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K—39;O—16;Cl—35.5;C—12;Mn—55; H---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生命之源,因为水能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塑料、铝合金、羊毛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应过量补充 D、胃酸过多时,可服用适量的小苏打 2、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过滤 C蒸发 D 称量NaOH 固体 3、 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关于甲醇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醇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甲醇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甲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D、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克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不会影响地球环境 甲醇分子结构模型 B、阳离子一定是金属离子
C、水中Ca2+、Mg2+增多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D、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的变化
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中和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6、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 50℃时,三种溶液中A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采用降温结晶方法
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7、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向含有稀硫酸的用等质量、等质量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铜溶液中加分数的双氧水制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氢氧化钠溶液 取氧气 入过量碳酸钠溶液 镁粉 pH 7 O Na2CO3溶液质量/g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B、所有家用电器应串联接在电路中
C、石蜡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石蜡的组成中含有C、H元素 D、用紫外线能验钞
9、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μ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吸入人体后能直接进入支气管,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燃煤火力发电 C.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鼓励焚烧秸秆节约能源 10、下列做法符合科学常识的是:( )
A、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 B、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应该用二角插头 C、电流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级上 D、氢氧化钠可做炉具清洁剂 11、下图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红磷燃烧测定 B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C说明液体流速大小 D图d可用来演示发电机 空气中氧气含量 对液体压强有影响 的工作原理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 课上是通过实验和推理的方法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D、活泼金属镁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 1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就地焚烧秸秆 B、使用节能灯泡 C、严禁乱砍滥伐 D、多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14、下列四种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 A、寒冷的冬天,眼镜片上会出现一层水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 D、硝酸铵溶于水 二、填空及简答题(每空1分,共20分) 27、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为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污染,各国都在积极进行技术创新。 (1)近日,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发电叶子”,将这种叶子放入水中,在太阳光照射下,叶子中的催化剂会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储存在氢氧燃料电池中,再转化为电能,供家庭用电需求。 ①整个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形式的能量转化? 。 ②“发电叶子”产生氢气、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我国积极改进风电技术,扩大风电使用,与煤炭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的优点是 。 28、某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
生了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气球胀大。
①写出CO2和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王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
③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 29、化学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铁锅是人类最理想的炊具。使用铁锅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因为 。
(2)盐酸可用于除铁锈,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3)注意饮水安全,保证人体健康,在天然水净化过程中,人们常用活性炭去除异味和色素,这事利用活性炭的 性.此外还需加入二氧化氯(ClO2)进行杀菌和消毒,在二氧化氯(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4)苹果、樱桃等水果可以为人体提供 ,以预防坏血病。
3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参照教科书内容,在学校实验室里完成了以下实验:
称取5.0g粗盐进行提纯。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有效将粗盐提纯,实验的各步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过量NaOH溶液过量Na2CO3溶液水
粗盐操作Ⅰ溶液混合液操作Ⅱ溶液蒸发精盐
泥沙沉淀物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述问题:
(1)过滤时,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NaCl溶解过程用到了玻璃棒,它的作用是 。
(3)粗盐提纯时,进行蒸发操作时,通常在实验桌上放一石棉网。该石棉网在此实验过程中的用途是 ,石棉网属于 (选填“复合”或“合成”)材料 (4)某同学所得精盐比其他同学明显要少,原因可能是 。 A.溶解时将5.0g粗盐一次全部倒入水中,立即过滤 B.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 C.提纯后所得精盐尚未完全干燥
D、称取5.0g粗盐时砝码与药品放置颠倒
3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在通常情况下,A为黑色粉末状固体,B、C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D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实验室常用含D的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单质E是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反应④和⑤中某些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
的 反应。
(3)D除了用来制取气体C之外的另一用途是 35、实验探究题(7分)几年前,一辆载满20t电石的挂车,在浙江滨江区燃起熊熊大火并伴有大量黑烟。事故路面上洒落了五六百米燃着的石头。这辆货车在雨中整整燃烧了一天,消防官兵对大火也束手无措,场面让人震撼。大家对电石的化学性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一起与他们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电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CaC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及白色固体。常见的..........
→→→→→→→可燃性气体中,乙炔(C2H2)燃烧时伴有大量黑烟。 【猜想与假设】
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可燃性气体是:氧气、氢气或乙炔(C2H2);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是:氧化
钙、氢氧化钙或碳酸钙。大家做出以上推断的理由是 。
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该气体不可能是氧气,原因是 ,白色固体不可能是氧化钙,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适量电石加水反应,气体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电石与水反应产生 收集生成的气体,验纯后点并伴有浓烈黑烟。 气体是 燃。 (2)取适量反应后生成的固固体溶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解, 。 不是碳酸钙 酸。 (3)取适量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向上层清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溶液变红 液中滴加2~3是氢氧化钙 滴 。 【反思交流】载有电石的货车可以在雨中整整燃烧一天而不熄灭,说明电石与水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6、某实验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测量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1 2 3 4 反应时 0 间(min) 14.65 13,05 11.45 11.45 试管中16.25 固体质量(g) 试计算: (1)反应完全时生成氧气的质量
(2)原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最终结果保留到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8分)
1、 D 2、 C 3、 C 4、 D 5 、D 6 、C 7 、C 8 、B 9 、C 10、D 11 、C 12、 B 13、 A 14、D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 27、(1)太阳能→化学能→电能 (2)2H2O光、催化剂2H2↑十O2↑
(3)风能是可再生能源(或使用风能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8、(1)CO2+2NaOH=Na2CO3+H2O
(2)氢氧化钠溶液与CO2发生反应,使容器内气压降低 (3)CO2能溶于水,也能使容器内气压降低 29、(1)能增加人体或食物中的铁元素 (2)Fe2O3+6HCl=FeCl3+3H2O (3)吸附 +4
(4)维生素C
30、(1)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 或 滤纸与漏斗内壁留有气泡 或 滤纸规格不对。 (2)搅拌,加速溶解
(3)放置加热后的蒸发皿 复合 (4)AB
31、(1)44 (2)CaCO3+2HCl=CaCl2+H2O+CO2 ↑ 复分解反应
(
3)建筑材料
35(7分) 【猜想与假设】 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氧气不具有可燃性
CaO+H2O═Ca(OH)2
【实验探究】 乙炔(或C2H2) 没有气泡产生 酚酞试液 【表达交流】放热
36(5分) 解:(1)反应完全是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25-11.45=4.8g(1分) (2)设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x 4.8g 245 x
= 4.8g 96
x=12.25g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6.25g-12.25g=4g
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4g/16.25g×100℅=24.6℅ 答: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