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普化复习题

普化复习题

来源:筏尚旅游网


普通化学复习题

1、K4[Fe(CN)6]的名称是 ,内界是 中心离子是 ,配位体是 ,配位数是 。

3、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反应刚好消耗掉1.0mol的N2(g)时,生成

mol NH3(g),此时的反应进度是 mol。 4、比较在同样的压力和温度下,下列物质的熵值大小:(填“>”

或“<”)

(1)FeO(S) Fe2O3(S); (2)H2O(g)

H2O(l)

5、在通常情况下,钢铁的电化学腐蚀以 腐蚀为主,这种

腐蚀中 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

6、若在氨水溶液中加入NaOH,此时溶液中C(H+) ,C

(NH4+) (填减小或增大),此现象叫 。 7、从阿伦尼乌斯公式lnkEalnA可知,升高温度时,反应速

RT率常数k将 k将 ,使用正催化剂时,活化能将 而 ;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时,k将

8、元素铁(Fe)位于第 周期第 族,Fe2+的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

9、将盛有水和冰的烧杯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该系统属于 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 能量传递, 物质交换。(填有或无)

10、金属的腐蚀可分为 和 两类。

11、下列化合物中C,Cl,N或O属等性SP3杂化的是 A、CH4

B、HCl C、NH3

D、H2O

12、熵可以用下述哪一种单位来表示 A、J

B、J.mol-1 C、J.K-1 D、J.mol-1.K-1

13、适用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的真实气体所处的条件是 。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低

A、高温低压 温低压

14、难挥发溶质溶于溶剂后会引起 A、沸点降低

B、凝固点升高

C、蒸气压下降 D、蒸气压、沸点和熔点不变 。

C、KOH

D、OH-

15、NH4+的共轭碱是 A、NH3

B、NH4OH

16、在下列各种晶体中含有简单的分子的晶体是 A、原子晶体 B、离子晶体 C、分子晶体 D、金

属晶体

17、下列过程中,rHθ 。 m0的是 A、浓硫酸与水混合 B、蜡烛燃烧 C、NH4Cl水解 D、酸碱中和

18、下列混合液中

是缓冲溶液。 B、HCl + CH3COOH D、NaOH + NaCl

A、NH3·H2O + NaOH

C、CH3COOH + CH3COONa

19、H2O的沸点是100℃,H2S的沸点是-40℃,这可用 来解释。

A、分子间力 B、共价键 C、离子键 D、氢键 20、对于银—锌电池:Zn|Zn2+||Ag+|Ag的Eθ(Zn2Zn)0.761V,

V。 Eθ(AgAg)0.799V,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是 A、1.180

B、0.038

C、0.359

D、1.560 。

21、用于确定一个原子轨道的一组量子数是 A、n、l、m、ms B、n、l、ms C、n、l、m D、n、l

22、用弹式量热计,可以直接测得化学反应的 A、△H

B、△U

C、P△V

D、Qp

23、加入催化剂时,活化能发生改变的同时,反应热效应将 。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A、变大

24、在平衡气体反应A(g)+ B(g)<==> C(g)的密闭系统中

(体积不变)加入稀有气体,则平衡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不移动 25、 系统是单相系统。

D、不能确定

A、水和水蒸气 B、O2、N2、CO2的混合气体

D、水和四氯化碳

C、铁粉和硫磺粉

26、零族元素外层电子数为零。 ( )

27、色散力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 ) 28、影响平衡移动的反应条件中,只有温度可以影响平衡常数的大小。( )

29、实际使用的晶体都有缺陷。 ( )

30、酸碱质子理论认为,水既是酸也是碱。 ( )

31、相与相之间总是有明确界面隔开的。 ( ) 32、对于某两种难溶电解质来说,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越大表示其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越大。33、试说明△rGm取值在表示化学反应自发性中的含义。 34、简述水的结构和性质。

35、已知计算机合适的工作环境为室温15~35℃,相对湿度为20%~80%,25℃时水的饱和蒸气压P*为3.167KPa,经测定某计算机用房的室温为25℃,实际水蒸气压力P为2.1KPa,问此房是否适合于计算机工

36、已知下列反应里各物质的热力学数据:

C(石墨S)+ CO2(g)== 2CO(g)

-1ΔfHθm(298K)KJ.mol

ΔfGθm(298K) O -393.5 -110.5

KJ.mol-1 O -394.3 -137.2

① 计算反应C(石墨S) + CO2(g)== 2CO(g)在298K和100KPa的等压反应热。

② 通过计算判断298K,100KPa时,上述反应能否自发地进

行?

