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技杂志2014年2月第2l卷第2期Jouma1 ofPmI calMedical rI hniqlles,_11ebn 2014,Vo1.21,N0.2 。211・ ・医院管理・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古交矿区总医院(03020O) 通过总结我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有效的管 理方法,尽量避免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收集我院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各临床科室上报护理部的不良事 马在萍 价值不明显,加上护理人员相对短缺,护士工作量大,部分护 士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厌倦心理,导致工作不积极,缺乏热情, 对患者冷漠,观察病情不仔细甚至应付工作,极易发生差错。 件共68例,组织各科室护士长每季对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 进行成因分析,年终进行总结。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理 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护士责任心不强、护士经验不足、护士 长的监管力度不大等因素有关『l】。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 心教育,强化制度的培训和落实,重视业务培训,完善工作制 度,规范操作流程和临床带教工作,充分发挥护理管理者的 职能和各级护理质量控制组织的作用,可以不断提升护理质 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1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68例。按照不良事件的性质分类,其中属安全隐患25例,一 般护理差错43例,护理事故0例;按照不良事件的类型分 类,查对制度执行不力,导致给药差错13例,采血错误l0 例,共占34%,护士经验不足,预见性欠佳导致不良后果7 例,占10%,护理技术操作不规范或不熟练,给患者增加痛苦 6例,占9%,沟通不到位,导致管路滑脱3例,占4%,跌倒/坠 床2例,占3%,意外事件(中心供氧装置氧流量表坠落,致患 者术眼砸伤,延长住院时间)1例,占2%,工作流程不合理导 致手术标本变质,无法进行病理检验1例,占2%,此外,由于 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等导致安全隐患,因发现及时,未对患 者造成任何不良后果25例,占37%。对68例不良事件发生 的责任人职称进行统计分析,共涉及护理人员81人次,其中 初级职称62人次,占77%,中级职称18人次,占22%,高级 职称1人次,占l%。 2原因分析 2.1 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查对制度不严格,导致给药错误、 剂量不足、采血错误等占护理差错的首位,表现为护士在转 抄和查对输液单时由一人执行,无另外一人核对,导致错误 不容易查出;查对时内容不全面,只查对药名,未认真查对剂 量;查对患者时护士呼叫患者姓名,未让患者或家属主动说 出自己的姓名,导致临床上个别不同程度耳聋的老年人答非 所问,随便答应导致查对错误;其他制度如未按等级护理要 求巡视病房,未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导致对患者的病情了 解不全面或不及时,采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不到位,造成病 情延误,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日。 2.2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观察病情不仔细:针对目 前就业难的社会问题,部分学生选择护理专业,其目的在于 相对好就业,并非真正喜欢或想从事护理工作,所以导致工 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此外,护理工作繁忙、琐碎,体现 2.3违反护理操作规程或操作技术不熟练,工作经验不足: 比如注射时未固定针栓,造成药液浪费,补充注射给患者增 加痛苦或费用;穿刺、注射部位消毒范围太小或消毒次数不 够,配药过程违反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导致药液污染,给患者 造成感染或输液反应;侵人性操作技术不熟练,操作过程中 给患者造成额外损伤或不适等;低年资护士对一些紧急或意 外情况不能正确及时地处理或未采取预见性护理手段导致 发生不良事件翻。 2.4医护、护患、护士之间沟通不到位:医护沟通不到位表现 为:有的护士习惯于机械执行医嘱,医生开出医嘱后护士盲 目执行医嘱,很少与医生再次核实沟通,导致护士对医嘱理 解错误或医嘱本身有错误,护士未能发现并提醒医生,最终 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不良影响州。 护患沟通、告知不到位表现为:部分护士在给患者进行操 作前未做详细告知,导致患者对操作的目的和意义不了解, 在操作过程中不予配合,甚至有的患者认为是在帮助护士减 轻工作量,反而帮了倒忙。 护士之间沟通不到位:例如某患者做检查后回病房准备 输液,正值下班期间,值班的2名护士均误认为对方已经给 患者输上液体,于是各自忙各自的工作,也未进行沟通核实, 等交班时才发现患者一直未输液体,造成患者输液推迟。 2.5工作流程不健全:部分工作流程制定不合理,本身就存 在安全隐患,例如:周五的手术标本到下周一才送病理科,期 间又逢节日休假,导致标本在手术室存放过久或不当造成标 本变质,无法进行病理检验。 2.6临床带教工作不严谨:护生没有临床工作经验,对护理 工作认识不够深刻,见得少,经历的不多,没有识别安全隐患 的能力;加之有些护生胆子大,而科室护士对护生带教太放 手,单独让护生进行一些输液、注射、发药、更换液体等操作, 未做到“放手不放眼”,最终导致不良事件发生。 2.7管理者未认真履行管理职能,安全管理不到位:临床上 有的护理管理者不愿意主动深入临床科室或深入病房查看 护士的具体工作情况,对于护士违规操作或不遵守制度、规 定等现象不能及时发现,导致护士逐渐养成不良工作习惯, 增加安全隐患。还有个别护士长对各个不安全的工作环节缺 乏预见性,未能及时发现科室的安全隐患,导致隐患未及时 得到排除,最终发展为不良事件。还有的护士长不能够以身 作则,在科室未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导致管理不力,护士的依 存性差等。 ・212・ 实用医技杂志2014年2月第2l卷第2期Journal of Practica1 Medical Techniques,Febmary 2014,v01.21,N0.2 3防范对策 腕带,进一步减少或杜绝患者识别错误的发生。 3.1强化制度的学习和落实:护理部及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 员学习相关护理管理制度,尤其是核心制度的学习,在学习 的过程中要把认真落实制度、职责的意义和重要性讲明白, 使护士从心里接受并主动去遵守。