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简述岐山县钢筋砼倒锥壳保温水塔施工方案

简述岐山县钢筋砼倒锥壳保温水塔施工方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简述岐山县钢筋砼倒锥壳保温水塔施工方案

【摘 要】文章通过对我县枣林镇范家塬村钢筋砼倒锥壳保温水塔施工实践,总结了钢筋砼倒锥壳保温水塔施工施工方案及方法的具体实施要点。

【关键词】钢筋砼倒锥壳保温水塔 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岐山县枣林镇范家塬村位于后河沟道南岸上,东、西、北三面环沟,中部为土塬,地面平整,是主要农耕区。该村属冯家山水库南干三支、四支灌区,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4338口人,耕地面积6000多亩。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近几年,该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在张家塬建成300亩大棚西瓜生产基地,西瓜销路畅通,效益良好,大大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争取国家项目投资,修建了通村水泥路,村内交通条件大为改观。 二、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5144-2001) 2.《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sl176-2007)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土工试验规范》(sd237-1999)

6.水利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范》sl223-2008; 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

三、倒锥型水塔施工方案及方法

倒锥型水塔基础采用常规方法立模施工,土方采用机械开挖、回填,人工修整;筒身采用滑模施工,组装滑升模板; 绑扎钢筋; 浇注砼初滑,初滑正常后再进行绑扎钢筋; 浇注砼; 液压提升一个浇注(20~30cm),如此循环连接施工到筒首标高再拆除滑升模具; 施工内平台;水箱就地预制,达到满足安装强度后用液压提升的方法提升就位,其他部分按正常方法施工。 1.施工测量

该工作是工程开展的先导,是质量控制的重点项目,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与施工单位的效益。我公司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始终把搞好测量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成立专门负责的测量小组,并建立完善的测量及复测制度。 2.土方工程

2.1编制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土方开挖前7天,我方将拟定的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如土方开挖、运输回填及压实方法)报请本工程监理工程师批准。 2.2基坑开挖及防护设施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如遇不明地下障碍物,或地基出现与设计不符现象,及时与监理工程师及相关人员联系,征求各方意见,尽量保护原有的测量控制点免遭破坏,如有不可避免的情况发生,及时报监理工程师,确定适当的处理方法并经实施处理后,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

2.3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在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回填土选择开挖出的土方选料进行,还土前检验土质(土类、含水量等),并满足招标文件及园林、gbj201-83、gbj141-90的要求。基坑结构外侧大面积土方采用推土机分层摊铺,机械碾压;在机械回填、碾压不到的部位公用设施及敏感结构0.5m范围内,配合人工摊铺,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不超过300mm;每层成活后,进行密实度检测。

基坑(槽)回填土密实度达到下列标准: 序号 回 填 部 位 压实标准 1 回填结构物的下方 ≥96% 2 回填结构物的上方和周围 ≥90% 3 回填道路下面 ≥95%

厂区绿化区域内,地表以下0.5m内回填适合草皮、树木生长的土壤。

3.滑升施工操作要点 3.1初升

开始滑升时必须对滑模系统和砼的凝结强度进行初滑检查,一般砼分层浇筑到模板高度的2/3时即将模板提升1~2个千斤顶行程,观察液压系统和模板系统工作情况,当第一层砼强度达到1~3kg/cm2时,即可转入正常滑升。 3.2正常滑升

3.2.1进入正常滑升阶段,砼浇筑和绑扎钢筋,提升模板等工序之间要素紧密衔接,相互交替进行。正常滑升时两次提升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5个小时,否则应增加1~2次中间提升,中间提升高度为1~2个千斤顶行程,正常滑升的高度一般按砼一次浇筑高度为准即20~30cm。

3.2.2提升时所有的千斤顶应充分的进排油,提升过程中如出现油压增加正常滑升油压值的1~2倍,尚不能使全部千斤顶升起时,应停止提升,立即检查并及时进行处理.

3.2.3正常滑升速度要考虑砼强度和脱模高程,通常掌握在20~40cm/h范围内。

3.2.4砼出滑强度控制在其上部砼在自重作用下不坍落,不流淌,不被拉裂成鳞片状,并能在表面进行装饰工作。砼初凝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终凝时间控制在4~6小时左右。

3.2.5滑升过程中操作平台应保持水平, 4cm,相邻两提升千斤顶的高差不得大于2cm。

3.2.6筒体垂直度采用依模具中心挂线锤对中(结构中)的方法控制。每提升一浇筑层高度应进行一次模具对中工作,及时调整千斤顶高差或操作平台倾斜度来调整垂直度偏差。纠正垂直度偏差时,应缓缓进行,避免出现破弯;当采用倾斜操作平台的方法纠正时,其倾斜度应控制在1%之内;任意在3m高度上相对扭转值不应大于3cm,全高不应大于50cm。

3.2.7应保持模板的清洁、光滑,及时清理残浆;如发现砼面有

不允许深度的垂直条坑,应设法清理模板。 3.2.8 模板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3.2.8.1在砼浇筑过程中,不断检查模板的定线和定位,出现偏差及时纠正。

3.2.8.2在砼浇筑过程中,安排专门的护模人员,经常检查,调整模板的形状和位置。

3.2.8.3在砼浇筑过程中,随时监视砼下料情况,不能过于靠近模板下料,振捣器也不能紧贴模板,且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4.混凝土工程

