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自由市场环保主义与当代美国环保政策

自由市场环保主义与当代美国环保政策

来源:筏尚旅游网
第7卷第10期 20o8年lO月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Vo1.7 No.10 0ct.2008 自由市场环保主义与当代美国环保政策 王 昊 (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针对传统的命令一控制型环境管制政策以及以往环保过头的趋势.自由市场环保主义通过发挥市 场机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企业和环保主义者的要求,不失为美国在环保政策上所进行的 制度创新。 关键词:自由市场环保主义;环保政策;美国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32(2008110—0014—05 区别于传统的环境保护主义,2O世纪80年代以 后自由市场环保主义在美国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政治 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一种独具特色地运 用市场机制来改善和保护环境的新思路.自由市场 资源和自然资源方能进入功利主义者的保护视野之 内)。同时它又吸收了环保主义的基本观点,所以它 并没有否定环保主义。它对环境的基本观点是:第 一,环境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它通过各种不同的方 环保主义通过界定产权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 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环境。由于自由市场环保主义 在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且实现了环境保护的功 式作用于人类福利:它为人类生活提供最基本的物 资支持——清洁空气和水: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必须 的原材料和矿产品;为公众提供了娱乐活动的便利。 滑雪、钓鱼……此外,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欣赏人们还 能获得美的享受;它甚至提供了由现代社会生产、消 费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储存场所。第二,环境作为一种 稀缺资源,决定了它不可能在较短时问段内向人类 提供巨额环境资源。任何一种环境资源的供给,必然 导致其他环境资源服务于人类方式的减少。也就是 说,环境资源作用于人类生存、娱乐方式的增多.必 能,其对美国环保政策和环保立法的影响一直延续 至今。本文拟对自由市场环保主义的概念、兴起背 景、发展情况以及对美国环保政策的影响进行初步 的探析。 在影响当今美国环境政治的诸多因素中,除了环 保主义与反环保主义以外.还存在第三种力量——自 由市场环保主义。与环保主义相比,他们对美国环保 政策的影响不断增大,甚至有学者认为它们构成了 美国环境保护领域的主流。E1](页3’他们的势力大本营 然会影响它作为垃圾储存场所的能力。…(页3) 与此同时,自由市场环保主义还用一种批判的 观点去看待环境保护:环保是需要人类社会付出一 定的代价的。人们之所以去保护环境。是因为人们意 识到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们致力于环保 必然意味着将其他稀缺资源如劳动力、资金、技术等 投入于环保事业中。而这些资源人类本可以将其用 安扎在美国的主流经济学领域。更重要的是,由于自 由市场环保主义综合了环保主义和反环保主义的一 些基本观点.具有较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从而受到 了美国政界的青睐.也得到了一些环保主义者和反 环保主义者的支持.在美国环境政治中发挥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那么什么是自由市场环保主义,它的基 于人类的其他生产和生活方面。而且,对某种野生动 物栖息地的保护有可能导致像矿产品和森林等其他 本内容是什么呢?一般而言,自由市场环保主义将自 己的思想来源追溯到西奥多・罗斯福的功利主义的 环境资源不能为人所用。因此保护环境,人类必须做 出相应的牺牲。 自然资源保护观(这种观念指的是对自然资源进行 “科学管理”、“明智利用”目的在于合理利用资源,而 不是搁置不用。但是,在这种自然资源保护观指导之 下,只有那些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直接帮助的动植物 收稿日期:2008—03—15 由于环保是有代价的。所以,自由市场环保主义 以为,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最佳选择乃是“经济”地对 环境保护做出抉择。这具体体现在:第一。社会必须 经济地对环境保护的目标做出选择。必须比较其从 作者简介:王昊(1979一 ),男,河南驻马店人,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讲师,政治学博士。 