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福利制度改革的思考
作者:孙晓雯
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12期
摘 要:企业正常运转过程中为员工提供的基本保障是福利。由于企业性质的差异性,各企业的员工福利结构区别较大。我国国有企业福利制度已经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基本上应对了现实需求,但在经济结构多元化过程中,现实中国有企业为员工供给的福利仍然有弊端存在,不能够有效的激励员工,所以,关于国有企业福利制度的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福利制度;国有企业;改革 一、引言
职工福利是企业对职工劳动补偿的辅助形式,是支付给员工的间接报酬。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以下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传统意义上的福利是指企业或是公司在员工直接工资之外的间接物质报酬。据现代企业的要求,福利不只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志,还是建立现代企业基本制度的保障。福利的实际功能也步步扩充为吸引、保留及激励员工,类似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体系,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就业群体在选择企业时,一个是考虑工资待遇,另一个是考虑福利制度。因而本文将基于我国福利的现状,探讨国有企业福利制度改革路线和措施。 二、现阶段国有企业福利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一)福利制度现状内涵。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国有企业的经济环境在随之发生变化,国企职工的收入成分也在变化,具体体现为福利占职工收入的百分比降低,因而福利工作依然是国有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据权威机构的调查,现今国有企业的福利制度现状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上。
(二)报酬模式中的问题。“高福利,工资低”的报酬模式导致了企业不堪重负。事实上国企内部仍然存在不少的冗员,因而国企经济效益无法出现进一步提升、甚至出现退步,在这种情况下福利却在增长。因为福利不直接与工作绩效挂钩,福利成为了职工薪资报酬中的重要成分之一,甚至在职工内部出现了“福利是我应得的”的误区,因而“企业忽视员工关怀”的问题就更加凸显了。
(三)福利差距及福利比重问题。职工之间的福利差距较大。因为福利水平的高低是取决于国有企业行业、级别、规模和职工个人工龄、职务、岗位等因素的,所以,多数国企仅仅重视领导或干部的福利,对待普通职工的福利不下功夫,这是有误区的。同时在对于普通职工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平均化趋势导致了福利作用的削弱。所以说,原有福利制度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甚至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工资与福利的比重设计不合理。国企的工资总量由上级部门下达,传统的福利结构设计比较单调,不能够满足不同职工的需要。福利要发挥激励的作用,福利与工资的比重控制就要足够合理,进而才能保障工资和福利的激励作用共同发挥出来。
(四)福利制度缺乏灵活性以及激励功能不明显。实际上现有福利制度受到了企业分配机制的,因而福利制度设计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本身性质和特点、缺乏灵活性,基本上达不到激励的效果。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过半的被调查者认为其所在国企福利的激励作用一般,这也体现出国企福利制度的激励作用的不足之处。 三、相对于原有福利制度的改革措施
(一)增强灵活性,突破传统观念。基于福利的定义和作用,对管理者实施先进福利知识的培训,让管理者更新自身观念,从而达到更新企业福利观念的目的。管理者应当极大程度的考虑自己是否对福利制度有深远的认同感,若管理者都不认同福利的作用,那么职工就更不可能受到福利的激励了。同时管理者应当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探讨出灵活的福利标准和制度,让制度既受到职工认同又受到职工理解,从而使福利制度真正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做贡献。 (二)设计好弹性的福利计划。福利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激励的变化的。针对于企业职工种类复杂的现状,福利计划应当考虑到职工工作年限、家庭等多方面因素,要充分满足各层次员工的福利需求,与此同时,让职工真正认识到国有企业提供福利的价值,从而使福利能够发挥最大的价值,实现职工和企业的共赢。
(三)扩大福利范畴。根据国企自身现状,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把培训、岗位晋升等等放入福利范畴内。伴随社会发展和竞争范围的日益扩大,职工渴望培训的欲望也在增强。就职工培训的角度而言,应当把培训转变为福利来给予职工。特别是对于爱岗敬业的这类职工,国企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培训机会,让他们通过培训提升自身素质从而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企业福利必须要与经营状况关联起来,过分的福利支出反而不会发挥福利真正的作用,让福利与企业经营好坏结合起来,用福利构建职工与企业的内在关联,从而使职工树立“企业主人翁”意识,进而促使员工更加关心企业、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健全福利监督机制。优秀的福利制度务必少不了来自企业高层、企业管理者以及职工的监督。为了确保福利的公平以及激励作用,福利监督机制的确立是尤为重要的。因此企业应当基于时代特点和员工自身需求,设计出合理的福利监督机制,进而实现福利管理在职工内部的透明性,真正发挥出福利的最大效用。
(五)正确理解规定精神。自“规定”出台以来,一些单位和企业把本该干部职工享受的正常福利统统取消。事实上,取消干部职工正常福利是对“规定”的错误解读。为此,全国总工会就向全国各级工会组织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可由工会经费支出为职工发放的集体福利项目。《人民日报》也发表社论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这是歪曲了反腐本意。出台“规定”绝非是要与广大职工过不去,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让广大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如果改革把职工的正常福利都改掉了,这样的改革最终也不会得到民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福利制度的完善是一个时代性、关键性的问题,它不是简单的报酬问题,而是企业职工能否受到激励的问题。针对于国企自身的情况,企业管理者应当重视并且探讨出一个适合自身的福利制度改革措施,进而发挥出福利的真正效用,为企业争取更宽更广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孙永勇,石蕾.从员工满意度看国有企业福利制度改革[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
[2]张月想,王曼曼.中国国有企业特色优势的研究综述与展望[J].现代商业.2018(05) [3]张亚军.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5(23) (作者单位: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