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89期 2011年第9期 河北冶4- HEBEI METALLURGY Tota1 l 89 20lt、Number 9 35 000 In3/h制氧机自动变负荷控制的改进 李建坡 (河北钢铁集团邯钢公司能源中心,河北邯郸056015) 摘要:介绍了35 000 m /h制氧机的工艺流程,针对该制氧机存在的工况不稳定和氮塞等问题,对自动变 负荷控制系统作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制氧机;自动变负荷控制;改进 中图分类号:TF34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008(2011)09—0059—04 IMPROVEMENT OF CONTROL SYSTEM OF AUTOMATIC LOAD REGULATION OF 35 000 in /h 0XYGEN GENERATOR Li Jianbo (Energy Resource Center,Handan Iron and Steel Company,Hebei Iron and Steel Group,Handan,Hebei 056015) Abstract:The process flow of 35 000 m /h oxygen generator is introduced.To the problems of work condi tion not being steady and niWogen blocking up,its control system of automatic load regulation is improved. Key Words:oxygen generator;automatic load regulation control;improvement 1 前言 增压机(C05)中继续压缩至所需压力,然后在冷箱 的主换热器(E01)中冷却,并经一膨胀阀的膨胀,作 邯钢首次引进的内压缩制氧流程全精馏无氢制 氩35 000 m /h空分设备,是邯钢目前规模最大的 制氧装置,担负着50%的O 供应任务。该装置于 2005年10月投产。在达产调试阶段,存在O,质量 不达标、设备故障频发等问题,根据生产需要,通过 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实现了自动变负荷控制,提高 了设备运行可靠率、降低了能耗。 2 内压缩制氧工艺流程 为液体回流液进人中压塔和低压塔,从低压塔 (K02)底部抽出的液氧,大部分在通过高压液氧泵 (P03A/B)增压后,进入主换热器(E01)中被气化复 热至大气温度送入管网;小部分做为液氧产品送人 储槽。K02顶部的污氮送入过冷器,以过冷来自中 压塔的液体,然后进入主换热器复热至大气温度。 纯氮塔(K03)顶部产生纯气氮和液氮,该气氮送入 过冷器(E03)用于过冷来自中压塔的液体,然后进 入主换热器复热至大气温度。分别经中压氮压机 (C50)和低压氮压机(C51)增压至所需压力后送人 管网。 35 000 m /h制氧机是由法液空公司设计,采用 多种最新制氧工艺,其内压缩制氧工艺流程见图1。 图1中,净化空气主气流直接进入冷箱,并在主 换热器(E01)中与气态产品进行对流热交换,冷却 至接近于露点,这股气流然后进入中压塔(K01)底 部作首次分离;其余的净化空气送入空气增压机 35 000 m /h制氧机内压缩工艺流程的特点是: (】)利用高压增压机产生的高压空气与高压液 (C05),压缩至一定压力时抽出送人透平膨胀机的 增压机(ET01C),经压缩后进人冷箱,在主换热器 氧换热,液氧复热后出冷箱作为产品气体。 (2)采用高压液体氧泵省去了氧压机,这样在 (E01)中冷却至适当温度,然后经透平膨胀机 工艺上更加安全可靠,既节约资金,又使维护简单。 (3)采用增压透平膨胀机,使膨胀空气压力达 到0.5 MPa,可直接进入下一个塔。 (ET01),膨胀后进人中压塔(K01);剩余的在空气 收稿日期:2011—07—24 作者简介:李建坡(1972一),男,工程师,2009年毕业于河北大学计 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现在河北钢铁集团邯钢公司能源中心从事设备 管理工作,E—mail:lijianpo@mail.hgjt.cn (4)主换热器(E01)为高压板翅式,技术先进。 (5)液体产量高,可达到4 000 m /h(折合气 态),其它工艺流程无法达到这个液体产量。 59 (6)粗氩塔首次采用二合一没计,分为上下塔, 由冷凝蒸发器相连。 ,L 氮气 氧气 高压宁气 净化审气 E03 /1 V"q fK03、 、 ===x:二= 二==×,\ KO2 E01 二==×< 。。。--●一 、 PO3 .