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供应商

供应商

来源:筏尚旅游网
二、怎样评选供应商

1.选择供应商的16个问题

表1 选择供应商的16个问题表

供应商能够提供的生产提前期是多少?

生产提前期与按

供应商有什么确保按时运送的程序?

时运送

供应商有什么证明和纠正运送问题的

程序?

供应商用什么程序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质量问题及纠正措施是否有文件证

质量与数量保证

明?

企业是否为判断和改正货物不符合的原因作过调查?

柔性位置

供应商面临数量、交付时间与产品或服务改变时,灵活性有多大?供应商就在附近吗?

供应商对既定商品的组合报价是否合理?

价格

供应商愿意协商价格吗?供应商愿意联合起来共同降低成本(与价格)吗?

当产品或服务改变时,供应商给出了

产品或服务改变多少预先通知?

关于变化,买方需要投入到什么程度?

信誉与财务状况供应商信誉如何?的稳定性供应商财务状况如何?

其他

企业评选供应商时,通常需要提出16个问题,如表1所示,包括生产提前期与按时运送、质量与数量保证、柔性、位置、价格、产品或服务改变、信誉与财务状况的稳定性及其他等方面。

供应商是否严重依赖其他买主,我们是否承担优先满足其他买主需要的风险?

2.供应商评审项目

订购方对供应商进行评审时,主要评审以下项目:

制造能力

生产设备是否先进。如果企业的设备很落后,则说明这个企业无法确保产品质量和交货期,也不具备发展意识。查看供应商设备是否先进的方法,就是查看设备标牌上的出厂日期。一般来讲,设备如果超过5年,说明该企业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慢;如果设备使用了10年、15年甚至更长时间,则无需考虑该企业。所以,要查看设备的出厂日期,

以确保供应商的制造能力。

产能是否充分利用。到供应商的车间,首先,要查看闲置设备的数量,如果设备是满负荷工作,说明该厂商的产能有问题。其次,要查看员工的班次,如果员工是三班倒,说明该企业已基本上没有产能。

厂房空间是否充足。生产能力包括三个要素:设备的生产能力、空间的生产能力、人员的生产能力。所以,厂房也是生产能力之一,就是查看供应商是否有空余地方。此外,还要查看车间的在制品,即正在制造的半成品。如果车间的在制品很多,说明该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不高。

要点提示

生产能力三要素:① 设备的生产能力;② 空间的生产能力;③ 人员的生产能力。

厂商距离的远近。即供应商与自己公司的距离,一般来讲,距离越近越好,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技术能力

技术是自主开发或是依赖外界。如果没有自主研发能力,说明该企业没有后劲,总是在模仿、抄袭别人的产品,这样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

是否与国际知名机构进行技术合作。供应商是否与国际知名机构进行过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个企业的实力和远见;厂商是否与国内的大专院校有过合作,可以说明这个企业是否有创新思维。

现有产品或试制产品的技术评估。就是考察供应商的现有产品或试制产品的技术评估等级,处于何种水平。

技术人员人数及教育程度。技术人员能够反映企业的发展潜力,因此,企业要查看供应商技术人员的数量、构成及其文化程度等。

【案例】

极强的科研能力的重大作用

福建闽侯一家做铁艺企业的老板是打铁出身。金融风暴高潮时期,该厂产品全部出口西欧,在该企业看不到一点金融风暴的痕迹。

在该企业2000平方米的产品陈列室里,产品琳琅满目,有一万多个品种;它的研发室里面的研发工程师竟然达到了600个!这就解释了这个厂具有极强的产品研发能力的原因。

在上面的案例中,正是因为老板具有极高的创新意识,才使企业在金融风暴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企业要想求得长远发展,必须有强大的科研队伍做支撑。

品质能力

企业的品质能力就是其品质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可靠。要询问员工平时做品质时,是否落实了“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专检,也就是查看供应商是否有质量控制点、品质管理手册、品质保障的作业方案以及政府机构的评鉴等级。

