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化痰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来源:筏尚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CN102363017A*

(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63017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2.29

(12)发明专利申请

(21)申请号 201110330343.0(22)申请日 2011.10.26

(71)申请人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710048 陕西省西安市东关龙渠堡75

号(72)发明人黄小华 付彬 石丽 张浩(51)Int.Cl.

A61K 36/9066(2006.01)A61K 9/20(2006.01)A61P 11/04(2006.01)A61K 35/37(2006.01)A61K 35/64(2006.01)

权利要求书 4 页 说明书 18 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化痰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化痰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是由马勃、醋莪术、金银花、燀桃仁、玄参、醋三棱、红花、丹参、板蓝根、麦冬、浙贝母、泽泻、蝉蜕、炒鸡内金、木蝴蝶、蒲公英共十六味中药制备而

活血化瘀、利湿化痰的功成;该药具有清热解毒、

效;主要用于热毒蘊结、气滞血瘀所致的声音嘶哑、声带充血、肿胀;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见上述证候者。其临床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提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CN 102363017 ACN 102363017 ACN 102363035 A

权 利 要 求 书

1/4页

1.一种用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化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

制备方法为:以上十六味,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成细粉,备用;醋莪术、木蝴蝶加水(8~12)倍量回流提取挥发油2次,每次(1~3)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两次滤液,备用;蝉蜕、炒鸡内金用(6~10)倍量(20%~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0.5~2)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丹参用(5~8)倍量(75%~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3)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共10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8~12)倍量,煎煮(1~3)小时,第二次加水(6~10)倍量,煎煮(1~3)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70℃)的清膏,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液、蝉蜕和炒鸡内金的醇提液、丹参的醇提液合并,减压

70-8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20(60~80℃)的清膏,过(-0.07Mpa~-0.08Mpa,

60目以上的滤网,进行喷雾干燥,所得喷雾干粉与上述细粉及各剂型适宜辅料混匀,按各剂型常规工艺喷入挥发油,制成丸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软胶囊剂或滴丸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

制备方法为:以上十六味,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成细粉,备用;醋莪术、木蝴蝶加水10倍量回流提取挥发油2次,每次2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两次滤液,备用;蝉蜕、炒鸡内金用8倍量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丹参用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共10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

2

CN 102363017 ACN 102363035 A

权 利 要 求 书

2/4页

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70℃)的清膏,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液、蝉蜕和炒鸡内金的醇提液、丹参的醇提液合并,减压(-0.08Mpa,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2(70℃)的清膏,过60目以上的滤网,进行喷雾干燥,所得喷雾干粉与上述细粉及各剂型适宜辅料混匀,按各剂型常规工艺喷入挥发油,制成丸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软胶囊剂或滴丸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

制备方法为:以上十六味,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成细粉,备用;醋莪术、木蝴蝶加水10倍量回流提取挥发油2次,每次2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两次滤液,备用;蝉蜕、炒鸡内金用8倍量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丹参用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共10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70℃)的清膏,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液、蝉蜕和炒鸡内金的醇提液、丹参的醇提液合并,减压(-0.08Mpa,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2(70℃)的清膏,过60目以上的滤网,进行喷雾干燥,所得喷雾干粉与上述细粉混匀,喷入挥发油,加入炼蜜,制成水蜜丸或大蜜丸,即得丸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

制备方法为:以上十六味,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成细粉,备用;醋莪术、木蝴蝶加水10倍量回流提取挥发油2次,每次2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两次滤液,备用;蝉蜕、炒鸡内金用8倍量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丹参用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共10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70℃)的清膏,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液、蝉蜕和炒鸡内金的醇提液、丹参的醇提液合并,减压(-0.08Mpa,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2(70℃)的清膏,过60目以上的滤网,进

3

CN 102363017 ACN 102363035 A

权 利 要 求 书

3/4页

行喷雾干燥,所得喷雾干粉与上述细粉及适量淀粉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喷入挥发油,压片,即得片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

制备方法为:以上十六味,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成细粉,备用;醋莪术、木蝴蝶加水10倍量回流提取挥发油2次,每次2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两次滤液,备用;蝉蜕、炒鸡内金用8倍量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丹参用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共10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70℃)的清膏,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液、蝉蜕和炒鸡内金的醇提液、丹参的醇提液合并,减压(-0.08Mpa,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2(70℃)的清膏,过60目以上的滤网,进行喷雾干燥,所得喷雾干粉与上述细粉及适量糊精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喷入挥发油,装袋,即得颗粒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

