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国职业培训 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参评教案 参评组别: B105 专业分类:机加工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 §3—2
正等轴测图(正等测)教案<平面体部分>
§3-2正等轴测图(正等测) <平面体部分> 授课班级 机加工与数控 人数 理论课型 课 课题 50 课时 2 组织形式 正面课堂教学
一、
教材分析:
用正投影法绘制的三视图,能准确表达物体的形状,但缺乏立体感。轴测图直观性强,表现效果类似于人们观察物体的视觉;而且,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也是发展空间思维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画轴测图可帮助想像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像能力。 二、 学生分析:
针对所教专业为机加工与数控技术,生源初中毕业,来自五湖四海,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甚至对理论课不感兴趣,没劲!所以,既要考虑大多数,又要照顾两头。 注意教学气氛,激发兴 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 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1、组织教学 2′ 2、新课导入 5′ 3、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描述 12′ 4、正六棱柱画法 15′ 5、三棱锥画法 20′ 6、垫块画法 15′ 7、课堂水结 5′ 8、布置作业 1′ 9、展示下一次课曲面体 5′ 四、 三维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正等轴测图的形成,熟悉正等轴测图的特点,掌握正等轴测图的画法规定和画法步骤,能根据简单形体的的三视图画出其正等轴测图。
2、情感目标:通过立体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情景交融,要让学生觉得:
学制图“有瘾”,
画图“爽”
1
3、风格目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力求从单调泛味的机械图线中解脱出来。变要我学→我要学
五、 教学重点:正等测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糸数 六、 教学难点:三棱锥正等测画法图例 七、 教学仪器、教具:
1、实物模型正六棱柱、三棱锥、垫块 2、多媒体计算机 3、投影仪 4、大屏幕
5、PowerPoint课件
八、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提问法、创设情境法 九、 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文字区 板图区 (一)正等测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糸数 1、 轴间角 ∠XOY=∠YOZ=∠ZOX=120° 2、 伸缩糸数p=q= r =0.8 为了作图方便,通常采用简化的 轴向伸缩糸数,即:p=q= r =1 课件演示区
组织教学(2分钟):
1、学生按时进入课室,师生互相问候。 2、检查学生出勤、装束、精神状态情况。 3、宣布本次课题的内容及任务。 新课导入(5分钟):
1、复习旧知识,提问两位同学何谓轴间角、轴向伸缩糸数? 2、课件演示:
轴测图直观、小朋友 都可以看得出形状 三视图学过制图的 才能看明白
2
讲授新课
重点! (一)正等测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糸数:
切记!!
1、轴间角∠XOY=∠YOZ=∠ZOX=120º 2、伸缩糸数p=q= r =0.8
为了作图方便,通常采用简化的轴向伸缩糸数, 即:p=q= r =1
(二)正等测画法:
常用的画法是坐标法,作图时(1)先定出直角坐标轴和坐标原点,然后画出轴测轴;(2)按立体表面上各顶点或线段端点的坐标,画出其轴测投影;(3)连接有关点,完成轴测图。
图例1:正六棱柱(先课件演示一遍画图过程, 然后板画。要求学生同步作图,师生互动)图3-3 (1) 定原点及坐标轴
(2) 定出A、D、及Ⅰ、Ⅱ点 (3) 过Ⅰ、Ⅱ点作X轴平行线, 量取B、C、E、F四点, 并连接各点,得六棱柱底。
(4) 过ABCDEF点量取高h, 并连接各点,即得上底面六边形。 (5) 擦去多余图线。 我画一条线,同 学们画一条线
(1)(2) (3) (4)
不做君子做小人,
君子动口不动手,
我们动口又动手。
(4) (5)
3
图例2:三棱锥(先课件演示一遍画图过程, 然后板画。要求学生同步作图)图3—4
(1) 定原点及坐标轴 (2) 画出轴测轴
(3) 画出底部三角形ABC (4) 定出锥顶点S (5) 连接各点即成
难点?! 抽查!展示几位画得好的同学的作品,让他们有立杆见影的成就感! 4
赌注引入课
堂???
图例3:垫块
(学生已同步画两图,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熟能生巧的技术,该图学生只看老师画)且向学生说明图3—5仅2分钟就可以画好。
不信,我们赌一次,2分钟我画不出来,我请全班吃饭,2分钟能画出来,全班同学请我吃饭 让气氛紧张,50对眼睛全神贯注,一个同学拿出手机计时
(1) 定坐标
(2) 作长方体轴测图 (3) 作正垂切面 (4) 作正铅切面
(5) 擦去多余图线,即成
1′30″还差最后一条线,可故意拿起茶杯悠然地喝茶 向学生提一个悬念:画一条线值多少钱? 最后5秒补上最后一条线 5
至此,新课已全部完成
释悬:画一条线值1美元,但知道在什么地方画线值9999美元,理由是:
可见知识的
价值!!!
十、小结:再次强调今节课的教学重点:1、轴间角∠XOY=∠YOZ=∠ZOX=120º,千万不要忘记。2、X\\Y\\Z三个方向的伸缩糸数p=q=r=1。
提醒学生:要画好正等轴测图关键选好坐标O点,分清三视图长\\宽\\高与轴测轴X\\Y\\Z的对应关糸,然后1:1坐标法取点。
十一、布置作业:习题集26页3—1补画给出视图中所缺的图线,然后根据视图画正等轴测图
十二、展示图3—6圆柱轴测图课件,为下一节曲面体轴测图作铺垫,提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先试画
6
十三、教学后记与反思:
效果方面:下课铃一响,同学们异口同声:“吓!这么快!”。说明我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学生们和我共同渡过了愉快的40分钟,因为开心的时光总会让人觉得特别快。特别在图例3演示最后一条线时:
最后5秒倒计时,全班齐声呐喊:5、4、3、2、1~ 补上最后一条线,全班鼓掌,气氛达到高潮
通过师生互动、创设情境方法,本次课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正等轴测图的基本知识,而且熟练掌握了正等轴测图的画法,作业正确率达93%;个别差生也对机械制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垫块轴测图本人反复多次试画仅1′30″,所 以有绝对把握2分钟能画好,这也使我深深体会到:
只有课堂前胸有成足,
才能课堂上游仞有余
问题与不足:虽然课堂上反复强调定原点是画好轴测图的第一步;个别学生在坐标原点的选择上仍然未能找出一个最佳的位置,特别在只有三视图而没有实物时,到底原点设在主、俯视图那一位置更合适,把握不准,有待进一步多举例说明。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