管理制度

生产管理流程是否顺畅,产销率如何。简单来讲,企业管理就是要做到“三化”,即流程化、标准化、制度化。企业的一切工作都应该以流程来做指导、以标准来检验、以制度来坚持。制度化与制度的区别在于,制度化就是把某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

物料管理流程是否合理,计划变更率如何。流程不在于复杂,而在于简单,作为优秀的管理者,要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采购作业流程是否掌握材料来源进度。企业流程是否合理,要看它的各种流程是否合理。

会计制度是否对成本核算提供良好基础。财务不仅仅是记账的问题,其更重要的职能是为企业提供财务分析。所以,要看企业有没有会计制度。

经营状况

公司成立的历史。公司成立的历史越长越好,存在时间长,说明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环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也并不是说新成立的企业就不能合作,它们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负责人的资历。负责人的资历越丰富,说明企业越优秀。资历不是指老板的文凭,而是其价值观,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能否与该企业合作。办企业要有一种社会责任,不应以赚钱为最终追求目标,否则企业是无法获得长远发展的。只有满足社会需求、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可以基业常青。

注册资金额。注册资金可以反映企业的水平,注册资金越多,说明企业的实力越雄厚,其生产能力也相对较强。反之,它可能保证不了客户的产品需求。

员工人数。一般来说,员工人数越少,说明这个企业的规模不大,生产能力不足,相反,人数越多,说明企业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和雄厚的资金。

财务状况。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可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没有办法保证交货日期和质量。

主要客户。企业的主要客户层次决定了该企业在行业中的档次。如果企业的客户都是小客户,说明这个企业的水平不会很高;如果企业的客户都是顶级大客户,说明这个企业有一定的实力和水平。

3.供应商调查问卷

除了现场调研,还要向企业发调查问卷,进行调研。如表2、表3、表4所示。

表2 供应商调查问卷(一)

供应商:公司名称:公司地址:承办人:姓名:姓名:生产设备:工厂面积:厂房幢数:主要生产设备:员工人数:人员编配:设计工程师:制造工程师:研究开发工程师:采购人员:生产人员:质检人员:品保/品管人员:

表3 供应商调查问卷(二)

职称:职称:

电话号码:电话号码:

E-mail:E-mail:

产品或服务类别:

工作时程: 小时/日: 班次/日: 工作日数/周:开工百分比:

生产设备状况:业务参考

往来银行及地址:主要客户

公司名称: 地址: 联络人: 公司名称: 地址: 联络人: 公司名称: 地址: 联络人:

填表人: 职称: 日期:附件:

表4 供应商调查问卷(三)

请供应商回答下列贵公司有关事宜

1.贵公司对本公司所购物料是否有专人负责检验、测试及修改?

负责人姓名: 职称:

2.经验负责人是否有权停止运货,负责本公司换货?

3.贵公司是否切实了解、接受本公司所订货品的规格,严格控制品质规格?

4.贵公司是否有审核原物料的供应正式程序?5.贵公司是否留有物料检验记录及供应商审核记录?必要时可否提供参考?6.贵公司出货前是否做最后总检验?

7.贵公司是否有足够的检验量具及测试设备用以

是否其他

检验本公司所购产品规格?

8.贵公司是否对定期调整量具及测试设备留有记录?

9.贵公司是否订有作业检核方法?当物料、工具、作业程序或设计有重大改变时,此检核方法是否会对作业程序重新核检?10.当物料、工具、作业程序或设计有重大改变时,贵公司是否会先行通知本公司?11.检验或测试记录是否会详尽载于产品或随附文件上?

12.贵公司是否遵照制定的程序检验和测试?13.产品设计变更、版本更新时,贵公司是否均能提供第一批样品检验报告?

14.检验报告是否留有记录?是否有必要提供本公司参考?

15.检验及测试程序暨日后的程序变更,是否可供本公司参考?

16.公司采用的原材料发生差异时,有关部门是否进行审查并记录结果?且同意交货前先得到该公司的核可?

17.再加工零件及物料,贵公司是否会再行检验?18.贵公司是否同意我方驻贵厂作定期品质检查,此检查以每批交运中抽样作业为准?

