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自我效能感的功能机制及其对学习策略教学的启示

来源:筏尚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自我效能感的功能机:苇及其对学习策略教学的启示 福张 胜 强 自我效能感的功能机制及其对学习策略教学的启示 : 张胜华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摘 要:本文在分析自我效能感的功能与主体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学习策略教学中 存在的问题。认为学>-7策略教学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忽视了学生运用具体学>-j-策略的效能 感的培养。因此,学习策略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具体学习策略的效能感,并指出了四条培养学 生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关键词:自我效能;学>--7策略;学习策略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自我效能感的功能与主体作用机制 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 1.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 班杜拉等人认为,自我效能感具有以下功能:(11 说的效果会更好。(4)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个体在面 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 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 性、努力程度。高自我效能感者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 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5)情境条件。 性的任务,在困难面前能坚持自己的行为,以更大的 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大不一样的。某些情 努力战胜困难;而低自我效能感者相反。f2)影响人们 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和控制。当一个人进入陌生 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 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 和已习得行为的表现。高自我效能感者与环境作用 度就会降低。 时,确信自己能很好地把握环境,因而能把注意力集 3.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 中在任务的要求及困难的解决上;而低自我效能感者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是通过选择、思维、动机 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可能的失败和不利的后果上,从 和心身反应等中介过程而实现其主体作用机制的。 而产生焦虑、恐惧,阻碍了已有行为能力的表现。 (1)选择过程:据三元交互决定论,人作用于环境 2.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或改变的因素 的活动部分地取决于人对环境的选择,而个体选择 班杜拉等人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从信息加 什么样的环境,一定程度上又取决于其对环境的自 工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无论正 我效能感。一般而言,个体选择自己能有效应付的环 确与否,都是建立在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 境,回避自感无法控制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因素反过 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及情境条件五种信息源之 来又会影响其行为的技能和人格的发展。这是自我 上。(1)成败经验。一般而言,成功的经验能提高个人的 效能感通过选择过程发挥主体作用的一种方式:另 自我效能感,多次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但这还 一种方式是决定个体对行为活动的选择。完成同一 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影响。若把成功归因于外部不可 任务有几种活动方式可供选择,但选择何种活动方 控因素或把失败归因于外部不可控因素,这样的成败 式就要取决于个体对该种活动方式所需知识技能掌 经验就不会增强或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f2)替代性 握运用的自我效能感。 经验。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会 (2)思维过程:自我效能感通过思维过程对个体 对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能 活动产生自我促进或自我阻碍的作用。首先。人类行 力相近的人成功时,就会增强其自我效能感;而当他 为大多受其事先在头脑中设定的行为目标的调节, 看到与己相近的人失败,尤其是付出努力后的失败, 对其行为产生动机作用。而个体把什么样的成绩设 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当一个人对自己某方面的能力 定为行为目标则要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 缺乏现实的判断依据或知识时,这种间接经验的影响 感越强,个体设定的目标就越具挑战性,其成就水平 力就更大。(3)言语劝说。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 也更高。其次,自我效能感通过思维过程对行为产生 收稿日期:2005—11一O1 作者简介:张胜华(1960-),女,黑龙江绥化人,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4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影响还表现为个体在想象中对活动进行实现。例如, 若个体坚信自已对活动具有效能.他就会倾向于想 象成功的场面.这就为活动的真正执行提供了支持 和指导;而自我效能感低者就会想象失败的场面,从 而对实际活动产生了自我阻碍的作用。此外,自我效 能感还通过归因影响活动过程中的思维,进而影响 活动的效率。自我效能感高者往往把成功归因于自 己的能力和努力,把失败归因为努力不够。