37、将10ml 0.2mol L-1 AgNO3溶液与10ml 0.1mol L-1 NaCl溶液混

合,计算混合后溶液中的Ag+和Cl离子浓度。(已知Ks(AgCl)

=1.77×10-10 38

、已知反应C(s)+H2O(g)==CO(g)+H2(g)的rHm(298.15K)=131.3KJ.mol-1,则该反应 是 反应,若升高温度,则, v(正) ,K ,

39、已知反应2NO(g)+O2(g)==2NO2(g),其反应速率方程式为

v=k[C(NO)]2[C(O2)],当其它条件不变,将O2的浓度增加到原来的2倍,反应速率将变为原来的 倍,若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反应速率变为原来的 倍。

40、已知某元素的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该元素位于第

周期,第 族,

41、在s,p,d亚层中,各亚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目是 、 、 。

42、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应遵循 定律,该定律的数

学表达式为 。

43、下述方法中不能用于测定HAc溶液的pH的是(

A、使用pH试纸 B、使用酸碱滴定 C、使用pH计

D、使用电导率仪

44、NaCN极毒,接触CN的操作人员可用下述溶液来洗 手( )

B、肥皂水

C、NaCl溶液

D、

A、FeSO4溶液 Na2CO3溶液

45、下列物质中能与O3发生光化学反应从而破坏臭氧层的是( )

B、NO和CFC

C、CH4和C2H4 D、

A、CO2和CO H2O和N2H4

46、反应(CH3)2N2H2(l) + 4O2(g)=N2(g)+2CO2(g)+4H2O (l)在确定条

件下进行,当反应进度ξ=0.5mol时,消耗掉O2的物质的量是(

B、0.50mol C、8.0mol

D

A、2.0mol 4.0mol

47、决定多电子原子中电子能量的量子数是( A、n和m 和m

) D、l

B、n和l C、n和ms

48、已知反应H2O==H++OH的Kw和HAc==H++Ac的Ka(HAc),则

反应Ac+ H2O== HAc+ OH的Kb(Ac)为(

---

A、Kw-Ka(HAc) B、Kw+Ka(HAc) C、Ka(HAc)/ Kw D、Kw /Ka(HAc)

49、变压器及高电压装置中的优质气体绝缘材料可选( ) A、CO2

B、NH3

C、O2

D、SF6

50、在压力为P,温度为T时,某理想气体的密度为ρ,则它的摩尔质量M的表示式为( )

A、MRT B、MPRT C、MnRT D、MRT

PPnP51、Ag2SO4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为2.5×10-2mol,L-1,则其溶度积为( )

A、6.25×10-7 1.25×10-3

52、通常,反应热效应的精确实验数据是通过测定反应或过程的

( )而获得的。 A、△H

B、△V

C、Qp

D、Qv

B、1.6×10-5

C、6.25×10-5

D、

53、下列各种物质的溶液浓度均为0.01mol.dm-3,按它们的渗透压递减的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A

) .

HAc-NaCl-C6H12O6-CaCl2

B.C6H12O6-HAc-NaCl-CaCl2 C

CaCl2-NaCl-HAc-C6H12O6

D.CaCl2-HAc-C6H12O6-NaCl

、下列单质中,哪种单质的标准生成焓等于零( A、金刚石

B、O3(g)

C、α-Fe(S) D、Hg(g)

55、下列各组量子数,合理的是(

nA、2nC、3l1l0)

l2l3m1m 2m0m1

nB、2nD、2

56、已知0.01 mol.L-1某一元弱酸的PH=5.0,则该酸的Ka为(

) A、5%

B、10-3

C、10-8

D、10-7

57、严格地说,气体状态方程式和分压定律都只适用于理想气体。 ( )

58、催化剂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正反应速度,减慢负反应速度。 ( ) 59、多电子原子中,内层电子比次外层电子对最外层电子的屏蔽作用要大。( )

60、Ba2+是重金属离子,但BaCO3因其溶解度小,所以象BaSO4一样,可口服作造影剂。( )

CHO61、用制作的外科缝合线,在伤口愈合后不必拆线,

|3||(0CHC)n因为它可以慢慢水解成乳酸被人体吸收。

( ) 62、某溶液沸腾时所产生的蒸气压,小于纯溶剂沸腾时所产生的蒸气压。( )

63、简述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含义。

、试用平衡移动的观点,说明NaAc-HAc溶液的缓冲作用。

65、在含有CrO42-及SO42-离子浓度均为0.1mol,L-1的水溶液中逐渐加入Pb2+,试计算: ① 哪种离子先沉淀?

