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业和农业劳动力若干问题探讨

农业和农业劳动力若干问题探讨

来源:筏尚旅游网
2014年4月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绦色料技 第4期 农业和农业劳动力若干问题探讨 范崇理 (三峡文学杂志社,湖北宜昌443002) 摘要:阐述了中外农业劳动力供给现状,剖析了我国耕地产出率存在的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 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民;人才;种田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4—0308—02 中外农业劳动力供给现状 中国耕地面积总量排名世界第4,属耕地总量资源 大,气候条件适宜,农、禽品种丰富的国家,但由于人口 太庞大,高山较多,人均耕地面积却被甩在126位以后。 每个人才只能种1.4亩耕地,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 的一半。而加拿大人均耕地是我国的18倍,印度人均 耕地是我国的2O倍。 从粮食、油料、棉花、蔬菜和水果这4个方面来计算 我国的农产品基本自给率。粮食:我国需进口1O ,自 1亿人;上学的孩子1.6亿人;老弱病残1.7亿人;共计 7.3亿人,结论是:我国务农中的主要壮劳力绝大多数 都在城里打工,从事低薪高危的行业,而留守在家乡的 老人和儿童缺乏对土地耕种的劳动力,导致大量田地荒 闲,无人耕种,产出率下降,农产品数量锐减,质量低下, 农业收入大幅度减少,长此以往无法保证18亿亩耕地 红线,更无法保证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 3对策与建议 一方面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少,另一方面中国农民务 给率9O ,播种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0 ;油料和饲 料作物:我国需进口6O ,自给率4O ,播种面积占全 国耕地面积的2O ;棉花:我国需进口4O ,自给率 60 ,播种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0 ;蔬菜和水果: 农的产出率低下,今后农业应该向何处去?面对中国高 密度的人群社会和少而有限的人均耕地,什么样的人来 种田更科学,更能提高土地出产率。笔者以为有以下几 点思路。 3.1 承包土地重新洗牌。给农民工重新定位 我国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的水平,还有约1O 出口,播 种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O 。结论是:一个中国农 业劳动力只能供给4.57个中国人吃喝。 而在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力的供给情况显示就美 国而言,一个美国农业劳动力能够供给17O人吃喝拉 政府可否采用补偿的形式收回(30年已到期的)承 包土地,让不具备农业技能知识能力和规模化、产业化 运作能力的农民进城学习其它的技能谋生,如:第三产 业,长途运输,房屋装修,商业职工和个体经营等。让我 国1O亿农民中的7.3亿人进城或迁往镇里定居(其中 撒,一个以色列农业劳动力能够供养9O个以色列人,一 个德国农业劳动力能够供养6O个德国人,一个日本农 业劳动力能够供养2O个日本人,一个巴西农业劳动力 能够供养1O个巴西人。由此可见,中国的农业劳动力 在外打工3亿人左右、兼营农民工1亿人、上学的孩子 1.6亿人、老弱病残1.7亿人)。对他们因人而异进行 技术培训,待合格后重新走向工作岗位。享受城市市民 同等的养老统筹、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真 正变成市民。让农民工子女享受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在 供给能力还是相当低的,农业产业整体缺乏科学技术的 渗透和机械化功效的参与,形成不了规摸化、集约化和 产业化的运作。 城里好好学习。让老弱病残的农民参与社区养老和去 敬老院得到妥善安置。真正务农的农民也只有2.7亿 人左右。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家庭种植专业经营户、 2我国耕地产出率现状及问题 耕地是关系到人类可否生存的根本问题,我国的 现实是人口密度大,依赖土地的压力也很大。如今我国 养殖专业经营户、农业大型机械化播种收割机专业大 户、农产品附加值民营大户等,他们通过长年的摸索实 已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 0.8亩的红灯线以下。耕地面积总量下降到18亿亩。 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口有近10亿人,其中有3 亿人左右的农民工放弃土地到城里打工,完全脱离了农 耕行业,从事务工谋生的营生;我国兼营农民工(他们离 家乡较近,农忙时返乡劳作,农闲时再回到城里打工,这 践和学习,掌握了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机械化使用技能 和现代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运作能力,实际上已 变成了农业经营技术人才。这批人可以继续留下务农 兴农、长远发展。 3.2全国一盘棋,土地重新摸底排队 重新规划、谋篇布局、科学土地使用。建议可把我 国的土地再进行一次彻底的摸底排队,全国一盘棋进行 些人对农业耕种来说最多只能算半个劳动力)少说也有 收稿日期:2014 03 10 作者简介:范崇理(1959),男,浙江绍兴人,副编审,主要从事编辑工作。 3O8 范崇理:农业和农业劳动力若干问题探讨 分类。肥沃优质的土地分一类;已经过分透支贫脊沙化 需要改良的土地分一类;新开垦的(如:高山新垒的梯 田、沙漠改良的新田)分一类;草场沼泽分一类;湖泊堰 经济与管理 路。农业专家和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种地务农是科学研 发附加值的基础保证,在种植过程中应始终贯穿农业科 技含量为核心,研究属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通过 塘分一类;浅海网箱养殖分一类;在这五大类的基础上 再分出平原面积、丘陵面积、山地面积、水域面积、海养 面积等,并根据气候特征科学制定出靠山吃山、靠水吃 水的种植及养殖种类。