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练习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练习题

来源:筏尚旅游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试题

一、填空题。

1、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 ),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人民法院设( )、审理行政案件。

3、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 )为根据,以( )为准绳。 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 )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5、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 )、( )、( )和( )制度。

6、( )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7、( )管辖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8、行政案件由( )人民法院管辖。

9、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 )或者( )人民法院管辖。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 )人民法院管辖。

10、原告向两上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 )人民法院管辖。

11、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 )。

12、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 )可以提起诉讼。

1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是被告。

14、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 )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 )是被告。 15、行政机关被撤销的,( )是被告。

16、( )、( )、提起诉讼的公民的( )或者( )的人,以及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可以受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17、( ),可以依照规定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可以向有关组织和公民调查,收集证据。对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材料,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保密。

18、经人民法院许可,当事人和其他诉讼代理人可以查阅( )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19、( )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20、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 )和( )收集证据。 21、在( )或者( )的情况下,诉讼参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

22、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 )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 )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4、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 )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由人民法院决定。

25、民法院接到起诉状,经审查,应当在( )日内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 )。

26、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 )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 )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27、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 )、( )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8、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 )组成合议庭,或者由( )、( )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 )人以上的单数。 29、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 )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 )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 )决定。

30、经人民法院( )次合法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视为( );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 )。 3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 )。

3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 )和( )、( )为依据。 33、人民法院认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规章与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不一致的,以及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之间不一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 )作出( )或者裁决。

34、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 )批准。

35、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 )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 )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36、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 )决定是否再审。 37、行政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 )或者( )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38、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收取诉讼费用。诉讼费用由( )双方都有责任的由( )。

39、( )、(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适用本法。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40、《行政诉讼法》自( )年( )月1日起施行。

二、单选题。

1、下列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的有( ) A 、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B、 罚款 C、逮捕 D、行政拘留 2、行政诉讼中,( )对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A、被告 B、原告 C、法院 D、第三人

3、行政复议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 )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5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4、行政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 )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5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15日 B、30日 C、2个月 D、3个月

6、经人民法院( )次合法传唤,行政诉讼的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视为申请撤诉。

A、1 B、2 C、3 D、4

7、人民法院接到行政诉讼起诉状,经审查,应当在( )内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

A、5日 B、7日 C、10日 D、15日

8、行政诉讼的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 )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 A、5日 B、7日 C、10日 D、15日

9、下列行为中,( )不属于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A、罚款 B、责令停产停业 C、收取取保候审保证金 D、行政拘留

10、下列事项中,( )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A、不服公安机关对民事纠纷的调解 B、公民不服我国政府对美国的外交政策

C、王某对公安机关不给自己开的旅馆颁发《特种行业许可证》行为不服

D、李某对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不服

1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 )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具体行政行为 B、不具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C、行政处分行为 D、民事侵权行为 12、( )不能作为行政诉讼的证据。

A、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前对行政案件证人所作的询问笔录 B、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前对行政案件当事人所作的询问笔录 C、行政处罚听证记录

D、人民法院立案后行政机关自行向证人取证所作的笔录

13、行政诉讼中,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应诉的,人民法院可以( )。 A、要求原告撤诉 B、不予审理 C、按缺席判决 D、通知其上一级机关应诉

14、行政诉讼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 )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15、行政诉讼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 )内提起上诉。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16、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在行政诉讼立案之日起( )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17、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对行政机关应予处罚而没有处罚的( )。

A、可以直接给予处罚 B、不能直接给予处罚

C、可以命令行政机关给予处罚 D、可以和行政机关一起作出行政处罚

18、季某某因多次偷窃被派出所裁决治安拘留5日,季某某不服,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 )。

A、判决维持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 B、判决变更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

C、判决撤销行政拘留处罚决定 D、判决驳回季某某的诉讼请求 19、行政诉讼的证据除( )外,与刑事诉讼相同。 A、书证 B、物证 C、视听资料 D、现场笔录

20、除涉及不动产外,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最长时效为( )。 A、1年 B、2年 C、5年 D、 20年

21、沈某至刘某某家中窃得200元,被公安机关查获后处治安拘留5天,刘某某对此不服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复议后维持原处罚决定,如果其对复议决定仍不服,他应向法院提起()。

A、行政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 D、

刑事诉讼

22、行政诉讼中,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 )法院管辖。

A、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 B、复议机关所在地 C、既可以是A,也可以是B D、复议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所在地