2008年第1O期 王昊:自由市场环保主义与当代美国环保政策 ・l5・ 环保所得效益是否高于其投入的稀缺资源的价值: 由于环保局和环保法深入到所有的产业,而且对企 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甚至对产品的回收,都要进 行干预.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自由生产经营。这套模式 第二,一旦污染控制的目标选定,人类应尽其所能地 将环保投入花费最小化。如果人类使用了太多的社 会资源并实现了环境保护的目标,那么这种环保政 策也是不经济不足取的。当今美国有相当一批环保政 策存在类似问题,所以对环保政策进行经济学分析的 最大益处就在于能使环保政策的费效比达到最大。他 在实际运作中存在两个缺憾。首先是由规章制度所 规定的控污活动费效比不高。这些规章制度通过制 定统一标准迫使每个企业都承担相同份额的污染控 制负担。尽管这种统一标准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 们认为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环保政策要么对成本一 污染.但它也迫使企业采用不恰当的污染控制措施, 收益分析无动于衷。要么干脆拒绝。他们引用最多的 反面教材是《清洁空气法》和《住宅安全健康法》。因为 这两项法案均明令禁止将投人一产出分析的考虑列 入管制标准的制定。根据经济学家估算,联邦政府当 时只需要50%的环保投入就能实现环保目标。_2](页l 自由市场环保主义认为,如果环境保护走过了头.以 为任何情况下环保目标都是神圣的.或是独立于社 会经济目标,这种不惜一切代价的倾向就是反科学 的。它不仅会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益,也会影响社会公 正和环境保护本身,因而他们称这一时期的环境观 念是“浅绿色”的,认为它是建立在环境与发展分裂 的基础上的。[ ](序1 因此,他们提出,为了较好地实现 环保费效比,美国必须对传统的环保模式“命令一控 制”模式进行改革。他们开出的药方是在不使环境恶 化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市场的作用,调动污染者投 资于环保的积极性,即用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作为 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手段。 那么,什么是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呢?即鼓励通 过市场信号做出决策,而不是制定明确的污染控制 水平或方法。通过这些借助市场力量的政策工具.污 染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客观上导致污染控制 目标的实现。 相比较而言,传统的环境管制途径通常被称为 命令一控制型管制。在环境保护运动的推动下,美国 联邦政府在1965 ̄1972年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环保的 立法,形成了一场“规章革命”,确立了命令一控制型 环境管制模式。这场革命极大地增强了联邦政府对 企业的管制职能,不是对某一产业部门进行调整和 控制,而是扩大到对几乎所有产业部门进行干预。也 就是说,基本上所有的环境政策都明确或隐含了以 下几个部分:确切的环境总体目标(一般性或特殊性 的目标,如空气质量等级或一定排放水平或等级内 的限度)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 (页巧’具体的说,就是 由环保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颁布行政命令或制定环 境保护法律,以及制定严格的污染标准。污染企业必 须据此调整自己的生产标准和技术标准,以期达标。 从而给企业带来巨额成本开支。因为各个企业状况 千差万别,企业的产品设计、体制构造、资产新旧都 截然不同,不一定适宜采纳统一标准。甚至在一个企 业内,在某一情况下适宜的污染控制技术,换到另一 情况下就不适用了。1985年,环保局根据几项关于大 气污染控制的实证观察研究发现,对于洛杉矶地区 的硫排放而言,传统的命令一控制型管制的总成本 是采用最低成本方法的花费的1.07倍。[ ](页铂 其次对 污染企业而言,污染控制的动力机制严重不足。一般 而言,污染者不会主动去控制污染,恰恰相反,他们 只会想方设法避免政府部门的惩罚。因为采纳一种 安全无污染的方法处理废弃物总是要比直接抛弃废 弃物花费更多。遵守环保法规可能代价巨大.但是不 遵守环境法规的后果和代价却不一定如此。企业往 往存在侥幸心理:违反环保法规不一定会被发现,尤 其是少量的违反环保部门并不介意。1981至1982年, 美国联邦总审计局对某些水污染企业进行了长达l8 个月的抽样调整.大约有82%的污染企业至少有一 个月排放超标,20%的污染企业严重违规,有4个月 乃至更多的时间排放超标。_5=(页 此外,命令一控制 型管制阻碍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这种管制手段缺 乏促使企业超越其污染控制目标的经济激励,相反 其技术标准和绩效标准都阻碍企业采用新技术,一 个采用新的污染控制技术的企业得到的回报往往是 更加严格的控制标准和控制绩效,而且无法从投资 污染控制技术、装备上获得经济效益。 当然命令一控制型管制在理论上也可以实现成 本最小化,但这需要环保部门针对每个污染源制定 不同的标准。这样.