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引流管道标识有关规定

新引流管道标识有关规定

来源:筏尚旅游网
新引流管道标识有关规定

第一篇:新引流管道标识有关规定

引流管道标识有关规定

在临床上,手术及危重患者常带有多种管道,各种引流管是患者常见的治疗措施,由于患者置入引流管的种类,数量各不同。护士易对留置管道作出错误判断,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为此我院实行引流管的标识化管理,避免因无标识而出现的护理差错。一旦操作错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致命的损害。因此,做好管道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对临床患者的置管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最多置管者达8种之多,根据患者的置管情况设计了8种最常用的管道标识和一种空白管道标识,现要求各临床科室按统一规定进行应用。

管道标识的设计

1.1 标识纸的选择:管道标识纸选用干胶贴,此纸具有一定的韧性,不容易被撕坏,具有防水功能,使用方便,揭下即可使用。用圆珠笔填写即可。

1.2 标识格式及种类

1.2.1规格:5.0cm×2.0cm长方形。 种类:常规类标识和空白标识。

1.2.2种类:常规类:置管日期,供护理人员填写。名称,打印上去的为具体的管道名称。空白类:日期、管道名称、供特殊类型管道使用,具体内容全部由护理人员填写;静脉控速药物:姓名、床号、滴速。

1.3 标识颜色:常规类:胸腔引流管:兰色;腹腔引流管:紫色;胃管:绿色;T型引流管:褐色;导尿管:黄色;脑室引流管:粉色;以上8种标识主体分别为各自规定的颜色,文字或需填写文字的地方为空白,这样

字迹清晰容易辨认,一目了然。空白标识主体为白色,项目文字为黑色,填写部分用下划线,作特殊管道标识。

使用方法

2.1 管道标识管理制度化:制定管道标识管理制度,组织科室护理

人员学习,使全体护理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制度的内容,领会管道标识在管道护理中的重要作用及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意义。护理部定期检查落实和执行情况,并收集实施过程中的意见,以不断完善和改进。

2.2 标识填写:常用标识的填写:当患者置入相关的管道后,责任护士在管道标识上填写置管日期,防止标识错误;空白标识填写:特殊管道填写,如肿瘤内科PICC管路换药标识等。

2.3 标识位置:标识统一安放在相关管道的未端,将标识揭下后,对齐包裹于导管未端将两层贴紧固定。

2.4 告知:置管道标识前,向患者及家属履行告知义务,详细说明管道标识的意义、目的及注意事项,让其理解并配合;管道标识到位后,让患者及家属注意保护标识,尽量避免污染,并防止破损。

2.5 管理:在进行管道护理时,除了完成常规的护理内容外,还需认真观察标识是否完好在位、字迹是否清晰、标识是否正确。在进行管道护理的操作时,如更换引流袋、注入鼻饲流质时、中心静脉置管者更换静脉滴注的液体时都应认真查看导管的标识,必要时与相关医师共同核查,防止连接错误,希望各科室通过规范,醒目管道标识的使用,避免了护理工作的忙乱,提高了管道辨认的准确率和速度,杜绝及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为管道的护理营造了安全的操作环境,从而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形成安

全有效的预警机制,尤其是患者置入多种管道时,避免了反复牵拉确认管道的现象,既准确、迅速又安全,同时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感。管道标识还能体现持续性质量改进和流程再造的管理理念,将构建“零风险”的就医环境的理念渗透到具体的护理工作中去。所以,管道标识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的事前控制,使管道护理更规范、更到位,实现了患者安全管理的持续性质量改进,确保患者安全。 第二篇:管道安全标识管理制度(范文模版)

管道安全护理制度 一、导管按风险程度分类:

1、高危导管:(口/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脑室外引流管、胸腔引流管、动脉留置针、吻合口以下的胃管(食道、胃、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鼻胆管、胰管、腰大池引流管、透析管、漂浮导管、心包引流管、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管。

2、中危导管:三腔二囊管、各类造瘘管、腹腔引流管、深静脉置管、PICC。

3、低危导管:导尿管、普通氧气管、普通胃管、外周静脉导管。 二、导管评估、记录要求

1、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包括宣教)等。

2、评估:高危导管——至少每4小时评估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 中危导管——至少每班评估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 低危导管——至少每天评估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

3、记录:评估内容应及时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发生导管滑脱、拔除各类导管必须及时记录。