23、行政诉讼中,原则上不停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继续执行,但在( )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暂停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A、原告向法院申请停止执行 B、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 C、原告的律师认为需要停止 D、审判长认为需要停止执行 24、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对( )不负举证责任。

A、原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主要事实 B、原具体行政行为适用的法律依据

C、行政处罚前事先告知情况 D、原告称被刑讯逼供所造成的伤势

25、在行政诉讼中,哪种情形审判人员不必回避( )。

A、审判人员甲是原告的叔叔 B、审判人员甲是此案的证人 C、审判人员甲是被原告殴打的被害人乙的朋友 D、审判人员曾在另一起行政诉讼中驳回了同一原告的起诉

26、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 )。 A、可以自行撤诉 B、征得被告同意后,即可撤诉

C、经人民法院登记后,即可撤诉 D、经人民法院审查后,裁定准

予撤诉

27、在经过复议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后,被处罚人仍不服,继续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依法对下列( )类诉讼请求不予受理。 A、被处罚人以行政机关违反法定程序为由提起诉讼 B、被处罚人以行政机关滥用职权为由提起诉讼 C、被处罚人以处罚不太适当为由提起诉讼 D、被处罚人以处罚决定认定事实错误为由提起诉讼

28、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于上诉案件,认为事实清楚的,( )。 A、可以书面审理 B、应当书面审理 C、必须开庭审理 D、一律开庭审理

29、下列( )类裁定不可以上诉。

A、不予受理 B、终结诉讼 C、驳回起诉 D、管辖异议 30、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效力后( )内提出。 A、6个月 B、1年 C、2年 D、20年

31、下列( )类情形引发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A、宋某对派出所调解民事纠纷不服

B、张某的朋友被公安机关处罚款2000元,张某认为不公正,遂起诉

C、钱某对被公安分局罚款2000元不服,遂以原办案单位某派出所为被告起诉

D、李某被某区公安分局处罚款2000元,后经某市公安局复议变更为罚款500元,李某不服,遂以市公安局为被告提起诉讼

3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 )。

A、法律 B、地方性法规 C、国务院部、委制定的规章 D、自治条例

33、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 )法院管辖。 A、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B、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C、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D、高级人民法院

34、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季某死亡,其( )可以提起诉讼。 A、朋友陈某 B、单位领导黄某 C、弟弟季某 D、生前非法同居的岳某

35、行政诉讼中,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委托他人代为诉讼的,( )。 A、只能委托律师代为诉讼 B、只能委托一人代为诉讼 C、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为诉讼

D、只要受委托人具备诉讼代理人资格,具体受托人数不限 36、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 )行政机关是行政诉讼的被告。

A、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 C、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

B、上一级 D、下一级

37、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 )人民法院管辖。 A、行为发生地 地

C、作出维持决定的复议机关所在地

D、原告户籍所在地

B、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

38、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 )、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等七种。

A、当事人的陈述 B、被害人陈述 C、犯罪嫌疑人供述 D、当事人辩解

39、两个或两个以上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案件管辖权发生争议的,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 )指定管辖。 A、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D、国务院

40、行政诉讼中,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 )行政机关是被告。

A、行政级别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B、行政级别低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C、可以任选一个行政机关作为被告

D、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4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 )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

A、法律 B、地方规章 C、法律或者法规 D、规章 4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 )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

A、未受理 B、已经依法受理 C、当事人未撤诉 D、作出判决之前

43、行政诉讼是( )之间的活动。

A、行政机关和行政管理相对方 B、原告和人民法院 C、人民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 D、人民法院、原告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4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 )进行审查。

A、合法 B、合理 C、适当 D、正确

45、下级人民法院对其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可以( )决定。

A、报请上级人民法院 B、告知起诉人自行 C、依法自行 D、通过审判委员会研究

46、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 )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作变更判决。

A、主要证据不足 B、违反法定程序 C、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D、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47、行政诉讼所要解决的争议,是( )之间发生的法律争议

A、行政机关 B、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C、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与职工 D、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 48、公务员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是( )。

A、原告 B、被告 C、第三人 D、不具有诉讼当事人的地位

49、下列关于行政诉讼被告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B、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具体行政行为,受委托的组织是被告 D、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50、对经行政复议的案件提起诉讼的,( )。 A、只能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B、只能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C、可以由原告所地在法院管辖

D、只有经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时,复议机关所在地的法院才有权管辖

51、对因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出的诉讼,由原告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这种管辖属于( )。

A、指定管辖 B、共同管辖 C、协议管辖 D、合并管辖 5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 )不服的,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A、行政处罚 B、行政处分 C、行政许可 D、行政强制措施