政策制订者就必须掌握每个厂商 所面临执行成本的详细信息.而这样的信息对于只 拥有有限物力、人力的政府来讲是无法获取的。 但是,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则无需政府去了解 这些信息也能高效率地将污染控制负担分配于各个 厂商,并且能够避免以上管制途径的种种弊端:基于 市场的政策工具能以最低的可能社会成本实现污染 减少。这是由于污染削减成本最低的厂商被奖励进 ・16・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0期 行最大数量的污染减少,从而使各个厂商污染削减 的边际成本相等,而不是通过制定统一排放标准使 厂商的污染水平均等。市场导向的政策工具能提供 强烈的经济刺激促使企业去采用更为经济、成熟的 污染控制技术,并从使用这种技术中获益。 为两部分: 首先是削减传统的命令一控制模式对环保政策 的影响。三届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削弱管制的行 政命令,成立相应机构对管制措施进行监督、审核, 甚至通过削减环保预算减弱政府对环保事务的过多 显然,自由市场环保主义对市场机制的强调主 要是针对以往政府承担太多环境保护责任的倾向。 以往环保政策的基本思路是:由于多种环境因素在 管制。其中.以里根政府削减命令一控制模式的力度 为最大。 1981年里根入主白宫后,即开始大刀阔斧实施 不同程度上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而指导环保政策 的主流理论是“外部性理论”(外部性意味着不论何 种原因,生产和消费的“完全”成本已经产生。L6j(页1s) 在此类理论中,市场失灵是基本的假设,于是政府的 作用自然会得到强调,通过政府的法律、标准和管 理,使外部性得到了遏制。但是,环境问题中本可以 通过市场解决的部分也由政府包揽,其结果必然会 引发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显而易见.自由市场环保主义的这种环保思想, 即不论是反对政府对环境事务的越俎代庖,还是主 张用市场机制的手段去解决环境问题,均深深根植 于美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二战以后,伴随着这一时 期联邦政府职能的扩展,新政式自由主义也促使美 国联邦政府更多地承担起环保方面的职责。加强政 府管制的命令一控制型环保模式成为这一时段美国 环保政策的选择。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保守主 义思潮在美国社会上的影响日渐浓厚.而从历史上 说,继承洛克式自由主义传统的美国人本就对作为 专政工具的政府持强烈怀疑态度。随着新政式自由 主义弊端的逐渐暴露,联邦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的作用引发越来越多的争议。以哈耶克、弗里德曼为 代表的保守主义经济学家更是认为美国社会问题的 根源在于个人自由的丧失,有限的国家自由是个人自 由的前提,个人自由最主要的是经济自由。他们高度 赞扬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主张通过市场刺激达到经 济平衡.呼吁减少对自由经济的不必要束缚。[7]( ’这 样从里根政府开始,美国的环保政策便开始较多地 运用这种思想。此外,处于环保主义与反环保主义夹 层之中的美国政府.苦于来自双方的压力,一直希望 能找到一条能令双方都能满意的方案。而自由市场 环保主义一定程度上可收上述之效。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着保守主义在美国社 会上影响力的增强,自由市场环保主义对美国的环 保政策开始产生影响。根据自由市场环保主义在美 国环保政策中的实际应用.笔者将其具体影响划分 后来被称之为“里根革命”的改革计划。里根宣称由 环境质量委员会制定的4条原则将是本届政府制定 环境政策的主要依据:(1)采用成本一收益分析决定 环境管制的价值是否得当;(2)尽可能多地运用自由 市场体制分配资源;(3)将环境保护的责任下放给地 方;(4)继续与他国合作解决全球环境问题。 (页 1981年2月.里根颁布了12291号行政命令,要求对所 有现存的和即将审议通过的管制条令和法律进行成 本收益分析。该命令宣称,废除那些管制社会成本高 于收益的法令,新的管制法令必须满足收益最大化 的目标,“潜在获益必须超过投入”,同时还要兼顾对 国家经济的影响和特定行业的利益。l5l( ̄138)根据这 项法令,所有机构都必须向新成立的“信息和管制事 务办公署”递交管制效果分析。同时,里根成立了管 制消除委员会,由副总统布什负责。该机构仅在其运 行的前两年半中,就审核了数以千计的环境管制法 规和行政命令,其中一部分遭到废止,其余大部分则 被以“重新审议”的名义退回环保局和其他机构.责 令其进一步研究和修正。1985年颁布的12498号行政 命令进一步补充了12291号行政命令,要求政府各部 门必须提前一年提交将要采取任何管制措施的相关 信息,从而使预算与管理办公署有可能在环境管制 政策制定的早期阶段就加以介入并阻止其出台。 此外,里根还认为政府对环保事务的过多介入 是导致环保费效比不高的重要因素。他说:“削减环 保机构的预算和人员是‘制服’这些机构的最佳方 法。”从1981至1983年,对环保局的财政预算削减超 过了l/3,总预算大致与l0年前的水准相当。人员方 面.环保局在里根的第一个任期内大约裁减了20% 的官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有丰富环保经验的工 作人员。