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福建省三明市永安三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三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来源:筏尚旅游网
2014-2015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永安三中高三(上)月

考化学试卷(12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①CSO的结构式:S═C═O

②Cl的结构示意图:

③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④葡萄糖的分子式:C6H12O6 ⑤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O

⑥HCO3的水解方程式:HCO3+H2O⇌CO3+H3O.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⑥ D.全部正确

2.据报道,2012年俄罗斯科学家再次合成117号元素.本次试验生成了6个新原子,其中5个

,1个

.下列关于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B.互为同位素 D.电子数相差1

+

A.是两种核素 C.中子数分别为176和177

3.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它们的( ) A.质量数一定相同 C.中子数一定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 D.电子层数可能不同

4.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240mL 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L 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 ) A.0.48 mol B.0.43 mol C.0.42 mol D.0.32 mol

5.下表是X、Y、Z三种元素单质的某些性质:

元素 X Y Z 熔点/℃ 一209.9 一219.6 180.5 沸点/℃ ﹣195.8 一188.1 1347 与水的反应 不反应 形成酸性溶液 形成碱性溶液 导电性 不导电 不导电 导电 若X、Y、Z这三种元素属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则它们的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是( ) A.X、Y、Z B.Z、X、Y C.Y、X、Z D.Z、Y、X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实验室只用乙醇和乙酸混合加热就可以制取乙酸乙酯 C.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

D.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7.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HF、HCl、HBr、HI的酸性逐渐增强,说明F、Cl、Br、I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B.元素R最高正价为+7价,表明R元素属于ⅦA族元素

C.若M和R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原子半径:M<R D.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推断,硅和锗都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8.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D<B<C 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D C.A与C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显碱性 D.B与D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显酸性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其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 C.IA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II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D.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与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1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B.用溴水可以将甲烷和乙烯区分开 C.“春蚕到死丝方尽”中“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淀粉和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

2﹣

11.绿色荧光蛋白(GFP)是一个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最初是在水母中发现的,它可用于标记蛋白.以下关于GF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甲醛可使其变性 C.与强酸、强碱不反应 D.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1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②具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

③由相同种类和相同数目的原子组成的分子

④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 ⑤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 ⑥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 A.仅②③⑥ B.仅④⑤⑥ C.仅①④ D.仅②⑥

13.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Z>rY>rX B.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XH4>YH3>HW C.Y的氢化物与W的氢化物化合所得产物中只含有共价键 D.X、Y、Z、W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能与强碱反应

14.X、Y、Z、T四种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部分性质或结构如下: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X 形成的简单阳离子核外无电子 Y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能发生化合反应 Z 元素在周期表的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的3倍 T 同周期元素中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T>Z>Y>X B.X分别与Y、Z均可形成不止一种化合物 C.T的单质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不反应 D.由X、Y和Z三种元素构成的强电解质,对水电离均起抑制作用

15.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Z<T<X 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T<Q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Q

16.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H2YO4 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W C.W、Z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较稳定 D.X与W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2

17.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B.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18.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B.a极是铁,b极是铜时,b极逐渐溶解,a极上有铜析出 C.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 D.a、b两极均是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

19.有机物在反应中,常有下列原子间的共价键全部或部分断裂,如C﹣H、C﹣C、C=C、C﹣O、C=O、O﹣H等.下列各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中断裂键的排列,正确的组合是 ( )

﹣﹣

化学反应 A B C D A.A

加成反应 C=C C=C C﹣C C=C 乙酸酯化 C﹣O C﹣O C=O C﹣O 乙醇酯化 O﹣H O﹣H C﹣O C﹣O 乙醇的催化氧化 C﹣H、O﹣H C﹣O C﹣H] C﹣C B.B C.C D.D

20.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微型实验装置.实验时,先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A指针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断开K2,闭合K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Cl

+

Cl2↑+H2↑

B.断开K2、闭合K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

C.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 D.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短周期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Y是所在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X、Z在同一主族. (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