② 两种离子的浓度达到何种比例时才能同时沉淀? (已知Ks(PbCrO4))=2.8×10-13, Ks(PbSO4))=1.82×10-8)

66、基元反应A+B→C的反应速率方程式v= , 67、已知反应C(s)+H2O(g)==CO(g)+H2(g)的

rHm(298.15K)=131.3KJ.mol-1,则该反应 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若升高温度,则, K ,平衡移动方向 。(填写:不变,增大,减小,向左或向右) 68、微观粒子具有 的特性。

在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则溶液中有 色沉淀生

成,若加入过量氨水,则沉淀溶解,生成 色 配离子。

则上述已知(Br2Br)1.066V,(I2/I)0.5355V,(Fe3/Fe2)0.771V,

三组氧化还原电对中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是 ,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是 。 69、(-)Zn∣Zn2+(c1)‖Cu2+(c2)∣Cu(+),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正极反应为 。

70、 测得某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kJ·mol -1,逆反应活化

能kJ·mol -1,此反应的反应热为 。

71、下列化合物中C,Cl,N或O属等性SP3杂化的是 ( )

B、HCl C、NH3

2 A、CH4 D、H2O

72、汽车尾气无害化反应NO(g)CO(g)1N2(g)CO2(g)的

rH.15K)0, m(298 要有利用取得有毒气体NO和CO的最大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A.低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高温低压

73、难挥发溶质溶于溶剂后会引起( ) A、沸点降低 升高

C、蒸气压下降

D、蒸气

B、凝固点

压、沸点和熔点不变

74、升高温度使反应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单位时间内碰撞次数增多; B、反应的活化能降低 ; C、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 D、体系放热。 75、下列混合液中 ( )是缓冲溶液。 A、NH3·H2O + NaOH

B、HCl + CH3COOH D、NaOH + NaCl

C、CH3COOH + CH3COONa

76、H2O的沸点是100℃,H2S的沸点是-40℃,这可用( )来解释。

A、分子间力 B、共价键 C、离子键 D、氢键 77、设 NH3.H2O的浓度为c,若将其稀释一倍,则溶液中c(OH-)为:( )

11A.c B.Kbc C.Kbc2 D.2c

2278、下列各种物质的溶液浓度均为0.01mol.dm-3,按它们的沸点按 递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HAc-NaCl-C6H12O6-CaCl2

B.C6H12O6-HAc-NaCl-CaCl2 C

CaCl2-NaCl-HAc-C6H12O6

D.CaCl2-HAc-C6H12O6-NaCl

79、封闭系统是指系统与环境之间:( )

A.既有物质交换 ,又有能量交换 B.只有物质交换;

C.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物质交换 D.只有能量交换

80、(-) Pt│Fe3+(1 mol·L-1),Fe2+(1 mol·L-1)‖Ce4+(1 mol·L-1),Ce3+(1 mol·L-1)│Pt (+)

则该电池的电池反应是:( )

A.Ce3+ + Fe3+ = Ce4+ + Fe2+ B.Ce4+ + Fe2+ = Ce3+ + Fe3+

C.Ce + Fe = Ce + Fe D.Ce+ Fe= Ce + Fe

2+

3+

2+

4+

4+

3+

3+

81、试比较KCl、SiO2、H2O、H2四种物质的熔点高低,并说明理由。82、什么是缓冲溶液?它们通常由哪类物质组成?

83、有人认为:“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k的影响关系式与温度对平衡常数K的影响关系式有相似的形式,因此这两个关系式有类似的意义。”这个推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84、将10ml 0.2mol L-1 AgNO3溶液与10ml 0.1mol L-1 NaCl溶液混

合,计算混合后溶液中的Ag+和Cl离子浓度。(已知Ks(AgCl)=1.77×10-10)

85、已知:(FeFe)0.4402V。

(-)Fe | Fe2+(0.5mol.dm-3)|| H+(0.1 mol.dm-3)|H2(140kPa)|(Pt)(+)