、、 l 1 ^, 二==×=== 二==×==二 膨胀空 L r 图1 35 000 m /h制氧机内压缩制氧工艺流程 Fig 1 Compressing oxygen generating process in 35 000 m /h oxygen generator 3 35 000 m /h制氧机的自动变负荷控制 35 000 m /h制氧机的自动变负荷控制是国外 气量,出装置的O 、N 、Ar产量(液体和气体),使得 装置的产量满足用户的需求。变负荷控制的关键是 确定负荷变化时的加工空气量以及其它二[:艺参数, 自动实现变负荷控制,无需人为调节。35 000 m /h 的々利技术,在不外加任何设备、增压机出口气体不 叫流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在75%~105%(设计 条 件下)负荷之问输入相应的产品产量,空分系统将 自动变负筒生产。这个过程包括:调整进空分的空 制氧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表1 35 000 m /h制氧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Tab 1 Maim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35 000 m /h oxygen generator 在35 000 m /h制氧机中,空气量的设定值由 行补偿,计算得到的膨胀空气量去控制膨胀机的入 口导叶开度。参与自动变负荷的参数还有:高 空 0,量决定。当O,的产量决定后,根据计算公式得 剑一个最初的空气加工值,再由上塔的氩馏分的输 出给出一个补偿值,从而产生整套装置的加工空气 气出板式流量、下塔到上塔的节流液氮、液空到粗氩 副塔的节流液空,下塔的液空液位、粗氩塔的液位及 粗氩塔的液空蒸发量等参数,CENTUM CS3000足 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它根据产量的设定值,对各参 总量。根据这个总的空气量可以计算出在允许范围 的Ar产量。Ar产量受粗氩塔内工况的影响,由 粗氩中含氧量对其作一个修正。设备所需的冷量主 要[1j 气量决定,然后根据液体产量和板式温度进 数逐步作出调整。通过对速率的限制使装置平缓过 度,各参数随工况和时间发生变化,最终平稳达到设 河北冶金 2011年第9期 定点的工况。 4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4.1工况不稳定 5.1 建立全新的流程数据模型 因首次接触大型空分设备,从原设计人手,认真 查阅资料,对工艺中各个设计参数进行核算,摆脱原 设计参数的束缚。结合该制氧机的实际运行情况, 主要表现:主塔和粗氩塔工况不稳定,抗外界干 扰能力差,Ar产量不能达产。 原因分析:经分析首先排除了流量计、分析仪表 的问题。实际测得主塔下塔液空纯度偏低,说明下 塔回流比偏大,需要调整;上塔主冷液氧液位设定值 对各个技术参数逐步进行调整,建立了一套全新的 工艺参数数据模型。 (1)调整了粗氩塔的冷凝蒸发器工况,减小粗 氩冷凝蒸发器去低压塔K02的流量,降低粗氩塔的 负荷,使得抽取的馏分中含氮量减小。由于低压塔 偏高,0:蒸发量偏小,使氩馏分在低于90%的工况 下运行。同时分子筛切换时空气量波动大,氩馏份 经常出现波谷。为了保证O 纯度,不得已人为提 高氩馏分,结果造成了上塔的精馏工况不稳定,使 0:、Ar的提取率下降;粗氩塔的冷凝蒸发器液空液 位设定值偏高,造成粗氩下塔的阻力偏高,负荷偏 大,粗氩的产量偏小且不稳定。 4.2频繁发生氮塞事故 主要表现:频繁发生氮塞事故,影响,O 、N 和 Ar的正常生产。 原因分析:在主塔工况较为稳定的前提下,粗氩 塔冷凝蒸发器液位设定值过高,蒸发液空量负荷过 大,氩馏分抽取量过大,蒸发器氮气聚集速度快。一 旦手动排放不及时,使粗氩塔冷凝蒸发器换热能力 减弱,造成粗氩塔下塔回流比的非正常变化,马上发 生氮塞事故。发生氮塞后,如果早期处理方法不妥 当,氮塞事故会进一步恶化,不但液体氩的产量和纯 度受到影响,同时不利于主塔的工况稳定,从而降低 0,的产量和纯度。 4.3不能实现自动变负荷控制 主要表现:自动变负荷控制初期,在产量和加工 空气总量达到设定值后,主塔内工况发生突变,0, 纯度下降,氩馏分下降,造成粗氩塔氮塞,被迫停止 负荷调整,必须重新进行工况的恢复。 原因分析:对主塔内各参数进行核对发现,在不 同工况下的运行参数设定值不匹配,实际值和推理 计算值有较大的偏差,使在比较脆弱的环节中运行, 工况易出现混乱。发现自动变负荷控制各参数的变 化趋势曲线不同步,包括加工空气量、各产品气体产 量和主塔的液空、液氮等,造成整体工况紊乱或者产 生波动,严重时发生氮塞事故。另外,系统总的冷量 需求与计算值不符,膨胀机的调整能力不能充分发 挥,不能平稳调整液体产量和气体产量的变化,易出 现流量的大幅波动,造成主塔的冷量时而过剩、时而 缺乏,塔内温度变化大,从而导致氮塞事故的发生。 5 技术改进和创新 K02,提高了馏分含氧量,回流比减小,所以精馏效 果也提高。 (2)对主塔冷凝蒸发器的液氧液位和粗氩塔的 冷凝蒸发器的液位进行调整,使液位的波动减小,增 强了负荷的稳定。 (3)提高了精氩塔的压力,使压力控制阀 PIC1730不至于频繁动作,稳定了精氩塔工况,并逐 步将设计的串级调节投运,观察并记录运行效果,进 行计算系数的调整修正,以期达到一个最佳的运行 工况。部分工艺参数修正见表2。 表2部分工艺参数修正比较 Tab.2 Comparison of part process parameters correction 5.2解决氦塞故障 按照氮塞时主塔内的状况,将氮塞分为:一般氮 塞、严重氮塞和周期性氮塞。 (1)一般性氮塞。先将不凝气排放阀HV1720 开大,然后减小主塔的冷凝蒸发器液位,提高蒸发 量,控制氩馏分中氧含量。 (2)严重氮塞。在解决一般性氮塞操作的基础 上,降低粗氩塔冷凝蒸发器液位设定值,减小蒸发 量,降低粗氩产量,调整各个参数值降低粗氩塔负 荷,增强粗氩塔的对主塔工况波动的抗干扰能力。 (3)周期性氮塞。通过观察发现,发生周期性 氮塞的原因主要受分子筛切换的影响,一般发生在 分子筛切换的升压阶段。经过理论分析和计算,决 定从空压机负荷上人手,将人口导叶调节同分子筛 61 换步骤联系起来,允分发挥DCS系统的控制功 能,设汁r一个补偿挎制功能块。用分子筛切换步 程序中设定的延时时间逐步修正,使设定值逐步接 近实际值,最终得到符合该制氧机自动变负荷操作 骤的升压步号来触发,在每次升压开始时刻使空压 机的入口导叶增加一个定量开度,使空气量的增加 抵消分流量 采用上述措施后,进塔的空气流量保 持一个稳定的值,避免lr由分子筛切换造成的周期 性氮塞事故。 5.3优化逻辑控制 的技术参数,实现三种工况之间的自动变负荷操作。 表3 自动变负荷控制修正的主要参数比较 Tab 3 Comparison of main parameters corrected by automatic load regulation control 对CS3000逻辑控制进行优化,使相关自动变 负荷控制工艺参数相互匹配。调整限速模块设定 值,使 况的参数变化、0,产量和进塔空气量的变 化曲线达到同步。 6 效果 经过对35 000 m /h制氧机工艺流程参数的调 埘 艺流程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在标准 ¨r况、最大液氧r况、最大气氧工况三种状态下,记 整和自动变负荷控制系统的优化,该制氧机的生产 过程趋于稳定, 艺流程的基本lr艺参数基本稳定。 录制氧机实际运干t_T艺参数数据。根据自动变负荷 控制原理,埘各参数的实际值和理论值进行比对,计 算出各参数的偏差,并重新进行修正。自动变负荷 控制修止的主要参数见表3。 修正后的参数设定值符合变负荷的目标工况, 住实际运行巾进行了验证。在建立稳定丁况的前 提卜,以少量参数变化为实验点,观察并记录变化过 程rtl参数变化和T况的稳定时『白J,根据记录结果对 (1)在三种标准工况下,0,提取率由原设计值 的97.18%达到97.5%,Ar提取率由原设计值的 87.5%达到88.5%以上。 (2)污氮中含0,保持在0.08%以下,污氮 0,的下降、Ar提取率的提高又促进了0 的提取。 (3)通过调整空压机的负荷,该制氧机在夏季 保持了35 000 m /h的O,产量。 (上接第8【)页) 由 夫7町 ,c元素的测量误差为±0.02%,S 儿素的测 的准确度、 {五 。合金中的碳硫含量,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参考文献 [1]肖红新,陈平CS一 红外碳硫仪空白值的研讨[ ]广东有色 金属学报2000,(5);76 『2 i徐建平,程德翔.关于红外吸收法测定钢铁中硫的误差分析C 筹为±0.000 30%,该方法具有较高 J、 川高频红外碳硫仪,在试样量为0・08~0・12 g、w粒JJf1人鞋为2.0 g、纯Fe lJJu入:量为0.3 g的条 冶金标准样品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2【)(Jl:43~45 ,什下,就nJ‘以快速准确地分析中碳铬铁、低碳铬铁 邯钢成功试制汽车用烘烤硬化钢镀锌板HC220BD+Z 近日,邯钢公司成功试制汽车用超低碳烘烤硬 化钢镀锌板HC220BD十Z.、规格为0.8×1 250 车的应用较为广泛。镀锌板烘烤硬化钢既可以提高 汽车外板的耐腐蚀性、延长汽车寿命,又能通过提高 外板的抗凹陷性,达到实现汽车轻量化的目的。 in1Tl,表面质量均为一级。经检验,力学性能、烘烤硬 化值等均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目前,邯钢公司已研发成功IF钢、高强IF钢、 冷轧双相钢、烘烤硬化钢、低合金高强度、含磷高强 烘烤硬化钢的特点是冲压成形前较软、易成形 加工,通过涂漆中的烘烤过程使屈服强度增加,主要 钢等6大系列近30个汽车用钢新牌号。在此基础 上,积极开发新产品,完善汽车用钢各系列及牌号 邯钢技术中心 杨占林杨西鹏 用于汽车外覆盖件..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烘烤硬 化钢用量正逐年增加,特别是在国内、外的中高端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