(2)X、Y、Z三种元素简单离子半径大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 (3)Y2ZX3溶液显__________性,能证明该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的事实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稀H2SO4红色退去 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红色退去

c.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沉淀且红色退去. 22.(14分)如图1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由④、⑤、⑧元素形成的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含元素⑧的单质能与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现已逐步淘汰.下列可代替它作自来水消毒剂的是__________. A.ClO2 B.AlCl3 C.K2FeO4

(3)W与④是相邻的同主族元素.在下表中写出H2WO3相应性质的化学方程式. 编号性质 化学方程式 1 还原性 __________ 2 酸性 __________ (4)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如图2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M中阳离子的鉴定方法是__________;

如果M中含有元素⑧,M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

23.现有X、Y、Z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Y、Z为同周期

金属元素,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Y2X2为浅黄色固体物质,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

(2)将单质Z的薄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观察到的现象是铝箔熔化成小球但不落下,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3)Y、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混合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4)若(3)中生成物还可表示为YZ(OH)4,则YZ(OH)4与过量HCl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①~⑦相关元素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 (2)由②、④、⑤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的水溶液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

(3)甲是由②、④二种元素的还原剂,工业上常用来冶炼金属,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它在工业上的一种冶炼常用金属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已知在25℃、101kPa下,⑦的气态氢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每转移1mol电子时放热190.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

(5)以⑥的单质材料为阳极,石墨做阴极,NaHCO3溶液做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有吸附性的难溶物R,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

2014-2015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永安三中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①CSO的结构式:S═C═O

②Cl的结构示意图:

③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④葡萄糖的分子式:C6H12O6 ⑤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O

⑥HCO3的水解方程式:HCO3+H2O⇌CO3+H3O.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⑥ D.全部正确

考点:结构式;电子式;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

分析:①CSO分子中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形成4个共价键;氧原子、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形成2个共价键; ②氯离子核外18个电子;

③用原子的相对大小表示的模型为比例模型;

+

④葡萄糖是单糖,分子式:C6H12O6;

⑤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质子数为8,质量数为18;

⑥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和氢氧根离子,而题中表示的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方程式. 解答: 解:①CSO分子中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形成4个共价键;氧原子、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形成2个共价键,CSO的结构式:S═C═O,故①正确;

②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②错误;

③用原子的相对大小表示的模型为比例模型,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故③正

确;

④葡萄糖的分子式:C6H12O6,故④正确;

⑤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质子数为8,质量数为18,则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8O,故⑤错误;

﹣﹣﹣

⑥HCO3的水解方程式为:HCO3+H2O⇌H2CO3+OH,故⑥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结构式、分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比列模型等化学用语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注意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的概念及正确的表示方法.

2.据报道,2012年俄罗斯科学家再次合成117号元素.本次试验生成了6个新原子,其中5个

,1个

.下列关于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18

A.是两种核素 B.互为同位素 C.中子数分别为176和177 D.电子数相差1

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A.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B.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C.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D.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

解答: 解:A.故A正确; B.

和 质子数都是117,中子数分别是176、177,是两种核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

中子数分别是176、177,故C正确;

C.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D.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等于117,故两种核素的电子数相等,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难度不大,注意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3.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它们的( ) A.质量数一定相同 B.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 C.中子数一定不同 D.电子层数可能不同

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可能都是原子,也可能为原子与离子,但质子数一定相同,对应非金属元素,其电子层数与阴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若为同位素,则质量数不同,如H、D、T,故A错误; B.若为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核外电子数一定不等,故B错误; C.若为同位素,则中子数不同,如H、D、T,故C错误;

D.若同种元素的为原子和阴离子,电子层数相同,如Cl与Cl,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的构成,明确离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的关系、微粒的种类等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4.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240mL 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L 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 ) A.0.48 mol B.0.43 mol C.0.42 mol D.0.32 mol

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分析:Fe、FeO、Fe2O3 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生成了铁的硝酸盐,因加入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说明只生成Fe(NO3)2,根据N元素守恒计算n[Fe(NO3)2],混合物用氢气还原最终得到Fe,根据Fe元素守恒n(Fe)=n[Fe(NO3)2]. 解答: 解:Fe、FeO、Fe2O3 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生成了铁的硝酸盐,因加入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说明只生成Fe(NO3)2,根据N元素守恒计算n[Fe(NO3)2],混合物用氢气还原最终得到Fe,根据Fe元素守恒n(Fe)=n[Fe(NO3)2].解:Fe、FeO、Fe2O3 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生成了铁的硝酸盐,因加入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说明只生成Fe(NO3)2,反应生成NO为