制备方法为:以上十六味,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成细粉,备用;醋莪术、木蝴蝶加水10倍量回流提取挥发油2次,每次2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两次滤液,备用;蝉蜕、炒鸡内金用8倍量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丹参用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共10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70℃)的清膏,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液、蝉蜕和炒鸡内金的醇提液、丹参的醇提液合并,减压(-0.08Mpa,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2(70℃)的清膏,过60目以上的滤网,进行喷雾干燥,所得喷雾干粉与上述细粉及适量淀粉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喷入挥发油,装胶囊,即得胶囊剂。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

4

CN 102363017 ACN 102363035 A

权 利 要 求 书

4/4页

成为:

制备方法为:以上十六味,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成细粉,备用;醋莪术、木蝴蝶加水10倍量回流提取挥发油2次,每次2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两次滤液,备用;蝉蜕、炒鸡内金用8倍量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丹参用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共10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70℃)的清膏,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液、蝉蜕和炒鸡内金的醇提液、丹参的醇提液合并,减压(-0.08Mpa,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2(70℃)的清膏,过60目以上的滤网,进行喷雾干燥,所得喷雾干粉与上述细粉混匀,得混合药粉,喷入挥发油,混匀,加入聚乙二醇400,经胶体研磨均匀;按明胶∶甘油∶水为1∶0.3∶1的比例制胶,采用软胶囊机压丸,即得软胶囊剂。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

制备方法为:以上十六味,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成细粉,备用;醋莪术、木蝴蝶加水10倍量回流提取挥发油2次,每次2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两次滤液,备用;蝉蜕、炒鸡内金用8倍量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丹参用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共10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70℃)的清膏,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液、蝉蜕和炒鸡内金的醇提液、丹参的醇提液合并,减压(-0.08Mpa,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2(70℃)的清膏,过60目以上的滤网,进行

喷入挥发油,混匀,过筛,加入已熔融的聚乙二醇喷雾干燥,所得喷雾干粉与上述细粉混匀,

4000中,搅拌均匀,加入滴丸机中,滴制成丸,即得滴丸剂。

5

CN 102363017 ACN 102363035 A

说 明 书

1/18页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化痰的中药组合物及其

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化痰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制药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0002] 随着我国工业的持续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随之患咽喉病的人越来越多,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目前临床上治疗咽喉病的药不多,尤其是治疗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纯中药的药品更少。现有技术专利检索:1、中国专利公报2007年8月29日公开了名称为“金嗓散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 101024060A的专利申请。2、2004年11月10日中国专利公报公开了名称为“一种治疗咽喉慢喉喑症状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 1544077A的专利申请。3、2007年1月24日中国专利公报公开了名称为“一种治疗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症状的中药制备工艺及其用途”,公开号为CN 1899569A的专利申请。4、2006年6月14日中国专利公报公开了名称为“一种金嗓散结快速分散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 1785406A的专利申请。以上四项专利均存在工艺较粗,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疗效不理想的缺陷。在近几年的时间里,我们通过发掘祖国丰富的中药资源,结合大量的中医组方理论及临床药效学研究,应用现代制药技术对该产品工艺作出重大改进,通过大量的实验摸索,意外的发现将原工艺改为对醋莪术、木蝴蝶提取挥发油,对蝉蜕、炒鸡内金进行醇提,对丹参进行醇提,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水提,用此工艺制成的制剂,临床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提高,无任何毒副作用,有效成分含量高,制剂稳定,疗效显著。我们按常规工艺制成了:丸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软胶囊剂和滴丸剂。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先进,有效成分含量高,制剂稳定性好,疗效更为显著的用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化痰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此制剂主要用于热毒蘊结、气滞血瘀所致的声音嘶哑、声带充血、肿胀;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见上述证候者。其临床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提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0004] 现有技术:1、中国专利公报2007年8月29日公开了名称为“金嗓散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 101024060A的专利申请。2、2004年11月10日中国专利公报公开了名称为“一种治疗咽喉慢喉喑症状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 1544077A的专利申请。3、2007年1月24日中国专利公报公开了名称为“一种治疗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症状的中药制备工艺及其用途”,公开号为CN 1899569A的专利申请。4、2006年6月14日中国专利公报公开了名称为“一种金嗓散结快速分散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 1785406A的专利申请。本申请人对以上现有技术在近几年的时间里经研究试验,发现均存

[0003]

