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龙三小 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表

龙三小 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表

来源:筏尚旅游网


龙子湖第三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表

黄艳合

一 学校整体情况

龙子湖第三小学原隶属于金水区龙子湖中心校,由于行政区划我校现归属金水区柳林中心校,我校位于金水区兴达路办事处黄庄村,现有1-6年级共6个教学班253名学生,由于各年级都是单班学生情况参差不齐,年级与年级之间存在差异,对体育教学的评价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 对学生发展情况分析 (一)平时评价情况 一、二年级(水平一)

主要做法:

学生体育课学习成绩的评定,是依据课程标准有关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和本学段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认识能力等因素,采用学生的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等综合评定的方法进行的。每学年按上下两学期各评定一次。

存在问题:

1、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对体育虽然兴趣很高,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

2、低年级学生的体育实践少,对体育课了解的不够,对课上老师讲的一些知识点不能很好的理解。(例如:一年级学生在进行队列队形教学时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分清向左转和向右转)

改进措施:

低年级学生对游戏很感兴趣,我觉得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

三、四年级(水平二) 主要做法:

学习评价和学习是一个有机整体,评价贯穿与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仅是学习

结果的测量和评价。因此,要在制度上完善评价体系,引进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其次,体育学习评价除了标准测试、测验,日常课堂教学中存在大量非规范性评价,如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一个字、一句话都可以成为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和记录,并做及时准确的评价,就促进学习的作用来说,它远远大于最终的规范性评价。

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平时不认真练习,马马虎虎,课后又不加强锻炼,导致成绩不理想。 2、学生缺少互帮互助的精神,采用一帮一教学手段效果不明显,在今后体育课中加强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改进措施:

提高课堂40分钟的质量,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向学生、教师、家长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懂得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让教师重视学生体质健康 , 让家长支持学校达标活动。组织多种体育锻炼形式 ,将体育课这一基本组织形式与早操、课间操等各种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 五、六年级(水平三)

主要做法:

激励重在通过评价,发现学生蕴藏的潜能。体育教学中,我主要以激发、鼓励为主,通过激发兴趣,提示愿望,给予奖励或荣誉,提供方法或条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愿望,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则,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互评是同学之间进行的评价,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互评,从爱护同学、促进同学不断进步的愿望出发,真实、客观评价同学,是同伴之间的相互比照、相互激励。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同学之间的评价更具针对性,更具激励作用。学生更重视来自同伴的评价。

存在问题:

1、高年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和生理与中低年级有很大的区别,对体育课也产生了懒惰心理,体育课上纪律散漫,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 2、有些学生不愿意表现自己,即便是自己会完成的动作也做的很随便,对测试表现的满不在乎,思想麻痹。

改进措施:

根据高年级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制定符合高年级的教学及课外活动计划,对他们多进行有关青春期知识教育,与家长进行沟通施行家校联合教育制度,同时让家长明白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多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教师多举行课外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锻炼身体。

(二)期末评价情况

1、各年级期末成绩统计表

一年级 总人数 43 优秀 序号 测试项目 人数 优秀率 16% 44% 51% 60% 实测人数 43 授课教师 合格 良好率 人数 15 7 6 2 合格率 35% 16% 14% 5% 黄艳合 不合格 人数 1 0 0 6 不合得分 格率 2% 14% 25.1 35.4 35.8 37.3 良好 人数 1 2 3 4 总分 立定跳远(米) 坐位体前屈(厘米) 基本体操(韵律操) 1分钟跳绳 133.6 7 19 22 26 20 17 15 9 47% 40% 35% 21% 二年级 总人数 43 优秀 实测人数 43 授课教师 合格 良好率 49% 56% 46% 35% 人数 1 6 6 2 合格率 2% 14% 14% 5% 黄艳合 不合格 人数 0 3 0 0 不合得分 格率 7% 39.1 31.1 36.6 40.9 良好 优秀率 49% 23% 40% 60% 人数 21 24 20 15 序号 测试项目 人数 21 10 17 26 1 2 3 4 总分 立定跳远(米) 前滚翻 掷沙包(米) 坐位体前屈(厘米) 147.7 三年级 总人数 46 优秀 实测人数 45 授课教师 合格 良好率 69% 人数 2 合格率 4% 黄艳合 不合格 人数 不合得分 格率 34.4 良好 优秀率 27% 人数 31 序号 测试项目 人数 12 1 25×2往返跑(秒)