试计算298.15K时:(1)原电池的电动势。 (2)原电池反应的K。

2

86、主量子数的符号用n表示,当n=3时,角量子数可取 。

87、使可燃样品(质量为1.000g)在弹式热量计内完全燃烧,以测定其反应热,必须知

88、CCI4和NH3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分别是 ,其分子空间构型分别是

、已知反应C(s)+H2O(g)==CO(g)+H2(g)的

rHm(298.15K)=131.3KJ.mol-1,,若增大总压,则K ,平衡移动方向 。

90、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沸点上升都是由 引起的。

91、一混合液中含有Cl、CrO42离子,浓度都为0.01mol·L,当向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时, 离子先沉淀出

-10-12

来。(已知AgCI的KS =1.56×10, Ag2CrO4的KS =9.0×10) 92、已知(Br2Br)1.066V,(I2/I)0.5355V,(Fe3/Fe2)0.771V 则

上述三组氧化还原电对中氧化性最弱的氧化剂是 ,还原性最弱的还原剂是 。 93、(-)Fe∣Fe2+(c1)‖Cu2+ (c2)∣Cu(+),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

是_____________,

正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 94、基元反应A+2B→C的反应速率方程式v= ,其反应总级数为 。等压热效应qp和等容热效应qv之间的关系: 。 95、隔离系统是指系统与环境之间:

A.既有物质交换 ,又有能量交换 B.只有物质交换;

C.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物质交换 D.只有能量交换

96、对于银—锌电池:Zn|Zn2+||Ag+|Ag的Eθ(Zn2Zn)0.761V,

V。 Eθ(AgAg)0.799V,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是 A、1.180

B、0.038

C、0.359

D、1.560 。

97、用于确定一个原子轨道的一组量子数是 A、n、l、m、ms B、n、l、ms C、n、l、m D、n、l

98、反应2Cl2(g)2H2O(g)4HCl(g)O2(g),rHm0,反应达到平衡,操作条件改变对平衡时的数值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容器体积,则H2O的物质的量增大。B.减小容积体积,则K的值减小。

C.提高温度,则HCl的分压增大。 D.加催化剂,则HCl的物质的量增大。

99、下列各种物质的溶液浓度均为0.02mol.dm-3,按它们的渗透压递增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HAc-NaCl-C6H12O6-CaCl2

B.CaCl2-HAc-C6H12O6-NaCl C

CaCl2-NaCl-HAc-C6H12O6

D.C6H12O6-HAc-NaCl-CaCl2

100、298.15K时,1.0mol.L-1的NH3.H2O的解离度为1.33%,则NH3.H2O的Kb为:

A.1.77105 B.1.77104 C.1.33103 D.1.33102 10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下列哪几个原则:

A.能量最低原理、洪德规则、徐光宪规律 B.能量守恒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德规则; C.能量交错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德规则 D.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德规则

102、某电池的电池符号为:()PtA3,A2B4,B3Pt(),则此电池反应的产物应为: A.A3+,B4+ B.A3+,B3+ C.A2+,B4+ D.A2+,B3+

103、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流总反应式为:

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 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B.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C.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l+2e=Mn2O3s+2OHaq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 g 104、下列各种含氢化合物中含有氢键的是:

A.H2O B.HI C.H2S D.CH4 105、比较KI、SiC、HF、H2四种物质的熔点高低,并说明理由。 106、试描述酸碱电子理论和酸碱质子理论的要点。 107、在标准大气压下,把一块0℃的冰放入0℃的纯水中和把它放入0℃的盐水中现象相同吗?

未成原子的外层电子原子序数 构型 电子数 15 24 对 周期 族 区 108、已知φθ(I2/I-) = 0.5355V,φθ(Fe3+/Fe2+)= 0.771V,将下列反应组成原电池(温度为298 K)

2I-(aq)+2Fe3+(aq)=I2(s)+2Fe2+(aq)

求:(1)写出原电池的电池符号,正、负电极反应。

(2)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K。

109、在烧杯中盛放20.00cm3,0.100mol.dm-3氨的水溶液,逐步加入0.100 mol.dm-3HCl溶液。已知NH4+的Ka=5.65×10-10,试计算:

(1)当加入10 .00 cm3HCl后,混合液的pH。(2)当加入20 .00 cm3HCl后,混合液的pH

110、计算25ºC,100kPa下反应CaCO4(s)CaO(s)CO2(g)的

,且:(1)判断上述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rHm和rSm(2)上述反应是升温有利?还是降温有利? (3)计算使上述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条件。

111、已知在373K和101KPa下,1mol水汽化成1mol水蒸气,吸收了40.63KJ的热量,试计算此变化过程的(1)△U; (2)W。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