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等值线》教案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等值线》教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等值线》教案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等值线》教案

【专题要点】

等值线知识点 1、共性

等值线的定义及类型

1、定义:在地图上,某些地理现象数值相等的点的连线 2、常见的等值线有哪些,举例 等值线的一般规律

1、 数值相等组成的线 2、 相邻等值线之间的差值相等 3、闭合(有的不闭合,是因图副所限) 4、多不相交

等值线的出题考查方向及解题思路:

2、个性

(一)等温线

1、判断某地的气温

2、判断南北半球、海陆分布 3、根据凸向判读季节 4、分析疏密原因 5、分析弯曲原因 6、分析走向原因 (二)等高线

1、判断某地的海拔高度: 2、判断坡度: 3、判断地形: 4、判断气温:

5、相对高度的计算: (三)等压线

1、判断气压系统:高气压、低气压 2、判断风向: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3、判断风力:密集处风力 大 、稀疏处 小 ;同气压差异状况下陆地与海洋相比较谁大? 4、分析天气变化: (四)等降水量线

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 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2、判断海陆影响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多雨: 密集 ,少雨: 稀疏 。

第 1 页 共 12 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等值线》教案

【考纲要求】

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部位、河流流向,提出开发利用方案。

2.根据等温线的变化情况,判读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3.阅读等降水量线图,判断降水的水平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4.根据等压线弯曲及封闭状况,判读气压场的分布特点,进而确定锋面的位置及天气状况。

【知识网络】

等值线的定义及类型 等值线的一般规律 等值线的考查重点

描述其数值变化、走向、疏密、弯曲、闭合中心,并分析原因 走向及含义 平直 疏密及含义 疏 密 坡度小 坡度大 弯曲及含义 向低值弯 向高值弯 数值高 数值低 闭合及含义 中间低盆地 四周高 中间高高原 四周低 等潜水线 1定义:潜水海拔相等点的连线 2求潜水埋藏深度 3判读潜水流向 4判读潜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 地形 平坦 地形崎岖 弯曲 等值线的其它知识 等温线 1判读半球、海陆分布 2判读洋流流向、性质 3根据凸向判读季节 4分析疏密原因 5分析弯曲原因 6分析走向原因 等压线 1判读高、低气压、脊、槽 2判读风向、风力大小 3判读天气状况 4垂直风向上高、低气压 【教法指引】

等值线图的判读是高考中命题的热点所在,等值线类型多样,图形变化多端,因此在备考复习中要重点掌握各种等值线的判读方法。

【典例精析】

例1:读图分析回答:

(1)这是南美洲_____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2)①处等温线密集的主要

原因是______ . (3)②处等温线向南突出的主要原因 是_____ _.

第 2 页 共 12 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等值线》教案

(4)③处等温线向南突出的主要原因 是____ __. 答案及解析: (1)1

(2)受安第斯山脉的影响 (3)海拔低,气温高

(4)受巴西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例2: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标注出该区域的最高点(以H表示),该点海拔约 米。 (2)在地形图下的网格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3)在剖面图上标出M、N两点,将地形分成三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植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对你的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案加以简要说明。 (4)在图示区域内,拟修建一个小型水库。从地形特点考虑,选择水坝的最佳位置,用“∥”标注出。

答案要点:

(1)H位置见图,600-649

(2)垂直坐标标注正确 剖面线正确 (参见图)

例3:阅读下图, 回答相关问题。

第 3 页 共 12 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等值线》教案

(1)在图12所示气压形势下,a 等压线的数值为 百帕,①地可能出现的风向是 。

(2)若甲天气系统中心气压值增大,几天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寒潮天气,在此期间,②地的气压和天气变化状况是 。 随着季节变化,当甲天气系统消失时,控制澳大利亚大陆西南角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 (3)图1中A-B-C一线年降水量大至呈现出“由A至B逐渐减少,由C至B逐渐减少”的变化特点,试分析成因。

答案要点:

(1)1012.5 西北风(偏北风)

(2)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西风带

(3)由A至B降水主要受西风气流影响,西端的山中有利于西风气流深入,的山地迎风坡形成降水(地形雨),水汽含量由西向东逐渐减少;由C至B,主要受东南季风(夏季风)的影响,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距海远近不同),来自太平洋的水汽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逐步减少

例4:(06四川文综)图2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1-3题。

1.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 A.2900 < R < 3000 B.3400 < R < 3500 C.3900 < R < 4000 D.4400 < R < 4500 2.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副热带高压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西南季风 3.③所在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A.黄壤 B.紫色土 C.棕壤 D.水稻土