6

CN 102363017 ACN 102363035 A

说 明 书

2/18页

在工艺较粗,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疗效不理想的缺陷。[0005]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申请人通过发掘祖国丰富的中药资源,结合大量的中医组方理论及临床药效学研究,应用现代制药技术对该产品工艺作出重大改进,通过大量的实验摸索,意外的发现将原工艺改为对醋莪术、木蝴蝶提取挥发油,对蝉蜕、炒鸡内金进行醇提,对丹参进行醇提,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水提,用此工艺制成的制剂,临床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提高,无任何毒副作用,有效成分含量高,制剂稳定,疗效显著。我们按常规工艺制成了:丸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软胶囊剂和滴丸剂,更好的满足了医疗需要。

[0006]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它主要是由“马勃25份、醋莪术50份、金银花125份、燀桃仁50份、玄参125份、醋三棱50份、红花50份、丹参75份、板蓝根125份、麦冬100份、浙贝母75份、泽泻75份、蝉蜕75份、炒鸡内金50份、木蝴蝶75份、蒲公英125份。”重量份的中药材原料制备而成的丸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软胶囊剂和滴丸剂;具体如下:[0007] 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0008] 配方组成为:

[0009]

制备方法为:以上十六味,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成细粉,备

用;醋莪术、木蝴蝶加水(8~12)倍量回流提取挥发油2次,每次(1~3)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两次滤液,备用;蝉蜕、炒鸡内金用(6~10)倍量(20%~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0.5~2)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丹参用(5~8)倍量(75%~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3)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共10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8~12)倍量,煎煮(1~3)小时,第二次加水(6~10)倍量,煎煮(1~3)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70℃)的清膏,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液、蝉蜕和炒鸡内金的醇提液、丹参的醇提

70-8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20(60~液合并,减压(-0.07Mpa~-0.08Mpa,

80℃)的清膏,过60目以上的滤网,进行喷雾干燥,所得喷雾干粉与上述细粉及各剂型适宜辅料混匀,按各剂型常规工艺喷入挥发油,制成丸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软胶囊剂或滴丸剂。

[0011] 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优选如下:[0012] 配方组成为:

[0010] [0013]

7

CN 102363017 ACN 102363035 A

说 明 书

3/18页

制备方法为:以上十六味,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成细粉,备用;醋莪术、木蝴蝶加水10倍量回流提取挥发油2次,每次2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两次滤液,备用;蝉蜕、炒鸡内金用8倍量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丹参用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共10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70℃)的清膏,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液、蝉蜕和炒鸡内金的醇提液、丹参的醇提液合并,减压(-0.08Mpa,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2(70℃)的清膏,过60目以上的滤网,进行喷雾干燥,所得喷雾干粉与上述细粉及各剂型适宜辅料混匀,按各剂型常规工艺喷入挥发油,制成丸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软胶囊剂或滴丸剂。[0015] 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丸剂的制备:[0016] 配方组成为:

[0014] [0017]

制备方法为:以上十六味,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成细粉,备

用;醋莪术、木蝴蝶加水10倍量回流提取挥发油2次,每次2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两次滤液,备用;蝉蜕、炒鸡内金用8倍量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丹参用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共10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70℃)的清膏,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液、蝉蜕和炒鸡内金的醇提液、丹参的醇提液合并,减压(-0.08Mpa,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2(70℃)的清膏,过60目以上的滤网,进行喷雾干燥,所得喷雾干粉与上述细粉混匀,喷入挥发油,加入炼蜜,制成水蜜丸或大蜜丸,即得丸剂。[0019] 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片剂的制备:[0020] 配方组成为:

[0018] [0021]

8

CN 102363017 ACN 102363035 A

说 明 书

4/18页

制备方法为:以上十六味,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成细粉,备用;醋莪术、木蝴蝶加水10倍量回流提取挥发油2次,每次2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两次滤液,备用;蝉蜕、炒鸡内金用8倍量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丹参用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共10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70℃)的清膏,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液、蝉蜕和炒鸡内金的醇提液、丹参的醇提液合并,减压(-0.08Mpa,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2(70℃)的清膏,过60目以上的滤网,进行喷雾干燥,所得喷雾干粉与上述细粉及适量淀粉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喷入挥发油,压片,即得片剂。[0023] 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0024] 配方组成为:

[0022] [0025]

制备方法为:以上十六味,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成细粉,备

用;醋莪术、木蝴蝶加水10倍量回流提取挥发油2次,每次2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两次滤液,备用;蝉蜕、炒鸡内金用8倍量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丹参用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共10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70℃)的清膏,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液、蝉蜕和炒鸡内金的醇提液、丹参的醇提液合并,减压(-0.08Mpa,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2(70℃)的清膏,过60目以上