此外,护理部及科室要加 3.6规范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护理部要有专人负责护生的带 教工作,在护生来医院报到后去临床实习前,应由相关部门 (如护理部、院感科等)人员对护生进行规范化培训和教育,护 生在具体科室实习时,应有科室实习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有 计划地带教和考核,不能把护生当做“跑腿”的工具,在教会操 作技巧的同时,还要注重安全意识、沟通能力的培养,实习初 大监管力度,科室护士长加强日常监管,以身作则,避免护士 不良习惯,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 3.2加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教育: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面 对患者宝贵的生命,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但是,不是所有 的护理人员都能够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护士,一些护理 缺陷、差错的发生大多数与护士的责任心不强密切相关,因 此无论护理部还是科室,要时刻教育护士热爱自己的专业,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加强责任心,即做到“五心”,即:热心、 诚心、细心、精心、关心。同时,要定期组织全院护士进行安全 期应“手把手”带教,实习后期,护生的各项操作逐渐熟练,作 为老师要做到“放手不放眼”,确保护理安全。 3.7科室及护理部加大监管力度,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护理 管理者应按期参加管理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科室质量控 制小组及护理部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定期进行质 量控制活动;护理部及护士长对日常的护理工作除进行检查、 指导、督促把好质量关外,还要制定出护理不良事件防范措 警示教育讲座和法律知识讲座,用具体的事例说明工作责任 心不强对患者造成的严重后果,不停地给护士敲响警钟,教 育他们要引以为戒。 施,进一步明确制度,规范流程,对一切安全隐患都要警觉并 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不良事件往 3.3定期进行专业理论与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技 往都是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发生的,尽管医院制定出各种规章 制度、职责,但由于人员素质差异等原因,不可能完全避免不 良事件的发生。作为管理者,要有一定的预见能力,要学会总 结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不能一味地批评、惩罚和责备当事 人,针对问题要提出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和办法,如加强护 术水平:护士没有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就谈不上优质护理 服务。护理部及科室应时刻注重护士的业务技能培训,在巩 固基本技能的同时,要不断学习新业务、新技术、新知识,引 进新设备时,必须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 程,确保患者安全。 3.4强调沟通的重要性,培养护士的沟通能力:护理纠纷的 发生往往与沟通不到位有很大关系,护理部要有计划地组织 一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教育,重视业务培训,规范操作流程,落 实核心制度,强化护患沟通,加大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各级护 理质量控制组织的作用等,在不断提升护理服务和技术水平 的同时,可有效防范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I】杨莘,王祥,邵文利,等.33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fJ1. 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30—132. 些心理学、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讲座,引导护士正确有效沟 通,避免临床上“沟而不通”的现象。此外,在进行护理操作培 训时,有意识地将沟通内容贯穿在操作过程中,逐步养成沟 通、告知的良好习惯。 3.5及时修订、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流程:护理部要注意制 度、流程的更新,要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同时,不 [21陈汝霜.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1.全科护理, 2011,5(9):1381.1382. 断完善、修订工作制度、流程,真正做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 确保患者安全”。比如患者身份确认制度,在进行患者身份确 认时应让患者或家属主动说出患者的姓名、年龄等至少2项 [3]凌桂莲.护理差错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分析fJ1_中国实用护理 杂志,2011,27(9):61. 【4]赵艳,陈黄钟.医疗不良事件相关因素分析『JI.检验医学与临 床,2010,7(6):568. 信息,而不是护士直呼患者姓名。此外,腕带识别标识应由原 来规定的危重、手术、分娩等患者过渡到所有患者全部佩戴 (收稿日期:2013-08—23)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创建与成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35O004) 目前我国护理工作存在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护士只管 实施治疗措施,未能满足患者的其他护理需求,家属需要自 请护工护理患者。针对此问题.『占1时为了持续改进医疗护理 质量,本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其主要工作内容 是整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 各项护理任务,使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 王玲 的无缝隙护理服务,确保基础护理和各项治疗、护理措施落 到实处。我科自2010年4月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至今收效显著,体会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