例4:B C A

例5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地区是我国水果重要产区之一,①地适宜种植的水果是 (单项选择)

A.苹果 B.菠萝 C.椰子 D.柑橘

(2)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 (②或③)线,理由是 。 (3)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 ,理由是 。

(4)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④处修建水电站。选坝的理由

第 4 页 共 12 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等值线》教案

是 ;但随之可能带来 。

例5.(1)D

(2)② 坡度小、工程量小

(3)丁 地势平坦开阔、水陆交通便利

(4)工程量小(水库蓄水量大) 淹没村庄和农田(需要移民)

例6 .试描述图中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别说明主要成因。 0º N 20º R M 40º 80º 60º 40º

例6 答案要点:

①总体上,等温线数值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原因是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②同纬度西侧海洋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东侧向高纬弯曲,原因是西侧有寒流经过,东侧有暖

第 5 页 共 12 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等值线》教案

流经过。

③陆地上西部的等温线分布密集,原因是受地形的影响。 ④同纬度陆地等温线向向低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陆地气温较低。

例7.读下图“中国东部地区梅雨期起讫等日期线图”,回答问题。

(1)在多年平均情况下,福州梅雨起始日是_____,徐州梅雨终止日是____。 (2)在多年平均情况下,杭州梅雨的持续天数约__天,宜昌的梅雨持续天数约___天。 (3)我国东部地区梅雨起始日期的早晚、梅雨天气持续天数长短的空间分布特点是:自南

向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东向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海有的年份梅雨季节较常年明显偏长,有的年份梅雨期间雨天很少(这种情况俗称“空梅”),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点:

(1)5月21日(1分) 7月14日(1分) (2)34(1分) 17±1(1分)

(3)南方起始日期早,持续时间长;北方起始日期晚,持续时间短(2分) 东部起始日期早,持续时间长;西部起始日期晚,持续时间短(2分)

(4)梅雨季节明显偏长的年份是由于夏季风(或副热带高气压)势力偏弱(2分) 梅雨期间雨天很少的年份是由于夏季风(或副热带高气压)势力较强(2分)

例8 某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沿甲图E—F,M—N作地形剖面图,成果分别为乙图和丙图。据此回答(1)~(4)题。

(1)该地的地形是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2)①地比②地

第 6 页 共 12 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等值线》教案

A.海拔高,坡度大 B.海拔高,坡度小 C.海拔低,坡度大 D.海拔低,坡度小 (3)③地位于④地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4)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④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A.东北向西南 B.东南向西北 C.西南向东北 D.西北向东南 【解析】(1)根据乙图(纵剖面)E→F高度逐渐降低和丙图(横剖面)中间高,两边低的特点即可判断。(2)根据乙图剖面线的变化特点,可以推知①地比②地海拔高,坡度小。(3)③地位于EF 上,且靠近F 点,④地位于 MN上,且靠近 N 点,转绘到甲图上即可判断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4)④地的南面低,东面低,所以,水的流向是由西北向东南。 【答案】(1)B (2)B (3)A (4)D

例9 如果下图外圆纬度数为n(n≠0°,n≠90°),圆内为某日极昼分布的范围,中心为极点,此时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且非阴影部分日期为m。据此回答(1)~(2)题。

180°

(1)据图示的信息可判断 A.此时太阳直射在北纬(90°-n) B.n的取值范围为0°<n<23°26′

C.此时太阳直射在北纬(23°26′-n) 90°E 90°W D.此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 (2)此时的北京时间为 A.(m—1)日8点 B.(m+1)日8点 0° C.(m+1)日2点 D.(m-1)日2点

【解析】第(1)题,图中外圆纬度数为n ,且圆内出现了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的纬度和出现极昼的纬度二者互余,故事太阳直射的纬度为北纬(90°-n);且n的取值范围为0<n≤23°26′。第(2)题,图中阴影部分和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则和1800经线构成了区分日期的界线;非阴影部分日期为m,则阴影部分日期应为(m+1)天;且0°经线为0时,则北京时间为(m+1)日8时。 【答案】(1)A (2)B

例10 (2008年重庆文科综合)某次地理夏令营活动的主办者策划了一次“寻宝”活动。在活动前,每位营员均会获得一张地图(甲图)和一张瀑布照片(乙图)。据此回答(1)~(2)题。