这种思维 方式促进了动机水平的提高及活动的成功。 (3)动机过程;如前所述,自我效能感通过思维过 程发挥主体作用往往还带有动机的因素。如目标的 设定就要受个体成就动机水平的制约,作为思维过 程的归因对活动产生的影响也是通过影响个体动机 水平实现的。 (4)心身反应过程:班杜拉等人认为,自我效能感 决定个体的应激状态、焦虑反应和抑郁程度等心身 反应过程。这又会通过思维过程影响个体的行为及 其功能的发挥。应付效能感强的人认为自己能对环 境中潜在的威胁施以有效控制,因而就不会在对付 环境事件之前产生焦虑、恐慌。若相反,个体的虚伪 水平就会被唤起而采取保护性的退缩行为或被动应 付。事实上,“环境事件是否具有威胁性,既决定于环 境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个体应对环境事件的自我 效能感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应对过程的性质”。研究 表明,自我效能感是通过影响体内生化过程而介入 到应激源和免疫系统之间的。面临同样的应激源,自 我效能感不足的人儿茶酚氨的分泌水平就会提高, 从而打破免疫系统平衡。 班杜拉自我我效能理论使关于人类行为动机和 学习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山之石,可以攻 玉。针对当前学习策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 自我效能理论能够给我们以重要启示。 二、对学习策略教学的启示 (一)学习策略教学效果欠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自我效能感的功能机制厦其对学习策略教学的启示 以往关于学习策略教学的研究认为。教师除了 使学生获得学习策略外,还应让学生懂得为什么。何 时何地,运用何策略及其不足之处,并由此提出了盲 目训练法、感受训练法、感受自控法等旨在对学生进 行元认知训练的方法。但研究进一步发现,学生可能 知道何时何地使用何策略.但如果他不愿使用这些 策略,就好1 ̄-・个人家中有许多书而不去看一样。于 是提出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感受策略 的有效性,并要教给学生积极主动激励自己学习动 机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能自觉、 主动、灵活地进行学习的调节和控制——这就是学 习策略教学的目的。其中也提到“要树立学习策略学 习的自我效能感,让学生有信心学好学习策略”。但 学习与运用毕竟是两回事,而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是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 国外的一些研究认为,学习策略教学效果欠佳的 张 胜 原因之一是学习策略的教学技术不够完善。因此提出 韭 : 了进行元认知学习调节与控制的明晰教学的四种教 学技术:f1)自我管理教学:仅让学生自己运用具体的 学习方法。f2】规划教学:明晰地告诉学生如何使用具 体方法并示范。(3)规则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教学。(4) 控制与监视教学:告知如何使用学习方法,何时、如何 检查学习策略的使用。还应增加明晰的教学反馈及提 供足够的教学时间。以使学生了解学习策略的效用, 保证策略使用的自动化。以上关于学习策略教学的研 究旨在解决的问题都是:学生即使学会了某些学习策 略。但仍依赖过去形成的学习习惯和策略,或不知如 何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合适的策略。因此。 我们的教学应让学生感受策略的有效性、懂得如何灵 活运用。然而事实表明,有些学生即使掌握了有效的 学习策略。知道何时何地运用何种策略,也了解了某 策略的有效性,并且也有运用该策略的愿望,但在实 际的学习过程中却并不一定使用。原因何在?我们认 为,学生缺乏运用策略的自我效能感,即对自己成功 运用该策略的能力产生怀疑,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二)学习策略教学应注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1、应该把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作为对学习策略 教学的重点 据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在学习策略的具体教 学中,除了应注重以往研究提出的问题外,让学生在 某项具体策略上具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是策略教学的 重点。原因有以下几点: f1)自我效能感影响已习得学习策略方面的知 识的运用 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个体具有了某种知 识技能,及其运用这种知识技能的愿望与将这种知 识技能付诸实践并非一对一的关系,还要受自我效 能感的调节和控制。自我效能感影响已习得行为的 袭现。个体“在拥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目标(强 化、诱因)时,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 “在影响行为的诸多思想类型中,最为重要的或无所 不在的莫过于人们对自己能否有效应付各种不同现 实的能力之判断了”。只有在个体认为自己能胜任时 才会努力完成需要那些知识技能的任务,习得的行 为才会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只有在学生认为自己有 能力有效使用已习得的学习策略时,才会将其付诸 实际学习活动中。例如,学生学会了P04R阅读法,但 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是否会运用之,则要取决于他 是否确信自己具有有效运用该方法的能力。已习得 的学习策略的运用有赖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自我效能影响学生对不同学习策略的选择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影响人对环境及其行 42 福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白我效能感的功能机制及其对学习策略教学的启示 福张 胜 监 : 为活动的选择。一般而言,个体选择自认为能有效控 制的环境。而回避自感无法控制的环境。就写作活动 首次成功。行为的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和 而言。个体是否选择更有效的电脑写作形式,就要取 决于他对自己能否有效操作电脑的能力的判断。同 样,当学生面对同一学习任务的不同学习策略时,是 选择更为有效的还是次有效的,就要受他对运用那 种学习策略的自我效能感的控制和调节。 (31自我效能感影响运用学习策略的动机 班杜拉指出,“只有当人们认为自己能胜任某些 活动。认为自己在此方面是有能力的,才会产生从事 发展的重要因素。首次成功及不断的成功会使人建立 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2)外部强化。