4、上报要求:高危、中危导管发生滑脱者,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三、导管标识 高危导管用红色标识、中危导管用黄色标识、低危导管用绿色标识,一律使用圆珠笔标明导管名称。

管道标识管理制度

1、目的:让护士快速识别各种管道,为病人提供高效、安全的护理措施,降低护士的风险,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2、标识放置及填写:由置入护士选择相应的管道标识后在标识上填写管道名、称置入长度、日期并签名,手术中置入的管道则由巡回护士征得手术医师确认管道名称后选择相应的管道标识后在标识上填写管道名称、置入长度、日期并签名,标识统一安放在离管道的末端3~4cm处(如留置导管外露过短,酌情考虑固定位置),将标识揭下后,对齐包裹导管将两层贴紧固定好标识。

3、管道护理知识宣教:置管道标识前,向患者及陪护人员说明管道标识的意义、目的及注意事项,让其理解并配合。管道标识到位后,让患者及家属注意保护标识,尽量避免污染,并防止破损。对轮换的陪护人员也要进行管道标识的认知宣教,并告知其相关的注意事项。

4、管道管理:护士在进行管道护理时,首先应核对管道名称,管道是否移位,并认真观察标识是否完好在位、字迹是否清晰、标识是否正确,检查管道的固定、连接、通畅情况。护士长每天和护士共同床头交时,检查患者管道情况,查看标识是否正确、管道有无脱落、护理措施是否正确等。特别强调,在同一患者同时置入2条以上相似的管道时,如果为相邻,在进行各项操作时更引起高度重视,防止连接错误,所以,标识更显得重要。 第三篇:各引流管道健康教育

胃肠减压管护理

1.持续胃肠减压可减轻胃内气液体潴留,防止胃过度膨胀,减轻吻合口张力,促进吻合口愈合。

2.妥善固定胃管,防止松动和脱出,如管道脱出,应严密观察病情,不应再盲目插入.3.保持胃管通畅,使之持续处于负压引流状态,可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胃管,防止胃管堵塞。

4.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并准确记录.术后6-12小时可从胃管内吸出少量血性或暗红色的胃液,以后逐渐变浅,若引流出大量的鲜血,病人出现烦躁、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尿量减少,应考虑出血,应配合医生紧急处理.5.注意口腔护理,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减轻病人咽喉疼痛并使痰液易于咳出。

6.术后3-4天,胃肠引流液减少,肠蠕动恢复后即可拔除胃管。7.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蠕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增强病人信心。注意循序渐进。

8.禁食到肠蠕动恢复后拔除胃管,先进少量开水,无不适后开始进半量流食,3天后进半流质,10天进软食。

负压球的护理 1保持引流管通畅

负压引流管保持负压状态,保持引流管通畅,维持有效的引流,负压太大易引起引流管吸附于组织上,造成软组织损伤、引流不畅而引起切口内积血,增加感染发生率。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若引流管漏气,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发生。2 做好引流管的固定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脱落,在搬运和翻身过程中,不应予别

针固定,可在床边两侧固定一段绷带再将引流管固定在绷带上,这可增加患者的活动度,固定的高度均要低于引流口20-30 cm,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放置引流管的目的、重要性,强化医疗安全意识,防止高龄患者及麻醉未清醒患者将引流管拔除,若发现引流管脱落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处理。3观察引流液及性质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认真记录并做好。(在临床中负压引流袋的刻度有误,记录时要将引流液置入量杯中测量再记录,以保证出入量的准确性),引流物为浓稠的血性液体;24小时后引流液一般在50 ml以下,引流物为稀薄的淡红色液体。若引流量过多,颜色鲜红,可能有出血征象;若引流量过少可能是管道堵塞或有受压、扭曲、漏气发生,应仔细观察并及时处理。4 拔管指征

拔管时间一般视引流量而定,一般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50 ml即可拔管,置管时间最长不超过1周,拔管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防止逆行感染,引流管拔出后适当按压引流管周围的皮肤,以排除皮下积血。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1、保持管道的密闭

(1)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水封瓶长玻璃管插入水中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

(2)用凡士林纱布严密包盖胸腔引流管周围。

(3)搬动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需用2把血管钳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