(1)甲图中藏宝地及其相对于营地的方位是

A.甲,西北方 B.乙,东北方 C.丙,西南方 D.丁,东南方

第 7 页 共 12 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等值线》教案

6.为更好地欣赏瀑布美景,拟修建一处观瀑台,最佳选址是 A.① B.② C.③ D. ④

【解析】乙图告诉藏宝地位于瀑布附近且海拔为228米。甲图中是瀑布的有甲、丙、丁三地(有两条等高线交汇),但甲地的是350和400米两条等高线,其瀑布的海拔范围是300~450米,不可能是228米,所以藏宝地只能是丙地或丁地,再结合甲图中的指向标和营地位置,可得出第(1)题答案。第(2)题观瀑台和瀑布之间的海拔应低于两者的海拔,才能通视,满足观赏条件。 答案:(1)D (2)C

例11、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7~9题。

7.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8.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解析】第7题,测量当地的海拔高度,应该利用GPS技术,GPS能确定某地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第8题,确定P、Q之间线路中起伏最小。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最小的是沿着某一等高线前进。最好不能连续跨越多条等高线。根据以上分析,②线路最符合要求。第9题,冬至日36.5°N的H=30°,由于垂直距离是288米,根据三角函数的原理。不难得出水平距离L=288x1.732=500米。 【答案】7.B 8.B 9.C

例12、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实测的海拔高程数据,读图完成3~4题。 3.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坡度:甲>乙 B.气温:丙>丁 C.降水:乙>丁 D.海拔:甲>丙 4.图中四地中,林木分布最茂密的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解析】第3题,先根据高程画出等高线,可以看出是两峰夹一鞍部的地形,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第4题,乙地降水多,且位于阴坡,蒸发少,水分条件最好。 【答案】3.C 4.B

第 8 页 共 12 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等值线》教案

例13【2008年江苏高考】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7~9题。

7.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8.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解析】第7题,测量当地的海拔高度,应该利用GPS技术,GPS能确定某地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第8题,确定P、Q之间线路中起伏最小。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最小的是沿着某一等高线前进。最好不能连续跨越多条等高线。根据以上分析,②线路最符合要求。第9题,冬至日36.5°N的H=30°,由于垂直距离是288米,根据三角函数的原理。不难得出水平距离L=288x1.732=500米。 【答案】7.B 8.B 9.C

10.下列水系图中,反映地势低平的是

【解析】A、B、C三幅图分别是平行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根据支流和干流的关系,可以明显判断地势的高低倾斜方向。但D图水系错综复杂,相互交错成网(辫状水系),反映了地势低平的特点。 【答案】D

【专题突破】

方法和技巧: (一)等温线

根据凸向判读季节: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

7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等温线向南弯曲

(二)等高线

第 9 页 共 12 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等值线》教案

判断坡度:等高线密集 坡度大 等高线稀疏 坡度小 相对高度的计算:(n-1)*d <△H<(n+1)*d n:等高线条数 d:等高距 (三)等压线

判断风向: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南半球朝左偏,北半球朝右偏 (四)等降水量线

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 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变式练习:

读下面我国某地温度带分布示意图(图中I-V温度带气温从高到低),回答1~3题。 1.影响图中温度带II-V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季风环流 2.图中海拔最高处大致在

A.107.5°E,34°N B.107.5°W,34.5°S C.108.5°W,33.5°S D.106°E,33°N

3.乙河流域与甲河流域相比,发展农业生产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A.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B.热量充足,复种指数高 C.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 D.降水量少,水土流失弱

暑假,某地理小组在图6(冀东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区野外考察。读图回答1--2题。

4.在a、b、c、d四处中,学生们发现林木最茂密的地方是 A.a B.b C.c D.d 5.夜晚,学生们宿营最为安全的地点是

A.a B.b C.c D.d 6.读某地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图4),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降水量从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减少 B. 西北及北部山区年降水量大于700mm C.东北迎风坡降水量最小

D.该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与地形关系密切

第 10 页 共 12 页

图4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等值线》教案

图1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读图2,回答7-8题。 7.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8.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 通常为

①南 ②西 ③北 ④东南 ⑤西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9 读中国大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试描述图示月份气温分布特点。

(2)、解释该月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

(3)、简述阴影区域气温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0、读下图,完成(1)~(2)题。

M 图2

(1)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A.① B.② C.③ D.④ (2)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

A.0.05km2 B.0.5km2 C.5km2 D.50km2

变式训练答案

1、C 2、A 3、B 4、B 5、C 6、D 7、A 8、C 9、(1)南、北普遍高温;青藏高原气温最低。

(2)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普遍增大 ;北方白昼时间长于南方。 青藏高原地势最高,气温最低

(3)气温偏低 ;农业以高寒畜牧业为主 ;种植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昼夜温差大,单产高 )。10、(1)D (2)A

第 11 页 共 12 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等值线》教案

第 12 页 共 1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