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音乐器人声常用频率表(总4-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
页下面就是各种乐器和人声的频率特性说明,大家可以此为据来做均衡调整了。 贝司:低音吉它:频响在700~1KHz之间,提高拨弦音为60~80Hz 电贝司:低音在80~250Hz,拨弦力度在700~1KHz 吉它:电吉它:65~,响度在,饱满度在240Hz 木吉它:低音弦:80~120Hz,琴箱声:250Hz,清晰度:、、5KHz 鼓:低音鼓:27~146Hz,低音:60~80Hz,敲击声: 小鼓:饱满度:240Hz,响度:2KHz 通通鼓:丰满度:240Hz,硬度:8KHz 地筒鼓:丰满度:80~120Hz 吊钗:130~,金属声:200Hz,尖锐声:~10KHz,镲边声:12KHz 人声:男: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523Hz 男中音123~493Hz,男高音1~698Hz 女: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160~1200Hz 女低音123~493Hz,女高音220~ 手风琴:饱满度:240Hz 钢琴:低音在80~120Hz,临场感~8KHz,声音随频率的升高而变单薄 Trumpet(小号): 146~,丰满度:120~240Hz,临场感:5~ 小提琴:174~,丰满度:240~400Hz,拨弦声:1~2KHz,明亮度:~10KHz 大提琴:61~,丰满度:300~500Hz 中提琴:123~ 琵琶:110~,丰满度:600~800Hz 二胡:293~1318Hz Flute(笛子):220~ Piccolo(短笛):494~ Oboe(双簧管):220~ Clarinet(单簧管):146~ Bassoon(巴松管、低音管):55~ French Horn(法国号):73~ Trombone(长号):65~ Tuba(低音号):43~3.频率的基本调整 下面我来说说我对各频段的处理方式(一家之言,仅做参考): 30~80Hz:这一频段正是我们在的吧外所听到的底鼓的强劲有力的频段,略提升可增加振撼力,但不要过多,过多会混沌。同时注意对人声的处理这一频段应在低切的范围内。 注意:这里做的工作是否能得到好的结果和你的监听音箱也有很大的关系,一对频率响应曲线平滑的专业监听音箱,对录音和混音工作来说决对是必须的!为了得到更好的结果,你可以把自己认为不错的唱片的WAVE放在电脑硬盘里,对之频率进行分析,并以此为标准。而把最终调整好的结果做成CD、磁带,在不同的CD机、磁带录音机中播放也是一种不错的检测手段。 100Hz:Bass的主要频点,在这里做提升,可增加丰满度和底鼓的击胸的感觉。我各人喜欢在350~700 Hz之间提升贝司,在100Hz和250Hz调整底鼓,这样两者才不会打架。这一频段的人声也应在低切的范围内。 200~400hz:这个频段提升也增加军鼓的木质感,吉它的温暖感。衰减这个频段可使人声、镲等显得清晰。在400Hz提升3-5dB可增加人声的温暖感。 500~800hz Hz:可作3~5dB左右的提升,可增加乐曲力度,可使贝司显示出来,通鼓更温暖,同时可调整吉它的厚薄程度。 800~2KHz:可在6dB内提升,可突出某些乐器的声音,但在1KHz以上一点的频率不作过多提升,以免产生金属声。 2~4KHz:可作3dB左右的提升,可增加亮度,过多会变尖锐。这一频段的提升可让人耳听到更为突出的声音,所以在这里做的工作应是各声源之间相互适应性调整,而不是一味地全面提升,这只会使你的音乐听起来没有层次而且尖锐难听。 5~8KHz:适度提升可增加层次感,可使人声更清晰,吉它更动听。军鼓、镲、小提等都可在此得到声音的美化,但一定要适度。 10KHz以上:提升要小心,多了会产生破音。以听上去舒服为度。如果所录声源在此频段没有信号,做提升的结果只能是增加了噪音。 《下面给出一些常用频点可供参考》:
2
50hz,这是我们常用的最低频段,这个频段就是你在的厅外听到的强劲的地鼓声的最重要的频段,也是能够让人为之起舞的频点。通过对它适当的提升,你将得到令人振奋的地鼓声音。但是,一定要将人声里面所有的50hz左右的声音都切掉,因为那一定是喷麦的声音。 70~100hz,这是我们获得浑厚有力的BASS的必要频点,同时,也是需要将人声切除的频点。记住,BASS和地鼓不要提升相同的频点,否则地鼓会被掩没掉的。 200~400hz,这个频段有如下几个主要用途,首先是军鼓的木质感声音频段;其次,这是消除人声脏的感觉的频段;第三,对于吉它,提升这个频段将会使声音变的温暖;第四、对于镲和PERCUSSION,衰减这个频段可以增加他们的清脆感。其中,在250hz这个频点,对地鼓作适当的增益,可以使地鼓听起来不那么沉重,很多清流行音乐中这样使用。 400~800hz,调整这个频段,可以获得更加清晰的BASS,并且可以使通鼓变得更加温暖。另外,通过增益或衰减这个频段内的某些频点,可以调整吉它音色的薄厚程度。 800~1khz,这个频段可以用来调整人声的“结实”程度,或者用于增强地鼓的敲击感,比较适用与舞曲的地鼓。 1k~3khz,这个频段是一个“坚硬”的频段。其中,~的提升可以增加吉它或BASS的“锋利”的感觉;在2~3k略作衰减,将会使人声变得更加平滑、流畅,否则,有些人的声音听起来唱歌象打架,你可以利用这样的处理来平息演唱者的怒气!反过来,在这个频段进行提升也会增加人声或者钢琴的锋利程度。呵呵。