19.贵公司是否对我方质检人员提供方便,予以配合?

20.贵公司是否有一套设备控制系统,以封闭回授方式掌握产品品质?一般评论:

4.供应商评审作业流程

调查表汇集好之后,要请相关部门进行初次评审。评审的原则是寻找最合适的,而不是最好的供应商,只有最适合本公司的才是最好的。

图2 供应商评审作业流程

如图2所示,对初次评审不合格的供应商,要禁止交易;对有问题的供应商,要令其整改、进行有条件交易;对初次评审合格的供应商,要将供应商的名称登录在企业名册里。

供应商不是一次评审定终身,要进行定期评估。

供应商管理实战技巧

一、怎样开发供应商

1.如何获取供应商信息

企业的选择范围越广,选择好的供应商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企业要通过各种途径尽量获取更多的供应商信息。

企业获取供应商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包括采购指南、产品发布会、传播媒体、产品展销会、商品订货会、厂商联谊会、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政府统计报告、厂商名录等。此外,还有其他补充方法,如当地的黄页、上网查询等。

在信息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企业寻找供应商的渠道非常广泛,这也扩大了供应商的范围。只有拥有广泛的信息,企业才有更多选择的余地,才能找到真正的合作伙伴。所以,扩大视野是寻找供应商的最好渠道。

2.供应商开发流程及权责划分

供应商开发流程

图1 供应商开发流程

如图1所示,企业开发供应商的流程分为六步:第一,制定供应商开发计划;

第二,根据计划进行供应商信息收集;

第三,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与供应商进行询价;

第四,把这些信息整理好之后,进行筛选。筛选不合格的厂商信息

要重新放回到供应商计划里,对筛选合格的厂商进行议价/核价;

第五,与厂商进行议价/核价,就进入到了谈判阶段;第六,确定供应商。权责划分

供应商开发不应该仅仅是采购部门的事,这是因为:首先,采购员不具备供应商管理的全面知识;其次,如果供应商只由一个采购员全部包揽不利于预防腐败。所以,供应商的开发,一定要有相应部门的配合。

一般来说,供应商开发需要物控部门、生产部门、设备部门,甚至技术部门,共同组成开发小组,一起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每个部门都从不同角度对供应商做出评估,以保证供应商考察的全面性。三、怎

样考核供应商

1.供应商考评记分方法

企业考核供应商主要有两个指标:交货期和质量。表5是供应商交货期考评办法的模板,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具体考评办法。

表5 供应商交货期考评办法表

交期情况交货期延迟3天以

内交货期延迟5天以

内交货期延迟5天以

扣分标准每延迟一天扣1

分每延迟一天扣2

分每延迟一天扣3

总分数(月或

季)

100

交货期考核评分:

交货期表现分数=100-累计扣分

交货质量表现考核评分:

交货质量表现分数=(一次检验合格率X200)-100

综合表现考核评分:

综合表现分数=交货期表现分数×40%+交货质量表现分数×60%

根据以上公式,能够计算出供应商综合表现的分数。最后一个公式是加权平均,其中“40%”和“60%”是权数,企业可以根据供应商的实际情况调整权数,应重点考核供应商比较欠缺的方面。

2.供应商级别评审方法

表6是供应商级别评审方法的样板,企业可以作为参考,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表6 供应商级别评审方法

综合分数>9585~9575~8460~74

评 价优秀

级 别措 施

可靠的供应商,应建立长期伙伴关系,必要时可在价格、付款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

A

优良良好及格

BC

督导改善,限量采购督导改善,改善前仅限紧急采购时采用,须择后备供应商

<60

差D

取消供应商资格,选择新的供应商

以上采购评审办法的前提是对等采购,如果是弱势采购,甚至在供应商很少的前提下,就要区别对待。

在弱势采购情况下,采购问题会上升到待人接物的关系问题,要求采购人员注意为人之道。这时采购人员就要“请走供应商”,多给供应商说好话。不但要处理好与老板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中层干部、班组长甚至基层员工的关系。所以,采购人员要根据供应商以及企业的情况,调整对策和思路,弱势采购时就要进行公关。