2 3 4 总分 仰卧起坐 乒乓球颠球 立定跳远(米) 136.1 9 35 6 20% 78% 13% 17 3 24 38% 7% 54% 19 5 14 42% 11% 31% 0 2 1 4% 2% 29.8 43.3 28.6 四年级 总人数 36 优秀 实测人数 36 授课教师 合格 良好率 86% 6% 8% 4 人数 3 合格率 8% 11% 黄艳合 不合格 人数 0 0 0 不合得分 格率 30.4 50 45.5 46.3 良好 优秀率 6% 100% 83% 92% 人数 31 2 3 序号 1 2 3 4 总分 测试项目 25×2往返跑(秒) 小篮球:原地运球 仰卧推起成“桥” 1分钟单人单摇 172.2 人数 2 36 30 33 五年级 总人数 44 优秀 实测人数 44 授课教师 合格 良好率 77% 36% 39% 32% 人数 7 11 0 4 合格率 16% 25% 9% 黄艳合 不合格 人数 0 4 0 0 不合得分 格率 9% 29.8 30.8 42.2 40.9 良好 优秀率 7% 30% 61% 59% 人数 34 16 17 14 序号 测试项目 人数 3 13 27 26 1 2 3 4 总分 50米x8(分.秒) 后抛实心球(米) 行进间运球 (25米往返) 1分钟单人单摇 143.7 六年级 总人数 41 优秀 实测人数 41 授课教师 合格 良好率 66% 61% 22% 人数 3 1 15 合格率 7% 2% 37 黄艳合 不合格 人数 0 0 1 不合得分 格率 2% 34.7 37.2 33.5 良好 优秀率 27% 37% 39% 人数 27 25 9 序号 测试项目 人数 11 15 16 1 2 3 50米x8(分.秒) 小篮球:双手胸前投篮 1分钟单人单摇

4 总分

前掷实心球 127.2 3 7% 7 17% 27 66% 4 10% 21.8 2、期末评价情况分析

总体情况: 学生方面:

通过分析测试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

1、学生身体素质普遍较差,特别是投掷项目、跳跃项目、速度等项目尤其差,学生课下相对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还不够,时间还不足。

2、成绩出现了橄榄球状,每个班级出现满分的只有一两个,出现低分的也就一两个。及格占的比例比良好还多,三四年级的成绩较好,这跟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很大关系,特别是柔韧、上肢力量、下肢力量和腰腹力量都较差,今后在教学中需要多加强身体素质方面的训练。

教师方面:

1、在平时上课的时候过于重视课堂常规,缺乏相对的灵活性。课上过于重视学生参与性,缺少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在课堂上,对学困生缺乏针对性的辅导。 3、没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 4、课下缺少反思。 低年级:

从低年级的测试结果来看,一年级的立定跳远项目相对其他项目较差,优秀率只有16%;跳绳项目两级分化比较严重。二年级的前滚翻较差,整体情况呈现椭圆形,中间多两头少。 中年级:

三年级在测试中出现的情况也和低年级一样,下肢力量和腰腹力量较差特别体现在立定跳远项目和仰卧起坐项目中。其他项目优秀率很高但是还存在不及格的学生。四年级级的薄弱项目是25×2往返跑,优秀率只有6%,较好的项目为1分钟跳绳和小篮球:原地运球,特别是原地运球优秀率达到100% 高年级:

从五、六年级的总体情况来看,没有中年级的成绩好,期中最差的就是50米x8和掷实心球两项。其他项目也是呈现橄榄球状,优秀率少良好率偏多合格率和不合格率少的现象。另外,六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初期阶段,有些学生不愿意表现自己,即便是自己会完成的动作也做的很随便,对测试表现的满不在乎,思想麻痹。 主要问题:

通过分析发现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整体身体素质较差, 原因分析:

原因有两个

1、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体育课,课下不能自觉的参加体育锻炼。 2、教师在课堂上过于注重常规教学,缺少身体素质方面的练习。另外缺少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课下不知道甚至不会进行体育锻炼, 改进措施:

针对出现的问题,在下期要制定出科学的教学计划,加大对体育学科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和家长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但是一门主课而且还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重点还是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有针对性加强课后的练习指导,教会学生正确的练习方法。加强同班主任和家长的联系,督促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开发家庭体育活动,认真完成假期体育作业和积极参加社区体育活动锻炼。

三 本学期教学中好的做法及经验

1、降低评价标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为了让学生人人都喜欢体育,我在原有的评价基础上适应降低了评价标准。理由之一是学生年龄均偏小,之二是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参与投,使学生更有信心。

2、强化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对优秀学生的评价,鼓励他们发扬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在学习中不断进取。对学习较差的学生,不断捕捉其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在学习中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从而增强学习信心。

3、重视学生互评,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采用了一对一的

同伴评价、小组成员间的互评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调控自己的学习状态,以修正错误,掌握优化的学习方法,体验到成功,提高学习效率。

四 今后努力方向

1、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长期目标。在平时课中有针对性加强练习,并也重视学生的课后作业的练习是不是有按时完成。

2、把握课堂40分钟,提高教学质量,继续学习先进的教学和训练经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五 对本学科发展性建议

1、多组织基层教师 “走出去到外面”与其他优秀体育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2、加强教师专业化指导,因为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教出专业的学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