总的来说,这个频段通常被成为噪声频段,太多的话,会使整个音乐乱成一团,但在某种乐器上适当的使用,会使这种乐器脱颖而出。 3k~6khz,声音在3k的时候,还是坚硬的,那么,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该作什么了吧。至于6k,提升这个频点可以提升人声的清晰度,或者让吉它的声音更华丽。 6k~10khz,这个频段可以增加声音的“甜美”感觉。并且增加声音的空气感,呼吸感。并可增加吉它的清脆声音(但要注意,一定不要过量使用)。PERCUSSION、军鼓和大镲都可以在这个频段里得到声音的美化。并且,弦乐和某些的合成器综合音色,可以在这个频段得到声音的“刀刃”的感觉(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样的声音)。 10k~16khz,提升这个频段会使人声更加华丽,并且能够提升大镲和PERCUSSION的最尖的那个部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你一定要首先确认这个频段内是有声音存在的,否则的话,你所增加的肯定是噪声。呵呵。 各乐器的频率范围:
小提琴 200Hz~40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1~2KHz是拨弦声频带;6~10KHz是音色明亮度。 中提琴 150Hz~300Hz影响音色的力度;3~6KHz影响音色表现力。 大提琴 100Hz~25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3KHz是影响音色音色明亮度。 贝斯提琴 50Hz~15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1~2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 长笛 250Hz~1K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5~6KHz影响的音色明亮度。 黑管 150Hz~60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3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 双簧管
300Hz~1K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5~6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1~5KHz提升使音色明亮华丽。 大管 100Hz~200Hz音色丰满、深沉感强;2~5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 小号 150Hz~25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5~是明亮清脆感频带。 圆号 60Hz~600Hz提升会使音色和谐自然;强吹音色光辉,1~2KHz明显增强。 长号 100Hz~240Hz提升音色的丰满度;500Hz~2KHz提升使音色变辉煌。 大号
30Hz~20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100Hz~500Hz提升使音色深沉、厚实。 钢琴 ~
3
是音域频段。音色随频率增加而变的单薄;20Hz~50Hz是共振峰频率。 竖琴 ~是音域频率。小力度拨弹音色柔和;大力度拨弹音色丰满。 萨克斯管 600Hz~2KHz影响明亮度;提升此频率可使音色华彩清透。 萨克斯管bB 100Hz~300Hz是影响音色的淳厚感,提升此频段可使音色的始振特性更加细腻,增强音色的表现力。 吉它 100Hz~300Hz提升增加音色的丰满度;2~5KHz提升增强音色的表现力。 低音吉它 60Hz~100Hz低音丰满;60Hz~1KHz影响音色的力度;是拨弦声频。 电吉它 240Hz是丰满度频率;是明亮度频率3~4KHz拨弹乐器的性格表现的更充分。 电贝司 80Hz~240Hz是丰满度频率;
600Hz~1KHz影响音色的力度;是拨弦声频。 手鼓 200Hz~240Hz共鸣声频;5KHz影响临场感。 小军鼓(响弦鼓) 240Hz影响饱满度;2KHz影响力度(响度);5KHz是响弦音频(泛音区) 通通鼓 360Hz影响丰满度;8KHz为硬度频率;泛音可达10~15KHz 低音鼓 60Hz~100Hz为低音力度频率;是敲击声频率;8KHz是鼓皮泛音声频。 地鼓(大鼓) 60Hz~150Hz是力度音频,影响音色的丰满度;5~6KHz是泛音声频。 镲 250Hz强劲、坚韧、锐利;~10KHz音色尖利;~15KHz镲边泛音“金光四溅”。 歌声(男) 150Hz~600Hz影响歌声力度,提升此频段可以使歌声共鸣感强,增强力度。 歌声(女) ~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提升此段频率可以使音色鲜明通透。 语音 800Hz是“危险”频率,过于提升会使音色发“硬”、发“楞” 沙哑声 提升Hz~261Hz会使音色得到改善。 喉音重 衰减600Hz~800Hz会使音色得到改善 鼻音重 衰减60Hz~260Hz,提升1~可以改善音色。 齿音重 6KHz过高会产生严重齿音。 咳音重 4KHz过高会产生咳音严重现象(电台频率偏离时的音色)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