浇筑前将基面清理干净。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开始进行前,我方将再次检查浇筑准备情况,安排专门的钢筋工、木工及浇筑震捣负责人各一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保证钢筋、管道、模板、预埋件位置准确,震捣充分密实不过震。质检人员测定混凝土初凝时间,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浇筑速度,做到先浇混凝土和后浇筑混凝土两层接茬在混凝土初凝时间之前完成。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基础混凝土振捣时采用梅花状下棒,下棒间距不得大于450mm;墙体混凝土采用一字式下棒,下棒间距不大于400mm;分层浇筑振捣时,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振捣棒急插入、缓拔出以利棒孔弥平,并避免碰撞预埋件、预埋管。振捣时间保证混凝土获得足够密实度,但又不过振为原则,一般以混凝土不再下沉,无明显气泡上升,顶面平坦并开始浮现水泥浆为最佳;尤其保证预埋件周围、模板角隅及伸缩缝

止水带处。

基础混凝土施工时,为促进混凝土更加密实,保证施工质量,注意混凝土的二次振捣,使混凝土更加密实。

4.1砼表面始终同在一个统一的水平面上进行,以保证同步滑升。

4.2浇筑方法可按常规进行,为保证达到上述要求,在工艺上应严格实行“分层交圈,均匀浇筑”。在分层浇筑时,做到层厚均匀,层层交圈;

4.3浇筑时应有计划地、均匀地变换浇筑方向和振捣方向(即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防止结构体的倾斜和扭转;

4.4表面修整及养护:砼出模后,应即进行表面修整,养护采用喷膜养护或浇水养护。如采用浇水养护时,应在终凝后进行,可在随升吊脚手下安装用胶管连接的喷雾器,但应注意保护砼。 5.滑升模具拆除

5.1当顶层平台施工完毕后可拆除滑模模具,拆模时项目部要制订详细的方案及主要安全措施,确保安全、快捷、简便。 5.2拆模顺序:拆除油路系统; 安装拆模钢架; 安装拆模钢丝绳(保险绳)、卷扬机、仔细检查合格后启动卷扬机使钢丝绳处于受力状态; 拆除吊篮(钢丝绳); 天梁天架; 松开外模,使外模、操作平台,提升架整体经卷扬机放至地面,进行分解拆除。 5.3模具拆除时,油路系统,辐射梁等能够事先分解的构件经吊篮放至地面,以减轻拆模时操作平台上的荷载。放松之前操作平台

上的荷载应分开均匀,防止受力集中。 6.水箱制作及液压提升 6.1水箱制作

水箱采用定型钢模浇支筒就地现浇。 水箱模具安装及砼浇注

6.1.1砌砖墩并找平,水平顶部吊装牛腿预埋铁件中心线引测并标记至砖墩或筒底部。

6.1.2安装底环梁内模板,放置底环梁环型钢板。 6.1.3绑扎底环梁钢筋,并安装其外模板。 6.1.4安装水箱下壳支撑桁架及下壳、中环梁模板 6.1.5绑扎下壳及中环梁钢筋。 6.1.6下壳及中环梁砼浇注

6.1.7在下壳上安装上壳支撑桁架及上壳、上环梁模板。 6.1.8绑扎上壳及上环梁钢筋 6.1.8上壳及上环梁砼浇注 6.2水箱提升

水箱提升时,吊杆应全部受力(安全储备系数为3.53),换杆时,3/4组吊杆受力(安全储备系数为2.65)。由于水箱吊点多,力的分布较为复杂,接杆、摘杆操作误差都会造成吊杆内力的变化,甚至可能出现较大的荷载集中,形成双点抬杆,有危及施工安全的可能性,因此要严格掌握吊杆内力的变化。 6.3水箱安装

安装顺序:支腿; 导杆(拉、压、撑); 下钢圈梁; 安装千斤顶(垫平调整并扭紧螺栓后); 上钢圈; 限位螺丝杆; 串联吊杆; 安装油路,油路在使用前经受50n/mm2的高压试验,支架也经36 n的静压,在观察了支架、水箱吊点和筒身部位无异常现象之后,才能正式进入吊装。

拆除时先拆除油路,再拆丝杆,上钢圈梁、千斤顶、下钢圈梁、矛杆、支腿均用筒身井架拔杆吊至地面。 6.4水箱防水层 水箱防水层的五层做法

第一层防水水泥浆水泥掺1kg防水粉水灰比0.37~0.42~3基层浇水后一天,先抹1 mm厚后用铁抹子往返用力刮抹5遍,刮抹均匀使素灰填实砼空隙,再抹1 mm厚的素灰找平,后用湿毛刷刷一遍。抹第二遍时听不到铁抹子碰砼基层的声音为准

第二层1:2水泥砂浆,水灰比0.4~0.45,沉入度85mm;4~6上一层初凝后要轻轻抹压并结合牢固,初凝后用扫帚将其表面抹扫成横向条纹,扫时用力不要过大,也不要往返,以免脱落。既不能碰破素灰而又能使水泥砂浆薄薄地压入素灰层

第三层素灰(同第一层)上层工作结束后12小时;先适当洒水湿润,按第一层的方法涂抹如发现第二层析出白色薄膜时,须清洗干净后再做

第四层1:2水泥砂浆(同第二层);上层初凝后抹法同第二层,但抹完后不在表面拉条纹,而是在其凝固前分两次用铁抹子抹压即

可铁抹子抹压时要将表面抹压密实

第五层素灰2~3;随上层压完即做第五层;用毛刷均匀地将水泥浆涂刷在第四层表面,随第四层抹平压光,表面抹平压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