所得喷雾干粉与上述细粉及适量糊精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喷入的滤网,进行喷雾干燥,

挥发油,装袋,即得颗粒剂。[0027] 6、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0028] 配方组成为:

[0026] [0029]

9

CN 102363017 ACN 102363035 A

说 明 书

5/18页

制备方法为:以上十六味,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成细粉,备用;醋莪术、木蝴蝶加水10倍量回流提取挥发油2次,每次2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两次滤液,备用;蝉蜕、炒鸡内金用8倍量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丹参用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共10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70℃)的清膏,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液、蝉蜕和炒鸡内金的醇提液、丹参的醇提液合并,减压(-0.08Mpa,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2(70℃)的清膏,过60目以上的滤网,进行喷雾干燥,所得喷雾干粉与上述细粉及适量淀粉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喷入挥发油,装胶囊,即得胶囊剂。

[0030]

7、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软胶囊剂的制备:[0032] 配方组成为:

[0031] [0033]

[0034]

制备方法为:以上十六味,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成细粉,备

用;醋莪术、木蝴蝶加水10倍量回流提取挥发油2次,每次2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两次滤液,备用;蝉蜕、炒鸡内金用8倍量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丹参用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共10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70℃)的清膏,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液、蝉蜕和炒鸡内金的醇提液、丹参的醇提液合并,减压(-0.08Mpa,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2(70℃)的清膏,过60目以上的滤网,进行喷雾干燥,所得喷雾干粉与上述细粉混匀,得混合药粉,喷入挥发油,混匀,加入聚乙二醇400,经胶体研磨均匀;按明胶∶甘油∶水为1∶0.3∶1的比例制胶,采用软胶囊机压丸,即得软胶囊剂。[0036] 8、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滴丸剂的制备:[0037] 配方组成为:

[0035] [0038]

10

CN 102363017 ACN 102363035 A

说 明 书

6/18页

制备方法为:以上十六味,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成细粉,备用;醋莪术、木蝴蝶加水10倍量回流提取挥发油2次,每次2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两次滤液,备用;蝉蜕、炒鸡内金用8倍量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丹参用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共10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70℃)的清膏,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液、蝉蜕和炒鸡内金的醇提液、丹参的醇提液合并,减压(-0.08Mpa,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2(70℃)的清膏,过60目以上的滤网,进行喷雾干燥,所得喷雾干粉与上述细粉混匀,喷入挥发油,混匀,过筛,加入已熔融的聚乙二醇4000中,搅拌均匀,加入滴丸机中,滴制成丸,即得滴丸剂。[0040] 本发明方案是经过发明人多次反复试验,不断改进调整总结出来的,上述药物的临床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增强,工艺先进,有效成分含量高,制剂稳定性好,疗效显著。[0041] 主要药效学试验如下:[0042] 一、实验药物的制备:[0043] 1、原料:

[0044] a组为本发明丸剂组:按照本发明说明书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0045] b组为:按照公开号为CN 101024060A的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实施例三的方法制得的丸剂;

[0046] 具体制法如下:[0047] 取马勃50g、莪术(醋炒)100g、金银花250g、桃仁(燀)100g、玄参250g、三棱(醋炒)100g、红花100g、丹参150g、板蓝根250g、麦冬200g、浙贝母150g、泽泻150g、鸡内金(炒)100g、蝉蜕150g、木蝴蝶150g、蒲公英250g,备用;[0048] A、以上药物中,取浙贝母50g、鸡内金33g,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备用;细粉颗粒大小为200~300目的超微粉;

[0039]

B、莪术(醋炒)50g、桃仁(燀)50g、红花50g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备用;

[0050] C、蒲公英125g、金银花125g与剩余红花加水热浸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

[0051] D、丹参75g、马勃25g与其余药味及上述药味的剩余量加水煎煮3次,每次3小时,合并药液,滤过;[0052] E、丹参、马勃剩余量加70%乙醇加热回流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与上述药液合并;将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2(85℃)的稠膏;与细粉混匀,喷入挥发油,加入炼蜜,制成球形或类球形的药丸,打光,干燥,得浓缩丸。[0053] c组为:按照公开号为CN 1544077A的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实施例2的方法制得的

[0049]

11

CN 102363017 ACN 102363035 A

说 明 书

7/18页

片剂。

[0054] [0055]

具体制法如下:

以上十六味,取金银花、浙贝母、红花1/2量,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马勃筛取10g细粉,其余12味及上述四味药的剩余量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温度为85℃时相对密度为1.28~1.32的的稠膏与上述细粉及80g淀粉、硬脂酸镁3g,在将其压制成1000片,包薄膜衣,即得。[0057] d组为:按照公开号为CN 1899569A的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实施例2的方法制得的胶囊剂。

[0058] 具体制法如下:

[0056]

处方:马勃25g,莪术(醋炒)50g,金银花125g,桃仁50g,玄参125g,三棱(醋

炒)50g,红花50g,丹参75g,板蓝根125g,麦冬100g,浙贝母75g,泽泻75g,蝉蜕75g,鸡内金(炒)50g,木蝴蝶75g,蒲公英125g;[0060] 取处方量的50%的金银花、浙贝母、红花,处方量2%的马勃,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备用;将莪术、桃仁、玄参、三棱、丹参、板蓝根、麦冬、泽泻、鸡内金、蝉蜕、木蝴蝶、蒲公英及金银花、浙贝母、红花、马勃四味药的粉碎后剩余量加10倍、8倍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2(60℃)的稠膏,加95%乙醇使含醇量达60%,搅拌均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1.40(60℃)的清膏;加入制备的细粉及适量辅料混匀,干燥,粉碎,制成细小颗粒,装入胶囊,即得。

[0061] e组为:按照公开号为CN 1785406A的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实施例2的方法制得的片剂。

[0062] 具体制法如下:[0063] 马勃25份,莪术(醋炒)50份,金银花125份,桃仁(去皮)50份,玄参125份,三棱(醋炒)50份,红花50份,丹参75份,板蓝根125份,麦冬100份,浙贝母75份,泽泻75份,鸡内金(炒)50份,蝉蜕75份,木蝴蝶75份,蒲公英125份,以上十六味,以水8倍量煎煮提取2小时,滤过,再加水6倍量,煎煮提取2小时,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5(60℃)的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超微粉碎,过400目;每100份粉末与辅料混合均匀,制粒后压大型片,即得。[0064] 二、: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0065] 实验目的:通过对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的抗炎、镇痛、化痰、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等药理实验研究,将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进行对比,观察其药理作用的强弱。

[0066] 试验方法: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对

[0059]

12

CN 102363017 ACN 102363035 A

说 明 书

8/18页

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0067] 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对大鼠祛痰作用的影响;

[0068] 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可以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的肿胀具有抑制作用;抑制棉球引起的大鼠肉芽组织增生,减少肉芽组织的重量;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延长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值;能明显增加小鼠气管酚红的排泌量;显著增加大鼠的祛痰作用;均使毛细血管开放量增多,细动脉、细静脉血管口径明显增大;均能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高切变率和低切变率粘度、血浆粘度明显增高,血液纤维蛋白原增多,血小板粘附率升高。[0070] 结论:本发明丸剂a组比b、c、d、e组的抗炎、镇痛、化痰、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等药理作用强,因此,本发明丸剂a组比b、c、d、e组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化痰的功效强。

[0071] 一、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0072] 实验材料[0073] 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兼有,体重18~22g。[0074] 2、药物: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丸剂,每克相当于生药材1克。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0075] 实验方法

[0076] 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分别灌胃给药8.4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末次给药2h后,在小鼠左耳表面滴涂二甲苯0.05ml致炎,致炎15min后,并两耳根剪下左右二耳,将二耳重叠一起,用直径7mm的打孔器打圆形片,称其左右二耳片重量,并以左右耳片重量差值表示小鼠耳部炎症的肿胀程度。实验结果:见表1[0077] 表1对小鼠耳廓二甲苯所致肿胀的影响

[0069]

[0078]

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本发明丸剂a组比ΔP<0.05。

[0080] 结果表明:对照组小鼠右耳明显红肿,厚度增加,耳廓肿胀度大。本发明a和b、c、d、e组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本发明丸剂a组与b、c、d、e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丸剂a组比b、c、d、e组的抗炎作用强。

[0079]

13

CN 102363017 ACN 102363035 A[0081]

说 明 书

9/18页

二、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0082] 实验材料[0083] 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兼有,体重18~22g。[0084] 2、药物: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丸剂,每克相当于生药材1克。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实验方法

[0086] 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分别灌胃给药8.4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末次给药前2h将每只小鼠左后脚足跖用1%角叉菜胶0.03mL。药后1h颈椎脱位处死动物,自踝关节0.5mm处剪下后足分别称重,以两足重量之差为肿胀度。实验结果:见表2

[0085] [0087]

表2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

[0088]

