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云南玉溪一中XX-2019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带答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云南玉溪一中XX-2019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

试题(带答案)

玉溪一中XX—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 化学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命题人:张毅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c—12N—14o—16Na—23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绿色能源是指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或排放极少污染物的能源,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A.太阳能B.化石能源c.风能D.潮汐能

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中和热可表示为:H++oH-H2oΔH=-57.3j/ol,以下3个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为-57.3j/ol的是

①H2So4+2NaoH=Na2So4+2H2o ②H2So4+Ba2=BaSo4+2H2o ③NH3•H2o+Hcl=NH4cl+H2o A.①B.②c.③D.均不符合

.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ABcD

强电解质No3H2So4BaSo4Hclo4 弱电解质NH3•H2ocaco3Hcloc2H5oH 非电解质So2AlH2ocH3cooH

.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E1-E2 c.反应过程a有催化剂参与

D.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2Fe2溶解于水:2Fe22NH4++Fe2++2So42- B.Al3在水中的电离:Al3Al3++3oH- c.H3Po4溶解于水:H3Po43H++Po43-

D.NaHSo3在水中的电离:HSo3-+H3o+So32-+H2o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j•ol-1,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2+o2=2H2oΔH=-285.8j•ol-1

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粉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c.某密闭容器盛有0.1olN2和0.3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0.6×6.02×1023

D.已知中和热为57.3j•ol-1,若将含0.5olH2So4的

浓硫酸溶液与含1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小于57.3j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L1ol/L的稀硫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

B.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c.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D.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关节炎的成因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尿酸钠晶体——NaUr,其平衡关系为:

Ur—+Na+NaUr,其中Ur—表示尿酸根离子。医生常嘱咐关节炎病人要注意保暖,特别是手脚等离心脏较远的部位。因为次关节炎的发作大都在手指或脚趾的关节处。这说明 A.形成尿酸钠晶体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形成尿酸钠晶体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c.尿酸钠溶解度较大D.尿酸钠晶体一定难溶于水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在25℃、101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j热量,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ΔH=-285.8j•ol-1

B.co的燃烧热是283.0j/ol,则2co22co+o2ΔH=+283.0j/ol

c.在稀溶液中:H++oH-=H2oΔH=-57.3j•ol—1,若将含0.5olH2So4的稀硫酸与1olNaoH固体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j

D.已知cc ΔH=+1.9j/ol,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0.已知反应Na2S2o3+H2So4=S↓+So2↑+H2o,下列各组实验中反应最快的是 组号反应温度

参加反应的物质体积体积浓度体积浓度 A1050.1100.15 B1050.150.110 c3050.150.110 D3050.250.210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 B.冰融化为水的过程中ΔH0

c.2H2+o2===2H2oΔH=-572j•ol-1此反应在低温时可以自发进行

D.知道了某过程有自发性之后,可预测过程发生完成的快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

B.NH3、co2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

3.对于下列各组反应,反应开始时,产生氢气速率最快的是

A.70℃,将0.1ol镁粉加入到10L6ol•L-1的硝酸溶液中

B.60℃,将0.2ol镁粉加入到20L3ol•L-1的盐酸溶液中

c.60℃,将0.2ol铁粉加入到10L3ol•L-1的盐酸溶液中

D.60℃,将0.1ol镁粉加入到10L3ol•L-1的硫酸溶液中

下列关于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放热的自发过程可能是熵减小的过程,吸热的自发过程一定为熵增加的过程

B.放热过程或熵增加的过程一定是自发的

c.在室温下碳酸钙的分解反应不能自发进行,但同样是这个吸热反应在较高温度 下则能自发进行

D.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

.下列说法不能够用勒夏特勒原理来解释的是 A.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B.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c.So2催化氧化制So3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D.恒温、恒压条件下,在2No2N2o4平衡体系中充入He后,体系颜色变浅

.25℃时,把0.2ol•L-1的醋酸加水稀释,则图中的纵轴y表示的是

A.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B.溶液的导电能力 c.溶液中的ccD.cH3cooH的电离程度 时间/s020406080100

c/ol•L-10.000.120.200.260.300.30

.80℃时,2L密闭容器中充入0.40olN2o4,发生反应N2o42No2 ΔH=+53j/ol,获得如下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B.该反应的ΔSP甲

D.图丁表示反应:4co+2No2N2+4co2Δ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co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则有T1>T2,平衡常数1>2

.已知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里存在如下平衡:2So2+o22So3,若开始时充入2olSo3,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10%;若开始时充入2olSo2和1olo2,则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 A.20%B.60%c.80%D.90%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olA和1olB发生反应:A+nBpc。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分别得到A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第Ⅱ卷非选择题

.常压下,取不同浓度、不同温度的氨水测定,得到下表实验数据。

温度/℃c/电离常数电离度/%c/ 016.561.37×10-59.0981.507×10-2 015.161.57×10-510.181.543×10-2 XX.631.71×10-511.21.527×10-2

提示:电离度=已电离的弱电解质物质的量起始时的弱电解质物质的量×100%

温度升高,NH3•H2o的电离平衡向________移动,能支持该结论的表中数据是________。 a.电离常数 b.电离度c.cd.c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温下,在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铵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溶液的pH增大B.氨水的电离度减小c.c减小D.c减小