(4)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用2把血管钳相向夹闭胸壁引流管,并更换引流装置。

(5)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2、严格无菌,防止逆行感染(1)引流装置应保持无菌。 (2)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 (3)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以防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4)按规定时间更换引流瓶,更换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规程。

3、保持引流管通畅(1)患者取半坐卧位。

(2)定时挤压胸腔引流管,防止引流管阻塞、扭曲、受压。 (3)鼓励患者作咳嗽、深呼吸运动及变换体位,以利胸腔内液体、气体排出,促进肺扩张。

4、观察和记录

(1)注意观察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波动。一般情况下水柱波动上下约4-6cm。若水柱波动过高,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无波动,则表示引流管不畅或肺已完全扩张;但若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捏挤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的短玻璃管,促使其流畅,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2)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并准确记录。

5、拔管:一般置引流管48-72小时后,临床观察无气体溢出,或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浅,24小时引流液少于50ml,脓液少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护士协助医生拔管,在拔管时嘱咐患者先深吸一口气,在吸气末迅速拔管,并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和厚敷料封闭胸壁伤口,外加包扎固定。拔管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腹腔引流管护理 详细了解引流管的作用,表明引流管的名称,正确连接。2 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有利于腹腔引流液的引流。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观察引流管周围敷料,有渗液时应按无菌技术换药,每日更换引流袋。4 每30-60分钟挤压引流管一次,避免堵塞。

5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松动、脱出、打折,如管道脱出,应严密观察病情,不应再盲目插入,并通知医生。6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7掌握腹腔引流管的拔管指征、拔管时间及拔管方法。 胃肠营养管的护理 1心理护理

操作前,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肠内营养的目的、意义、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其配合治疗。治疗中经常与患者沟通,给予心理支持。2 置管

术前将营养管末端插入胃管侧孔,按常规将胃管,营养管一同经鼻腔插入胃内。术中将糖球缝于营养管末端推入空肠,并分别将营养管及胃管妥善固定好,以防脱落。3 肠内营养输注时机

术后第2天开始输注生理盐水250 ml、10%葡萄糖250 ml,患者无不适反应,次日开始输注肠内营养液安素、瑞素等,或富含优质蛋白、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的食物,如:鸡汤、牛奶、新鲜果汁、菜汁等。输注营养液的同时,继续行胃肠减压,等肠蠕动恢复后,拔除胃肠减压管。.4 输注液温度、速度

肠内营养液温度一般调至38℃为宜。为避免高渗营养液导致腹泻,可以应用专用营养泵控制滴速。瑞素等肠内营养液,第一日以15 ml/h速度输入,逐日递增15 ml/h,最多不超过60 ml/h。普通食物,第一日以15 ml/h~30 ml/h速度输入,次日以40 ml/h~60 ml/h速度输入,定时检查患者耐受程度,调整滴速,如患者耐受良好,则可以15 ml/h~30 ml/h递增,3 d或4 d逐渐达到100 ml/h~150 ml/h,最多不超过180 ml/h。.5 体位

患者取半卧位或床头高度≥30°~35°进行肠内营养输注,输注后保持半卧位30 min~60 min,以防返流、吸入性肺炎的发生。.6 管道护理

妥善固定营养管,每班检查营养管的位置,测量外漏部分的长度,并记录。防止滑脱、移位、扭曲。保持营养管通畅,每次输注营养液前后均用温开水20 ml冲洗营养管,防止管腔堵塞。7 病情监测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皮肤弹性等,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监测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等。8 预防并发症

口腔护理2次/d,或咀嚼木糖醇口香糖15 min,早、中、晚各1次,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营养液应现配现用,食物应保持新鲜,输注时应严格控制速度、温度和浓度,以预防腹泻。9 拔管时间