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本发明丸剂a组比ΔP<0.05。[0090] 结果表明: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可明显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的肿胀,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本发明丸剂a组与b、c、d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丸剂a组比b、c、d、e组的抗炎作用强。[0091] 三、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0092] 实验材料[0093] 1、动物:SD大鼠,雌雄兼有,体重200~250g。[0094] 2、药物: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丸剂,每克相当于生药材1克。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

[0089]

实验方法

[0096] 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50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试验时,乙醚浅麻醉,剪除大鼠胸毛,碘酒消毒,切开胸部皮肤,从切口向两前肢腋下分别塞入50mg无菌棉球各一个,缝合皮肤,肌注青、链酶素抗感染。术后1h灌胃给药,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分别灌胃给药5.6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于第8d颈椎脱臼处死大鼠,剥离棉球肉芽组织,于60℃烘箱中干燥12h,电子天平精密称重(1/1000g),减去原棉球重量,计算肉芽重量。实验结果:见表3

[0095] [0097]

表3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14

CN 102363017 ACN 102363035 A

说 明 书

10/18页

[0098]

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本发明丸剂a组比ΔP<0.05。[0100] 结果表明: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对棉球引起的大鼠肉芽组织增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减少肉芽组织的重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本发明丸剂a组与b、c、d、e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丸剂a组比b、c、d、e组的抗炎作用强。[0101] 四、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0099]

实验材料[0103] 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兼有,体重18~22g。[0104] 2、药物: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丸剂,每克相当于生药材1克。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0105] 实验方法

[0106] 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分别灌胃给药8.4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末次给药1h后,每鼠均腹腔注射0.6%醋酸0.2ml/只,记录15min内小鼠扭体次数,并计算各组镇痛百分率。实验结果:见表4

[0102] [0107]

表4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0108]

[0109]

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本发明丸剂a组比ΔP<0.05。[0111] 结果表明: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发明丸剂a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b、c、d、e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发明丸剂a组与b、c、d、e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丸剂a组比b、c、d、e组的镇痛作用强。[0112] 五、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

[0110]

15

CN 102363017 ACN 102363035 A[0113]

说 明 书

11/18页

实验材料[0114] 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性,体重18~22g。[0115] 2、药物: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丸剂,每克相当于生药材1克。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0116] 实验方法

[0117] 将电热板仪调至(55±0.5)℃,对体重为18~22g的昆明种雌性小鼠进行筛选,记录小鼠投入热板至出现舔后足的时间作为该小鼠的痛阈值,筛选痛阈值在30s内的雌性小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分别灌胃给药8.4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末次给药1h后,将小鼠放在电热板仪内,记录给药后出现舔后足的时间,用药后的痛阈值减去用药前痛阈值作为差值。实验结果:见表5

[0118]

表5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

[0119]

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本发明丸剂a组比ΔP<0.05。[0121] 结果表明: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均可延长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值。本发明丸剂a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b、c、d、e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发明丸剂a组与b、c、d、e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丸剂a组比b、c、d、e组的镇痛作用强。[0122] 六、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0123] 实验材料[0124] 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兼有,体重18~22g。[0125] 2、药物: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丸剂,每克相当于生药材1克。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0126] 实验方法

[0127] 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分别灌胃给药8.4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末次给药0.5h后,腹腔注射5%酚红生理盐水0.1ml/10g体重,0.5h后处死动物,剥去气管周围组织,剪下自甲状软骨下至气管分支处的一段气管,放人盛有2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再加0.1ml 5%的NaOH,用722型分光光度计(波长540nm)测OD值。实验结果:见表6

[0120] [0128]

表6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

16

CN 102363017 ACN 102363035 A

说 明 书

12/18页

[0129]

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本发明丸剂a组比ΔP<0.05。[0131] 结果表明: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能使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明显增加,本发明丸剂a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b、c、d、e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发明丸剂a组与b、c、d、e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丸剂a组比b、c、d、e组的化痰作用强。[0132] 七、对大鼠祛痰作用的影响[0133] 实验材料[0134] 1、动物:SD大鼠,雌雄兼有,体重200~250g。[0135] 2、药物: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丸剂,每克相当于生药材1克。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0136] 实验方法

[0137] 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50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分别灌胃给药5.6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末次给药后50min将大鼠用乌拉坦(1g/kg)麻醉后,仰位固定,分离气管,在环状软骨下缘正中两软骨之间插入已知重量的玻璃毛细管(长度为10cm),使分泌液沿毛细管上升,收集1h时各组大鼠气管的分泌物,在电子天平上称重,并计算每1kg体重的分泌物量。