=0.1mol,根据N元素守恒计算n[Fe(NO3)

2]=

=0.43mol,混合物用氢气还原最终得到Fe,根据Fe元素守

恒n(Fe)=n[Fe(NO3)2]=0.43mol,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利用原子守恒简化计算.

5.下表是X、Y、Z三种元素单质的某些性质:

元素 X Y Z 熔点/℃ 一209.9 一219.6 180.5 沸点/℃ ﹣195.8 一188.1 1347 与水的反应 不反应 形成酸性溶液 形成碱性溶液 导电性 不导电 不导电 导电 若X、Y、Z这三种元素属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则它们的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是( ) A.X、Y、Z B.Z、X、Y C.Y、X、Z D.Z、Y、X

考点: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自金属过渡到非金属元素,导电性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和水反应越来越剧烈,原子序数在增大.

解答: 解:因三种元素在同一周期,根据表中的导电性可以得到Z为金属,其原子序数最小,

再根据单质和水反应情况可以知道Y的非金属性最强,则Y的原子序数大于X. 即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为Z、X、Y,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实验室只用乙醇和乙酸混合加热就可以制取乙酸乙酯 C.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

D.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考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乙酸乙酯的制取. 专题:有机化学基础.

分析:A.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 B.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必须有浓硫酸作催化剂;

C.含醛基物质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固体; D.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

解答: 解:A.淀粉、蛋白质、纤维素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油脂是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故A错误;

B.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必须有浓硫酸作催化剂,所以实验室用乙醇和乙酸、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取乙酸乙酯,故B错误;

C.葡萄糖含醛基,含醛基物质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固体,故C正确;

D.与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为同种物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性质、乙酸乙酯的制取等知识点,难度不大,明确制取乙酸乙酯实验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7.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HF、HCl、HBr、HI的酸性逐渐增强,说明F、Cl、Br、I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B.元素R最高正价为+7价,表明R元素属于ⅦA族元素

C.若M和R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原子半径:M<R D.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推断,硅和锗都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2﹣

分析: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氢化物的酸性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B.元素R最高正价为+7价,不一定为ⅦA族元素,如Mn;

C.M和R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原子半径:M>R;

D.硅和锗位于周期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解答: 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氢化物的酸性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HF、HCl、HBr、HI的酸性逐渐增强,但F、Cl、Br、I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A错误; B.元素R最高正价为+7价,不一定为ⅦA族元素,如Mn,故B错误;

C.M和R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M在R的下一周期,则原子半径:M>R,故C错误; D.硅和锗位于周期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可用作半导体材料,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周期律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以及元素的性质与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的关系,难度不大.

8.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D<B<C 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D C.A与C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显碱性 D.B与D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显酸性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则A、C为同主族元素,令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A、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x,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则x+2x+2x=15,解的x=3,故A、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A为O元素,C为S元素,B的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3,故B为Al元素,D的原子序数最大,故D为Cl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 解: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则A、C为同主族元素,令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A、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x,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则x+2x+2x=15,解的x=3,故A、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A为O元素,C为S元素,B的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3,故B为Al元素,D的原子序数最大,故D为Cl元素,

A.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O<Cl<S<Al,故A错误;

+2﹣

+2﹣

B.非金属性Cl>S,故氢化物稳定性H2S<HCl,故B错误;

C.A与C形成的化合物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溶于水所得溶液显酸性,故C错误;

D.B与D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铝,氯化铝是强酸弱碱盐,铝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结构位置性质关系,难度中等,关键是利用奇偶性及A、C的原子序数相差8判断二者处于同一主族(短周期),注意短周期中原子序数相差8不一定为同主族,如H与F.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其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 C.IA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II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D.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与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考点: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A.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

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越大; C.同周期ⅠA族元素金属性比ⅡA元素金属性强;

D.氢离子核外没有电子,过渡元素中的一些离子与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相同. 解答: 解:A.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 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B正确;

C.同周期ⅠA族元素金属性比ⅡA元素金属性强,若不在同一周期,则不一定,如钙的金属性强于钠,故C错误;

D.氢离子及过渡元素中的一些离子与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的综合运用,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1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B.用溴水可以将甲烷和乙烯区分开 C.“春蚕到死丝方尽”中“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淀粉和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考点:有机物的鉴别;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专题:有机反应.

