及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我国学者在于美国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实验教学的特色和设置进行了研究,或者对不同类型的实验展开了详细地分析,还有学者把中美实验教学进行了对比。
王春芬在2022年以美国高中地理教材“探索实验”栏目为基础,归纳了探索实验体现了美国“国家地理标准”中生活化地理学的基本理念,还总结出探索实验栏目实验内容生活化、实验设计操作性强和实验安排具有先行组织者作用等三大特色。还有蒋志娟等在2022年分析了教材中“地学实验”的特色,提炼出较之于该书其他三类实验,每个“地学实验”都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结构极为完整的大型实验,它设置在章节之后,是对本章所学内容的总结升华;同时总结出“地学实验”设计具有完整的科学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注重严谨与开发的结合的特色。
4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多位学者对美国主流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实验教学的研究细致且深入,但是还缺乏以下几个方向的研究:①缺乏对美国高中主流教材中地理实验教学的辩证看待。②由于条件限制,许多研究缺乏对美国地理实验的实际操作和开展的研究。③缺乏实际的建议,没有考虑到我国国情的限制。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人心,笔者认为未来地理实验教学在国内地理教学中必然都是重中之重。通过对美国主流高中教材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研究,笔者认为我国未来高中地理实验设计的趋势是:①数量适度化,②类型丰富化,③题材生活化,④方法科学化,⑤体系完整化⑥步骤易操作化。而地理实验教学中必然是以生为本,让学生自己操作为主,因此未来的地理实验教学趋势是: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团队意识,②注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应用技能,③注重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④注重学生的人身安全,体现人文关怀。
笔者认为未来地理实验的发展趋势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首先,地理本就是一门需要亲身体验的课程,地理实验可以立足于自然风景,可以放眼于那些人文古迹,在实践中实验要比课堂更加有趣。再次,地理实验应当是综合性的,由于很多地理现象的原理并不单独建立于地
理知识,可以结合其他科学性课程,进行交叉学科的实验。最后,要在我国开展地理实验教学,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学校的严格实施,教师的无私付出和学生的积极投入,因此仍任重道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