氨水溶液中,下列做法能使c与c比值变大的是________。

A.加入固体氯化铵B.通入少量氯化氢 c.降低溶液温度D.加入少量固体氢氧化钠

近年来,雾霾天气多次肆虐全国各地。其中,燃煤的烟道气和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合物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已知cH4+2o2=co2+2H2oΔH1=aj/ol,欲计算反应cH4+4No=2N2+co2+2H2o的焓变ΔH2,则还需要查找某化合反应的焓变ΔH3,当反应中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为最简整数比时ΔH3=bj/ol,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据此计算出ΔH2=j/ol。

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2NoN2+co2ΔH。

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恒温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 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浓度/ol•L-1 时间/in NoN2co2 0 0.100 0 0 0 0.058 0.021 0.021 0 0.040 0.030 0.030 0 0.040

0.030 0.030 0 0.032 0.034 0.017 0 0.032 0.034 0.017

①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②30in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③若30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则 该反应的H0。

.I.三种弱酸HA、H2B、Hc,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为1.8×10-5、5.6×10-11、4.9×10-10、4.3×10-7,已知三种酸和它们的盐之间能发生以下反应:

①HA+HB-=A-+H2B,②H2B+c-=HB-+Hc,③HA+c-=A-+Hc。则三种酸对应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 HAH2BHc

aa1a2a3a4 数值

常温下0.1ol/L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数据一定变小是________。 A.cB.nc.c/cD.c/c

II.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体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伤害,必须进行处理。还原沉淀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转化过程中存在平衡2cro42-+2H+cr2o72-+H2o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的是。

A.cro42-和cr2o72-的浓度相同B.ν正=2ν逆 c.溶液的pH值保持不变D.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若1L转化后所得溶液中含铬元素质量为28.6g,cro42-有10/11转化为cr2o72-。 ①转化后所得溶液中c=。

②已知:常温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1014,上述溶液转化后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反应原理为N2+3H22NH3ΔH=-92.4j•ol-1。一种工业合成氨的简式流程图如下:①步骤Ⅱ中制氢气的原理如下: a.cH4+H2oco+3H2;1 b.co+H2oco2+H2;2

则反应cH4+2H2oco2+4H2;=。

②T1温度时,对于反应:co+H2oco2+H2,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一定量的co和H2o。若达到平衡后,反应放热Qj,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是向原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ol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的转化率将增大B.达到新平衡时的反应热ΔH>—Q

c.气体的密度将不变D.H2o的体积分数增大 将3olH2和2olN2充入某恒温恒压容器中,发生合成氨的反应:3H2+N22NH3

①达平衡时NH3的浓度为col•L-1。保持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分别充入该容器,平衡后NH3的浓度不为col•L-1的是_________。 A.6olH2+4olN2

B.0.75olH2+0.75olN2+0.5olNH3 c.3olH2+1olN2+2olNH3

②若是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NH3的浓度

c1ol

L-1

cc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目前,燃煤脱硫是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主要脱硫方法有以下几种:

Ⅰ.石灰法原理为:2cao+2So2+o2⇌2caSo4

T1℃时,向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3olcao,并通入2olSo2和1olo2发生上述反应,2in时达平衡,此时caSo4为1.8ol。0~2in内,用So2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v=。 Ⅱ.催化氧化法

活性炭催化氧化法是基于活性良好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作用,其反应机理为:

o2+2c→2c—o;So2+c→c—So2;c—So2+c—o→c—So3+c;

c—So3+H2o→c—H2So4;c—H2So4→H2So4+c。

整个过程中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性炭在反应过程中作催化剂,改变了_____________。 A.反应速率B.反应限度c.反应焓变D.反应路径E.反应活化能

Ⅲ.co还原法原理为2co+So2⇌S+2co2ΔH

已知:S+o2=So2ΔH1=-574.0j•ol-1;co燃烧热为283.0j•ol-1。

起始温度为T2℃时,分别在三个容积均为10L的绝热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So2⇌S+2co2,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容器起始时物质的量/ol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ol

coSo2Sco2 甲10.50.50A 乙10.5000.8 丙2100b

①容器乙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其中充入co、So2、S、co2各1ol, 此时v__________v。。

A.b=1.6B.平衡常数甲>乙c.达到平衡的时间:丙<乙参考答案

B2.D3.A4.A5.B6.c7.D8.A9.c10.D11.c12.D13.D B15.D16.B17.c18.A19.A20.D21.B22.c23.D24.c25.D .右 a 氨水浓度降低,使c减小,而温度升高,使c增大,双重作用使c基本不变 AD AB N2+o2=2NoH3=bj/ola-2b ①0.56②减少co2的浓度③< Ⅰ. HAH2BHc aa1a2a3a4

数值1.8×10-54.3×10-75.6×10-114.9×10-10 AD

Ⅱ.cD①0.25ol/L②10-6ol/L .①1•2②AcD

①c②>在恒容的容器中,随着反应的进行压强会减小,导致反应正向进行的限度减小,所以NH3的浓度会比在恒压容器中的小。

0.Ⅰ0.09ol•L-1•in-1

Ⅱ2So2+o2+2H2o=2H2So4A、D、E ①>②B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