分析:A.分馏为物理变化,煤的干馏为化学变化; B.乙烯与溴水反应,而甲烷与溴水不反应; C.“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D.淀粉水解产物为葡萄糖,而蛋白质水解产物为氨基酸.

解答: 解:A.分馏为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变化不同,故A错误; B.乙烯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而甲烷与溴水不反应,则用溴水可以将甲烷和乙烯区分开,故B正确;

C.“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而纤维的成分为纤维素,故C错误;

D.淀粉水解产物为葡萄糖,而蛋白质水解产物为氨基酸,水解产物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水解反应、加成反应等,侧重有机物性质及反应类型的考查,把握常见有机物组成、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1.绿色荧光蛋白(GFP)是一个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最初是在水母中发现的,它可用于标记蛋白.以下关于GF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甲醛可使其变性 C.与强酸、强碱不反应 D.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考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专题:糖类与蛋白质专题.

分析:蛋白质是氨基酸通过缩合反应形体的多肽高分子化合物,含有氨基、羧基、肽键等多个官能团据此解答.

解答: 解:A蛋白质是氨基酸通过缩合反应形体的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故B正确;

C.蛋白质含有氨基和羧基具有两性,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故C错误; D.蛋白质是多肽化合物,可以水解,蛋白质水解产物是氨基酸,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属于化学基本常识的考查,题目简单.

1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②具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

③由相同种类和相同数目的原子组成的分子

④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 ⑤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 ⑥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 A.仅②③⑥ B.仅④⑤⑥ C.仅①④ D.仅②⑥

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 分析:单质是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至少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据此解答. 解答: 解: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例如臭氧与氧气组成物质,故错误; ②只有纯净物才具有固定的熔沸点,故正确;

③同分异构体之间是由相同种类和相同数目的原子组成的分子,是混合物,例如乙醇与甲醚,故错误;

④钠和氧形成的化合物有2种,如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⑤碳元素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燃烧产物都为二氧化碳,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⑥同种微粒构成的是纯净物,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明确概念的内涵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3.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Z>rY>rX B.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XH4>YH3>HW C.Y的氢化物与W的氢化物化合所得产物中只含有共价键 D.X、Y、Z、W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能与强碱反应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X、Y、Z、W都是短周期元素,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位置可知,X是C元素、Y是N元素、Z是Al元素、W是Cl元素,

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 B.甲烷比氨气稳定,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

C.氨气与HCl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铵,属于离子化合物; D.碳酸、硝酸、氢氧化铝、高氯酸,都能与强碱反应.

解答: 解:X、Y、Z、W都是短周期元素,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位置可知,X是C元素、Y是N元素、Z是Al元素、W是Cl元素,

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Z>X>Y,故A错误;

B.稳定性HCl>甲烷>氨气,故B错误;

C.氨气与HCl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铵,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铵根离子中钠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故C错误;

D.X、Y、Z、W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碳酸、硝酸、氢氧化铝、高氯酸,都能与强碱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综合应用,难度不大,注意甲烷稳定性的特殊性.