对已经占用了的土地和水域(正 从事农业、养殖业经营并合格)的专业大户,进行政策、 资金倾斜,科学技术上门跟踪服务。把产出率低的土地 和水域部分(壮劳力在城打工,田里只剩下老弱、儿童的 承包经营户的土地、荒山、水域)用补偿的形式收回国 有。对收回土地的农民们采取负责的态度多渠道妥善 安置。然后再把收回的土地、荒山、水域面向社会公开 招标(土地部分规定种植范围,水域部分规定养殖范围, 荒山部分规定经济作物种植范围,草原规定饲养种类范 围等)。投标者必须是具备农业高级职称的科学技术人 员和资产达到规定标准的民营资本才有资格投标,合同 周期为1O年,1O年后达到国家要求产出率标准的续 签,不达标者换人。 3.3激活民营资本,聘请农业专家 政府可通过政策优惠和资金倾斜调动民营资本、农 业专家和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让民营资本有兴 趣做农场主和农业专营大户;让农业专家走出多年的实 验室到广阔天地去,用农业高科技技术和世界先进管理 模式去经营农业;让农业科技人员走出事业单位,停薪 留职去承包土地、荒山、农场、水域和草场。用掌握的现 代农业知识、大型机械化种收技术和智能化控制科学系 统去规模化、集约化地发展农业;人人争当粮食专业大 户、畜牧专业大户、水果专业大户、蔬菜专业大户、棉花 专业大户和新家庭农场主,形成中国式的托拉斯体系。 在我国农业战线的各个行当都涌现出很多像袁隆平那 样的科学家,极大提高土地产出率,达到1个科学农民 养活200人的新高峰。 、 同时实行两个转变,其一是:家庭经营要向采取先 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其二是:统一经营要向 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 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 面对我国食用菌单产低、品质差、产业效益不断下 降的问题,农业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员走出试验室在农 村食用菌大棚产业基地启动了食用菌产量和品质形成 的分子机理及调控项目,他们采用边科研、边生产的方 式,争取用5年时间,完全解决食用菌几个环节上的进 口问题,为专家研农务农,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利益最大 化,走出了一条新路。 3.4做好农产品附加值这篇大文章 美国通过对农产品附加值环节上的开发,价值远远 超过了农产品总量本身的数倍,是值得我国借鉴和效仿 的。民营资本、农业专家、农业知识科技人员务农后,为 在农产品附加值环节上做文章提供了可行性。 依靠科技和文化创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举措笔 者以为有以下两点。 (1)加大资金倾斜,走科学研发农产品附加值之 精加工和深加提升附加值,将增值后的农产品商品推进 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出口创汇。 (2)通过开发创意,让传统的农产品变得时尚、时 髦。如:在瓜果的种植过程中可利用光合作用,剪出某 某人生日和某某某新婚的祝福字样,待瓜果成熟后祝福 字样混然天成,精美无比,可极大提升该品种的附加值, 也拉近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亲和力,多花钱者情愿,加 工者获利。 3.5农业合作社为精英们辅路搭桥 采用农业合作社的形式,实现我国农业社会化大生 产的规摸化、产业化、立体化、集约化的先进格局。在自 愿的基础上让农业专家(大农场主)和农科技木人员(专 业大户)根据我国农业市场的多层次需求自由组合成农 场主合作社、生产农业合作社、机械农业合作社、合作农 业信贷体系、物联网销售农业合作社以及农村电力电话 合作社等。人社社员即可进入享受金融借贷、信用保险、 信息共享包括生产合作、销售合作、购买合作和服务合作 等一条龙的产销合作快车道。基层合作社通过合作实 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最终升级为中层合作社、 地区合作社、全国性农业合作社,达到跨地区跨省的合作 效果,实现信息平台快速共享,智能农业物联网销售,高 效快速地把农产品运到它最需要的地方去,彻底消除因 信息不畅、重复过剩生产、运输跟不上造成的浪费等。 4结语 2o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首次提出,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制,今后 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 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 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 化。这就是说不具备科学种田及提高土地产出能力的 农民转移成市民已成大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樊加献.贫困地区开展科技兴农的金融对策与思路[J].广西农村 金融研究,1992(2). [2]刘安民.从农业综合研究所的特点谈农业综合科研的开展一一以 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4). [3]吕桂菊.浅谈高科技种田[J3.现代园艺,2007(4). [4]李之石.略论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制约机制[J].农业经济,2005 (1). [5]冯先宁.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制度创新[J2.经济体制改革,2004 (3). [6]赵许明.所有权概念再探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I). [7]孔祥智.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与社会效应研究[M].北 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O12. [8]宋义湘.农民专业合作社[M3.北京:金盾出版社,2012. [91郭红东.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 社,2011. [1O]郭红东,张若健.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FM].杭州:浙江大学 出版社,2Ol0. 3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