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信息化》鳊辑部:mis@moe.edu.cn 信息化环境下助推青年骨干教师 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 冰 张德明 (海口市第一中学,海南海口570000) 摘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依托名师工作站,助推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教师 成长模式。文章从三个方面研究了促进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依托名师工作站,自主规划研 修,提升综合素养,是助推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前提;以网络为平台,走教科研一体化研究之路, 是助推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立足课堂,在实践中反思,激发需求,是助推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 的根本途径。多措并举,实践创新,对于促进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平台;名师工作站: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O15)06-0068-03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 出,“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倡导网 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逐步普及专 家引领的网络教研。提高教师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 领,以活动为载体。引导青年骨干教师自我规划、自主 研修。是促进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举措。 1.自我成长规划是促进青年骨干教师成长的航标 灯和方向盘 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正极 大地改变着教师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广大教师 的研修交流、信息传递、资源共享、科研合作和实践反 助推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首要的是引导青年 骨干教师设计自我成长规划。青年骨干教师如何设计 并实施自我成长规划?第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自主 设计富有特色的、个性化的、可行性较强的专业成长 方案。其次,要重视顶层设计,彰显前瞻性,突出发展 思提供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 业化发展。笔者从三个方面,谈谈助推青年骨干教师 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 一性,重视专业性和全面性。规划既包括教育理念、师德 修养、信息素养、学历提升。也包括专业技术水平、科 研水平、教学业务水平和德育工作水平等内容。再次, 凸显创新和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规划要注重突出个人 、依托名师工作站,自主规划研修。提升综合素养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依托名师工作站,自主规划 研修,提升综合素养,是助推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 的重要前提。 特色,张扬个性。第四,践行规划目标,并在实践中不 断调整和完善。在目标激励下不懈进取,助推成长。 2.自主研修 名师工作站是实现自我成长规划的重要载体,青 年骨干教师自我规划,自主研修,综合素养的提升离 不开载体的支撑。名师工作站是由中学政治学科领域 青年骨干教师自主申报,按照一定标准和程序组成 的,依托信息技术网络环境,充分发挥名师+团队专家 的作用,集培训、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促进青年骨干 教师成长的共同体。依托名师工作站,利用信息技术 网络平台,坚持以“学员”为本,以名师+团队专家为引 提升综合素养是促进青年骨干教师成长不可或 缺的重要条件。如何引导青年骨干教师自主研修,提 升综合素养?首先,拟定工作站总体读书方案和个体 读书方案,引导青年骨干教师有计划阅读。在读书活 动中,以自我规划目标为导向,激发自我读书需求,变 “要我读”为“我要读”,变“不会读”为“我懂读”,变 %本文系全国教育技术“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助推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编号:143821829)研究成果。 68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06 《中目教育信息 端辑部:mis@moe.edu.cn “不想读”为“我乐读”.让读书成为青年骨干教师的一 种学习习惯和自觉行动。第二,营造书香网站文化氛 围。网上电子图书价格低廉,因此,提倡网上在线阅读 和文本阅读相结合,以网上在线阅读为主,让网上在 线阅读成为青年骨干教师的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第 三,设立网站图书超市.自主选择阅读。分列百家名 著、典型案例书目,撰写每本专著名著内容提要,有侧 重的挑选精读。第四,举行专家读书报告会,激趣引 读。确立不同主题,倡导学员围绕主题,结合自身需 要,每周阅读一篇名篇名作;每两月阅读一本名著,撰 写60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自由撰写,或 长或短.并在网页上展示读书成果。第五,开展形式多 样的读书交流活动。读书交流是激发读书需求和可持 续阅读的重要举措,举办主题鲜明的读书交流活动, 定期举行读书沙龙研讨会、读书与成长交流会、读书 辩论赛、快速阅读感悟赛、读书书评赛、网上在线知识 竞猜赛等。同时,开展阅读之星、论文写作与发表之星 评选活动,典型引路。在相互借鉴中互学共进。 通过系列活动激发学员的读书热情。提高阅读能 力和质量,激励学员多读书,读好书。倡导读书与课堂 教学、读书与课题研究、读书与实践、读书与反思、读 书与写作结合起来,读中教,教中读,读中研,研中读, 在读书中反思,在反思中读书,在读书中成长,在成长 中读书,提高读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读书拓宽 知识视野。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书肓人的本领。在读 书中汲取营养,在丰富营养中生成智慧,在智慧生成 中提高技能和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综合 素养.为专业成长和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以网络为平台。走教科研一体化研究之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你让教 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 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 走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助推专业成 长的关键。是在名师引领下,依托网络平台,走教科研 一体化研究之路。 1.以网络为栽体.重视名师引领作用 如何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助推青年骨干教师专 业成长?首先,开办网上在线理论讲座,开拓理论视 野,丰富理论知识,提升专业品质,转变教育理念;其 次,确定在线主题活动,围绕主题,亲授网络或课堂公 开课,示范引路,展示名师风格;再次,组织青年骨干 教师上公开汇报课,典型引路,展示成果,名师在线透 析典型案例,扬长避短。借鉴反思,引导青年骨干教师 自查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指导研究,概括总 结,形成理论成果,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升华理 论,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促进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 2.以网络为平台。重视活动引领 网络具有方便快捷省时、低成本、高效益的特点, 和跨越时空的界线、聚合群体的智慧、共享网络资源 的优势。