14.X、Y、Z、T四种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部分性质或结构如下: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X 形成的简单阳离子核外无电子 Y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能发生化合反应 Z 元素在周期表的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的3倍 T 同周期元素中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T>Z>Y>X B.X分别与Y、Z均可形成不止一种化合物 C.T的单质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不反应 D.由X、Y和Z三种元素构成的强电解质,对水电离均起抑制作用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分析:X、Y、Z、T四种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元素形成的简单阳离子核外无电子,则X为H元素;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应是氨气与硝酸反应,可推知Y为N元素;Z元素在周期表的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的3倍,只能处于第二周期,族序数为ⅥA,则Z为O元素;同周期元素中T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原子序数大于O,只能为第三周期Al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 解:X、Y、Z、T四种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元素形成的简单阳离子核外无电子,则X为H元素;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应是氨气与硝酸反应,可推知Y为N元素;Z元素在周期表的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的3倍,只能处于第二周期,族序数为ⅥA,则Z为O元素;同周期元素中T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原子序数大于O,只能为第三周期Al元素.

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所有元素中H原子半径最小,故原子半径Al>N>O>H,故A错误;

B.H元素与N元素形成化合物有NH3、N2H4等,与O元素形成化合物有H2O、H2O2,故B正确;

C.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而在稀硝酸中不能发生钝化现象,可以发生反应,故C错误;

D.由H、N和O三种元素构成的硝酸,能抑制水的电离,而形成的硝酸铵,则促进水的电离,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C选项为易错点,学生容易考虑钝化,忽略Al与稀硝酸发生反应.

15.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Z<T<X 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T<Q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Q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R为F元素,由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T为Cl、Q为Br、X为S、Z为Ar,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

解答: 解: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R为F元素,由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T为Cl、Q为Br、X为S、Z为Ar,

A.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主族元素非金属性增强,Z为稀有气体Ar,化学性质稳定,故非金属性Ar<S<Cl,故A错误;

B.R为F、Q为Br,二者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18=26,故B正确; C.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稳定性减弱,故C错误;

D.非金属性T>Q,故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Q,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应用,难度不大,注意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掌握,理解同主族原子序数关系.

16.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H2YO4 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W C.W、Z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较稳定 D.X与W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2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则W为Na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只能有电子层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X为O元素;X、Z同族,则Z为S元素;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其最高价为+7价,Y、Z同周期,Y为Cl元素,然后利用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

解答: 解: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则W为Na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只能有电子层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X为O元素;X、Z同族,则Z为S元素;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其最高价为+7价,Y、Z同周期,Y为Cl元素,

A.C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化学式为HClO4,故A错误;

B.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Na>S>Cl,故B错误;

C.非金属性Cl>S,则Cl、S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中,Cl的气态氢化物较稳定,故C错误; D.X与W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为Na2O、Na2O2,阴、阳离子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化合价与原子结构与族序数关系,注意把握元素周期律、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7.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B.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考点:硅和二氧化硅;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专题:化学应用.

分析:A.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氯化钠; C.食品添加剂应适量添加; D.“地沟油”主要成分是油脂.

解答: 解:A.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纯净的二氧化硅用于生产光导纤维,结晶的二氧化硅(如水晶、玛瑙等)用作饰物,故A错误;

B.从海水中提取蒸馏水和盐时,通过蒸馏、蒸发等物理变化就能实现,提取溴、碘、镁等物质时,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故B错误;

C.食品添加剂应适量添加,过量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故C错误;

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其主要成分是油脂,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又称皂化反应,可用于制取肥皂,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二氧化硅的用途、物质的分离、食品添加剂、油脂等,难度不大,注意“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其主要成分是油脂,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又称皂化反应,可用于制取肥皂.

18.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B.a极是铁,b极是铜时,b极逐渐溶解,a极上有铜析出 C.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 D.a、b两极均是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

考点: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左边装置是氢氧燃料电池,所以是原电池,原电池放电时,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投放燃料的电极为负极,投放氧化剂的电极为正极,正极上氧化剂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

由于电解质溶液呈酸性,正极反应为:O2+4e+4H=2H2O;右边装置有外接电源,所以是电解池,连接负极的b电极是阴极,连接正极的a电极是阳极,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解答: 解:A.因该燃料电池是在酸性电解质中工作,所以正极反应为:O2+4e+4H=2H2O,故A错误;

B.a与电池正极相连,a为电解池阳极,b与电池的负极相连,b为电解池正极,所以应该是a极的Fe溶解,b极上析出Cu,故B错误;

C.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为粗铜的精炼,电解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符合精炼铜原理,故C正确;