四、供应商管理战略策略

企业是是将供应商作为伙伴,还是对手,决定其有着不同的管理战略。

表7 企业将供应商作为伙伴与对手的战略策略对比表

对比项目供应商数量关系长短低价格可靠性公开程度质量

伙 伴一个或几个长期适度重要高高

确保供应源,供应商

对 手许多,使他们互相

竞争

也许短暂主要考虑因素可能不高低

买方观点,可能不

认证

业务量位置柔性

由于生产提前期与服

务而强调近

比较高

可靠也许小,因为供应

商多

非常分散比较低

1.供应商数量

作为伙伴的供应商至少要有两到三个,在外资企业可以做到一个伙伴供应商,因为外资企业的诚信度相对比较高,而国内企业诚信度相对比较低,这是中国企业目前的现状。企业必须把好的管理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如果供应商的伙伴只有一个,企业就会面临巨大风险。作为竞争对手的供应商数量很多、相互竞争,最后得利的将是作为采购方的企业,但是这样无法确保产品质量。

2.关系长短

作为伙伴的供应商关系是长期的,作为对手的供应商关系是短期的。任何合作伙伴都有磨合期,如果频繁地选择供应商,那么产品质量、交货期将无法得到保障。一般来讲,企业要尽量把供应商作为长期合作伙伴。

3.低价格

对于长期合作伙伴,低价格是适度重要。对于对手供应商,如果供应商数量多,就应把价格作为主要考虑因素。价格不是选择供应商的唯一标准,否则,违背经商的基本原则,就没有企业愿意与之合作。

【案例】

周转箱

有一家韩国企业给三星做周转箱,该企业采用招标的形式

选择供应商。供应商报价有报3元、5元、7元的,最后这家企业选择的是7元的供应商。

被问原因时,该企业老板说;“因为外资企业非常讲究产品的形象,纸箱的质量检验标准就是能够站住一个人,所以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

但最后签合同时,给的是8元。老板说:“因为我要求供应商准时送货,以使工厂不积压资金。”其实看起来好像多了一元钱,但是把资金的积压算上,可能这样更合算。

由案例可知,企业在选择伙伴时,价格一定是适度重要的。谈判主要是谈价格,谈判的指导原则是在双赢的基础上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尽量减少对方的利益。

4.可靠性

伙伴供应商的可靠性很高,采购企业的订单量是相对稳定的,供应商数量少就意味着供应商的订单量大,所以积极性就会很高。如果把供应商作为竞争对手,订单量就会很小,可靠性可能也比较低。

5.公开程度

企业如果把供应商作为伙伴,公开程度就会很高,会使供应商很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参与市场竞争。如果把供应商作为竞争对手,供应商数量很多,公开程度会比较低。

6.质量

作为伙伴关系的供应商,能够确保供应源,有供应商认证。竞争对手的供应商是买方观点,质量可能不可靠。

7.业务量

作为伙伴关系的供应商,数量很少,业务量大;作为竞争对手的供应商,业务量很少。

8.位置

伙伴供应商由于生产提前期与服务而强调近,对手供应商就相对比

较分散。

9.柔性

作为伙伴关系的供应商,具有很高的柔性;作为竞争对手,柔性就比较低。

五、怎样通过合同来确保采购实施

供应商的很多物品要靠采购合同来确保。不是所有的物品都需要采购合同,主要是数量大、常年使用的物料需要采购合同,临时性、量小的物料不需要采购合同。采购合同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对供应商进行约束,也对采购企业进行约束。

