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夹头外套和内撑夹头[实用新型专利]

夹头外套和内撑夹头[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筏尚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85223 U(45)授权公告日 2019.02.22

(21)申请号 201821080160.1(22)申请日 2018.07.09

(73)专利权人 森泰英格(成都)数控刀具股份有

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

经济开发区西航港大道中四段685号(72)发明人 赖小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51124

代理人 傅剑涛(51)Int.Cl.

B25B 11/00(2006.01)B23Q 3/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实用新型名称

夹头外套和内撑夹头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头外套和内撑夹头,涉及零件加工夹具领域,提供一种向膨胀均匀的夹头外套和内撑夹头。内撑夹头包括夹头外套、芯轴和拉杆;夹头外套的两个端面分别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夹头外套外表面为支撑面,夹头外套内具有由第一端面向内延伸并与支撑面同轴的圆锥孔,夹头外套沿轴向均分形成至少三个外套组件,相邻外套组件通过橡胶件连接;拉杆包括拉杆主体和与拉杆主体连接的压盘,拉杆主体穿过夹头外套;芯轴上具有与圆锥孔适配的圆锥面,芯轴套装在拉杆主体上;内撑夹头使用时,第二端面抵靠在压盘上,圆锥面抵靠在圆锥孔上。本实用新型插入零件孔中,能够涨开,从而涨紧零件,实现零件固定。

CN 2085223 UCN 2085223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夹头外套,其特征在于:夹头外套(1)的两个端面分别为第一端面(15)和第二端面(16),夹头外套(1)外表面为支撑面(11),夹头外套(1)内具有由第一端面(15)向内延伸并与支撑面(11)同轴的圆锥孔(12),夹头外套(1)沿轴向均分形成至少三个外套组件(13),相邻外套组件(13)通过橡胶件(1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头外套,其特征在于:橡胶件(14)形状为L形,橡胶件(14)的一边为沿夹头外套(1)轴向设置并靠近支撑面(11)的横边(141),橡胶件(14)的另一边为沿第二端面(16)设置并靠近第二端面(16)的纵边(1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头外套,其特征在于:夹头外套(1)内在圆锥孔(12)和第二端面(16)之间设置有内凸缘(17)。

4.内撑夹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头外套(1)、芯轴(2)和拉杆(3);夹头外套(1)的两个端面分别为第一端面(15)和第二端面(16),夹头外套(1)外表面为支撑面(11),夹头外套(1)内具有由第一端面(15)向内延伸并与支撑面(11)同轴的圆锥孔(12),夹头外套(1)沿轴向均分形成至少三个外套组件(13),相邻外套组件(13)通过橡胶件(14)连接;拉杆(3)包括拉杆主体(31)和与拉杆主体(31)连接的压盘(32),拉杆主体(31)穿过夹头外套(1);芯轴(2)上具有与圆锥孔(12)适配的圆锥面(21),芯轴(2)套装在拉杆主体(31)上;内撑夹头使用时,第二端面(16)抵靠在压盘(32)上,圆锥面(21)抵靠在圆锥孔(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撑夹头,其特征在于:橡胶件(14)形状为L形,橡胶件(14)的一边为沿夹头外套(1)轴向设置并靠近支撑面(11)的横边(141),橡胶件(14)的另一边为沿第二端面(16)设置并靠近第二端面(16)的纵边(1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撑夹头,其特征在于:夹头外套(1)内在圆锥孔(12)和第二端面(16)之间设置有内凸缘(17),拉杆主体(31)上具有能够抵靠在内凸缘(17)上的外凸缘(33)。

2

CN 2085223 U

说 明 书夹头外套和内撑夹头

1/2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加工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头外套和具有该夹头外套的内撑夹头。