53、( )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A、人民法院 B、司法行政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公安机关

54、一般情况下,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行政诉讼上诉状之日起( )内作出终审判决。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55、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得超过() A、6个月 B、1年 C、2年 D、3年

三、多选题

1、( )可以作为行政诉讼证据。

A、被侵害人的陈述 B、伤情鉴定结论

C、现场勘验笔录 D、被处罚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录相 2、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 )制度。 A、合议 B、回避 C、公开审判 D、两审终审 3、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提起的行政诉讼。 A、对拘留行政处罚不服 B、对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行政处罚不服 C、对公安机关拒绝履行保护人身权的法定职责不服 D、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不服

4、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哪种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

A、主要证据不足的 B、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C、违反法定程序的

D、超越职权的

5、行政诉讼中,被告( )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

A、不履行法定职责 B、拖延履行法定职责 C、违法履行法定职责 D、超越法定职权

6、行政机关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应当履行的义务有( )。 A、在法定时限内向法院提交答辩状,提供当初作出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

B、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C、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D、履行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或裁定

7、行政诉讼的被告在开庭审理前,应当( )。 A、制作答辩状

B、撰写辩论提纲

C、对不明事项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取证 D、做好阅卷笔录 8、下列关于行政诉讼证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未经法庭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 B、行政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可以作为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 C、人民法院有权调取证据 D、被告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补充证据

9、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可以依据( )作出判决。

A、法律和行政法规 B、本行政区域内的地方性法规 C、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D、行政规章

10、我国《行政诉讼法》中规定的涉外行政诉讼,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的具有涉外因素的行政诉讼。下列选项中对于“涉外因素”的理解正确的是()。

A、被告是国外行政组织 B、原告是外国人、无国籍人或者国外组织

C、第三人是外国人、无国籍人或者国外组织

D、关键的证人或鉴定人中包含有外国人、无国籍人或者国外组织 11、下列对于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承担举证责任的不仅有行政诉讼被告,行政诉讼的原告、证人、鉴定人也应承担有限的举证责任

B、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制度与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制度不一致 C、行政诉讼期间,行政机关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的证据 D、应当承担举证责任而不承担的,并不必然导致其败诉的后果 12、张某和王某夫妇俩因殴打陈某受到某公安分局处罚。张某和王某夫妇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在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后,继而起诉至人民法院。本案中的诉讼参加人有()。

A、原告张某和王某夫妇 B、被告某公安分局 C、被告复议机关 D、第三人陈某

13、具备下列( )条件的行政诉讼案件,可以进行书面审理。 A、上诉案件 B、事实清楚 C、当事人约定 D、被告行政机关

和法院商定

14、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案件的受案范围不包括( )。

A、国家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D、行政终局裁决行为

15、未经人民法院许可,( )无权查阅行政诉讼案件的有关材料。 A、当事人 B、代理诉讼的律师 C、法定代理人 D、监护人 16、关于诉权期限,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起诉

B、复议机关逾期不决定的,也必须等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起诉

C、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可以直接起诉的,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0日内提出

D、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可以直接起诉的,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

17、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

A、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B、违反法定程序 C、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D、滥用职权

18、在行政诉讼过程中,( )。

A、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收集证据 B、被告不得自行向证人收集证据

C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D、被告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

19、对于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作为人民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 B、可以作为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 C、不能作为人民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 D、不能作为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

20、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经审理裁定准许原告撤诉后,原告又反悔的,不可以()。

A、向上一级法院上诉 B、以与原起诉相同的事实和理由再起诉 C、以不同于原起诉的事实和理由再起诉 D、向作出该裁定的法院申请复议

21、关于行政诉讼,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B、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地位平等

C、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当地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应当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 D、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22、王某在法庭上作证,证明他亲眼目睹了刘某与丁某打架的经过,万某的证言属于()。

A、原始证据 B、传来证据 C、直接证据 D、间接证据 23、行政诉讼案件审判人员具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

A、未经批准,私下会见一方当事人 B、为原告推荐律师 C、接受本案当事人的宴请 D、是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 24、行政诉讼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视为申请撤诉

B、经人民法院三次合法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视为申请撤诉

C、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直接判决其败诉 D、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25、行政诉讼中,经人民法院许可,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庭审材料,但涉及()的除外。

A、国家秘密 B、商业秘密 C、个人隐私 D、内部情况 26、行政诉讼的证据包括( )。

A、书证 B、鉴定结论 C、勘验笔录 D、现场笔录 27、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的条件有( )。