营养管一般留置1周~2周,经口进食无不适后拔除。

T形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防止滑脱,避免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患者回病房后,立即将T型管接无菌引流袋,并用曲别针固定床旁,保持引流管通畅,勿将引流管扭曲、受压。如有泥沙样结石或蛔虫阻塞时,应用无菌盐水缓慢冲洗,勿加压冲洗。保持无菌,防止逆行感染 每天更换引流袋,并检查有无破损,注意无菌操作,平卧时引流袋应低于腋中线,防止胆汁逆流造成逆行性感染。观察与记录 观察记录胆汁引流液颜色、性质、量、有无鲜血或碎石等沉淀物,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及腹痛情况、大小便颜色及黄疸消退情况。一般术后24h内T型管引流量约300~500ml,呈黄色或黄绿色、清亮,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T型管周围皮肤的护理 每日清洁消毒T型管周围皮肤1次,并覆盖无菌纱布,如有胆汁渗漏,应及时更换纱布,并局部涂氧化锌软膏保护。应严格按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拔管的护理 一般术后2-3周拔除T型引流管,其拔管指征为:黄疸消退、无腹痛、无发热、大小便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呈透明黄色或黄绿色,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在X线下经T管行胆道造影,了解胆道下端是否通畅,若胆道通畅,可夹管3天;若无发热、腹痛、黄疸,即可拔除T型管。拔管后1周内,应警惕胆汁外漏,甚至发生腹膜炎,观察体温有无黄疸和腹痛发作,以及时处理。观察患者全身情况 胆道疾病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早期以胃肠外营养为主,静脉输入水电解质、氨基酸等改善全身营养状况,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胃肠功能恢复有肛门排便、排气后,指导患者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低脂饮食。

注意事项

1、注意病人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的变化,如有发热、腹痛,提示有感染或胆汁渗漏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

2、保持引流管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检查有无扭曲或受压,有无血块,泥沙样结石填塞,如有应及时妥当处理,必须立即接好引流管,继续引流2-3天,以减少继发感染,如无造影条件,在拔管前通常先将引流管夹闭2-3天,病人无不适症状,体温正常,一般T管引

流两周可拔除。

导尿管护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误插阴道或脱出立即更换。

2、控制尿潴留患者放尿速度和量:勿快,放600-800ml夹管。 3、观察记录尿颜色量性质

(1)正常:1500-2000ml /24h 多尿>2500ml/24h 少尿<400ml/24h 无<50ml/24h

(2)色 :正常无色透明或淡黄色,异常:血尿、血红蛋白尿、胆红素尿、乳糜尿。

(3)妥善固定尿管,保持管道通畅,堵塞时及时检查并调整尿管位置,用呋喃西林反复冲洗必要时更换

(4)预防泌尿道感染:.不必要每天行膀胱冲洗,每日需尿道口擦洗二次;病情稳定早拔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每日更换尿袋;长期留管者 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留管期间鼓励患者多饮水。

(5)膀胱功能锻炼: 每日夹管,每3-4h松管一次(用脱水药例外)。

(6)预防尿道出血渗尿:插入过浅,部分气囊紧贴后尿道易引起尿道出血,所以上尿管见尿再进4-5cm后充气或注水然后将尿管向外轻拉至不动即可 ;此时使气囊正好在尿道内口,可有效预防尿道出血或渗液

(7)前列腺术后、外伤性尿道断裂:应持续冲洗2~3 天 术后早期注意冲洗速度, 过快可使创面大出血, 过慢内出血凝固易形成血块使引流不畅。引流液鲜红时应加快滴速, 及时冲出血液, 同时观察血压变化。如有血块或组织碎片阻塞管道时, 可用手指挤压管子, 如仍不通畅加用一定压力冲洗, 使血块冲碎而排出。膀胱手术者每次注入量不宜超过50m l, 冲洗液注入后, 应全部抽出后再注入, 反复冲洗。

深静脉置管护理 固定与消毒

用无菌透明贴膜或用BD无菌贴膜外固定,可有效防止导管移位,扭曲、受压及脱出,使患者活动感到便利,同时要避免因患者翻身或不自主动作导致管道接头脱落。注意观察穿刺点局部皮肤有无红、肿、

热、痛、渗血及脓性分泌物等炎性反应,穿刺点定时消毒,无菌敷料隔日更换一次,夏季或高热多汗患者需每日更换,若被污染立即更换,同时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要注意局部保护。

.2 预防气栓

空气栓塞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可以立即引起死亡,常发生于静脉压较低、输液时液体输完或导管接头脱落时。因此,一定要及时更换液体,并仔细检查输液系统的各个连接点,进行必要的妥善固定,使其不漏气、不易脱落。在更换输液导管时应先关闭静脉留置管,确保导管各连接完善并无漏气现象后,再打开导管的阻断阀。