+

+

D.电解CuSO4溶液时,a极产生的气体为O2,产生1molO2需4mol电子,所以需要燃料电池的2molH2,二者的体积并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易错点为A,注意电解质的酸碱性,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19.有机物在反应中,常有下列原子间的共价键全部或部分断裂,如C﹣H、C﹣C、C=C、C﹣O、C=O、O﹣H等.下列各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中断裂键的排列,正确的组合是 ( )

化学反应 A B C D 加成反应 C=C C=C C﹣C C=C 乙酸酯化 C﹣O C﹣O C=O C﹣O 乙醇酯化 O﹣H O﹣H C﹣O C﹣O 乙醇的催化氧化 C﹣H、O﹣H C﹣O C﹣H] C﹣C A.A B.B C.C D.D

考点:探究化学反应机理. 专题:有机反应.

分析:根据加成反应、酯化反应、乙醇的催化氧化、加聚反应的机理来解答. 解答: 解:加成反应是机物分子中的双键或叁键发生断裂,故C错误; 酯化反应的机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碳氧键断裂,故C错误; 乙醇酯化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即氢氧键断裂,故CD错误;

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机理是醇脱去羟基上的氢以及与羟基所连的碳上的氢,故A正确、B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加成反应、酯化反应、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机理,掌握机理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

20.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微型实验装置.实验时,先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A指针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断开K2,闭合K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Cl

+

Cl2↑+H2↑

B.断开K2、闭合K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

C.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 D.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A.断开K2,闭合K1时,是电解池装置,两极均有气泡产生,说明两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氯气;

B.断开K2,闭合K1时,是电解池装置,两极均有气泡产生,石墨做阳极,溶液中氯离子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做阴极,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C.断开K1,闭合K2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证明是原电池反应,形成氢氯燃料电池,铜做负极氢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D.断开K1,闭合K2时,形成原电池,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解答: 解:断开K2、闭合K1时,装置为电解池,两极均有气泡产生,则总反应为2Cl+2H2O

H2↑+2OH+Cl2↑,石墨为阳极,铜为阴极,因此石墨电极处产生Cl2,在铜

电极处产生H2,铜电极附近产生OH,溶液变红,故A、B两项均错误;

﹣﹣

断开K1、闭合K2时,装置为原电池,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其为

﹣﹣

负极,而石墨上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其为正极,故C项错误,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电解池和原电池知识,注意把握电化学工作原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难度中等.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短周期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Y是所在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X、Z在同一主族.

(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ⅥA族.

(2)X、Y、Z三种元素简单离子半径大小的顺序为Na<O<S (用离子符号表示). (3)Y2ZX3溶液显碱性,能证明该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的事实是c(填序号). 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稀H2SO4红色退去 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红色退去

c.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沉淀且红色退去.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分析:短周期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递增.Y是所在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则Y处于ⅠA族,X、Z在同一主族,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令X、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a+a+1=13,解得a=6,故X为氧元素、Z为硫元素;Y的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则Y为Na元素.

(1)主族元素周期数=电子层数、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离子的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

+2﹣2﹣

(3)Na2SO3溶液中亚硫酸根水解,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溶液呈碱性;

硫酸为酸性,酚酞在酸性条件下为无色,氯水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使酚酞褪色,不能说明存在平衡.

解答: 解:短周期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递增.Y是所在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则Y处于ⅠA族,X、Z在同一主族,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令X、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a+a+1=13,解得a=6,故X为氧元素、Z为硫元素;Y的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则Y为Na元素,

(1)Z为硫元素,S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处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Ⅵ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ⅥA族;

(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离子的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为:Na<O<S,故答案为:Na<O<S;

(3)Na2SO3溶液中亚硫酸根水解,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溶液呈碱性;

硫酸为酸性,酚酞在酸性条件下为无色,氯水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使酚酞褪色,不能说明存在平衡.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沉淀,碱性减弱红色退去,说明存在平衡,故ab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碱;c.

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离子半径比较、盐类水解与平衡移动等,难度不大,根据原子结构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22.(14分)如图1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

2﹣

2﹣

+

2﹣

2﹣

(1)写出由④、⑤、⑧元素形成的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NaClO.