A、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 B、有明确的被告

C、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D、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8、人民法院一般应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 )除外。 A、国家秘密 B、个人隐私 C、法律另有规定 D、原、被告一致不同意

29、人民法院只受理对具体行政行为引起争议的案件,而不受理对抽象行政行为不服的案件。这是因为()。

A、抽象行政行为不直接影响相对人的权益 B、抽象行政行为的主体层次较高

C、抽象行政行为对事不对人 D、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处于初级阶段,受案范围不宜过宽

30、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 )情形之一的,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A、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

C、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停止执行的 D、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31、人民法院审理上诉行政案件,在哪些情况下必须作出发回重审裁定?()

A、原审判决遗漏被告的 B、原审判决遗漏必须参加诉讼的第三人的

C、原审判决遗漏诉讼请求的 D、原审不予受理裁定确有错误的 32、行政诉讼过程中,在哪些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撤诉处理?

()

A、原告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B、上诉人认为法院偏袒被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C、原告申请撤诉,法院裁定不予准许,经合法传唤拒不到庭的 D、被告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撤诉的

33、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行政赔偿诉讼的被告可能是下列哪些选项?()

A、可以是作出原决定的行政机关 B、可以是复议机关 C、必须以作出原决定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 D、原告有权在作出原决定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之间进行选择 34、行政诉讼中,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有( )

A、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超过诉讼期限的 B、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 C、在一并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

D、其他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 35、行政诉讼特有的基本原则包括( )。

A、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C、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 D、司法变更有限原则

四、判断题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2、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 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与其权利义务不产生直接影响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申请行政复议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6、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作为原告提起行政诉讼,但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诉讼。() 7、行政诉讼中,非行政机关不能当被告。( )

8、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未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公安机关与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

9、人民法院以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为由,判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可以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10、行政机关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 )

1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 ) 1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一律应当公开进行。( )

13、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在规定的期限内,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

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自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处以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 )

1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适用调解。( ) 15、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法院可以判决撤销。( )

16、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不可以撤销、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 17、行政诉讼中,受害人不可以当原告。( )

18、行政诉讼中,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法院对案件的审理。( )

19、行政证据不能直接作为定案的依据。( ) 20、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由被告承担。( )

21、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的诉讼代理人可以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22、原告或者第三人应在开庭审理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交换证据之日起提供证据,因正当事由申请延期提供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在法庭调查中提供。()

23、原告或者第三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证据,但能提供确切线索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证据。()

24、行政诉讼案件一般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

25、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法定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

26、行政诉讼中,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交答辩状。() 27、行政诉讼中,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理。

28、人民法院审判行政案件,应当以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 ) 29、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原告所在地”是指原告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和被限制人身自由地。()

30、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对行政未予处罚的人直接给予行政处罚。()

31、行政诉讼中,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更;原告不同意的,裁定驳回起诉。()

32、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可以作为人民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

33、对行政指导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34、公民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其近亲属可以依其口头或者书面委托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35、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法院不予准许的,以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可以缺席审判。()

36、当事人申请再审行政案件,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

37、行政诉讼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其诉讼代理

人是可以的。( )

38、复议决定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错误,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责令复议机关重新作出复议决定。()

39、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提起的诉讼。

40、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死亡,其他人不可以代为提起诉讼。( ) 41、经复议的行政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行政诉讼的被告。()

42、经复议的行政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行政诉讼的被告。()

43、代理行政诉讼的律师,可以依照规定查阅本案有关材料,但不可以向有关组织和公民调查,收集证据。()

44、行政诉讼期间,一般情况下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45、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在诉讼双方自愿的前提下进行调解。( )

46、当事人对行政复议机关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复议机关为被告。()

47、在行政赔偿诉讼中,被告应当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提供证据。()

48、行政机关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 )

49、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审查。( )

50、行政诉讼中,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讼参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

51、行政诉讼中,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52、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移交下级人民法院审判。() 53、在行政诉讼中,对于第一审行政案件一律实行开庭审理。() 54、在行政诉讼中,对于第二审行政案件一律实行公开审理。( ) 55、在行政诉讼中,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的,由最先收到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

56、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

五、问答题

1、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范围包括哪些内容? 2、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行政案件有哪些? 3、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案件包括哪些? 4、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有哪些?

5、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事项包括什么? 6、哪些情形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复议决定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 7、法院不能采用的证据有哪些?

8、当事人提起上诉应具备哪些条件?

9、具体行政行为哪些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被告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

10、在哪些情形中,可以在行政诉讼期间中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