[0138] 实验结果:见表7

[0130] [0139]

表7对大鼠祛痰作用的影响

[0140]

与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本发明丸剂a组比ΔP<0.05。[0142] 结果表明: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显著增加大鼠的祛痰作用,本发明丸剂a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b、c、d、e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141]

17

CN 102363017 ACN 102363035 A

说 明 书

13/18页

<0.05);本发明丸剂a组与b、c、d、e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丸剂a组比b、c、d、e组的化痰作用强。[0143] 八、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0144] 实验材料[0145] 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兼有,体重18~22g。2、药物: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丸剂,每克相当于生药材1克。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0147] 实验方法

[0148] 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分别灌胃给药8.4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给药前及连续给药7天后,末次给药30min后,各组小鼠用20%乌拉坦0.07ml/10g腹腔注射麻醉后,将小鼠腹部向下平放于光学显微镜载物台上,使小鼠耳廓平展,并在其表面滴加少许液体石蜡,调节光源亮度,在透射光下,用16倍目镜及4倍物镜观察并记录小鼠耳廓微循环在用药前后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即1mm区域内毛细血管与边界的交点数)。用16倍目镜及10倍物镜,观察并记录小鼠耳廓在给药前后细动脉、细静脉的血管口径。实验结果:见表8

[0149] 表8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

[0146] [0150]

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本发明丸剂a组比ΔP<0.05。

[0152] 结果表明: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均使毛细血管开放量增多,细动脉、细静脉血管口径明显增大,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本发明丸剂a组与b、c、d、e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丸剂a组比b、c、d、e组的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强。[0153] 九、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0154] 实验材料[0155] 1、动物:SD大鼠,雌雄兼有,体重200~250g。

[0151]

2、药物: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丸剂,每克相当于生药材1克。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0157] 实验方法

[0158] SD大鼠7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50g,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

[0156]

18

CN 102363017 ACN 102363035 A

说 明 书

14/18页

模型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分别灌胃给药5.6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给药量10ml/kg。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5组于第7d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08ml/100g,共2次,间隔4h。在2次注射肾上腺素之间,将大鼠浸入0℃冰水内5min。然后禁食,12小时后乙醚麻醉下颈动脉采血,肝素抗凝,用于测定全血高切(200s-1)和低切粘度(40s-1)、血沉;用热沉淀法测定血液纤维蛋白原含量;另取肝素抗凝血离心分离血浆,测定血浆粘度;再取枸橼酸钠抗凝血,用于测定血小板粘附率。[0159] 实验结果:见表9、10

[0160] 表9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0161]

[0162]

[0163] [0164] [0165]

与模型组相比**P<0.01;与本发明丸剂a组比ΔP<0.05。表10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与模型组相比**P<0.01;与本发明丸剂a组比ΔP<0.05

[0167] 结果表明:本发明丸剂a组和b、c、d、e组均能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高切变率和低切变率粘度、血浆粘度明显增高,血液纤维蛋白原增多,血小板粘附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本发明丸剂a组与b、c、d、e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丸剂a组比b、c、d、e组的活血化瘀的作用强。

[0166]

19

CN 102363017 ACN 102363035 A[0168]

说 明 书

15/18页

实验结论:本发明丸剂a组比b、c、d、e组的抗炎、镇痛、化痰、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等药理作用强,因此,本发明丸剂a组比b、c、d、e组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化痰的功效强。

[0169] 毒理实验:

[0170]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将本发明丸剂a组最大浓度、最大容积灌胃给药,在24h内连续给药3次,每次间隔4h,累积药物总量达65g生药/kg,相当于人临床拟用量的189.6倍。给药后7d内,小鼠活动、进食、排泄均正常,生长良好,毛色光亮,其平均体重均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第8d处死后解剖每只小鼠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脑、胸腺、胃、肠等均未发现颜色及形态异常,未能测出LD50。表明本发明丸剂a组无急性毒性反应。[0171] 长期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丸剂a组分为低、中、高剂量分别为7、14、28g生药/kg/d,相当于临床剂量的20.4、40.8、81.7倍,灌胃给药12周后,本发明丸剂a组对动物的一般状况、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明显的影响,系统解剖、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也未发现异常病理改变。停药2周也未见明显改变。本发明丸剂a组在长期毒性试验中,未发现明显毒性反应和延迟毒性反应。可见,本发明丸剂a组无毒性反应,长期用药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0172] 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丸剂的制备:[0173] 处方:

[0174]

制备方法:

[0176] 以上十六味,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成细粉,备用;醋莪术、木蝴蝶加水10倍量回流提取挥发油2次,每次2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两次滤液,备用;蝉蜕、炒鸡内金用8倍量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丹参用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共10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70℃)的清膏,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液、蝉蜕和炒鸡内金的醇提液、丹参的醇提液合并,减压(-0.08Mpa,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2(70℃)的清膏,过60目以上的滤网,进行喷雾干燥,所得喷雾干粉与上述细粉混匀,喷入挥发油,加入炼蜜,制成水蜜丸或大蜜丸,即得丸剂。[0177] 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片剂的制备:[0178] 处方:

[0175]

20

CN 102363017 ACN 102363035 A[0179]

说 明 书

16/18页

制备方法为:[0181] 以上十六味,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成细粉,备用;醋莪术、木蝴蝶加水10倍量回流提取挥发油2次,每次2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两次滤液,备用;蝉蜕、炒鸡内金用8倍量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丹参用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共10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70℃)的清膏,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液、蝉蜕和炒鸡内金的醇提液、丹参的醇提液合并,减压(-0.08Mpa,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2(70℃)的清膏,过60目以上的滤网,进

[0180]

行喷雾干燥,所得喷雾干粉与上述细粉及适量淀粉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喷入挥发油,压片,即得片剂。[0182] 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0183] 处方:

[0184]

制备方法为:

[0186] 以上十六味,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成细粉,备用;醋莪术、木蝴蝶加水10倍量回流提取挥发油2次,每次2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两次滤液,备用;蝉蜕、炒鸡内金用8倍量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丹参用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共10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70℃)的清膏,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液、蝉蜕和炒鸡内金的醇提液、丹参的醇提液合并,减压(-0.08Mpa,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2(70℃)的清膏,过60目以上的滤网,进行

[0185]

喷雾干燥,所得喷雾干粉与上述细粉及适量糊精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喷入挥发油,装袋,即得颗粒剂。[0187] 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

21

CN 102363017 ACN 102363035 A[0188] [0189]

说 明 书

17/18页

处方:

制备方法为:[0191] 以上十六味,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成细粉,备用;醋莪术、木蝴蝶加水10倍量回流提取挥发油2次,每次2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两次滤液,备用;蝉蜕、炒鸡内金用8倍量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丹参用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共10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70℃)的清膏,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液、蝉蜕和炒鸡内金的醇提液、丹参的醇提液合并,减压(-0.08Mpa,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2(70℃)的清膏,过60目以上的滤网,进行喷雾干燥,所得喷雾干粉与上述细粉及适量淀粉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喷入挥发油,装胶囊,即得胶囊剂。[0192] 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软胶囊剂的制备:[0193] 处方:

[0190] [0194]

制备方法为:

[0196] 以上十六味,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成细粉,备用;醋莪术、木蝴蝶加水10倍量回流提取挥发油2次,每次2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两次滤液,备用;蝉蜕、炒鸡内金用8倍量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丹参用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共10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70℃)的清膏,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液、蝉蜕和炒鸡内金的醇提液、丹参的醇提液合并,减压(-0.08Mpa,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2(70℃)的清膏,过60目以上的滤网,进行喷雾干燥,所得喷雾干粉与上述细粉混匀,得混合药粉,喷入挥发油,混匀,加入聚乙二醇400,经胶体研磨均匀;按明胶∶甘油∶水为1∶0.3∶1的比例制胶,采用软胶囊机压丸,

[0195]

22

CN 102363017 ACN 102363035 A

说 明 书

18/18页

即得软胶囊剂。[0197] 6、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滴丸剂的制备:[0198] 处方:

[0199]

制备方法为:

[0201] 以上十六味,燀桃仁、浙贝母(半量)、红花(半量)粉碎成细粉,备用;醋莪术、木蝴蝶加水10倍量回流提取挥发油2次,每次2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两次滤液,备用;蝉蜕、炒鸡内金用8倍量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丹参用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备用;红花(半量)、马勃、金银花、浙贝母(半量)、蒲公英、板蓝根、醋三棱、玄参、泽泻、麦冬共10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70℃)的清膏,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液、蝉蜕和炒鸡内金的醇提液、丹参的醇提液合并,减压(-0.08Mpa,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2(70℃)的清膏,过60目以上的滤网,进行

[0200]

喷雾干燥,所得喷雾干粉与上述细粉混匀,喷入挥发油,混匀,过筛,加入已熔融的聚乙二醇4000中,搅拌均匀,加入滴丸机中,滴制成丸,即得滴丸剂。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