(2)含元素⑧的单质能与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现已逐步淘汰.下列可代替它作自来水消毒剂的是AC.

A.ClO2 B.AlCl3 C.K2FeO4

(3)W与④是相邻的同主族元素.在下表中写出H2WO3相应性质的化学方程式. 编号 性质 化学方程式 1 还原性 H2SO3+Br2+2H2O═H2SO3+2HBr 2 酸性 H2SO3+2NaOH=Na2SO3+2H2O (4)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如图2反应:

3++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NH3+3H2O═Al(OH)3↓+3NH4;

M中阳离子的鉴定方法是取少量M样品放入试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有铵根离子;

如果M中含有元素⑧,M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c(Cl)>c(NH4)>

﹣+

c(H)>c(OH).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元素、②为C元素、③为N元素、④为O元素、⑤为Na元素、⑥为Al元素、⑦为Si元素、⑧为S元素, (1)由O、Na、Cl形成的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化合物为NaClO等;

(2)含元素⑧的单质为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细菌消毒,故选项中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可以替代氯气;

+

(3)W与④是相邻的同主族元素,由图可知,④是氧元素,故W为硫元素,H2SO3具有酸性、还原性、氧化性,与溴反应生成硫酸与HBr表示还原性,与氢氧化钠反应表现酸性; (4)M是仅含非金属的盐,所以一定是铵盐,⑥为Al元素,所以推断N是Al2O3,Z为Al(OH)3,若M含有Cl元素,则X为AlCl3,Y为NH3,M为NH4Cl.

解答: 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元素、②为C元素、③为N元素、④为O元素、⑤为Na元素、⑥为Al元素、⑦为Si元素、⑧为S元素.

(1)由O、Na、Cl形成的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化合物为NaClO等,故答案为:NaClO; (2)含元素⑧的单质为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细菌消毒,故选项中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可以替代氯气,选项中ClO2、K2FeO4具有强氧化性, 硅答案为:AC;

(3)W与④是相邻的同主族元素,则W为S元素,H2SO3的具有氧化性、还原性、酸性、不稳定性等,可以被强氧化剂氧化,如H2SO3+Br2+2H2O=H2SO3+2HBr,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H2SO3+2NaOH=Na2SO3+2H2O, 故答案为:

1 还原性 H2SO3+Br2+2H2O═H2SO3+2HBr 2 酸性 H2SO3+2NaOH=Na2SO3+2H2O (4)M是仅含非金属的盐,所以一定是铵盐,⑥为Al元素,所以推断N是Al2O3,Z为Al(OH)3,若M含有Cl元素,则X为AlCl3,Y为NH3,M为NH4Cl.

3++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NH3+3H2O═Al(OH)3↓+3NH4;

M中阳离子的鉴定方法为:取少量M样品放入试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有铵根离子;

如果M中含有元素Cl,为NH4Cl,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

﹣﹣++

的排列顺序是:c(Cl)>c(NH4)>c(H)>c(OH),

3++

故答案为:Al+3NH3+3H2O═Al(OH)3↓+3NH4;取少量M样品放入试管,加入氢氧化

钠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有铵根离子;c(Cl)>c

﹣++

(NH4)>c(H)>c(OH).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无机物的推断,涉及元素化合物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难度中等.

23.现有X、Y、Z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Y、Z为同周期

金属元素,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Y2X2为浅黄色固体物质,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非极性键.

(2)将单质Z的薄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观察到的现象是铝箔熔化成小球但不落下,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

(3)Y、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混合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

=AlO2+2H2O.