依托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教研科研,将网络教 研科研与常规教研科研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相得益 彰,网络教研科研常态化,常规教研科研网络化,有利 于全面提高教研科研效率和质量。在信息技术环境 下。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前提是更新教研科研观念,拟 订活动计划,提高学员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信息素 养。建立名师工作站教科研网络资源库,优化教研科 研环境。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教研科研活动,从根 本上颠覆了传统的教研科研模式,是教研科研的最新 理念。以网络为平台的活动引领,既包括教研活动引 领,也包括科研活动引领。 (1)以网络为平台,重视教研活动引领 首先.明确教研活动主题。活动主题由名师选定, 或由学员提供活动主题.围绕主题学员自主选择课 题,教师围绕课题自主选择备课资料,自主选择适合 学生的方法和媒体工具.自主设计学案和教案,自主 提出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问题,上传名师工作站网站 相应栏目。围绕问题多主体参与讨论探究,在讨论探 究中互动交流,在互动交流中质疑争论,在质疑争论 中完善方案。学员在方案完善过程中受到启发,开阔 了眼界,提升了专业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围绕主题, 名师引领,个体独立备课,全员参与磨课,个体备课与 集体磨课相结合.完善了学案教案设计,且备课方案 既体现了共性,又彰显个性,实现备课资源共享,互进 双赢。 第二.教研活动不拘一格,形式多样。既可以是个 体独立备课,全员参与研课磨课,也可以是对教材中 结构体系、重点难点的讨论释疑;既可以是对名家典 型案例的探讨.也可以是对学员课堂教学案例的诊 断:既可以是在线观看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视 频或文字)后的跟贴讨论。也可以是现场观摩学员的 课堂教学后的集中点评:既可以是对同课异构或同课 同构的探索。也可以是对异课同构或异课异构的争 论:既可以是对名师专题讲座的研讨,也可以是对学 员主题沙龙的评析。总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研活 动。既有对教材教法学法的研究,也有对个体备课、集 体备课的研究:既有对名师课堂的研究,也有对学员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CT in Education 69 《中国教育信息化》煽辑部:mis@moe.edu.cn 课堂教学的研究。以名师为引领的教研活动超越时 新审视反思,并结合此前的经验教训.进行再借鉴再 修改再完善,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有效指导;课中生成 反思,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突发的教学问 题,快速进行生成性的阶段性反思。灵活调整教法学 法,及时采取应对策略,优化课堂教学;课后小结反 思,就是指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当堂反思整个教 学过程,发扬优点,克服弊端,高擎一面自我反思继续 空,即时高效,对助推学员专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以网络为平台,重视科研活动引领 如何以网络为平台。开展科研活动?首先.以课题 研究为抓手,有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通过丰富多彩 的教研活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依据教学中存在的 问题,确定有价值的课题,搜寻文献资料,制定实施方 案,撰写开题报告,实施课题研究,收集研究资料,完 前行的旗帜;后置反思,就是指课外对以往教学实践 成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形成研究成果。从某种意义 上说,教学研究的过程就是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课 题研究的过程也就是教育科研的过程。在科研活动的 过程中,立足课堂,研究课堂,在研究课堂的过程中发 现问题、分析问题,在问题分析过程中总结教法学法 规律,在规律总结过程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优化 课堂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其次,有效开展 科研活动.要遵循教育规律。教育科研的过程.就是遵 循教育规律,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理论的过 程,也是科研能力、科研水平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 中,同伴互动、合作交流,得到实践体验,最终实现自 我专业成长。 综上,教研科研活动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 机整体。在名师的引领下,以网络为平台,以教研带动 科研,以科研促进教研,走教科研一体化融合研究之 路,是促进青年骨干教师成长的关键。 三、立足课堂,在实践中反思。激发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 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粗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 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 的发展将大受限制。”[2]他曾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 式:经验+反思=成长。反思的目的就在于促进教师专 业成长。回归实践,立足课堂,在实践中诊断反思,激 发需求,是助推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途径。 实践即成长,成长即实践,反思即成长,成长即反 思,在实践和反思中激发需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 践+反思+需求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如 何引领青年骨干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反思成长? 首先,以课堂为主阵地,立足实践,重视纵向反 思。纵向反思,包括前置反思、课中生成反思、课后小 结反思和后置反思。前置反思,就是指课前对自我设 计的或引导学生设计的教案学案和教学流程进行重 70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06 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再回顾再诊断、再总结再反思,不 失时机地优化调整教学策略,升华教学理念.形成新 的教学理论,有效指导课堂教学的实践。 其次,以课堂为主阵地,立足实践,重视横向反 思。横向反思,即多角度全方位反思。既可以是运用教 学理念、教学理论对教学指导过程的反思,也可以是 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既可以是对教法学法的反 思,也可以是对策略实施的反思:既可以是对教案学 案设计的反思,也可以是对教学过程中预设和生成处 理的反思;既可以是对传统媒体使用的反思.也可以 是对现代多媒体使用的反思;既可以是对学习目标和 教学目标确立的反思,也可以是对目标是否实现的反 思;既可以是对教学情境创设的反思,也可以是对问 题设计的反思;既可以是对整个教学环节的反思,也 可以是对某一教学片断的反思:既可以是对自我教学 个案的反思,也可以是对他人典型课例会诊的反思; 既可以是对自我教学行为的反思,也可以是对专题研 讨的反思;既可以是对他人常规课堂的反思,也可以 是对名师课堂的反思;既可以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 思,也可以是对新型教学模式的反思等等。 总之,通过多种途经,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 思,在反思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螺漩式反思中上 升,在波浪式反思中前进,在前进中增强信心,提高兴 趣,激发需求,不断进取,能够有效实现青年骨干教师 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1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  ̄Z[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317. 『21郑少羽中。成为生命化教育的研究者fM1.福州:福 建教育出版社。2003:37. (编辑:鲁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