背景技术

[0002]内撑夹头是指插入零件孔中,并能够涨开,从而涨紧零件,实现零件固定的夹具。内撑夹头实现涨开的部件是外套,现有外套如图4所示,外套上设置有由一端向内延伸的第一变形槽和由另一端向内延伸的第二变形槽,第一变形槽和第二变形槽交替设置。内撑夹头的其他部件外撑外套,外套变形槽张开,外径增加,涨紧工件。该结构的外套及具有该外套的内撑夹头的缺点为:外套依靠变形槽实现大范围膨胀,但变形槽未贯通外套,未开变形槽的外套部分变形受限,夹头外套在轴向方向上膨胀不均匀,影响夹持力及夹持精度;并且也导致外套在变形槽根部的部位应力集中,容易开裂。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轴向膨胀均匀的夹头外套。[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夹头外套的两个端面分别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夹头外套外表面为支撑面,夹头外套内具有由第一端面向内延伸并与支撑面同轴的圆锥孔,夹头外套沿轴向均分形成至少三个外套组件,相邻外套组件通过橡胶件连接。[0005]进一步的是:橡胶件形状为L形,橡胶件的一边为沿夹头外套轴向设置并靠近支撑面的横边,橡胶件的另一边为沿第二端面设置并靠近第二端面的纵边。[0006]进一步的是:夹头外套内在圆锥孔和第二端面之间设置有内凸缘。[000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轴向膨胀均匀的内撑夹头。[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内撑夹头包括夹头外套、芯轴和拉杆;夹头外套的两个端面分别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夹头外套外表面为支撑面,夹头外套内具有由第一端面向内延伸并与支撑面同轴的圆锥孔,夹头外套沿轴向均分形成至少三个外套组件,相邻外套组件通过橡胶件连接;拉杆包括拉杆主体和与拉杆主体连接的压盘,拉杆主体穿过夹头外套;芯轴上具有与圆锥孔适配的圆锥面,芯轴套装在拉杆主体上;内撑夹头使用时,第二端面抵靠在压盘上,圆锥面抵靠在圆锥孔上。[0009]进一步的是:橡胶件形状为L形,橡胶件的一边为沿夹头外套轴向设置并靠近支撑面的横边,橡胶件的另一边为沿第二端面设置并靠近第二端面的纵边。[0010]进一步的是:夹头外套内在圆锥孔和第二端面之间设置有内凸缘,拉杆主体上具有能够抵靠在内凸缘上的外凸缘。[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夹头外套沿轴向均分形成至少三个外套组件,相邻外套组件通过橡胶件连接,由于橡胶件具有弹性,夹头外套能够实现膨胀。[0012]2、整个夹头外套轴向上,外套组件只通过橡胶件连接,并无其他结构其变形,因此夹头外套轴向上变形均匀,夹持力均匀,夹持精度高。

3

CN 2085223 U[0013]

说 明 书

2/2页

3、没有应力集中部,利于提高内撑夹头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内撑夹头结构图;[0015]图2是夹头外套轴向剖视图;[0016]图3是夹头外套端面视图;[0017]图4是现有外套结构图;[0018]图中标记为:夹头外套1、支撑面11、圆锥孔12、外套组件13、橡胶件14、第一端面15、第二端面16、内凸缘17、芯轴2、圆锥面21、拉杆3、拉杆主体31、压盘32、外凸缘33、工件4。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20]夹头外套1如图2和图3所示:夹头外套1的两个端面分别为第一端面15和第二端面16,夹头外套1外表面为支撑面11,夹头外套1内具有由第一端面15向内延伸并与支撑面11同轴的圆锥孔12,夹头外套1沿轴向均分形成至少三个外套组件13,相邻外套组件13通过橡胶件14连接。

[0021]夹头外套1沿轴向均分形成至少三个外套组件13,相邻外套组件13通过橡胶件14连接,由于橡胶件14具有弹性,夹头外套1能够实现膨胀。实现夹头外套1膨胀的力来自于作用在圆锥孔12上的力。夹头外套1的膨胀量取决于橡胶件14的膨胀量以及橡胶件14与外套组件13的连接力。

[0022]橡胶件14应具有一定的抗扭曲变形的能力,为此橡胶件14形状为L形,橡胶件14的一边为沿夹头外套1轴向设置并靠近支撑面11的横边141,橡胶件14的另一边为沿第二端面16设置并靠近第二端面16的纵边142。

[0023]夹头外套1配上外撑夹头外套1的部件即是内撑夹头,内撑夹头如图1所示:内撑夹头包括夹头外套1、芯轴2和拉杆3;夹头外套1的两个端面分别为第一端面15和第二端面16,夹头外套1外表面为支撑面11,夹头外套1内具有由第一端面15向内延伸并与支撑面11同轴的圆锥孔12,夹头外套1沿轴向均分形成至少三个外套组件13,相邻外套组件13通过橡胶件14连接;拉杆3包括拉杆主体31和与拉杆主体31连接的压盘32,拉杆主体31穿过夹头外套1;芯轴2上具有与圆锥孔12适配的圆锥面21,芯轴2套装在拉杆主体31上;内撑夹头使用时,第二端面16端面抵靠在压盘32上,圆锥面21抵靠在圆锥孔12上。拉杆主体31与压盘32可以制成一体。

[0024]使用时,如图1所示,将工件4套装到夹头外套1上,固定芯轴2并左拉拉杆3,圆锥面21即可外撑夹头外套1,将工件4涨紧。[0025]进一步的,夹头外套1内在圆锥孔12和第二端面16之间设置有内凸缘17,拉杆主体31上具有能够抵靠在内凸缘17上的外凸缘33。使用完毕后,拉杆3向右移动,外凸缘33右撑内凸缘17,可带动夹头外套1也向右移动,夹头外套1恢复初始直径,松开工件,方便了内撑夹头的拆卸。夹头外套1装拆时,可用工具将夹头外套1的圆锥孔12撑开,夹头凸缘17撑开至比拉杆凸缘33大,即可将夹头外套1装到拉杆3上或拆下。

4

CN 2085223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5

CN 2085223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图4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