(4)若(3)中生成物还可表示为YZ(OH)4,则YZ(OH)4与过量HCl溶液反应的离

﹣+3+

子方程式为Al(OH)4+4H=Al+4H2O.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分析:X、Y、Z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由于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a=2,故X为O元素,结合(1)Y2 X2为浅黄色固体物质,可知Y为Na元素,Y、Z为同周期金属元素,二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为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反应,故Z为Al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 解:X、Y、Z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由于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a=2,故X为

O元素,结合(1)Y2 X2为浅黄色固体物质,可知Y为Na元素,Y、Z为同周期金属元素,二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为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反应,故Z为Al元素,

(1)Na2O2由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过氧根离子与钠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过氧根离子中氧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键,故答案为:1:2;离子键、非极性键; (2)将单质Al的薄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由于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氧化铝膜兜住铝箔融化成的小球不落下,故答案为: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

(3)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

+2H2O,故答案为:Al(OH)3+OH=AlO2+2H2O;

(4)NaAl(OH)4与过量HCl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3++3+

Al(OH)4+4H=Al+4H2O,故答案为:Al(OH)4+4H=Al+4H2O.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推断及Na、Al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难度不大,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①~⑦相关元素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Al>O;

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NO3>H2CO3>H2SiO3 (2)由②、④、⑤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的水溶液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显碱性的原因:CO3+H2O⇌HCO3+OH (3)甲是由②、④二种元素的还原剂,工业上常用来冶炼金属,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它在工业上的一种冶炼常用金属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3CO2 2﹣

(4)已知在25℃、101kPa下,⑦的气态氢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每转移1mol电子时放热190.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iH4(g)+2O2(g)=SiO2(s)+2H2O(l)△H=﹣1520.0 kJ/mol.

(5)以⑥的单质材料为阳极,石墨做阴极,NaHCO3溶液做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有吸附

﹣﹣3+3+

性的难溶物R,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Al﹣3e=Al,Al+3HCO3═Al(OH)﹣﹣

3↓+3CO2↑或Al﹣3e+3HCO3═Al(OH)3↓+3CO2↑.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为Si.

(1)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2)由②、④、⑤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为Na2CO3,CO3水解溶液呈碱性; (3)甲是由②、④二种元素的还原剂,工业上常用来冶炼金属,则甲为CO,工业常用CO与氧化铁反应冶炼Fe,反应生成Fe与二氧化碳;

(4)⑦的气态氢化物为SiH4,燃烧发生反应:SiH4+2O2=SiO2+2H2O,转移1mol电子时,参加反应的SiH4为

=0.125mol,计算1molSiH4燃烧放出的热量,注明物质的聚

2﹣

2﹣

集状态与反应热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5)阳极上铝失电子生成铝离子,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

解答: 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为Si.

(1)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Na>Al>O;非金属性N>C>Si,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故酸性:HNO3>H2CO3>H2SiO3,

故答案为:Na>Al>O;HNO3>H2CO3>H2SiO3;

2﹣2﹣

(2)由②、④、⑤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为Na2CO3,CO3水解溶液呈碱性,水解

﹣﹣2﹣

离子方程式为:CO3+H2O⇌HCO3+OH,

﹣﹣2﹣

故答案为:CO3+H2O⇌HCO3+OH;

(3)甲是由②、④二种元素的还原剂,工业上常用来冶炼金属,则甲为CO,工业常用CO与氧化铁反应冶炼Fe,反应生成Fe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

2Fe+3CO2;

故答案为:3CO+Fe2O3

(4)⑦的气态氢化物为SiH4,燃烧发生反应:SiH4+2O2=SiO2+2H2O,转移1mol电子时,参加反应的SiH4为190.0kJ×

=0.125mol,1molSiH4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1520.0 kJ,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SiH4(g)+2O2(g)=SiO2(s)+2H2O

(l)△H=﹣1520.0 kJ/mol,

故答案为:SiH4(g)+2O2(g)=SiO2(s)+2H2O(l)△H=﹣1520.0 kJ/mol;

(5)阳极上铝失电子生成铝离子,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方程式为:Al﹣3e=Al,Al+3HCO3═Al(OH)3↓+3CO2↑

﹣﹣

或Al﹣3e+3HCO3═Al(OH)3↓+3CO2↑,

﹣﹣﹣﹣3+3+

故答案为:Al﹣3e=Al,Al+3HCO3═Al(OH)3↓+3CO2↑或Al﹣3e+3HCO3═Al(OH)3↓+3CO2↑.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侧重对元素周期律与化学用语的考查.

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