¨5](页l 然而里根政府的这种政策显然是影 响到了环保局环保行政功能的发挥,就连当时对环 保持消极态度的环保局长巴福德夫人都在抱怨,如 此大规模地削减环保预算。只能使其丧失环保职能, 导致组织上的混乱。[ ](页m 其次是建立基于市场的一系列政策工具。从里 2008年第10期 王吴:自由市场环保主义与当代美国环保政策 ・17・ 根开始。主要是在布什和克林顿时期,这些新的政策 工具开始较多出现在美国的环保政策当中。这些基 于市场的政策工具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可交易 的许可证制度、降低政府补贴、排污收费制度。 可交易的许可证制度是在环保政策中运用最多 的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这种政策的基本原理是:由 具体分析起来.社会各阶层对“新思路”的不同 看法制约了这种新政策的发展。首先,在环保主义者 内部存在着不同意见。大部分环境组织认为这种新 的政策方式不利于环境保护。他们将可交易许可证 制度称之为“有权污染制度”、“污染通行证”。他们指 出,防止污染、保护环境与纯粹的经济问题相矛盾, 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不恰当地宽恕了污染者。里根 联邦或地方的环保部门制定一个最大的总体污染排 放水平.然后将这种污染总量以排污许可证的方式 政府削减环境管制、推行自由市场环保主义不恰当 在不同厂商之间进行分配。如果厂商的污染排放水 平低于允许的排放水平.它们可将剩余的许可证出 售给其他污染水平高的厂商或者用来抵消本厂其他 设备的过度排放。此外,厂商还可以将获取的排污信 用存人银行以供以后使用。存储下来的排污信用可 服务于企业的内部扩张,也可售与其他厂商。早在 1974年.环保局就将排污权交易作为旨在改善地区 空气质量的《清洁空气法案》的一个项目进行试验。 但是直到2O世纪80年代之后,这种可交易的许可证 制度才得到推广。其主要用于铅的分阶段缩减、电力 企业的SO 排放缩减信用、固定污染源的本地SO:排 放交易等6个项目。这其中,绩效最为明显的是铅排 放交易项目。通过该项目,这一时期汽油的含铅量下 降了90%。1982年,环保局批准了提炼商之间的铅排 放信用。1985年,环保局颁布了允许提炼商储存排放 信用的举措。环保局估计,因执行新制度,每年大致 可节省2.5亿美元的成本,而且在实现环保目标上也 取得明显成果。_4](页钾 排污收费则是根据厂商产生的排污量征收税金 的制度。因此,厂商的理性选择是将污染削减到边际 控制成本等于税率这一水平上。由于各个企业的污 染控制程度不同.控制成本高的企业削减较少的污 染量,控制成本低的企业则大规模削减污染。 降低市场补贴则是与税收相反的一种措施。各 种政府补贴被认为是加剧了经济的低效并破坏了环 境。如联邦政府对于能源产业予以大量财政补贴,促 使能源产业只是一味注重能源供给,加剧了石油等 能源的开采。 从2O世纪80年代以来,尽管政治家十分青睐基于 市场的政策工具,但这种市场导向的政策工具还没有 成为美国环保政策的主体,基本上仍处于管制政策的 边缘。据统计,在40种主要的联邦环境法律中,有超过 14310页的环境管制内容.有关市场政策工具的应用 只限于《清洁空气法》等少数几项法律。_41(页 所以市 场导向的环保政策要成为环保政策的主体还有相当 长的道路要走。 的政策也的确使环保主义者不能不对这种新政策抱 有戒心。其次,政府内部也有不同看法。传统的管制 手段要求管理者具备特殊的专业技术职能,而新的 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要求管理者具备市场观念,“往 往是具有MBA学位的人、经济学家和其他类似人员 受到青睐.政府官僚体系的成员会理性地抵制自身 人力资本消散”一r 1(页 。最后,企业接受新政策也需要 一个心理适应过程。当然,最根本的因素还是“企业 不愿去促进任何形式的管制,不管这种管制是多么 灵活和有效率”[ ](页 。 尽管如此.自由市场环保主义提出的减少传统 环境管制活动。建立基于市场的环保政策工具,仍是 一种全新的环境治理思路。由于企业遵从资本的逻 辑。环保不符合扩大再生产的要求。而经过“规章革 命”后的美国环保政策。明显存在着“环保过头”的弊 端。通过对市场的发掘,新政策为原本处于对立的污 染企业与环保主义者.提供了一个双方真正可以合 作的公共平台。它的出现,笔者以为至少具有两个方 面的重要意义:(1)它是对传统的“命令一控制型管制 模式”的反思和改良,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传统模 式的过度损耗,减轻企业的环保负担。(2)它对真正将 环保法律和政策落到实处有重要意义。尽管美国已经 建立了一个比较严密的环保法律体系,但这不代表 美国已经解决了环境问题,不代表环保法得到了较 好的遵守。尽管DDT在美国早已被禁止使用,但据一 家反对农药滥用协会的调查结果,美国20世纪90年 代生产了多于《寂静的春天》时期13000倍的农药产 品 [9](页掰 由此可见.环保法顺利实施不仅需要环保 主义者,更需要污染企业的积极参与。自由市场环保 主义强调经济发展和环保共生,能够在经济发展和 环境保护上实现双赢。因而。自由市场环保主义隐含 着可持续发展的因子.不失为利用市场工具探索如 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尝试。 尽管自由市场环保主义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 是.由于市场的局限性。