.3 导管的护理

对静脉输液管道,24 h要更换,观察液体滴注是否通畅,导管有否扭曲、受压,连接有无漏液现象,进针部有无皮下水肿、疼痛。对接头处使用的三通阀或肝素帽,发现松动或脱落,立即去除,严格消毒后更换新的三通阀或肝素帽。对接头处的各项操作如进行输液、给药及输液泵衔接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对输注静脉高营养液患者,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输注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腔或重新更换新的输液管后,再输入其他液体。 第四篇:各种引流管道脱落的应急预案

各种引流管道脱落的应急预案 一、胸腔引流管脱出应急处理预案

1、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进一步处理。

2、若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打破,应立即双钳夹闭胸腔导管或立即折曲胸腔引流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4、安慰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若患者烦躁,应加以约束防止再次脱落。

5、通知护士长,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上报护理部。 二、腹部引流管脱出应急处理预案

1、发现患者腹部引流管脱落,应立即让患者取半卧位。

2、若引流管完全脱落,有引流口者,可用无菌纱布保护好引流口,通知医生,必要时配合重新置管。

3、若引流管部分脱落,先稍作固定,通知医生,配合重新固定或拔管,必要时重新置管。

4、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5、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并做详细记录,做好交。

6、通知护士长,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上报护理部。 三、头部引流管脱出应急处理预案

1、一旦发生引流管滑脱,协助病人保持平卧位,避免大幅度活动。 2、严禁将滑脱的导管重新插回。

3、协助医生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措施,即终止引流或重新置入引流管。

4、引流管脱出应急处理后,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5、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给予心理安慰,听取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减轻焦虑。

6、认真填写护理记录,严密。

7、通知护士长,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上报护理部。 第五篇:保健食品标识规定

保健食品标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保健食品标识和产品说明书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口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国内销售的一切国产和进口保健食品。 第三条 本规定所用定义如下:

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功效成分:指保健食品中产生保健作用的组分。

食品标识:即通常所说的食品标签,包括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说明物。借以显示或说明食品的特征、作用、保存条件与期限、食用人群与食用方法,以及其他有关信息。最小销售包装:指销售过程中,以最小交货单元交付给消费者的食品包装。

主要展示版面:指消费者选购商品时,在包装标签上最容易看到或展示面积最大的表面,一般的食品销售包装至少有一个表面可用作主要展示版面。

信息版面:是紧接“车要展示版面”右侧的包装表面。如果因包装设计原因,紧接“主要展示版面”右侧的“信息版面”不能满足标签标示的要求(如折叠的包装袋)时,则“信息版面”可选择右侧版面右侧的下一个版面。保健食品专用名称:表明保健食品的主要原料、产品物理形态、主要加工工艺等食品属性的名称。保健食品作用名称:在保健食品名称中,用于表明保健食品主要作用的名称部分。保健作用声明短语:以短语形式,对保健作用的简单介绍或描述。

第四条 保健食品标识与产品说明书的所有标识内容必须符合以下基本原则:

保健食品名称、保健作用、功效成分、适宜人群和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必须与卫生部颁发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所载明的内容相一致。

应科学、通俗易懂,不得利用封建迷信进行保健食品宣传。 应与产品的质量要求相符,不得以误导性的文字、图形、符号描述或暗示某一保健食品或保健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的相似或相同。

不得以虚假、夸张或欺骗性的文字、图形、符号描述或暗示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也不得描述或暗示保健食品具有治疗疾病的功用。

第五条 保健食品标识与产品说明书的标示方式必须符合以下基本原则:

保健食品标识不得与包装容器分开,所附的产品说明书应置于产品外包装内。

各项标识内容应按本办法的规定标示于相应的版面内,当有一个“信息版面”不够时,可标于第二个“信息版面”。

保健食品标识和产品的说明书的文字、图形、符号必须清晰、醒目、直观,易于辨认和识读。背景和底色应采用对比色。

保健食品标识和产品的说明书的文字、图形、符号必须牢固、持久,不得在流通和食用过程中变得模糊甚至脱落。

必须以规范的汉字为主要文字,可以同时使用汉语拼音、少数民族文字或外文,但必须与汉字内容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并书写正确。所使用的汉语拼音或外国文字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计量单位必须采用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

第六条 保健食品标识与产品说明书必须标示本《办法》附件:所规定的各项内容,其标示方式必须符合本《办法》附件1所规定的相应要求。

第七条 凡保健食品标识和产品说明书的标示内容或标示方式不符合本《办法》者,依照《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五、四十六条处罚。

第 本规定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九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