1.采购合约的结构

表8 采购合约结构表

首部

正文

1.合同名称2.合同编号

3.采购双方企业名称4.签约地点5.签约时间

1.物品名称与规格 2.货物数量条款

3.货物品质条款 4.货物包装条款

5.价格条款 6.运输方式

7.支付条款 8.交货地点

9.检验条款 10.保险

11.违约责任 12.仲裁

13.不可抗拒力等

1.合同份数及生效日期

尾部

2.签订人签名

3.采购双方公司盖章

由表8可知,采购合约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部首部、正文和尾部。

首部

首部部分要注意,签约地点要选择本企业所在地。因为一旦采购合同引起纠纷,一般是由合同签约地法院进行审判,且地方法院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在不违反法律的基础上尽量偏袒本地企业。所以,签约地点要选择本公司所在地。

正文

物品的名称与规格。物品的名称与规格一定要写清楚,切记一定要写物品的术名,不可以用土语代替,土语不具备法律效应,遇到合同纠纷时无法说清。

货物的数量条款。货物的数量条款一定要写清楚。数量条款包括两项内容,即总的数量条款和每个包装箱里的数量条款,这两项都要写清楚。

货物的品质条款。货物的品质条款要写清楚要求达到的品质标准,包括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

货物的包装条款。不同的包装材料,成本是不一样的。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货物因碰撞而损坏,或者收货时产生纠纷,企业一定要写清楚采用何种包装,否则供应商可能钻漏洞。

价格条款。企业在采购合约上一定要写清楚货物是出厂价、现货价还是现金价,避免产生麻烦。

运输方式。企业要求供应商采用何种运输方式,是自运或者他运,交通工具是火车、轮船还是飞机,这些都要写清楚。

支付条款。企业在采购合约上要写清楚是货到付款、期票付款或者其他付款方式。

交货地点。企业要求供应商在什么地点交货也要在采购合约上写清楚。

检验条款。企业在采购合约上要写清检验的各个方面,检验工具,目检或者仪器检验的方式等。

保险。企业是否买保险,要有明确的说明。

违约责任。如果有一方违约,需要承担的责任,在采购合约上要有明确说明。

仲裁。采购合约上要写清楚仲裁的地方。

不可抗拒因素。如果遭遇洪水、地震等不可抗拒因素时,如何处理,也要有明确的说明。

尾部

签署人是尾部的重点,其一定是企业法人,否则合同无效。如果签署人不是企业法人,则一定要有企业法人的授权委托书才能签合同。

2.采购合同签订的权责规定

采购合同签订的权责规定,主要包括:采购经办人负责合同条款的商讨及草拟;与采购行为有直接关系的部门主管参与合同条款的公审;总经理或其授权人负责合同的签订和批准;财务部门而不是采购部门负责保管合同原件;采购经办人负责合同条款的履行与跟踪。

要点提示

采购合同签订的权责规定:

① 采购经办人负责合同条款的商讨及草拟;

② 与采购行为有直接关系的部门主管参与合同条款的公审;③ 总经理或其授权人负责合同的签订与批准;④ 财务部门负责保管合同原件;

⑤ 采购经办人负责合同条款的履行与跟踪。

【案例】

对供应商的综合判断

某企业需要从其他企业购进零件,年需求量为1万件。这家企业有三个供应商可以提供该零件,三个供应商的基本数据如下。A供应商:报价9.5元一个,合格率是88%,生产提前期是6周,安全期是2周,采购批量是每次2500件。

B供应商:报价是10元,合格率是97%,生产提前期是8周,安全期是3周,采购批量是每次5000件。

C供应商:报价是10.5元,合格率是99%,生产提前期是1周,安全期是1周,采购批量是每次200件。

如果零件出现缺陷,每一个零件的返修成本是6元。因此仅以报价排名,A供应商排第一,B供应商排第二,C供应商排第三。按照价格和质量成本的绩效排名,通过缺陷率以及返修成本的计算,A供应商的价格变成了10.22元,B供应商的价格是10.18元,C供应商的价格是10.56元。此时,B供应商排第一,A供应商排第二,C供应商排第三。

如果把生产周期计算在内,C供应商排第一,A供应商排第二,B供应商排第三。

由案例可见,企业选择供应商不能仅考虑价格,还要考虑到产品的不良品率、生产提前期、生产提前期的安全周期等其他因素,以此对供应商做出全面、综合的判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