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不可能 ・18・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0期 解决所有的环境问题。市场化的环保政策趋向于加 则对一切管制都持反感态度,包括基于市场的管制 手段.所以自由市场环保主义的影响更多存在于政 强社会的不平等性。这是由市场自身的特性所决定 的。马克思早就指出,市场会产生某种效率,但当它 在缺乏非市场限制的条件下长期运作,就会产生巨 大的社会不平等。以排放交易为例,大公司可以从小 公司购买排放限额,从而无限制地污染下去。而小公 界和经济学界,这不能不影响到它在环保政策中的 实际运用。 参考文献: 『1]休伯.硬绿——从环保主义者手中拯救环境・保守主 义宣言[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o2. 司则不得不背负起减少排放量的责任。同时,市场本 身也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环境改善。“经验告诉我 们,只有当国家威胁要进行干预时,经济才会在环保 领域里有所作为”[9_( ̄339)。因而自由市场环保主义和 命令一控制型管制模式,二者的关系恰像“胡萝卜与 大棒”的关系一样,强调任何一方,都会不利于环境 或社会,二者必须有机结合起来。 笔者以为,自由市场环保主义更多的是一种折 中性质的环保主义思想。承受着环保主义和反环保 [2]Michael E.Kraft,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Politics[M].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2000. 『3 1Brent S.Steel,Environmental Politics and Policy:A Comparative Approach[M].Mcgraw—Hill Publisher,2003. [4]Paul R.Portney,Public Policies for Environmental Pro— tection[M].RFF Publisher,2002. [5]Norman J.Vig,Michael E.Krfat,ed.,Envionmentral Poli- cy in the 1990s[M].CQ Press,1997. 『6]查尔斯・哈铂.环境与社会——环境问题中的人文视 野[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7]傅殷才.新保守主义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 社.1995. 主义两种方向相反力量的压力,它力图使其所奉行 的政策路线能为两方所接受。但是通过上述分析,笔 者注意到,自由市场环保主义尽管在前述三位总统 任期中得到了积极运用.但是由于联邦政府在政策 制定和实施中的失误以及自由市场环保主义的内在 [8]Riley E.Dunlap,Angela G.Mertig,ed.,American Environmentalism:The U.S.Environmental Movement,1970"s一 1990 S『M].Taylor&Francis Publisher。1992. 缺陷.环保力量担心自由市场环保主义的实际运用 会影响传统环保模式对污染企业的管制,污染企业 [9]约阿希姆・拉德卡.自然与权力——世界环境史[M].保 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Liberal Market Environmentalism and the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Policy of the U.S.A WANG Hao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3,China)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ommand—Cnntrol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the excessi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rend in the past,liberal market environmentalism can,to a certain extent,take account of the requirements of both enterprises and environmentalists by bringing into full play the role of market mechanism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refore,it is no less than a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the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Key words:liberal market environmentalism;environmental policy;the United States [责任编辑:李玉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