班杜拉的学生舒 可对不擅长除法运算的儿童的研究表明:在人们掌握 了某些知识技能、显示了自己有能力运用时,外部强 化的恰当运用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强化使其看 到了自己的进步和能力。(3)积极的自我强化。使学生 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关键是使学生建立合适的可以 达到的目标。使其能在较近的目标达到后看到自己的 进步。(4)归因训练。研究表明,通过了解个体对成败的 该活动的内在动机”:“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的负作用 归因,可改变其自我效能感。在教学中操纵学生对成 就在于阻碍产生使用已有技能的动力”。研究表明, 败的归因,如让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自己能力高,失败 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不愿尝试运用新的策略或技 归因于努力不够,可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当然,归因训 巧,即使这种策略极其有效;并且对已习得的策略和 练是具体的。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策略、不同的场 技能的应用缺乏信心.难以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有 合条件应给予不同的归因反馈,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 效策略并付诸实施;而高有效策略并高自我效能感 护学生对成功的良好期待,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充满 的学生则与之相反。这也正如班杜拉等人研究所证 信心。教师可先诊断学生的归因倾向。然后进行有针 实的:自我效能感是作为学习动机对学习起作用的, 对性的训练。 这种作用会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及其在学 参考文献: 习过程中策略的运用水平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我国 [1]刘电芝.学习策略的实质[_I].宁波大学学报(教育 学者李荟、辛涛等人对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 科学版),2000,(1). 的关系研究也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的习得 [2]张鼎昆,方俐洛,凌文辁.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 和运用呈显著正相关。 究现状[1].心理学动态,1999,(1). 由此我们可知。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 学生运用策略的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每个学生都有 范大学出版社.1997. 获得学习成功的愿望.但力不从心之感却会使人对 [4]Bandura.社会学习心理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 学习望而生畏。因此。在学习策略的教学中不仅要使 版社.1998. 学生具有学习策略的自我效能感,更重要的是要使 [5]李浩然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J].山东师 学生具有运用学习策略的自我效能感。我们教学的 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能在实际学习活动中运用自 [6]胡继渊.也论学习策略的概念、结构及其教学[I]. 己所拥有的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不是将这 外国中小学教育,1998,(4). 些策略仅仅作为知识储存在头脑中。 [7]黄旭.学习策略的教学问题Ⅱ].教育研究,1992,(7). 2泊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 [8]龙君伟,徐琴美.Bandura的效能预期理论[I].心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我们认为在学习策 理科学,1999,(4). 略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增强学生运用具体 [9]王红宇.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I]+外国 策略的效能感。(1)让学生在策略的学习和使用中获得 教育资料,1992,(4). The Functional Mechanism of the Ego Efifciency and its Revelation to the Teaching of Learning Strategies ZHANG Sheng—hua Quan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Economic and Trade Technology,Quanzhou 362ooo,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s of the ego efficiency and its main functional mecha— nism,and aiming at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at present in the teaching of learning strategies,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for the ineffectiveness of the teaching of the learning strategies is the neglect of the developing of the students sense of efifciency in using speciifc learning strategies.Therefore,in the teaching of learning strategies,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training of the students sense of efifciency.And four approaches are listed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sense of self-efficiency. Key words:the ego efifciency;learning strategies;the teaching of learning strategies 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